APP下载

残疾人社会工作所面临的困境及策略探析

2017-09-04戴玉昭

祖国 2017年14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残疾人康复

戴玉昭

摘要:残疾人是我国社会典型的弱势群体,也是国家及政府所关注的重点群体。相关统计表明,我国残疾人口总数已经超过8000万,在国家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6%。做好残疾人社会工作,不仅关系到残疾人群体的福祉,还与社会稳定发展息息相关。基于此,本文对残疾人社会工作存在的困境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残疾人 社会工作 康复

一、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现状概述

由于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体对象为存在身体缺陷、行动不便的人士,所以相关工作也具备了一定特殊性,其所采取的社会工作介入形式与一般方式存在着一定差异。在残疾人社会工作开展过程中,通过一定形式的组织计划,让残疾人能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有利于残疾人找寻自身存在价值,并能够增强其社会存在感。社会工作者能够对残疾人进行一定程度引导,使其意识到自身优势及长处,以此来弥补其身体上的缺陷,让其能够更好地投入到生活、工作当中。在我国社会工作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残疾人社会工作逐渐受到优势视角影响,相关机构开始从赋权及增能角度来审视残疾人行为,这对于完善残疾人社会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整体上来看,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部分环节上还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目前残疾人社会工作所面临的困境分析

现阶段残疾人社会工作在某些方面还面临着较大困境,主要如下:(1)社会工作模式有待完善。目前,我国大多数残疾人社会工作队伍均由健全人构成。这些人员尽管在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够做到主动协助残疾人、尊重残疾人,但还是无法全面地感受残疾人的心理及处境。这也就意味着相关工作人员无法站在一个相对中立的立场来协助残疾人,也就无法真正意义上做到客观、公正。残疾人在面对健全的社会工作者时,可能会显得更为自卑,甚至内心会出现一种无奈感。部分社会工作者可能未对自身言行进行约束,有可能伤及到残疾人的自尊心,这也使得残疾人无法完全接纳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会对相关工作实施产生一定阻碍。(2)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方法较为缺乏。社会工作源于西方国家,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在部分发达西方国家当中,社会工作具有一套相对健全的理论方法体系。然而,我国社会工作起步较晚,并且国情较为特殊。现阶段,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模式还是以借鉴西方社会工作模式为主,缺乏一套针对性、符合国情的理论方法体系,这对于相关工作理论指导显然是不利的。(3)传统观念影响。很多社会工作者在残疾人社会工作开展过程中会受到传统观念束缚,他们会偏向于考虑残疾人的问题及其身体障碍,但无法主动发掘残疾人的优势及特长,这样也就无法与残疾人形成平等的关系,这种不平等会让社会工作者忽视服务对象的个人意见或主观感受。

三、开展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相关策略分析

(一)完善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在残疾人社会工作不断深入的过程中,相关人才队伍也会不断扩充,逐渐壮大,这就有必要对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体系进行进一步完善。在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可以适当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及理论成果,但也要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及地区特点,通过加强残疾人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逐步完善相关理论方法体系,为具体工作实施提供可靠指导,构建出一套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及我国社会残疾人群体实际情况的工作模式,以此来提升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成效。

(二)发展“以残助残”工作模式

在传统的残疾人社会工作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以残助残”的社会工作模式。残疾人社会工作队伍当中可适当纳入部分接受过相关训练、态度积极、心态乐观的残疾人工作者。一方面,残疾人社会工作者能够更好地把握服务对象的心理及处境,他们可利用自身优势对残疾人受助者进行有效引导,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服务,可获得“助人自助”的效果。另一方面,“以残助残”模式当中无论是受助者,还是协助者,都能处于一个相对平等的境地,这样彼此之间也能够更好地进行交流,有利于受助者重新获得信心,能够有效改善其自卑心理。除此之外,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实施过程中,还要加强与残疾人家属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家庭辅助,协助做好康复工作,让残疾人受助者同时感受到社会及家庭的关怀。

(三)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

康复服务工作是残疾人社会工作当中的重要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康复服务人才及科研力量还存在一定不足,再加上相关医疗保障还不够健全,给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开展带来了一定阻碍。要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首先要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残疾人保障法当中的相关内容进一步细化,明确地方政府、康复机构的权责。同时,要明确康复具体内容、提供方式、具体规范,并对康复法律责任进行细化,为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其次,要加强残疾人康复需求管理。一方面,要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保证康复服务需求与供给信息能够有效对接,以提升供需匹配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强残疾人用具信息系统建设,构建出一个开放性的残疾人用具信息查询系统,供康复机构人员、残疾人及其家属查询,实现残疾人用具信息透明化。再者,要加大残疾人社会保障力度。地方政府可适当提升残疾人医保报销比例,对于政策范围内残疾人自付部分按一定比例报销,减轻残疾人康复治疗的经济负担。另外,要加大残疾人康复设施投入。地方政府可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加大残疾人享受康复服务及辅助器具的支持力度,并逐渐扩大相关减免费用范围。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还可建立残疾人康复专项基金,以政府拨款及社会捐赠结合的方式进行资金筹集,促进地方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

四、结语

目前,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尚处于发展阶段,整个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通过发展“以残助残”工作模式、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质量,从而为残疾人群体提供有效的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马良.中国残疾人社会工作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残疾人研究,2013,(01).

[2]汤夺先,张传悦.我国大陆地區残疾人社会工作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3]燕冬,成华威.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困境探析[J].电子制作,2015,(09).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残疾人康复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我骄傲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康复治疗对周围神经修复再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