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需求的中职德育教育模式探索

2017-09-04颜廷滨

祖国 2017年14期
关键词:社会需求中职学校德育教育

颜廷滨

摘要:当前社会形势下,中职学生的德育情况及素质状况,面临着许多的情况、现象和问题,中职学校更应该重新重视起德育的重要性。在改变传统模式的中职德育方式的情况下,努力建立起新的德育体系创新、发展、探索现代德育的新模式,以促进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更能适应企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社会需求 中职学校 德育教育

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中等职业学校在德育工作方面面临着许多的新现象、新情况以及新问题。在现实社会中,中职学生存在的不只是学习成绩落后于整体水平的问题,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出现较差的情况,出现许多如焦虑、自卑、反抗等非正常的心理状态。面对这样的素质状况,中职学校应该重新建立起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抓好德育工作。

一、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一)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现在大多数家庭为独生子女,他们已经养成了小皇帝、小公主的习惯,常常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难以融入集体、缺乏集体精神、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厌学、意志力差、缺乏毅力、缺乏自我控制力、自卑、逆反心理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综合素质的方面普遍低于普通的高中生,许多初中生毕业后把不良的行为习惯习惯带进中等职业学校,不能够很好地遵守校纪校规,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得到重视,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二)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风气良莠不齐,特别是现在西方的一些文化观念传入国内,而某些不符合我们中华传统道德的观念,也深深地影响着广大青少年们的思想,一些消极的情绪使得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遵守校纪校规、打架斗殴、旷课、吸烟、夜不归宿等情况常常发生,那么,我们有责任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他们勤学、好学、乐学。

(三)对家庭教育的缺失进行弥补

现在许多家庭由于父母忙于工作或其他事情,而子女跟随老人生活,孩子缺少管束以及老人对孩子的溺爱使孩子养成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差,这些都给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加大了困难。

综合上面所述的各方面问题,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秉持着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根据每个学生发展的不同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二、目前中职德育工作的缺陷

(一)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很多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只是在停留在表面工作,而行动力差,虽然校领导及上级部门一再的强调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但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还是主要集中于知识、课程方面,学校教育一味地追求成绩和升学率,只重视学生知识的增长而在思想道德方面常常忽视了,立人先立德,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德育教育的工作如果不到位,势必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人生。

(二)形式化严重

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中等职业院校在德育教育的教育方法上应该有所改变,师资水平整体提高,目前,虽然有先进的教育方式,但是很大一部分只是流于表面,而難以真正的运用到实际教育当中,德育的内容脱离了学生承受的实际情况,使德育教育流于形式化,脱离现实化,而且很大一部分对于学生过于纵容,想以此来减少生源的流失,职业教育的扩张,过分纵容学生,对校纪校规惩处的执行力度并不是很严格,这些方面都严重影响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三)方式方法不当

许多学校也一直在开展德育教育课程,但是只是理论化的内容,以教条的方法来向学生传授德育教育的知识,缺少互动,学生不能联系实际,不能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而且对于枯燥的德育理论课程来讲,学生并不是十分的愿意接受,甚至有些反感,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所以大部分是徒劳的,并没有达到效果。

三、创新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模式

(一)建立德育工作体系

学校可以组织成立专门的德育教育工作机构,树立起德育观念,全校教职工担负起德育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全校全员参加,言传身教,积极探索德育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创建新型的德育网络教学模式,通过网络增强学生的心理沟通,开展网络评比活动,让学生畅所欲言,积极参加,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给予总结、评价,使学生逐步的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思想,因此要合理的利用网络的优越条件,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式。

(二)探索、创新德育教育实践模式

在新时期的情况下,探索德育教育创新是势在必行的,将德育教育的内容和理论能够联系实践,并且应用于生活中,这样才能让身心发育并不是很成熟的中职学生感知德育并且践行德育内容,创新的德育教育模式应该更注重于实践,丰富德育教育的内容,而不是仅仅用晦涩难懂的德育理论知识去教育学生,这样才能让德育的理念更加深刻地走进中职学生的心理,让学生更好地践行德育教育的内容。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学生不仅要重视德育的教育,同时也应该注重心理的健康教育,要与学生多沟通,帮助他们疏导心理健康问题,积极的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健康的心理品质,这样更能促进中职德育教学的发展,具体来说,要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及时的、有效地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合理的心理疏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也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发展。

四、结语

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社会各界及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要改变传统的德育模式,探索、创新德育教育实践模式,将德育教育的内容和理论能够联系实践,并且应用于生活中,抓好德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以促中职学校的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文奕.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思考[J].生物技术世界,2015,(09).

[2]廖敏琴.福建省中职德育工作现状与改革创新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14).

[3]樊天霞.论校企结合模式下中职德育教育改革创新[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3,(03).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需求中职学校德育教育
浅议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与管理水平提升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