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优设计构建数学生态高效课堂探微

2017-09-04马秀飞

成才之路 2017年22期
关键词:主体意识生态化数学教学

马秀飞

摘 要:要构建高效数学生态课堂,教师就要做出更多的努力,要注重创新教学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从不同视角进行教学切入,激活学生主动学习思维,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生态化。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态化;高效课堂;主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2-0060-01

所谓生态课堂,主要是针对课堂教与学和谐程度而言的。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强烈,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落到实处,教师引导自然、措施得当,教学效果显著,这样的课堂才可以称得上生态课堂。教师作为课堂主导者,需要对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进行优化处理,以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法支持,顺利完成既定教学目标。

一、创新情境,合理运用媒体手段

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方式众多,教师要做好精心筛选,以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生动讲解、案例展示、联系生活、数据调查、实地观察、发动讨论、设置悬疑、展开辩论等,都可以成功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多媒体介入课堂教学之后,教师施教比较方便。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等式的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可先拿出一架天平进行直观导入:在天平两边分别加上20克砝码,天平会平衡吗?(平衡)如果用等式表示,应该如何表示?(20=20)如果在天平一端再加10克砝码,天平会出现什么情况?(倾斜)要保持天平平衡,需要如何操作?(在另一边加10克砝码,或者拿掉先前加的10克砝码)如果天平一端放上一个未知重量的物品,另一端放上砝码,天平平衡,如何列出等式呢?学生展开集体讨论。有的学生说:可以将这个未知物品重量设置为x,看天平另一边放上多少砝码才使天平平衡,则砝码的重量等于物品的重量。教师给出肯定性评价,学生学习思维被理顺,学习认知顺利构建。

教师利用天平导入新课,给学生带来直观感知机会。学生从天平是不是平衡入手,对等式有了深刻理解,并通过系列操作,对含有未知数等式有了一定了解。这样的课堂教学无疑具有生态特征,学生学习主动性被成功激活,教与学达成高度和谐。

二、联系生活,接轨数学思维认知

数学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展开深入细致的学情调查,找到数学与学生生活認知的接轨点,顺利激活学生学习思维。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认知,教师要注意选准教学角度,而他们最为熟悉的生活经历,应该是数学接轨生活的最佳切入点。因为有生活积累作为学习探究基础,学生对这样的数学认知才会有特殊的敏感性,其主动学习探究兴趣会更为强烈,学习效果也会更为突出。例如,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生活认知,出示例题,让学生展开探究学习,课堂学习气氛必然会十分活跃。1)4筐苹果的重量和店主的体重相同,店主体重为80千克,一筐苹果重多少千克?2)一桶矿泉水为20千克,前4天每天喝掉2千克,后来每天喝掉4千克,总共几天才能喝完呢?学生对这些生活方面的数学问题比较熟悉,探究热情较高,并很快得出答案。教师让学生具体说说思考过程,学生纷纷发言。有学生说:这么简单的数学问题,不用列方程都可以算出来。4筐苹果和店主体重一样多,店主体重80千克,1筐苹果是20千克。列方程也很简单:设一筐苹果为x千克,4x=80,得出一样的结果。

教师联系学生生活认知展开引导,并让学生讲述思维过程,能给学生顺利认知的机会。学生在具体操作中,获得了丰富学习体验,课堂教学达成度极高。教师只是简单列举生活案例,便成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符合生态课堂教学设计要求。

三、凸显主体,塑造学生学习个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课堂教学最需要关注的意识。传统教学中教师大搞“一言堂”,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被忽视,课堂教学生态性特征无从谈起。新课改之后,教师为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引导往往被弱化,这也是不正确的做法。凸显学生主体意识,不能走向极端,教师的引导不可或缺。在课堂教学操作时,教师需要权衡利弊,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例如,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教学中,教师出示例题,让学生找出6和9的公倍数有哪些、其中最小的公倍数是多少?可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探讨具体做法。有学生操作之后介绍做法:先分别找出6和9的倍数,然后找出它们的公倍数,再确定最小的公倍数。也有学生这样操作:先找出6的倍数,然后从6的倍数中找出9的倍数,比较公倍数,最后确定最小公倍数。

教师让学生自由展开操作,并集体讨论其操作方式的合理性,最后给出激励性评价,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对全面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学习主动性一旦被激活,其学习思维则呈现活跃性,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四、结束语

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有创优意识,对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训练、教学评价和教学小结等展开深度探究,以提升课堂教学契合度。这样,构建高效生态课堂成为可能,也为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创造了良好条件,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惠芳.基于生态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问题与对策[J].上海教育科研,2012(03).

[1]李运华,曹汉斌.小学数学生态课堂诉求及其建构——广东4市26所小学的调研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2).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体意识生态化数学教学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语料库与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
生态化生存:“打群架”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