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浅议
2017-09-04王晓洋
王晓洋
[提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集团企业在构建财务管理体制时应充分考虑环境的变化,应将创新思维融入到构建的过程中。同时,应考虑财务管理体制设计在集团企业中的作用,根据集团企业组织结构、经营规模与发展阶段选择财务管理体制,平衡好集权与分权的限度,不断创新、调整与完善财务管理体制。
关键词:集团企业;财务管理;完善
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6月22日
一、财务管理体制概述
财务管理体制是指划分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权责利关系的一种制度,是财务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企业完成财务工作、处理财务关系、实现财务目标的载体。对于集团企业来说,财务管理体制具体包括集团财务管理权限的分配、集团财务责任的划分、财务管理机构的设置、财务制度的制定等内容。其核心问题是如何配置财务管理权限,其中又以分配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财权为主要内容。
财务管理体制按其集权化的程度可分为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分权制式财务管理体制和混合制式财务管理体制。
财务管理体制属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上层建筑”,对其“经济基础”集团企业的理财活动起着推动、促进和导向作用。配套的财务管理体制内容,加之良好的运行机制,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起着推动、促进和导向的作用;反之,则会阻碍集团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正常运行。
二、财务管理体制的选择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是构建企业财务运行机制的基础和前提,对企业的良好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必须符合企业自身特点和发展战略。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如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集团内部的组织结构形式以及集团的整体发展战略等因素。构建的财务管理体制必须为企业战略服务,制定的财务战略也必须服从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这样企业才能以一个整体来优化资源配置,进而取得最大效益。
(二)必须有利于建立高效的财务管理机制。反映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的构建,目的在于引导企业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财务运行机制,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自我控制、自我适应的系统。由于财务机制是财务管理体制最直接、最灵敏的反映,其有效运行是财务体制构建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构建财务管理体制时,关键是看其是否有利于财务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
(三)必须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各项工作的综合反映,它与企业管理的各项工作密切相关,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同时,财务管理本质上是处理企业同企业内外各种经济利益的关系,因而成功地构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能够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尤其在集团企业中,总公司在制定财务管理体制时要把握好集权与分权的度,在集权的基础上适度分权,以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的同时调动子公司的积极性。
(四)必须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衡量企业管理好坏的标志,是判断一种体制优劣的根本,而且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构建的目的是为企业管理服务,并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构建的成功与否,也只能用企业经济效益来衡量。
三、我国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决策体制僵化。在财务决策方面,许多企业缺乏科学的程序和制度,对资金的筹措和使用缺乏科学的计划,很多重要的财务活动都由公司主要负责人说了算,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缺乏科学的决策程序和制度,专断性较强。专断下产生的决策,犹如专制统治下的国家一样,必然会产生严重腐败问题,其最终威胁的将是自身的统治地位,对于企业来说,威胁的就是自身的生存问题。
(二)财务控制体系不健全。现阶段,我国企业的财务控制大多局限于事后控制,事前缺乏预算,事中缺乏实时监控,事后审计监督也难免走过场,这都将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风险。一些集团在资产监督管理、控制资金流向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监管缺乏力度和实效性:资金管理有章无序,存在体外循环现象。监督机制的漏洞,致使财务人员执法和监督无标准、无法规、常常受制于领导个人意志的影响,出现大量的诸如盲目投资、随意挪用资金和私设小金库等违规违法行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规范管理和效益的提高。
(三)集团企业缺乏财务的整体性。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财务管理的治理机制不健全,致使子公司财务活动不规范,财务管理水平较低。集团公司中有的子公司虽有自己的财务预算,但没有与集团企业的全面财务预算相协调、相匹配,没有体现集团的整体战略目标。子公司的经营者往往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站在各自子公司的立场上去经营管理,追求其效益最大化,实现其经营业绩乃至个人利益最大化。这样就架空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实际控制。
(四)集团资金使用效率差。我国集团公司阵容庞大,其内部企业纷纷在不同银行开立账户,有的企业还多头开户,使整个集团的资金流动像大河流水一样,分散流淌难以收拢,使总体资金此盈彼失,难以调控,不能发挥资金的总体效益,甚至造成损失浪费。
(五)财务网络体系建设不健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和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的发展使很多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不断地向各个领域渗透,财务系统也正在计算机和网络的渗透中发展。但由于成本、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很多企业并没有能够将计算机技术充分运用到财务管理上,导致财务成本上升,管理效率下降。
四、健全我國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几点建议
(一)更新财务管理理念。首先,应该更新财务管理理念,树立信息时代的合作与竞争观念,充分考虑到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带来的风险,而不应局限于对财务风险范围的传统理解,创造性地培养人才和运用知识,对企业实行新时代的财务管理;其次,集团企业组建之后,在企业形态、产权关系、管理特点、运作方法等方面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变化。而集团母公司领导应理顺集团内部管理关系,转变管理观念:一是管理思想要随着由单一企业型直线管理模式向集团型“金字塔”管理模式的转变而转变;二是管理职能要由单纯的公司自身管理向控股型公司管理转变;三是管理方法要由纯粹的总公司型管理向母子公司型管理转变。
(二)明确母子公司界限。明确集团企业母子公司及其内部各财务主体之间的财务责权界限是协调集团企业各主体之间关系的有效途径,也是充分发挥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作用的前提条件。在整个财务管理体制中,母公司掌握着整个企业核心的权力,这些权力分属于董事会、财务总部及其附属于集团的结算中心等。其中,董事会握有战略层面的权力,用于指引整个集团的财务管理方向;财务总部则在董事会财务战略的指引下,对整个集团的财务管理工作做出较为细致的安排;而结算中心则专门负责集团日常资金的调配、融通和管理,为集团内部单位之间提供结算、信贷及相关金融业务服务。子公司遵循总部的财务战略、财务政策,将自身的财务活动纳入集团的财务一体化范畴,在集团企业的财务框架内从事财务管理工作。
(三)完善风险管理体系。集团公司涉及面廣,业务量繁杂,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在约束制度上,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改善股权结构,实现股权分散化,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关系和权责范围,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有助于进一步解决个人独断行为。另外,要建立起财务风险管理年度报告制度,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现状,加强对子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考核。集团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全面提高财务审计监控能力,通过内部审计加强对子公司的控制,形成集团内部自上而下的监督约束,以保证集团公司及时获取准确的财务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坚持自行审计与内部交叉审计相结合。将内部审计的结果作为考核外派董事、监事及董事长业绩的重要依据。
(四)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为及时掌握动态信息,实现财务风险的预警,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对整个集团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集团公司及子公司财务部门应联合生产计划、人事、实业等各个业务部门,成立各级预算管理委员会及工作小组,明确责任与义务,加强业务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
(五)健全激励约束制度。加强对派出董事、高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对派出人员建立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业绩考核责任体系,增强派出人员创造企业价值和资本回报意识。另外,要形成“强激励,硬约束”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实施业绩考核与奖惩任免挂钩,建立“重业绩、讲同报、强激励、硬约束”的机制,选择最有效的激励方式,从而有效缓解“委托-代理”问题。
(六)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企业要大力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网络化财务管理组织体系和财务管理网络信息系统,对原有的财务流程进行重组,对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对现行的管理方式和财务制度进行规范,建立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实行集中内部统一财务软件和建立计算机网络,建立企业财务结算中心,对企业内部财务人员进行集中管理,并通过系统集成实现总厂一本账。通过统一会计核算、实施财务监督,满足集团企业财务信息真实、及时传递的要求,解决信息分散、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共享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牛永杰.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构建的措施[J].财会信报,2011.8.
[2]张淑萍.试论国有企业加强对集团子公司财务管理的措施[J].中国总会计师,2011.1.
[3]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朱开悉.财务管理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5]王辛平,董莉萍,傅年烽,王家贵.财务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