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科技人才创业现状分析

2017-09-04卢智健沈漪文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年17期
关键词:浙江省现状

卢智健 沈漪文

[提要] 科技人才是科技和人才的组合,科技人才创业发展对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浙江省科技人才创业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大致看出:浙江省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综合实力稳步上升,科技人才和后备人才实力较为雄厚,科技人才创业得到浙江省的政策和相应平台的支持,创业环境不断完善。

关键词:浙江省;科技人才创业;现状

基金项目: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14C35054);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成果(编号:2013N125;2015N136);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助(编号:Y201432040)

中图分类号:C9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6月24日

创业活动不仅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和市场创新,还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并提高就业水平(Shane & Venkataraman,2007)。在网络科技时代,科技创新和创业人才凸显了其在各国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创业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科技人才创业的意义则更为重要。实践表明,创业型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和发展的主要力量,高水平的技术人才也是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最重要资源。科技人才创业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科技人才创业对促进科技创新具有推动作用;科技人才创业有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规模产业化;科技人才创业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需要。以下对浙江省科技人才创业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综合实力稳步上升

通过实施“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省特级专家、领军型团队引进培育计划等重大人才项目,大大加快了紧缺人才的培养开发。截至2015年,浙江省已累计引进“千人计划”人才1,418人。创新型人才占“千人计划”的比重高:451人在全国“千计划”人才中,创业人才的数量达到105人,居全国第二位。省“千人计划”中企业创业人才330人,占23%,企业创新人才584人,占41%;由“千人计划”人才创办的企业中6家已上市,28家已启动上市,95家拟于近3年启动上市。

至“十一五”期末,浙江省科学发展水平居全国第4位,科技进步水平居全国第7位,区域创新能力为全国第5位,知识获取能力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别位居全国第7位和第2位。2010年,浙江省科技人力资源指数达80.29,比“十五”期末上升20.86,由全国第13位跃居全国第6位;R&D人员每年达到22.3万人,比“十五”期末增长178.95%;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R&D科学家和工程师数分别为302.91人和14.77人,较“十五”分别增长了18.50%和51.95%;全省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设计专利授权量分别为6,410项、47,614项和60,616项,较“十五”期末分别增长4.77、6.03、4.43倍,浙江省专利申请与授权量一直排名全国前三位;浙江省SCI论文数量、国际被引论文数居全国第4位,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水平已进入全国前列。

二、科技人才和后备人才现状

(一)科技人才的总量与密度。研究与发展(R&D)人员是指单位内部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活动的人员。包括直接参加上述三类项目活动的人员以及这三类项目的管理人员和直接服务人员,该指标衡量了一个地区的科技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本文通过R&D人员全时当量这个指标来对浙江省科技人才的数量进行衡量。

2015年浙江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为364,710人,较2014年增长7.78%,较2010年增长63.2%。由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当量总量这一数据看,浙江省科技人才的总量持续增长。(表1)

从科技人才的分布密度来看,浙江省科技人才的密度逐年增长,如图1所示:2015年浙江省每1万个从业人员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当量为97.7人,而2000年该指标仅为10.5人,这15年中科技人才的密度增长了近9倍。(图1,注:科技人才密度=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当量(人)/从业人员总数(万人))

(二)高技术产业中科技人才的总量和密度。高技术产业是高技术密集型的高附加值产业,可以对相关产业产生较大而有效的影响。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

浙江省高技术产业R&D人员全时当量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浙江省高技术产业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为69,707人/年,仅次于广东省和江苏省,在全国排第3位。(图2)

从高技术产业科技人才的分布情况来看,浙江省高技术产业中科技人才占比最高的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2015年该行业R&D人员全时当量占高技术产业R&D从业人员全时当量的56.4%。R&D人员数量上升最快的是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图3)

三、政策及平台支持

(一)在政策上,浙江省政府在2006年召开全省自主创新大会后,对“两创”总战略进行全面实施。“十一五”以来,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以加强人才的创新和创业活动,如《关于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若干意见》、《浙江省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关于大力实施海外优秀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浙江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等。

(二)为科技人才创业搭建平台。依托产业集聚区、高新园区、高校院所和重点企业,推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基地建设。杭州余杭的“梦想小镇”至2015年3月开建以来,已吸引了500多个创业项目和4,400余名创业人才。2011年启动的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浙江海外高级人才创新园)第三批国家级高层次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余姚、嘉善、义乌先后完成省级“千人计划”产业园;乐清、德清等地积极规划产业园区建设;临平新城的时尚、电商、产业互联网三大“生态圈”正逐渐成形,五大电商园区的发展极大地为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增添动力,2015年完成有效投资21.3亿元,初步形成总长度达1,700米的时尚文化街区。

(三)加强保障体系建设。“十一五”以来,浙江更加重视专利开发和保护工作。修订和完善了《浙江省专利保护条例》等系列地方法规,出台了《知识产权发展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确保企业自主创新。充分利用金融工具促进创新创业。如“数银在线”开通了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信息服务。

四、创业环境不断完善

从技术进步统计监测指标看,浙江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在全国排名第6位(居上海、北京、天津、江苏、广东之后);环境不断完善,科技进步环境指数、科技活动投入、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等指数在全国的排名不断上升,说明浙江省在人才强省战略的推动下,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但是与浙江省的持续上升的科技投入相比,相应的科技活动产出在全国的排名雖然在近几年也有所上升,但上升的幅度不明显。2015年,浙江省科技活动投入在全国排名第3位,相应的科技活动产出在全国排名第11位。(表2)

从上述对浙江省科技人才创业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浙江省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综合实力稳步上升,科技人才和后备人才实力均较为雄厚,科技人才创业得到浙江省的政策和相应平台的支持,创业环境不断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1]P.H.内诺波洛斯,G.西里利,N.塔纳卡.前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统计局.弗拉斯卡蒂丛书:科技人力资源手册(中文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2]杜谦,宋卫国,高昌林.建立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统计和建议[J].统计研究,2004.3.

[3]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12[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4]孔寒冰,陈劲.科技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沈漪文,孔寒冰.科技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概念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

[6]沈漪文.基于能力框架的HRST能力建设研究——以ICT专业为例[D].浙江大学,2007.

猜你喜欢

浙江省现状
《初心》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浙江省教改之星
——张脆音
浙江省 3D 打印产业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