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哪有什么神奇保姆!应对孩子哭闹,最忌“一招摆平”

2017-09-04周公子

婚姻与家庭·社会纪实 2017年9期
关键词:撞墙行为主义养育

周公子

面对孩子哭闹,父母最应该做的是什么?是急于“摆平”孩子的哭闹,还是该耐心去探索哭闹背后的真相?

遇到孩子哭闹不休,身为父母的你应该怎么办?最近,一个“育儿师一招摆平”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号称用一张淘气毯就能顺利搞定一个哭闹宝宝,引发大批辣妈追捧。然而,这样的招数到底靠不靠谱呢?下面,先让我们看看视频再说吧。

罚坐让孩子不哭,真的好吗

视频的主角是一个3岁的男孩。平时,他想吃零食或买玩具,如果妈妈不肯,就会哭闹不休,在地上打滚儿,拿头撞栏杆,哭声大得老远都能听见,让他妈妈特别头疼。

对于这样的孩子,妈妈的做法也很简单:她会先拒绝孩子的要求,叫孩子“不要哭”。当然,孩子肯定哭得更凶啦。于是妈妈就会走开,不理孩子。孩子的哭闹进一步升级,她就会让步,把零食或玩具交给孩子,好让他闭嘴。

显然,这样的養育模式让孩子把哭闹当成了杀手锏,愈演愈烈。妈妈没办法,就去求助育儿师。育儿师祭出的法器是:一张淘气毯。

淘气毯是一张一米见方的毯子。育儿师建议妈妈在孩子哭闹时应该这样使用:1.警告孩子。2.如果孩子不停止哭闹,妈妈就把孩子放在淘气毯上罚坐,解释清楚罚坐的原因,然后走开,目光不能和孩子接触。3.设定时间,一岁罚坐一分钟。孩子只有3岁,育儿师设定了3分钟。4.罚坐完,再次说明为什么要让孩子罚坐。5.要求孩子道歉。6.抱抱孩子,说明你爱他。

育儿师刚刚介绍完毕,孩子就偷零食了,妈妈阻止,孩子照例大哭。这时,育儿师马上指挥妈妈祭出淘气毯。妈妈稍有犹豫,育儿师就干脆说:“让开!我来处理。”然后直接把满嘴饼干的孩子抓起来就往毯上放,也没管他会不会呛到。罚坐的3分钟内,孩子绝望地哭喊,育儿师却一直劝妈妈不要看他,不要心软。最后,在两个大人的联手压制之下,孩子哭着说了句:“妈妈,对不起。”

“罚坐”育儿争议极大

如此“育儿”,靠不靠谱呢?视频一出,就遭到了不少心理专家的质疑,这种方法到底是驯人还是驯兽?治标还是治本?是教孩子还是害孩子呢?

其实,视频的淘气毯罚坐理论脱胎于10多年前风行欧美的一档养育节目,相当一部分以心理学早期行为主义为理论基础,曾引起过极大的争议。在德国版节目中,育儿师Katharina Saalfrank也曾因此退出,并评价说:“淘气椅(类似于淘气毯)理论具有破坏性,孩子的个性会因此受到很大程度的伤害。”

那么,早期行为主义育儿理论是什么?

原来,这是100多年前的老理论了。它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代表性观点是:环境刺激和人的行为存在规律性关系。只要控制刺激,就能控制行为。

就拿淘气毯为例,按照早期行为主义理论的观点,孩子一哭闹,妈妈就让步。于是,孩子会把“哭闹”这个行为和“妈妈让步”这个环境刺激联系起来,认为哭闹一定能促使妈妈让步。所以,每次他要和妈妈对抗,都会哭闹。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如视频演示的,早期行为主义育儿理论家会采取两个手法:

1.让“哭闹”这个行为和“妈妈让步”这个环境刺激的联系瓦解,即孩子哭闹时,妈妈不让步,让孩子慢慢学习到“哭闹无用”。

2.让“哭闹”这个行为和“罚坐淘气毯”这个环境刺激的联系确立,即孩子哭闹时,马上让他罚坐,让孩子慢慢学习到“哭闹会受到惩罚”,从而改变“哭闹”的行为。

单纯罚坐会压制孩子表达

早期行为主义育儿理论的做法,听起来很好啊,为什么容易伤害孩子呢?

其实,这个理论最大的问题就是无视“人是有感情的,有愿望的”。如果父母只关注孩子的行为,通过“一招摆平”去压制孩子,忽略孩子的感情和愿望,孩子的心灵就容易变得匮乏。

就拿视频中“孩子哭闹”来说。为什么这个3岁孩子会经常大哭、打滚儿、撞墙?很简单,因为没人真正关心他的愿望。

视频中,妈妈犯了许多家长都会犯的错误:听到孩子要吃的、要玩具,家长只关注自己的愿望:“妈妈不想你吃零食,妈妈不想听你哭”,然后转身走掉。她从来没有问过孩子:“为什么你要得这么迫切?是不是饿了?无聊了?妈妈陪你玩儿好不好?你想对妈妈说什么?”

或者说,只有在孩子哭到撞墙的时候,妈妈才会回来,对孩子的愿望做一些回应,比如让步什么的。长此以往,这个孩子就只好撞墙了,因为他明白,不撞墙,妈妈是不会理他的。大吵大闹,是他获得关注、实现愿望的唯一手段。

正是这种养育方式,造成了孩子必须大吵大闹的风格。它会成功摧毁孩子唯一为自己表达、为自己争取的方式,让孩子不敢再哭了。但同时,因为妈妈还是没有关心孩子的愿望,孩子又不能用哭闹表达,妈妈又没教他如何健康表达,只要求他道歉。于是,孩子只好将愿望深深压抑在心底,并且变得非常绝望。

于是,被淘气毯育儿法教出来的小孩,也许就真的不会哭闹了。但他的一颗心,也就此冷掉了。

看育儿节目,要听听其他声音

事实上,早期行为主义育儿理论的缺点,在几十年前就有了惨烈例证,当事人正是奉行“早期行为主义婴儿训练法”的华生家族。由于华生“重行为,轻情感”的冰冷养育,他的儿女、孙女心灵都非常匮乏,缺爱、缺理解、缺乏很多温柔的东西。成年后,他们多次想自杀,大儿子雷纳更是自杀身亡,成为心理学界亲身试错的一个悲剧。

正是因为这些悲剧的警示,早期行为主义育儿理论在很多年前就已经获得了更新和纠正。当代育儿理论则注入了更多温情,更强调养育中的聆听、理解、尊重和空间,像上述视频这样粗暴的压制方式早就落伍,受到过国内外心理学家的批判。

在此,建议收看类似育儿节目的家长要注意甄别,最好多留意不同的声音,听听专业人士的意见,以免被误导,给孩子带来伤害。

那么,回到问题本身,孩子哭闹到底该怎么办?

尽力了解哭闹背后的愿望

经常有家长对我说:“孩子喜欢无理取闹。”这时我会问:“回顾一下你的过去,有没有闹过?哪一次闹是真正无理的?还是说,你有理,但别人不理解?”

实际上,“哭闹”作为情绪的表达手段,背后都隐藏着愿望,新生儿哭闹,可能是他怕了;幼童哭闹,可能是他不愿意离开妈妈;少年突然變得情绪失控,可能是有些想法,他无法通过一般谈话表达……所以,他们会采取哭闹的方式,希望得到了解。

换言之,当父母能够真正关注到孩子的愿望,哭闹的动力就会减弱。就如有些孩子玩儿累了,哭个不停。这时,只要妈妈问:“宝宝是不是累了?”光是这一问,都会让孩子情绪好一些。因为孩子明白,他睡觉的心愿有被实现的希望了。

一时不了解,先温柔陪伴

孩子哭闹时,想顺利交流,其实真心不容易,特别是不会说话或者情绪激动的孩子,你怎么问都问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时,父母可以先温柔陪伴孩子,抱抱他,轻抚他,帮助他把情绪稳定下来。

如果孩子会说一点儿话,但哭闹中一时说不清楚,父母可以努力聆听,让孩子知道,虽然爸爸妈妈一时不明白,但还是很重视自己的。父母还可以重复孩子的话,例如“你说,刚才扔玩具,是因为你喊爸爸,但爸爸没有理你?”这样重复有3个好处:1.可以帮助自己理解孩子的话;2.可以引导孩子用语言表达,而非只能借助哭闹;3.能给孩子信心,让他明白“爸爸在认真听,已经听到一点儿了”。这样,孩子就不会这么抓狂了。

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坏孩子才哭,看你多羞,哪有小朋友像你这样的”……这些标签都是对孩子的压制,可以让孩子闭嘴,让家长暂时解脱。但它的后果也很明显:让孩子知道,表达情绪是一种耻辱,哪怕在亲人面前也是如此。如果这个孩子够敏感,就会很快懂得压抑情绪,以免自取其辱。但由此,孩子人生的痛苦,还有亲子间的隔阂,就会变得不可避免了。

改善孩子成长环境

一般来说,像视频里那样动不动就哭、一闹起来就惊天动地的孩子,家庭养育都难免有各种问题,父母可能并不善解人意,缺乏耐性,没有同理心,或者干脆没有条件管孩子,才会将3岁孩子逼上哭闹这条路。

所以,要从根源上改变孩子不正常的哭闹,就要改善孩子的成长环境。父母要看到自身的问题,加以改变,让自己成为孩子情绪的榜样。这样,孩子的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猜你喜欢

撞墙行为主义养育
融合行为主义与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互动式案例教学研究
论行为主义视野下幼儿学习行为的矫正
头撞“南墙”,“回头”再探!
头撞“南墙”,“回头”再探!
养育学堂
养育学堂
养育学堂
养育学堂
行为主义的兴起与转变
“各取所需”:三种SLA理论结合视角下的二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