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
2017-09-04白龙徐子杰
白龙 徐子杰
[提要] 现在社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人们的需求变得多种多样,产品趋于多样性和复杂性,作业成本法应用更加广泛,使得作业成本法的优势更加明显。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使企业对成本管理更加重视,使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更有地位,合理的成本管理成为关键。本文通过分析作业成本法在应用中存在的优缺点,为企业选择成本核算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作业链;成本库
中图分类号:F234.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6月13日
一、作业成本法的优势
作业成本法是时代进步的产物,是对传统的升级和改进。主要是把产品从研发设计到销售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划分成一系列作业,根据资源成本动因,把资源成本分配到一系列相同成本动因的作业中心,再将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中。与传统成本法只关注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相比,作业成本法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更精确的成本信息,并且为企业提供了增加价值的机会。传统成本只局限于生产制造环节所产生的与产品生产有相关关系的费用,而作业成本法更多关注的是成本发生的源头和引发的最终结果。产品的研发和设计过程对后续的作业以及产品的整条价值链都有巨大的影响,通过成本动因动态的分析,各项作业所产生的价值在产品最终价值中所占比重,明确产品成本。
传统成本法以产量作为唯一的成本分配的动因,在以生产为主体的条件下具有核算简便的优势。而在社会科技发展的今天,生产已不再是重要环节,再仅仅把生产作为成本分配的唯一动因就会导致成本信息的失真,从而难以进行正确的管理决策来控制产品成本。作业成本法作为多元化的核算方法,将作业按照不同的成本动因分配到一系列成本库中,细化了不同成本动因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将传统成本中与产品生产不直接相关的成本也计算到产品成本中,具体到各项作业耗费资源与产品生产的相关性,为企业成本管理者提供更真实、准确的管理信息。
二、作业成本法的缺点
尽管作业成本法具有较大优势,但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首先,作业成本法的数据收集较为困难,基础数据的失真会导致整个成本计算的失真,而且数据量大,使计算过程工作较为繁杂,给计算增加麻烦,加大工作量;其次,定义成本动因和成本库时,多半是人为的,对于一些成本动因并不明显的作业并不能客观地分配成本,也较为复杂多样,如一些折旧费、保险费等,与各项作业联系并不大,硬要人为的把他们分配到作业当中,也同样会影响成本分配的准确性,导致作业效率出现差错产生管理上的问题;最后,作业成本法实施成本较高,短期实施并不会给企业带来利益,需要企业长期坚持才能看到经济利益的流入。
三、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环境
作业成本法关注的更多的是产品生产的前因后果,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入手来设计产品,包括从产品研发设计到销售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所发生的全部成本信息,所以间接生产费用在产品成本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有极大的优势,经过不斷地发展,我国已由一穷二白的国家发展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系,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从小作坊发展成为大工厂,自动化机械化的投入使得产品直接生产费用的比重逐渐降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会扭曲成本信息,而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能够将与产品来源和导致产品产生的全部成本进行分配,以提高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分析评价各项作业的效率,降低无效作业的比例,便于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做出正确的决策。
一些企业规模较大、产品种类繁多的企业,存在生产所耗费费用在产品中进行分配的问题。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将不同的生产费用仅按产成品的工时进行分配,会导致一种产品的成本会虚高,而另一种产品的成本会降低。步入信息时代以来,消费者越来越精明,相同质量下,价格优势尤为重要。作业成本法能明确成本,合理制定价格,形成可观的利润。
而对于产品流程复杂、作业环节较多,但容易辨认的企业来说,作业环节多,与直接生产有相关关系的环节并不多,采用传统成本法会导致与直接生产没有相关关系的成本不能分配到产品成本中,造成成本信息的扭曲。而作业成本法就能把与产品无直接相关关系的成本通过作业形式一并整合到产品成本中,保证成本信息的完整准确。
作业成本法同样适用我国一些在生产前期准备过程中耗费资源较多、占生产成本比重较大的企业,和拥有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的企业。前者由于其他成本核算方法并不核算生产前期所消耗的资源,成本信息不准确。后者是由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进行作业成本核算所耗费的成本较小,对一些相对复杂的计算,准确性也更高。
四、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局限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并未得到大规模的应用,主要是由于其在对成本的定义上与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存在差异,成本计算模式目前也有些不符合我国的国情,要想大规模应用作业成本法,首先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首先,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尽管科技技术领域已经在飞速发展,但与经过资本累积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尤其是企业的计算机技术。作业成本法对计算方面技术要求较高,而大多数企业不太重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又没有专业的人员配备,所以能够将高新技术运用到生产制造中的企业更少。
其次,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也不容乐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作业成本法的门槛。会计准则要求“以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非生产成本计入期间费用”。而作业成本法的原则是以成本库进行归集和分配,非生产成本也是作业的一部分需要进行成本分配的。这样就产生了矛盾,这种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由于法律的原因在我国止步于此,导致企业无法使用该成本核算方法。传统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与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并不相同,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一些上市企业选择作业成本法,所生成的审计财务报表是否被接受,这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虽然作业成本法在很大程度上改进了传统成本法的主观分配,但成本动因的划分还是存在一定认为因素,不具有可比性,会给审核带来困难。
五、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尽管还有局限,但我国企业拥有适合作业成本发发展的环境。例如,由于政府鼓励创业,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这些企业的生产环节所产生的费用所占比重较小,采用作业成本法能够明确产品成本,制定合理的销售价格;一些制造业企业从家庭式小作坊转变为自动化生產,规模逐渐扩大,产品种类增多,单纯以传统成本法核算成本,制造费用按数量分类会导致一些产品的成本偏高而另一些产品的成本偏低,作业成本法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此类问题。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会计制度也在顺应时代而改变,而且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倾向于成本管理的成本核算方法,是责任成本与成本核算方法的有机结合。尽管其产生的会计信息不能形成会计报表对外披露,但产生的成本信息能够应用到管理中,从企业整体运营的角度整合企业资源,优化企业成本,达到成本管理的目的。
作业成本法具有灵活性,现在已经在我国的先进制造行业、铁路运输、医疗、航空、保险等行业进行试点,并取得了一些经验,我国较为成功的案例就是计算铁路运输成本。作业成本法经过西方发达国家的不断改进已经趋于完善,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也比较快速,日渐成熟的市场也给了企业创造了机遇。
由此可见,发展作业成本法还是十分必要的。我国的企业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生产模式也有大规模单一产品向小规模多种产品转变,传统成本法难以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产品生产制造过程所占比重减小,这就要求企业需要更准确的成本信息,便于企业进行管理,促进企业发展。而且,在进出口贸易不断增多,更明确的产品成本和合理的产品定位也能在国际贸易中获利颇丰。如今,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的市场竞争趋于成熟,消费者更加精明,企业的利润空间缩减,有效的成本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采用作业成本法能够加强对作业进行分析评价,消除不增值作业,以节约资源,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提高盈利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周萍.作业成本法在SH电机公司的应用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4.
[2]徐耀春.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经贸,2015.15.
[3]黄小艳.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7.
[4]王平.浅析作业成本法基本理念及应用[J].中国经贸,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