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科技投资是噱头吗?

2017-09-04于芳妮

经济 2017年16期
关键词:科技产品企业

于芳妮

当年从机器猫口袋中掏出来的“追踪徽章”成了现在的“GPS定位”;“速成旅行照相机”成了现在的“PS技术”;可以“拍出模型的相机”成了现在的“3D打印机”。仔细一看,原来机器猫口袋中的黑科技产品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

很多黑科技产品正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正是这些黑科技产品催生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不仅企业在该领域进行布局,也引得众多资本蜂拥而入,让黑科技概念在主板和创业板都炒得火热。那么,被炒热的黑科技仅仅是一个噱头吗?黑科技会成为未来的潜力市场吗?

黑科技是把“虚火”吗?

如果用“扎堆”来形容一件事情的火热程度,那么它的含义在黑科技领域不一定是褒义词。“因为一旦该领域的从业者多了,自然就会有一些浑水摸鱼的企业。”小i机器人创始人朱频频告诉《经济》记者,在国内炒黑科技概念的企业很多,真正做产品的只有少数。

在他看来,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由于企业只注重如何包装外在或者通过简单的收购来吸引资本的青睐,却忽视了产品的研发,很容易形成本末倒置的现象,如此一来反而不利于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图普科技分管市場副总裁李麟表示,现在很多企业乐意为自己扣上黑科技的帽子,利用好奇的营销手段引得资本驻足。“如果企业没有真材实料,不是仅仅扣一个帽子就能获得长久发展。”

如今的互联网行业,经过十几年的迅猛发展,现在已经趋于平缓,但在不同的领域中仍有可提升的空间,尤其在黑科技领域。峰瑞资本创始人李丰向《经济》记者表示,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着重体现在黑科技产品上,其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不管是人工智能也好、虚拟现实也罢,都在A股市场受到追捧甚至爆炒。每年当各种科技奖公布之时,A股市场中总能出现一批概念股。其实,纵观被炒热的黑科技无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靠忽悠来骗取资本的信任,但最终纸包不住火,只能落败而归;另一类则是虽有远大理想抱负,但终敌不过现实。

超威半导体产品(中国)有限公司VR总监楚含进表示,相比前者来说,可能后者的核心技术还尚未走出实验室,起码的基本技术还是拥有的,但这两类企业也都是“五十步笑百步”。

黑科技,这个原本远离投资者的专业术语,却时常在股市中掀起狂潮,原来自虚拟现实、量子通信、石墨烯等概念不断崛起,黑科技就成为股市中的“常客”,一直搅动着A股的神经。

就连此前赚足收视率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部分剧情就秀出了黑科技。譬如在剧中,丁义珍为了躲避周围的摄像头,穿过多条马路之后才乘坐出租车去机场。如此大费周章,就是为了躲避人脸识别技术。对此,楚含进告诉记者,步态识别技术比人脸识别技术更胜一筹,属于新型的安防技术。

而目前,A股中的安防概念股也迎来上升时期,其涨幅远远跑赢大盘。

当下,黑科技成为备受企业和资本青睐的“宠儿”,投资黑科技的机构也很多。“对于投资人来说,由于新兴领域的水分含量都较大,独具慧眼非常重要。”朱频频提醒道。

对此,李丰表示,在投资黑科技时,主要关注企业核心科技下的关键技术。他认为,投资黑科技不仅需要敏锐的商业判断,更需要专业的知识素养。

在很多投资人看来,抓住风口不一定就是抓住了市场,抓住了市场也并不等于抓住了机会,往往看似表面繁荣的领域,其实通常是一把虚火现象。

那么,当下被资本热捧的黑科技领域是否存在虚火现象?朱频频告诉记者,肯定有虚火的现象,现在很多的企业通常喜欢抢风口、抓热点,当大数据火的时候对外宣称是大数据公司,在虚拟现实火的时候又称其是虚拟现实公司。对此,朱频频认为,这并不是企业长久的生存之计,反而被资本催熟的企业更有风险。

他建议,企业要想赢得市场话语权,应坚持自身的核心技术,才能在日趋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形成独特的核心价值。“没有技术的企业不是好企业”,技术犹如为黑科技企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然而,李麟阐述了不同的见解,在他看来,黑科技是经过不断的试错和应用,逐渐渗透到生活中,而不是有所谓的风口,风刮过什么都没有,因为不单单是资本推动这个领域的发展,而是技术带来了一个新的革命时代,所以说不是虚火。

反过来看,哪里有好项目,哪里就有资本的追逐,黑科技亦不例外,那么它的投资价值在哪里呢?朱频频分析称:“投资人感兴趣的不是技术产品的商业模式,而是它能创造多少商业价值,以及该技术在市场中的应用。”

“当然,从技术角度分析,市场投资价值是有限的。”李麟告诉记者,以AI为例,它将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中,因此其投资价值也会逐渐弱化。

黑科技如何盈利

新技术也好,老产品也罢,它们从研发生产再到商用的过程,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其真正的价值。但是对于黑科技而言,有投资必有回报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众多项目看似挣钱,但未必能够真正实现盈利。

以AR实景购为例,作为京东的黑科技项目之一,它是否实现了盈利?

京东AR/VR负责人赵刚告诉《经济》记者,由于AR实景购目前还处于投入期,因而看重的还是用户的体验度和接受度,有多少转换还不是重点。在他看来,所有的新产品前期都是需要投入的,所以在还未投入商用阶段时,也不会严格考虑它的投入和产出比。

从投入层面来看,几乎每个新产品都会经过前期的烧钱阶段,目的就是为了购买用户的习惯,只有经过这个阶段,产品或许才会实现一定的盈利。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不管是哪一个行业或领域,前期的投入必定是想要分一杯羹,但处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想尝到甜头并非易事。枭龙科技运营总监张威向《经济》记者表示,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虽然未来AR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积累,这个领域的企业才会分到属于自己的一块蛋糕。

然而,有人为利,有人为名。在朱频频看来,黑科技产品不一定非要盈利才算实现了它的商业价值。“譬如小i机器人在替代传统话务员的工作中,每年可节省约10万元的开支,这是非常可观的一笔数字。”朱频频如是说。

其实,并非每个黑科技产品都能够带来直接利益,反观它所创造的间接利益也是其价值所在。纵观已经投入商用阶段的黑科技,譬如机器人等产品,可以替代人类完成一些常规性、重复性的工作,这就是间接价值的体现。“当然,这并不是机器人取代人类,而是让人类做一些更高端的工作。”朱频频强调说,这不仅体现了黑科技产品的价值,也发挥了人的作用,可谓是一举两得。

楚含进认为,盈利并非黑科技产品的真正目的,它更像是一个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一面旗帜。

“拦路虎”不少未来何在?

即使黑科技领域发展得如火如荼,但随之而来也有一些问题。

“早在2016年,美國国家科技委员会在发布《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之前,他们就人工智能带来的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一是人工智能自动化对就业产生的负面影响;二是关于公平、安全和治理的问题;三是对其可能威胁到人类的远景担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副研究员、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袁岚峰对《经济》记者说。

人工智能的最大优势就是互联互通,以至于存在的问题也有共通性,我国也存在上述问题。“除此之外,价格和价值既是黑科技产品的作用体现,也是问题的所在。”楚含进告诉记者,因为黑科技产品最终是要为人类服务的,价格低廉是融入生活的第一步,但纵观很多黑科技产品,由于没有实现量产,导致其价格居高不下。

此外,用户体验感也是影响其发展的一大掣肘。河南汉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威果智能科技总经理金鑫认为,尽管黑科技凌驾于人类现有科技之上,但是它却没有人类的感情因素,无论利用何种深度算法,也无法将人类的感情因素加入,这是用户在交流体验时感觉较差的原因之一。

以VR为例。尽管VR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但是相对于大众消费市场,VR仍然处于技术发展的早期阶段,各方面还有待完善,无论是在硬件计算能力、软件内容效果、渠道分发上都存在不同的瓶颈,因此也导致用户在体验上并不好。

在亚洲视觉科技研发总监陈经看来,现阶段的黑科技由于技术尚未成熟,还是需要具体技术具体分析。

朱频频也赞同该说法,“一个新兴行业的发展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完善改进,这些所谓的难题才会迎刃而解”。

不同黑科技产品遇到的问题也都不尽相同,清华大学医疗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曹健从法律层面分析了医疗行业中黑科技存在的问题。他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准入资格的问题,现在的智能药师、智能医师均没有代替医生给人类做诊断的资格,如何认定医疗领域机器人的从业资格,目前还没有明确规定。

值得庆幸的是,尽管当下的黑科技产品存在诸多问题,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是这些问题才进一步推动了黑科技的发展。

那么,黑科技的未来何在?

“虽然不能预测黑科技未来的发展趋势,但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未来势必是一个逐渐趋于智能化的时代。”朱频频表示,之前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很多社会形态、商业模式不断地在消亡,而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管是生活在农村还是城市,信息掌握程度都是平等的,“现在只是初步实现了互联互通,未来将是万物互联,而黑科技产品无疑是最佳的助推器”。

“其实,黑科技的发展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赵刚认为,现阶段的黑科技产品解决的是最基本的问题,譬如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做家务、陪伴聊天等,未来机器人将会往更深层次去发展。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楚含进担忧地表示,现在无人驾驶、无人机发展得如火如荼,那么未来是否会利用这些黑科技产品做一些有危险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的。

对此,枭龙科技运营总监张威有信心地告诉《经济》记者,黑科技虽然有利弊,但利远远大于弊。他坚信,未来的市场一定是属于黑科技的,而它也会为科技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科技产品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