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需要文化共鸣
2017-09-04钟实
钟实
丝绸之路,古已有之。西汉,张骞为抵御匈奴,首辟“凿空之旅”;东汉,班超为收复西域,再拓丝路疆界。唐,玄奘为求真经而循道西行,悠悠古丝路穿越汉与唐。千余载间,中国的丝帛锦绣、铁器、打井技术等由古丝路传至西域;而西域的特产、艺术、宗教等也由此传入中国。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中国与沿线各国经贸往来的重要通道,更润物细无声地滋养着我国与沿线各国的地域文化。
丝绸之路得名于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的《中国》一书。后来赫尔曼在《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中沿用了这一概念,丝绸为西方留下独特的中国烙印。随着丝绸之路的“地理身份”被普遍接受,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亦愈渐深厚。由“陶瓷之路”“丝帛之路”等带有古老東方气质的商品符号发展成为沟通各个文化群落、促进各种文化样态融通互动、多元共生的文化之路。
“一带一路”从启动到落地,从愿景、行动到现实,从经贸合作到民间交流,大道通衢、联通八方,凝聚共识、成果累累。与此同时,文化的内涵也日益体现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努力依托国际视野,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与新型城市建设的有效结合,对“一带一路”建设起着促进作用。“一带一路”,最重要的是文化共鸣,经济上互利是短暂的,文化认同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一带一路”倡议包含着交流、多样性和跨文化对话的多重信息,也关乎着繁荣与发展。
文化包容是文化共鸣的基础。古丝路的核心价值在于借由陆上商贸而互通有无,新丝路将陆路交流合作通道升级为一个海陆并举的闭环,并邀请沿线各国与中国一道互相尊重、互利互惠、凝聚共识、共建共享共赢。“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使100多个拥有不同文化的国家紧密关联,足见“丝路精神”的创新传承和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与包容。
包容,方能自信,秉持文化包容的态度对于“一带一路”的和谐共建至关重要。中国人民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土壤各不相同,所尊奉的礼仪、伦理,推尚的哲学、艺术也必然不同。但中国文化与沿线各国的文化一样,内部包含着丰富的子文化和繁多的文化样态。在各种文化群落融通互动、多元共生的文化生态格局下,我们承认文化的差别,同时主张保护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须要明确,具有强大包容力的中国文化的内涵并不局限于中国的文化,而是用来审视和反思世界中的中国文化。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求大同而存小异、和谐共生、多元并存是文化包容的宏观要求。既保持自身的鲜明特色,又要在包容中发展,在发展中包容。对外,兼收并蓄;对内,创新传承。这是“一带一路”框架下,文化包容的精神旨归。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浪潮交汇共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生活深度关联。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每个部分的“善”取决于整体的“善”。因此,“当一切事情趋向于保持生物群落的完整、稳定和魅力时,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各种文化形态拥有各自的文化渊源和发展脉络,成就了各自的文化意义体系,遵循各自的文化机制。但丰富繁多的文化形态处于共时的多元文化生态之中。多元文化互融、共生的状态并非静止、趋同的,而是各种文化形态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的动态博弈。尽管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源流存在着质的差异,却是平等的。面临挑战的各民族文化,要反对西方的中心主义,对本民族文化应溯本追源、“返本开新”,以回答文化尊重和文化认同的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同质化与多元化并存,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促成了文化创新、产生文化共鸣,同时为各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经济是根基,文化是灵魂所依。一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也是如此。“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省份应发掘自身独特的文化资源,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在开放包容、互利互惠的框架下,对“一带一路”近邻的文化需求进行研究,根据不同情况制定文化合作政策。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和推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经贸、文化等领域互学互鉴、合作共赢,未来必将成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丝绸之路魅力千年不减,源于世人对各国各民族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共铸盛世的向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各有特色,通过深层次的文化共鸣,唤醒民族记忆和历史记忆,能让其产生共同心声、增强互信、广开合作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