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联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2017-09-03郭清影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7期
关键词:痛风性电针尿酸

郭清影

(河南省濮阳市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河南 濮阳 457000)

三联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郭清影

(河南省濮阳市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河南 濮阳 457000)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10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治疗,观察组给予电针、拔罐、艾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关节疼痛、红肿以及活动度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UA、CRP、ESP降低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联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较好。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电针;拔罐;艾灸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主要是由于体内尿酸代谢异常而引起,多表现为关节局部肿胀,压痛明显,皮肤呈现暗红的颜色。起病较为急骤,多在夜间痛醒,夜不能寐,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我院采用三联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9例,均为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经实验室检查、X线、CT、MRI等检查确诊,符合《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的诊断标准[2]。排除药物禁忌症、严重心肾功能障碍和中途转院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男33例,女21例;年龄33~69岁,平均(50.86±5.34)岁;病程0.1~7.3年,平均(3.68±0.22)年;湿热阻痹型23例,瘀热内郁型17例,痰湿阻滞型8例,肝肾阴虚型6例。观察组55例,男32例,女23例;年龄32~70岁,平均(50.91±5.36)岁;病程0.1~7.4年,平均(3.71±0.24)年;湿热阻痹型24例,瘀热内郁型15例,痰湿阻滞型9例,肝肾阴虚型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与秋水仙碱(西双版纳版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53021369)口服,首日首次1mg、1h0.5mg,次日每次0.5mg,日2次,每日剂量不超过6mg,10天为一疗程。

观察组给予电针拔罐艾灸三联法治疗。首先行电针治疗,主穴选取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八风、公孙、阿是穴、太冲,湿热阻痹型加阴陵泉、曲池,瘀热内郁型患者加合谷、血海,痰湿阻滞型加丰隆、阴陵泉,肝肾阴虚型加太溪、肾俞。患者先取仰卧位,当针灸背部穴位时采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针刺所选穴位后,使用导线连接治疗仪(青岛鑫升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型号G6805-1),连续波模式5min,随后采取疏密波,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电流强度,留针30min,拔针时摇大针孔,同时采用浅刺疾出的方式泻八风穴。随后行拔罐疗法,在施针处采用火罐进行拔罐,留罐3min。最后用点燃的艾条在距离施针穴位35mm处温灸,至局部皮肤潮红但无灼痛感为佳。日1次,10天为一疗程。

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

3 疗效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痊愈:关节肿胀等临床症状消失,无疼痛,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正常。好转:关节肿胀明显消减,疼痛显著缓解,实验室检查显示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均无改善或加重。

关节症状体征评分依据关节红肿、疼痛以及关节活动度评分进行评价。①关节疼痛评分:0分正常,无压痛,3分为轻度、压痛,6分为中度、有压痛且伴皱眉,9分为重度、压痛伴关节退缩。②关节红肿评分:0分为正常、无红肿,1分为轻度、局部皮肤略显发红,2分为中度、皮肤局部红热、关节轻微肿胀,3分为重度、局部皮肤红烫及关节肿胀都较为明显。③关节活动度评分:0分为正常、无疼痛,1分为轻度、活动时伴疼痛、但不影响工作,2分为中度、活动时疼痛加重、影响生活及工作,3分为重度、活动疼痛剧烈、生活不能自理,需卧床休息。

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UA、CRP、ESP改善情况:检查并记录治疗前后的指标。

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 )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痊愈31例,好转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36%;对照组痊愈24例,好转2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5.1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61,P<0.05)。

两组关节症状体征评分见表1。

表1 两组关节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关节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关节疼痛 关节红肿 关节活动度 合计对照组(n=54)治疗前5.89±2.02 1.94±1.12 1.54±0.50 9.14±3.34治疗后1.75±1.46*△0.39±0.62*△0.20±0.47*△2.29±3.02*△治疗前5.88±2.01 1.92±1.11 1.53±0.49 9.13±3.33治疗后2.88±1.49*0.81±0.58*0.47±0.51*4.11±2.29*观察组(n=55)

两组UA、CRP、ESP指标见表2。

表2 两组UA、CRP、ESP指标比较 (分,s)

表2 两组UA、CRP、ESP指标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UA(umol/L) CRP(mg/L) ESP(mm/h)对照组(n=54)治疗前 492.87±71.11 71.54±21.35 41.25±8.61治疗后 361.22±43.23*△22.98±18.69*△13.01±3.14*△治疗前 492.11±71.02 71.24±21.33 41.21±8.56治疗后 393.31±51.01*31.22±15.21*17.64±3.22*观察组(n=5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治疗期间恶心呕吐5例,白细胞降低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4.8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935,P<0.05)。

5 讨 论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尿酸的浓度有关。临床研究发现[4],正常情况下,尿酸在机体组织的的浓度很低,在pH值降低时尤为明显,当体内尿酸的浓度超过80mg/L,会导致尿酸浓缩成尿酸盐,继而沉积在关节囊、骨端骨松质、软骨、肾脏以及皮下结缔组织等部位,积聚过多可形成痛风石,引起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

秋水仙碱片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常用药物,是从秋水仙中提取出来的生物碱,可通过降低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及活动,减少乳酸的形成及尿酸结晶的沉积,减轻炎性反应,达到消炎、止痛目的。但是,长期应用不良反应较大[5]。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医“痛风”、“痹证”等范畴。病因为湿热内蕴于肌肉关节,同时湿邪外感侵袭于经络导致瘀血凝滞、气血不通,进而阻塞经络,血气运行不畅,最终发病。病机为湿热淤阻经脉。治应以清湿热、祛瘀血、疏通经脉为主。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具有补中益气、调脾胃、通经络、强壮身心的功效,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力、加强抗病能力、疏风化湿、扶正祛邪[6]。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既可健脾益血,也可调肝补肾。阳陵泉穴多用于治疗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膝关节炎等。八风穴属经外奇穴,具有足跗肿痛的功用。公孙穴属于足太阴脾经,能够通调冲脉、健脾益胃、消除痞疾。阿是穴可疏通经络,激发气血运行[7]。太冲穴属足厥阴肝经,多用于治疗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肢痿痹等。阴陵泉穴属足太阴脾经,主治膝痛、足痹痛。曲池穴属手阳明大肠经,能够温化大肠经的湿热之气,提供阳热之气,多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等。合谷属手阳明大肠经,具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络的作用。血海穴属足太阴脾经,是治疗血证的要穴,能够引血活血,养血补血。丰隆穴主治下肢痿痹。太溪穴属足少阴肾经,具有清热生气的功效,主治肾腰脊痛、下肢厥冷等。肾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具有外散肾脏之热的功效,主治腰痛[8]。联合电针治疗仪,能够更为有效调整机体各系统功能,镇痛效果更佳。拔罐可调节内分泌系统,其温热、负压作用联合艾灸扩张毛细血管,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及淋巴循环,清湿利热、活血化瘀、疏经通络、消炎镇痛、溶解血尿酸的效果更为显著,且降低血清学指标效果更佳[9]。

综上所述,电针拔罐艾灸三联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确切,可改善关节功能,降低血清指标安全性高。

[1] 朱春霖,孙军刚,罗丹青,等.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研究进展概况[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4):88-90.

[2] 朱文峰,何清湖.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75-1076.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3.

[4] 刘维,刘美燕,吴沅皞.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选穴规律分析[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3):359-362.

[5] 王靓怡,高明利,王丽敏,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5(6):73-76.

[6] 许明辉,何海燕.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研究进展[J].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6,5(1):21-24.

[7] 王东海,侯德才.中医外治痛风概况[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6,30(8):117-118.

[8] 侯建鹏,刘鹏,姜胜峰,等.针药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11):98-102.

[9] 谷鑫桂,陈泽林,陈波,等.拔罐疗法之发泡拔罐法的应用研究[J].中国针灸,2016,36(11):1191-1196.

R246.989.7

B

1004-2814(2017)07-0837-02

2017-02-22

猜你喜欢

痛风性电针尿酸
喝茶能降尿酸吗?
痛风性关节炎的辨治经验
芒果苷元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酸排泄指标的影响
尿酸真的能杀死泰国足疗小鱼吗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降尿酸——我是不是吃了假药?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及高频热疗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