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放融合”区域教研制度的实践研究
——以武汉市汉阳区为例
2017-09-03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张 敏
武汉市汉阳区教科中心 董 丽
幼儿园“开放融合”区域教研制度的实践研究
——以武汉市汉阳区为例
■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张 敏
武汉市汉阳区教科中心 董 丽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颁发的《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特别强调:“坚持公益普惠,进一步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公办民办并举,努力提高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武汉市教育局2016~2017学年度基础教育工作要点明确指出:“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促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从近期国家、地方相关文件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学前教育“开放与融合,共同促进公办、民办园优质均衡发展”问题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也是近年来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
多年来汉阳区学前教育一直坚持“区域融合教研”的思路,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区、基本满足需求的学前教育布局,实施了一系列“融合教研”策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办民办幼儿园的共同发展。但是,由于区域内公办、民办幼儿园比例悬殊,在办园体制、师资力量、发展愿景上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区域内常规教研水平三级分化的现象依然存在,不同层次幼儿园(公办幼儿园、优质民办园、简易民办园)保教质量差异较大。
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地方的文件精神,立足“区域融合教研”,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区域教研新模式,以优质的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民、普惠于民?作为区域教研的顶层设计者,我们首先对多年的教研机制进行了自省,对自己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融合教研”从内涵上来说更关注什么?它的特点与意义是什么?融合什么?怎样融合?……在自问自省中,我们理清了教研主体之间的关系,认为要做到“融合”,必须先“开放”。基于此,我们提出汉阳区学前教育“开放融合”式教研新理念,并大胆地做了一些尝试与探索。
一、“开放融合”区域教研制度的概念解读
“开放”表示张开、释放、解除限制,实际运用中包括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融合”则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如何诠释这两个完全不同概念之间的关联,建构汉阳区学前教育区域教研新理念呢?通过不断地实践、反思和提炼,我们逐渐明晰了“开放融合”式区域教研制度的内涵:在幼儿园区域教研中融多领域、多形式、多资源、多功能的共性,融民主、和谐、自主、探究的情境和氛围,融主体和客体的能动性与特殊性,融知识素养与人文关怀于一体的教研制度。它是基于传统教研制度的新尝试,强调“开放”与“融合”的辩证关系,即“开放”是“融合”的基础与途径,“融合”能更好地促进“开放”。
“开放融合”式区域教研制度的特点表现为教研活动中的“多主体”“多互动”。“多主体”,即幼教科长、教研员,以及公办、民办幼儿园的各类人员都可以根据具体的教研活动内容担任教研活动的组织主体、实施主体或参与主体,也就是改变以往自上而下的区域教研组织形式,提倡自下而上、同级推广、以点带面等多种教研组织形式,构筑和谐、良性的教研生态;“多互动”,即幼教科长、教研员以及公办、民办幼儿园的各类人员既发挥对于不同主体的专业引领与支持作用,也发挥对各级主体的督促及对其他幼儿园的带动作用,也就是说改变以往单一的区级评价体制,提倡多层评价、互相评价,促进各个教研主体的共同成长。
二、“开放融合”区域教研制度的研究意义
(一)促进区域内不同性质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均衡发展
以区级教研为依托,以省、市区专家为引领,以区域内资源的集聚、共享、融合为抓手,在全区实施各个教研主体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促使教师之间、园所之间实现问题的共研与资源的共享,促使教师个人的研究经验不断转化为教师群体的实践经验;通过一个幼儿园的大胆尝试带动更多幼儿园的广泛运用和创新探索,促使更多幼儿园产生自主研究的需求与行动,进而推动区域内研修质量的整体提升,促进区域内保教质量的均衡发展。
(二)扶持区域内不同等级幼儿园教研制度的特色打造
以区域内幼儿园园本教研为依托,将教师的个人需求、幼儿园的发展需求及区级培训要求三者紧密结合,利用兼顾需求与发展的区园互动,关注园所与教师在实践中的困惑和需求,调动园所与教师的原有经验,跟进园所与教师的实践步伐,提升园所与教师的实践智慧,从而促进幼儿园园本教研不断向更加深入、有效的方向发展,逐步形成各幼儿园园本特色教研制度,在自身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全区进行辐射示范。
(三)提高区域内不同层次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
以区域内各级教研的开放融合、交互共享为依托,针对区域内公办、民办园中新教师、成熟教师、高端教师等不同层次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改变“我有什么”的培训活动组织思路,关注“大家想要什么”,追求来自实践领域的“真问题”“小话题”,并且深入地、多角度地去探寻;在此基础上区级把握“有的放矢”的原则,按教研层次来组织相关层级的教师观摩学习研讨,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促进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开放融合”区域教研制度的实践探索
(一)精心策划“开放融合”区域教研顶层设计
在“开放融合”区域教研的实际操作中,我们重点围绕一系列问题展开探索:区级学前教育管理者如何把握园所内在驱动力与外在引导的适宜点?如何通过解决一个园的具体问题让所有参与园都受益?如何将区域教研的成果在各园的园本教研中得到落实?……结合这一系列问题的探讨,我们初步构建了“采集问题——量体裁衣——遴选方案——聚焦推送——深度参与——推送分享”的“开放融合”区域教研研究范式。
1.采集问题。各级各类幼儿园进行自我分析,在广泛调研教师需求基础上提出教研需求和困惑。
2.量体裁衣。各园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园本教研研究什么,用什么方式研究,并制定园本教研计划。
3.遴选方案。支持幼儿园对每个细小问题进行深度研究,通过与幼儿园教研管理者的沟通、观摩、座谈,帮助幼儿园修改并形成切实可行的园本教研计划或方案。
4.聚焦推送。把握全区幼儿园实践的普遍现状,把一个园的需求与其他园做类比分析,抽取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再将其与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紧密结合开展研究,从而达成促进全区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目标。
5.深度参与。通过日常指导及紧跟园所实践步伐开展的各级教研活动,及时发现幼儿园进步、困惑与需求所在,及时提供跟进性支持。我们特别要帮助幼儿园筛选园本教研中最精华的部分与教师实践对接,助其看到自身教育行为背后蕴含的理论价值,凝练其实践智慧。
6.推送分享。差异就是资源。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建立开放多维的活动展示平台,同时借助网络、微信、QQ群等网络工具在区内各园开展推广和分享活动。
以汉阳区晨光第二幼儿园构建“主题浸润式”园本教研制度为例,其构建过程也正是汉阳区“开放融合”区域教研的研磨过程:一是采集问题,根据晨光二幼“走特色、内涵发展之路”的理念,将教研载体确定为教师们非常感兴趣的“民间音乐游戏”;二是量体裁衣,根据教师群体的综合发展水平,帮助幼儿园确定教师能胜任的教研领域——五大领域教学;三是遴选方案,与该园园长多次探讨如何将“民间音乐游戏”与“五大领域教学”有机整合,确定特色园本教研制度;四是聚焦推送,区园形成初步方案之后,在全区进行公开展示,听取区级各类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五是深度参与,区级展示后教研员继续参与深入研讨,将“五大领域教学”与“特色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师幼共同全面发展”紧密结合,帮助教师提炼智慧;六是推送分享,将园所进一步的教研成果再次对全市、全区进行展示,使晨光二幼的“主题浸润式”园本教研制度建设更加完善和深入。
(二)建立“开放融合”区域教研制度运行机制
1.创新区域教研“视导”管理机制
(1)常规视导。每学期区教育局联合多家部门组成专班,对全区幼儿园进行全方位检查与指导,增强各园规范办园行为、规范课程设置等意识,促进园所健康发展,如针对民办幼儿园的年审,由区财务科、教师工作科、基教科、教科中心到同一园所联合视导。
(2)专题视导。由区基教科牵头,结合近年来“一年一领域”专题活动,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提出更高要求,督促各级园所思考各领域教育内涵,做好各项工作,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如2015年全区开展语言领域专题研究,检查了各园幼儿图书室、教师阅览室的建立,班级读书角的创设和园所读书系列活动等情况;2016年进行健康领域专题研究,检查了园所健康领域课程落实、幼儿园户外场地、户外游戏、户外体育设施、班级自制体育器械等情况。
(3)飞行视导。由区教科中心牵头,针对学期初区内各幼儿园上交的教科研工作安排表,对各幼儿园教科研工作进行不通知的随机检查和专业指导,如教研员不定期、不通知的随机下园,视导幼儿园学期教育教学计划、课程计划制定及实施情况;教研员不定期推门听课、参与园所常规教研活动等。
近年来,汉阳区学前教育在区级“电子化动态管理”大背景下,融合多方力量坚持“视导”管理机制,以严格管理和检查促进了园所教研的发展,规范了区内各级幼儿园的办园行为及保教管理和教研活动。
2.创新区域教研“培训”研训机制
(1)开办园长专业素养培训。聘请省、市相关领域专家,根据《幼儿园教育政策法规》《幼儿园文化建设》《幼儿园管理及团队建设》《幼儿园教师素质提升》等政策法规的内容加强领导干部专业培训。
(2)组织教学园长能力培训。要求全区幼儿园副职干部认真自主学习《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幼教法规,全区统一进行“应知应会”专业考试,通过考试推出一批有思想、勇开拓、敢创新、乐实干、有影响的业务园长。
(3)开设教师专题课程培训。以区教校为主要培训阵地,定期对新教师、骨干教师、研究型教师、保育教师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培训,不断转变教师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
通过针对园长、副园长、教师队伍不同层次研训机制的贯彻与落实,促进了学前教育各类人员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全面提升了汉阳区学前教育各类人员的专业素质。
3.创新区域教研“展示”引领制度
(1)优质公办园所园本教研引领展示。我们请各公办园梳理多年教研活动的有效形式,从常规园本教研中总结提炼创新的园本教研制度,每月安排一所公办园在全区进行推广和展示。近期展示过的园所教研制度主题、类型与特色详见下表:
园所名称 活动主题 教研制度类型 亮点与特色晨光第二幼儿园 主题浸润式园本教研制度建设 专题研究制度充分挖掘民间音乐背景及地方语言、服饰、美食、建筑、风土人情等资源,形成“一首歌曲一座城”主题浸润式园本教研制度。德才幼儿园 “家长参与式”园本教研制度建设 教研活动制度明确和界定家园双方在园本教研活动中的具体角色和功能,通过各种途径促使家园在园本教研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更好地为教研问题的界定、分析和解决出谋划策。机关幼儿园 角色游戏中问题式园本教研制度建设 教师培训制度以“活绘本”情境下角色游戏观察与指导为载体,以教师在角色游戏组织与指导中遇到的问题为线索开展系列教学培训研究。钟家村幼儿园 “以人为本”园本教研制度建设 教研管理制度改变以往指派分配的管理模式,以教学研讨为契机,构建并试行自主管理模式,让教师成为园本教研活动的主人。玫瑰幼儿园 “问题式”园本教研制度建设 教研活动制度以关注挖掘教师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为前提,通过适时、适宜、灵活的教研,循序渐进组织研究探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江汉二桥幼儿园 基于观察的分层互助式园本教研制度建设 教师培训制度针对不同的教研内容,设计不同维度的教师观察量表,让教师有针对性地带着问题参与教研;坚持分层互助的教研形式,帮助教师在“困惑”与“解惑”、“传统”与“创新”等碰撞中得到专业提升。晨光幼儿园 “主题式结构化”园本教研制度建设教研活动制度围绕某个大家共同关注的主题,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灵活采取团队学习、团队决策工具,帮助教师分步骤、多角度开展研讨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
通过展示,各公办幼儿园结合自身发展愿景在教研制度的建立方面不断摸索、不断创新,达到促进自身持续特色发展的目标。
(2)普惠民办园所常态教研展示。改变“民办走进公办”的固有模式,大胆打破边界,将区内办园条件优秀、保教投入雄厚、重视教育教研的优质民办园剥离出来,在全区率先进行展示。在开展展示活动的五个月的时间里,有10所优质民办园进行了展示。
片区教研活动流程
站在促进全区保教质量和谐发展的角度,我们确定了“夯实片区教研活动,推动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工作思路,并以片区为单位开展“务实求真”的片区教研活动。
通过近一年的坚持,我们惊喜地发现,一部分优质民办园及发展中民办园很渴望参与这样的教研活动,因为活动让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提升;另有一部分简易民办园在活动的冲击下也开始重视保教质量,积极参与活动,不断加强学习。展示活动实现了“民办园”之间的同级推广,大大缩小了民办园之间保教质量的差异。
(3)幼儿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展示。我们努力将教师的教学研究与幼儿的展示活动有机结合,在“一年一领域”专题活动中,幼儿展示活动绝不是简单的展示幼儿的活动,其中更渗透了教师对儿童的认知、理解与研究,如2015年结合语言领域研究开展的“全区绘本故事表演”展示活动,2016年结合健康领域研究开展的“幼儿器械操展示”活动等。每年我区都聘请专业评委评出公办、民办园优秀团队,有效促进了教师、幼儿的全面发展。
我们力求创设一个包容开放、展示交流、互惠共赢的良好环境,让幼儿的表现与发展引领教师进一步深入研究,让园所和教师在展示活动中反思差距、改掉陋习,学习更先进的教育理念,尝试更有效的教研形式。
通过区域教研“展示”引领制度的落实,不同等级的幼儿园通过提炼创新,打开了特色发展的新思路,各园教师也在这些“在我们身边”“能为我所用”“我积极参与”的教研活动中有所收获,家长们对幼儿园专业精彩的各项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孩子们在各具特色的幼儿园全面发展,快乐成长。
4.创新区域教研“联动”辐射制度
(1)公办民办园片区手拉手。将区内近80所公办、民办园按照地域划分为10个片区,每所教办园牵手周边7~8所民办园开展互助教研活动。
(2)公办民办园共同体手拉手。打破片区的限制,以参加省市学前教育共同体的园所为中心园,以自身发展需求为线索,鼓励民办幼儿园自愿申报不同项目的共同体联盟,促进各园所的内涵特色发展。
(3)中心教研组专题手拉手。汉阳区“中心教研组”不仅活跃在省市区各项大型检查比赛活动中,为区内参赛参评园所出谋划策,进行专业指导,更频繁地活跃在区“一年一领域”专题活动中,在区内通过互动交流开展讲座、沙龙、示范课等,以不同形式进行专题指导,促进了汉阳区一批学前教育业务骨干的迅速成长。
“联动”辐射制度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发展愿景园所及教师的差异化需求,减轻了传统“1+N”手拉手模式中作为示范引领者的负担,逐渐形成“N+N”的手拉手活动新模式,更加凸显我区“开放融合”式区域教研制度的成效。
四、对“开放融合”区域教研制度的反思与展望
(一)在继承与发扬基础之上,增强区域教研制度的实效性
我区“开放融合”区域教研制度的落实呈良好发展态势,但一些经验还比较零散。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在“开放融合”区域教研制度建设中突出区域教研的实效性。首先在区内加大宣传,树立汉阳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共同愿景,逐步形成汉阳学前教育“开放融合”式区域教研特色;其次,继承落实好一些传统融合教研模式,如片区手拉手活动、学习制度、“一年一领域”专题研究等,发扬落实好一些近期实行的“开放融合”教研模式,如公民办园共同体手拉手、优质民办园展示等;第三,教研员、中心教研组定期深入园所,和幼儿园一起开展切实有效的园本教研活动,有目标、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园进行融合研究,并在市教科院的引导下,深入思考有效实施区级教研制度的新途径与新方法。
(二)在规范与适宜基础之上,增强区域教研制度的持续性
公办园、优质民办园、简易民办园之间如何织就一张和谐的“开放融合”式区域教研网络,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下一步,我们将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方面,进一步规范区级园本教研管理制度,建立区级园本教研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以促进区内各类园所规范、有效地开展教研工作;另一方面,要求各幼儿园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适合于本园发展的园本教研制度,在区级检查评比中允许园所间存在差异,只要是在原有水平上有提高、有发展,都予以肯定,以促进不同类型幼儿园适宜、持久的发展。
(三)在学习与提升基础之上,增强区域教研制度的专业性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对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队伍提出了明确要求:学习先进学前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具体做法是:一方面,在区级层面要求各级各类幼儿园建立“教师读书制度”,通过读书,提升教师自身修养,升华教师思想境界,使学习的经常化和普遍化成为常态;另一方面,争取多方力量,为汉阳学前教育人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学习机会和平台,根据三类幼儿园制定相应的培训学习计划,让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都能得到专业上的提升。
(四)在特色与发展基础之上,增强区域教研制度的创新性
园本教研制度的创新,意味着一所幼儿园的教研既要有理论高度,又要有实践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这种要求对一般幼儿园的草根研究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我们希望能借用这个“跳一跳”能达到的挑战,全力推进汉阳幼教的内涵发展。目前,我区部分幼儿园根据本园特色和需求已经尝试实践了一些创新的园本教研制度,为区域内的其他园所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引领作用。下一步,我们期待能有更多的幼儿园,包括民办幼儿园,在思考自身特色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创新的有借鉴价值的园本教研制度,进一步促进汉阳区教研品质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天下同归而殊途”,《易经》中的这句名言给后人永远的昭示:多元的世界,不同差异的人,通过开放和融合超越殊途,走向同归。在区域教研制度建设中,我们坚持开展无边界、多主体的对话,强调共同发展及过程中教研主体间的双向或多向建构,使每个教研主体都漫步在发展之路上,进而促进区域内保教质量的均衡、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廖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