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比研究
——以长江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2017-09-03吴扬廷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骨干教师起点专科

吴扬廷

(长江师范学院,重庆 408100)

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比研究
——以长江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吴扬廷

(长江师范学院,重庆 408100)

重庆市学前教育专业有本科、专科、中专(职高)3个层次,主体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专科层次。专科层级的人才培养有两种模式,即高中起点三年制和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或三、二分段)。课题组选取专科层次具有两种办学模式的长江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样本,就教学、学生、社会需求及招生就业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对比分析了两种培养模式的优势与不足。研究表明,两种培养模式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短期内应继续存在,而比较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是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或三、二分段)的学生。随着社会对幼儿教师需求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考试招生办法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学前教育;专科层次;人才培养

当前,重庆市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有本科、专科、中专(职高)3个层次,其主体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专科层次,其培养方式有两种,即高中起点三年制和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或三、二分段)。长江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艺体方向)办学20年,具有专科层次两种办学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课题组以该校为样本进行调查研究,全面分析办学的实际情况,比较两种办学模式优势与不足,以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前教育人才。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1.调查对象是长江师院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层次在校学生。高中起点三年制学生,2011级216人,2012级154人;初中起点三、二分段(3+2)二年制2012级62人、2013级172人。

2.2013年国培计划“重庆市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班学员”88人。

(二)调查时间方法

调查时间2012-2014年,方法是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

二、研究内容及数据分析

(一)社会需求

1.数量需求。当前重庆市广大基层幼儿园(早教中心)师资数量仍然不足,以重庆市涪陵区为例,涪陵区现有(2014年)幼儿园(点)242所,其中公办园85所(含附属园/班59所),民办园157所,在园幼儿3万余人。计划到2017年增加到260所左右,确保每个乡镇有1所中心幼儿园或小学附属幼儿园,学前3年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初步建立覆盖面广、布局合理、方便群众的区、乡、村3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1]。涪陵区目前需要大量幼教师资,其他区县大体上差不多。表1是我们对2013年“重庆市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班学员”(国培计划)的调查统计,各幼儿园缺少5名以上教师的单位占37.2%,说明社会对幼师有大量需求。

表1 2013年重庆市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班学员“本单位师资需求”数量及占比

2.质量需求。当前幼儿园到底需要什么样学历人才,或者说什么样培养模式的人才受他们欢迎呢?我们首先对2013年国培计划——“重庆市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班”学员进行了调查,他们的看法能代表基层幼儿园的愿望。他们认为,高中起点三年制好于初中起点五年制,这可能是他们认为高中起点的学生文化素质高于初中起点的学生。但他们认为比较理想的是高中起点四年制本科,这说明用人单位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见表2。

表2 2013重庆市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班学员“学前师资培养模式”占比

(二)学生情况

1.高中起点三年制。2011级学生全是艺术和体育类普高考生,来自重庆市内38个区县,人数较多的分别是涪陵28人、丰都22人、开县16人、万州14人,其他各区县均不足10人。2012级学生除艺术和体育类普高考生外,还有16%是文理科类考生,高考文化成绩明显高于2011级,除2人来自外省,绝大部分来自重庆市,人数较多的分别是开县14人、涪陵12人、丰都12人、万州9人,其他各区县均不足5人。两届都有一定比例的男生,生源属地比例比较均衡合理。见表3。

表3 高中起点三年制学前教育2011级和2012级学生基本情况

2.初中起点二年制。三、二分段的2012、2013级学生,由于没有经过高中阶段文化课学习,他们的文化成绩相对较低。生源地过分集中在重庆市万州区周边的6个区县,生源属地太窄。2012级有奉节县32人、万州14人,开县5人、巫山县4人,2013级奉节县57人、巫山县35人、开县28人、万州19人,其他各区县均不足5人。有两届都没有一个男生。见表4。

表4 中师起点学前教育(3+2)2012-2013级学生基本情况

(三)专业情感

1.在职教师专业情感。在职幼儿教师专业情感(认同度)的调查,仍然以2013国培学员作为调查对象,数据显示63.3%的基层幼儿园教师是真正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不然他们也很难成长为优秀骨干教师,这能说明专业情感对专业发展重要性。见表5。

表5 2013重庆市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班学员“专业情感”占比

2.在校学生专业情感。幼儿教师的职前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更要关注学生专业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最后落脚到专业认同感和归宿感。加强学生的理想道德教育,形成学生爱岗敬业的专业精神,富有爱心、细心、责任心的专业道德是学生成为优秀学前教师的根本保证,关系到未来幼儿教育事业的成败。

学校一直重视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自学生入学来就开展跟踪调查研究。高中起点三年制部分同学因本科落榜,是报着专升本的愿望来就读本专业的。比如2010级专升本在读比例20.5%,2011级专升本上线比例35%,而本校没有学前教育本科,所以这部分学生转入到了本校或他校的非学前教育专业,他们毕业后一般不会再从事学前教育工作了。见表6。

表6 高中起点学前教育2011-2012级学生专业情感占比

初中起点三、二分段2012级学生专业思想感情明显要好些,2013级稍差些,因为他们在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就基本树立了从事幼儿教育事业的理想,他们已经取得中等幼师文凭,极少数人已经走上幼教工作岗位了,没有来本校继续深造。他们的职业定位明确。2012级学生虽然有专升本愿望,但却没有一人报名参加专升本的考试,只有17人参加专衔本自考毕业。见表7。

表7 初中起点学前教育(3+2)2012级和2013级学生专业思想占比

(四)教学情况

1.培养方案。20年来,对学校高中起点学前教育专业(艺体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多次修订,最近一次比较完善的修订是2010年。近几年来,长江师范学院在“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理念指导下,主动转型发展,摸索总结出“三维双线”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2]。学前教育专业结合教育部颁发《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之中“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的精神,2012年制定了初中起点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方案,前三年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基本上是按教育部拟定的《三年制中等幼师培养方案》修订后实施的,很多专业课程都学习过,基本具备一个幼儿教师的知识与能力。后二年的培养方案基本思路是“巩固深化,拓展提高”。

学校的培养方案是在调查研究基础之上,实事求是地制定的,“教学应用型”特色贯穿始终。对比两个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学时分配表,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思路,比例稍有差距,各有侧重,二年制的总课时量要少些,三年制的侧重于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二年制的公共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几乎对半,二年制的选修课程(素质拓展)因为时间紧安排少些,实践教学时间比例基本相当。见表8、9。

表8 学前教育三年制2010年方案课程学时分配

表9 学前教育(3+2)2012年方案课程学时分配

2.教学实践。根据两个培养方案,我们在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中进行了对比研究。对于高中起点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艺体方向)的教育教学实践,我们有比较丰富的经验,也有所总结。以笔者担任的音乐课程为例,高中起点三年制音乐课程课堂教学可以参看拙著《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3]。二年制的“巩固深化、拓展提高”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专业技能课和幼儿园的活动设计等方面,专业技能课不再细分为专项而是把主动权交给教师,一门课程一个任课教师,由教师先摸底后制定具体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计划。以笔者担任的音乐课程为例,学生经历了3年的中师音乐课程教学,对《乐理视唱》《声乐》《钢琴弹唱》等主要课程都有一定专业基础了,但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基本功不扎实,特别是识谱能力差强人意,真正能流利视唱五线谱的很少,低音谱表几乎不能视唱,钢琴视奏就更差。总体看2012级比2013级好一些,学生自身素质是一个方面原因,主要还是与教师的要求高低有关系,这样的基础严重影响到儿歌弹唱这一核心技能的形成。根据这个实际情况,音乐课程第一学期复习乐理同时狠抓视唱,第二学期抓儿歌伴奏编配与弹唱,第三学期补充合唱指挥、音乐史等,第四学期主要是实践教学。

(五)就业实际

学前教育市场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私立幼儿园(早教中心)占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是私立幼儿园(早教中心)。该校高中起点2010级学生毕业后真正去幼儿园工作的只占18.1%,加上去中小学及其他与教育相关单位的比例总和是42%(见表10)。2011级专升本上线表示在读,占35%,还有24人与成都铁路局签约,占11%。据不完全统计,46%的学生不会去从事幼儿教育事业。三、二分段2012级学生的访问调查分析后,估计他们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比例会远大于高中起点三年制的学生(因学生毕业具体数据还不确切)。培养的学生不去从事教育事业,这无疑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造成这种情况的深层次原因很多,包括报酬待遇、兴趣爱好、就业观念等。

表10 高中起点学前教育2010级毕业生就业去向

关于就业动因(观念)方面的调查研究,我们调研了三、二分段的2012级学生和2013年国培计划的学员,统计表明,在校生认为“兴趣爱好”是主要因素,相对于在职教师的实际就业观,在校生当然更理想化一些,见表11。在职教师(国培学员)认为“报酬待遇”是主要因素,重庆市幼儿教师目前的实际工资水平不高也是事实。见表12。

表11 影响自己从事幼儿教育的因素占比

表12 2013重庆市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班学员“每月实际薪水(M)” 单位:元

三、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高中起点三年制教育专业(艺体方向)学生优势,文化基础较好,综合素质较高,理论研究能力更强,艺术体育某一方面有专长,能适应多种就业渠道,还有一定比例的男生。不足在于:专业思想不够牢固,学前教育专业技能不够全面,年龄偏大专业技能提高慢,对幼儿园教育教学适应期较长。初中起点三、二分段的优势是:专业对口,专业情感到位,就业定向意识强,专业综合技能较强,比较了解幼儿教育教学规律,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更成熟,上手就能用。不足在于:招生地域太窄,生源分布不太合理,影响到学生的整体素质,专业理论研究后劲不足,性别比例严重失衡。

专科层次两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短期内应继续存在,研究表明,真正热爱幼儿教育事业,下得去、干得好的是初中起点五年制一贯制(或三、二分段)的学生。

(二)建议

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应从注重规模、数量的外延式发展转向结构、质量的内涵式发展,以便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的质量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它涉及到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师资培养院校课程体系及教育教学工作,招生就业问题及劳动报酬等方面。随着社会对幼儿教师需求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飞跃,高中起点四年制本科是未来大多数用人单位的学历要求,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考试招生办法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为各级各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单独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考试招生办法,为学生接受不同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机会。在学前教育、护理、健康服务、社区服务等领域,健全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考试招生办法。”

[1]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涪陵区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http//fl.cq.gov.cn.

[2]彭寿清,钱军平.教学应用型大学之路[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12:388.

[3]吴扬廷.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改革探索——以长江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艺体方向为例)[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5-9.

[责任编辑:庆 来]

G642

A

1674-3652(2017)04-0136-05

2016-12-25

长江师范学院校级教改项目“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G201149)。

吴扬廷,男,重庆巫山人。主要从事音乐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骨干教师起点专科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弄清楚“起点”前面有多少
起点
第九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绍兴举行
我的“新”起点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