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献
——学习习近平同志5.17“讲话”的几点体会
2017-03-29马传松
朱 挢,马传松
(1.长江师范学院 财经学院,重庆 408100;2.重庆工贸学院 重庆 408000)
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献
——学习习近平同志5.17“讲话”的几点体会
朱 挢1,马传松2
(1.长江师范学院 财经学院,重庆 408100;2.重庆工贸学院 重庆 408000)
习近平同志的5.17重要讲话,站在民族复兴的国家战略高度,深刻地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特殊的重要价值,科学地回答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全面地阐述了做好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为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明确了发展的思路,具有极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可谓是新形势下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献。
繁荣;哲学;讲话;文献
2016年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即“5.17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这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来说,无疑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他的重要讲话,站在民族复兴的国家战略高度,深刻地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特殊的重要价值,科学地回答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全面地阐述了做好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为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明确了发展的思路,具有极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可谓是新形势下中国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献,对开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新局面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石激起千层浪”,哲学社会科学界“春潮”大动,兴奋不已,反响强烈。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深入学习“讲话”内容、深刻领会“讲话”精神、深切领悟“讲话”意蕴,切实为发展、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尽心尽力。
一、“讲话”准确定位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让我们充满信心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思考“我是谁”“来自哪里”“将往何处去”“人在自然和社会中的位置怎样”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就有了哲学社会科学。其后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每一次重大的社会进步都伴随着哲学社会科学的进步;反之,人类社会每次所遭受的挫折,则无不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缺失有关。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种人们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认识社会与改造社会的重要工具,它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1]。这就从人类几千年发展历程的经验教训视角,准确地定位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历史地位。在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些人眼中,自然科学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而社会科学则被人们视作为“万金油”“有它不多、无它不少”。这应该说是一种对哲学社会科学认知的无知和偏见。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精神的成果结晶的哲学社会科学,它不仅极大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而且以其对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要求、逻辑判断、情感追求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影响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从人类历史发展看,每一次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都是以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为前提的,反过来每一次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又会进一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一个国家、民族的自然科学进步,离开了相应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是不可能的。这一规律到了近代以后更为明显:没有文艺复兴后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就不可能有欧洲各国自然科学的发展;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哲学社会科学中心向美国的转移,就不可能有美国自然科学创新能力的飞速提升。所以,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强调:“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1]这种对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关系的精准判断,不仅说明了哲学社会科学特殊的重要价值,而且为我们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补了钙”“壮了胆”“提了神”,树立了信心。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充满信心,还有什么理由不对我们从事的工作充满信心呢?
二、“讲话”赋予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历史担当,让我们倍感责任重大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一种敢于担当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繁荣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同样需要这种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因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充满信心,但只有信心还是远远不够的,它更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历史担当,更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承担起应尽的历史责任。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是人类思想精华的结晶,是时代的产物,并随时代的发展、进步而发展、进步。因此,每一个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及其工作者所具有的历史责任是不一样的。习近平同志在总结了西方和中国历史上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特点之后,着重分析了在当今中国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如何发出“中国声音”、展现“中国气魄”、体现“中国风格”、把握“中国话语权”的问题。因之,他特别强调: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将面临更加繁重的任务。具体地说,当今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及其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主要体现在5个“面对”和5个“迫切需要”方面。第一要“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第二要“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如何更好保障和发展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第三要“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的新形势,如何提高改革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第四要“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第五要“面对全面从严治党进入重要阶段、党面临的风险和考验集中显现的新形势,如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1]。应对这5个必须面对的问题,解决这5个迫切需要,就不仅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及其工作者赋予了历史责任,而且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明了应当高度关注的学科领域。只要中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就定能大有作为。因为,从人类发展的走向看,任何时代的社会大变革,都一定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相支撑。如中国先秦时期的“诸子迭出”“百家争鸣”、西方社会的“文艺复兴”等都是著名的实例。从社会现实来看,当今中国社会更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1]。故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而应“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当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1]。
三、“讲话”再次明确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为我们指明了研究方向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要有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历史担当,但光有历史担当仍然是不够的,还必须在总结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础上,寻找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以免迷失了研究方向。其实,任何社会变革都有其指导思想的引领:古希腊哲学为文艺复兴运动提供了引领,启蒙思想家的理论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引领,古典经济学的发展为资本主义提供了引领。中国近现代史已经并且将继续证明,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引领。当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有机结合,就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最终我们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因此,我们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这是历史的产物,更是广大中国人民的明智抉择。当我们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与中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脱离时,我们就会犯指导思想上的错误,由此,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受到了巨大的挫折。当我们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机结合,特别是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以此为指导思想,我们取得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当我们把改革开放出现的重大实践问题与马克思主义不断地、紧密地结合起来时,“中国问题”“中国难题”被不断攻克和解决,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现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可见,不论是国际经验,还是中国实践,都反复而充分地证明了革命、建设都必须有居于指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当然,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更离不开居于指导地位的指导思想。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解决当代中国的各种重大现实问题,不仅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历史选择,而且是面对当今中国社会实际的现实选择。但在当今中国社会中,也有少数人甚至是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人士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事情真的是这样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如何辩证地、发展地、科学地看待马克思主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现代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重大理论成果,其立场、观点、方法并没有过时,特别是其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仍然适用于对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第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关于资本主义具体运行特点和社会主义模式的具体结论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也不可能对150年后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具体运行机制做出完全准确的判断。如果非要这么做,那是苛求于前人的做法,是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因此,马克思主义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对待马克思主义,既不能教条主义,也不能实用主义。如果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只言片语”“个别论断”,或“断章取义”,我们就会思想僵化甚至发生失误,这样做就会葬送马克思主义,甚至葬送党的领导;如果我们借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的具体的结论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而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失语”“失声”“失踪”[1],这样做我们就会失去方向,就会犯更大的错误,同样会葬送马克思主义,甚至葬送党的领导。
四、“讲话”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三个特点,为我们提供了具体遵循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是习近平同志“讲话”的重点内容。为此,他强调: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上,要把握3个准则,其一是“立足中国、借鉴国外”;其二是“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其三是“关怀人类、面向未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中国性”(特色、风格、气派)[1]。他认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其发展规律,否则,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就是一句空话。他特别强调:第一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一再证明,任何思想理论成果的产生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它必须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必须在继承民族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得以完善,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失去其指导作用。在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中,主要有3大历史来源:其一是以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其二是以亚当·斯密等为代表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其三是以欧文、傅立叶等为代表的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同样,在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中也有3大历史来源:其一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运用;其二表现为对中国古代、近代优秀文化成果的继承和借鉴;其三表现为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对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而言,这种继承性、民族性的体现主要是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对此,习近平同志提炼总结了3种资源:其一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源。“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大增量”,它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成果及其文化形态;其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鉴古知今”,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和启示;其三是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这可以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它主要包括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1]。如此,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就既有马克思主义指导,又有中华传统文化浸润,还有世界文明成果的滋养;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就更能够体现其中国性、先进性、世界性。
第二要体现原创性、时代性。继承性、民族性并不否认原创性、时代性,相反,没有原创性和时代性的哲学社会科学就谈不上继承性和民族性,继承性、民族性本身就包含着原创性和时代性。创新始终是一个民族、国家永不衰竭的动力之源。理论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创新,在于不断的创新,在于永不衰竭的创新。因之,创新自然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的主题和主线,更是应对社会实际、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代社会,面对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固然有些问题“万变不离其宗”,可用“老方法”加以解决,但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凭老经验、老办法无法应对,解决不了。如不及时研究,形成新的凝练、新的总结,哲学社会科学就会患上“肌无力”之病。所以,哲学社会科学一定要从时代的要求出发,敢于面对问题和困难,寻求新的经验、方法和理论。自然科学的研究有一个自主知识产权问题,亦即原创性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也有一个自主知识产权问题,仍然是其原创性问题。区别仅仅在于哲学社会科学的自主知识产权难以界定和量化而已,但它也不是不可衡量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就是其原创性,这可以给我们以很大的启发。习近平同志列举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一系列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并得出结论:它们无一不是原创和时代的产物。因此,当代的哲学社会科学不应成为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应成为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应成为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不应成为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1]。目前,中国已经是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大国,但还不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强国,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原创性不够。
第三要体现系统性、专业性。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是一个系统庞杂、内容丰富的“集群”。从学科来看,它应包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从领域来看,它应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对当代中国来说,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之所以还不够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科体系化不够。因此,必须做到优势突出、领域拓展、短板补齐、体系完善[1]。
五、“讲话”营造和提供了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环境和条件,让我们干劲倍增
同其他事物发展一样,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也需要适合的环境、满足相应的条件;要想哲学社会科学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没有适合其生长的土壤是不行的。为此,对哲学社会科学及其工作者,要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在思想上主动引导,在工作上创造条件,在生活上关心照顾,“多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1]。为此,他对各级党委提出了若干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实在、具体、可操作性强,既体现了他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悠悠深情,也反映出他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准确把握。
其一是领导干部应当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劳动成果”。在当前社会上确实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个别领导认为,只要认识字,哲学社会科学就能懂。因之自然科学的教授、博士是“真货”,哲学社会科学的教授、博士是“水货”。其实,这不仅是一种无知,更是一种偏见。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都是在无数前人经过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不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很难把握其学科特点、方法,更难以形成其独特的思维方式。看得懂是一回事,能研究又是另一回事,何况有许多哲学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前沿学科、冷门学科是许多认识字的人也看不懂的。
其二是必须遵循“双百方针”。哲学社会科学要创新,就必须要学术争鸣、学术探究,要营造“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学术氛围,最关键的是处理好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关系,严格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区分开来。由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特性,使其常常容易与政治问题纠结在一起。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如果把一般的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就会扼杀哲学社会科学的创造力和活力,就谈不上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学术研究无禁区”就应该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的。但“学术研究真的应该无禁区”吗?其实,“学术研究无禁区”是相对的。在任何历史时代、任何制度下,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都是有禁区的,它是相对于宪法、法律及学术道德而言的。如果不违背宪法、法律、学术道德,学术研究无禁区;超越了宪法、法律、学术道德的范围,学术研究则有禁区。如在英国,你就不能研究取消女王统治的问题;在美国,你就不能研究暴力革命推翻现政权的问题;在德国,你就不能研究纳粹复兴的问题。所以,不能片面地理解“学术研究无禁区”,还是要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好。
其三是必须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风建设,坚决反对学术浮夸、学术不端、学术腐败行为,严谨治学,诚信治学,强化责任,注重精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做真学问、真做学问。这是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起码要求。
总之,习近平同志的5.17讲话高瞻远瞩,立意深远,必将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产生至为重要而重大的影响,它必将开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的新的美好图景。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ppt://www.xinhuane.com/politics/2016-05/81c_1118891128.htm.
[责任编辑:丹 涪]
B2
A
1674-3652(2017)04-0007-05
2017-05-15
朱挢,女,重庆涪陵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学理论研究;马传松,男,四川盐亭人。教授,主要从事社会学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