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香事
2017-09-03柴玉
文/柴玉
细说香事
文/柴玉
香文化的讲究众多,本文从日常常见的熏香、药浴、美容、饮食等方面为您讲述香的各种用法和疗疾的故事。
北宋宰相丁谓是个多才多艺的人,晚年被贬官到海南,竟写了一本《天香传》,被宋元之后众家香谱所载,并成为中医用沉香为药不可或缺的参考文献。书中讲香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用来供奉神明。
供奉神明,祭祀上苍是古人用香最原始的意义。在随后经历各个朝代的发展,用香的方式也更多样起来,熏、浴、涂傅、入馔……,并且衍生出多种周边产品,熏香所用的博山炉便是其中最为人知的一种。
古人熏香神器:博山炉、香球、香筒、狮形香薰炉
香薰是古今用香的一种重要的形式,明《本草纲目》第三、四卷为“百病主治药”,其中在诸风、瘟疫、咳嗽、惊痫、诸虫伤等病症中都有以香熏为代表的外治方法。温病学派则筛选、创制了多种香熏防疫方,强调“所以除秽熏法之不可无也”,载有苍降反(返)魂香、避瘟丹等。
香薰全面进入防病治病的领域虽不算太早,但古人熏香的历史却很悠久,所用的器具更有讲究。
被称为香炉鼻祖的博山炉,成为熏香的代名词。
古代盛传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博山炉便是根据这一传说设计。使用时,香料燃于炉中,烟气从盖上的镂孔冒出,凭借袅袅上升的香烟,营造出空远寥廓的境界,围炉熏香,是先民最充满情致的生活场面。
博山炉一般由炉盖、炉腹、炉柄、足座四部分组成。炉盖近圆锥形,为高耸群山,饰以灵禽、瑞兽、神仙、羽人等;炉腹深圆;炉柄有长有短,既便于挪拿,又阻隔了炉内高温向下的传导;足座一般呈圆形,也有的是花形、龟形,可往里注水或者“兰汤”,巧妙地利用了烟气吸水的原理,使炉中飘出的香烟先游于水面,使烟气更加温润,同时部分烟尘被水吸附,沉于盘中,减少了烟的污染。
西汉最精美的博山炉,当为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错金博山炉,以及陕西茂陵附近出土的竹节鎏金香炉。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成帝时,长安的著名工匠丁缓,就曾制作了极为精巧的九层博山炉,镂以奇珍异兽,“穷诸灵异,皆自然运动。”博山炉在工艺上继承了古代青铜艺术和陶艺的智慧。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博山炉成为王权的象征。
盛唐时期,在贵族中还普遍使用一种银质香熏球,熏球内因装置两个环形活轴的小盂,重心在下,故无论熏球如何滚动,环形活轴皆能起平衡作用,使小盂始终保持水平状态,内燃之香料不会倾覆以致烧蚀衣被,因为可以放在被子里,也叫“被中香炉”。唐人习惯把香球叫做香囊,把带链的香球挂在床帐中,终夜可伴随淡淡清香。
博山炉
另外,唐以后使用比较广泛的还有各种动物形状的熏炉。宋代比较流行的是鸭形和狮形的铜熏炉,称为“香鸭”和“金猊”。
明清两代的香熏器具,以香筒(亦称香笼,一种燃点直式线香的专用之器)或类似狮状的角端等形制为常见。故宫内大殿、书房、内寝皆置高达三四尺的巨大熏炉,形如金钟鸟笼,多为掐丝珐琅等景泰蓝之精品,亦有铸铜鎏金錾刻精美的极品。
兰汤:最早的药浴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屈原的《云中君》,描写了楚国的女巫扮演云神前的准备,“用兰草熏煮的水来洗浴,沐染造化的芳香;穿上颜色绚丽的衣裳,像多彩的花朵一样。”
从夏朝开始,人们就在阴历五月采集兰草,煮水洗浴,认为可以防病防疫。这可能是最早的药浴,名为兰汤。
到了宋朝,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也被称为“浴兰节”,而兰草也得到了另一个美称——“香水兰”。
兰草在古代是用得最多的香草,被孔子赞为“王者香”。经考证,兰草就是今天我们说的泽兰,《本草通玄》中记载:“泽兰,芳香悦脾,可以快气;疏利悦肝,可以行血。”兰草气味芬芳馥郁,通过身体肌表吸收循行经络血脉,有解暑祛湿、醒神爽脑的功效。
汉代后,丝绸之路和海上航运线的开辟,产自东南亚、印度、非洲、西域地区的各种香料,辗转来到我国,先民的生活中,从此充满了异国的芳香。
“兰汤”随着外来香料的增多也花样翻新,很快成为上流阶层的奢品。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就是用香浴“豆蔻汤”,将汉成帝迷得神魂颠倒醉死在“温柔乡”。
现代人已经遗忘了古人端午的“浴兰节”,生活少了一些仪式感,时就会觉得无趣。这里推荐两款方便操作的香浴方,静静感受健康的中SPA(水疗)。
夏日解暑菊花浴方:
【用法】取菊花适量,煎汁去渣,加入浴水中,洗泡20分钟左右,再用水冲净。
【功效】此浴有解暑、明目、清火、醒脑之功,最宜脑力劳动者洗浴。
去痱嫩肤翠衣浴方:
【用法】取西瓜皮若干,去皮后捣汁,涂抹身上5分钟~6分钟后用温水洗净,或直接用瓜皮搓擦十来分钟,再用水冲净。
【功效】此法不仅可防痱子,常洗还可使皮肤细嫩。
其实,中药多为芳香的麝香、零陵香、檀香、丁香、泽兰、藿香、紫苏菖蒲,以及多种花类如桂花、珠兰、兰花、山栀花、白兰花、玫瑰花月季花等都可作为香汤浴的原料。
要注意,饭前、饭后半小时内不宜全身药浴。洗浴时间不可过长以半小时为宜。水温不宜过高过低,最好保持无感水温,即与体温36左右一致。
焚香之雅:隔火熏香
通过眼观、手触、鼻嗅等品香形式,对名贵香料进行全身心的鉴赏和感悟,这个过程,很多人称为香道,这其实是日本的说法,在我国叫香席。
刘良佑,我国近代香学复兴第一人,在他的理解中,香席是“经过用香功夫之学习,涵养与修持后,升华为心灵飨宴的一种美感生活”。香席绝对不是直接用火点香,一旦用火点香,肯定有烟雾和焦味,那就无法品评了;但是出香肯定又需要用火与炭。所以,宋人经常说的“焚香”,即隔火熏香。
宋人杨庭显写有焚香诗歌:“琢瓷做鼎碧于水,削银为叶轻似纸,不文不武火力均,闭阁下廉风不起。诗人自炷古龙涎,但令有香不见烟。”首先准备瓷炉,因为瓷炉轻巧,不导热,无杂味;然后准备一片轻薄的银叶,也有用云母片的,来做隔火材料;炭火和香灰的调控,从头到尾要做到力度均匀。然后坐香的香室,透气,不通风。在万事俱备后,开始焚香,让热力烘出香的味道,尽量不能有烟。
隔
【操作方法】
火
香熏
烧炭 点燃木炭(炭块或炭球),待其烧透变红。还可以准备一个金属的网状器具,把木炭放在网上会燃烧得更均匀。
制备香品 选择天然香料制作的优质香品,可以是合香,也可以是原态香材。其体积不宜过大。备香灰 在香炉内放入充足的香灰,使香灰均匀、疏松,再将表面轻轻抚平,然后用香匙于炉灰中心慢慢开出一个较深的空洞作为炭孔。
入炭 (用香筷)将烧透的炭夹入炭孔中;梳炭,将香灰轻轻往上梳理,盖住炭火;压灰,右手执灰押压灰,左手执炉,逆时针转动香炉,边压边转动,并将灰压成锥形,最后炉内壁清洁干净。
放隔片 在气孔开口处放上薄垫片(云母片、银箔、金属片等),将香品放在垫片上。
置香 将香品置于垫片之上,待其无烟开始品香(或将香灰加厚一点,减少烟气)。
品香 若是小香炉,可以一手持炉底托起香炉,一手轻罩以聚集香气,靠近香炉缓缓吸气品香。一次最多闻三下。品香,古人也叫听香,要凝神、静气、专注、用心,深深的吸进去,引导香气到丹田,稍作停顿,再徐徐呼出,注意呼气时不宜正对香炉,可将头转向一侧换气。
(操作图片来自大智慧沉香)
宋代男子最爱熏衣撩人
“藕丝衫子柳花裙,空着沉香慢火熏。”熏衣用的香丸要用蜜来调和诸香,不能太干燥,否则烟太多,有焦糊味儿;也不能太湿,不易燃。而且,还需要特制的熏笼,一般是竹编的穹形圆笼,扣住香炉,衣服摊在熏笼上,香丸一定要慢燃,让香气一点点浸润衣服……
如果以为熏衣是美女的专利,那你就要大开眼界了。魏晋时,男子熏衣之风盛行。魏文帝曹丕喜好熏香,竟因香气太盛而致马匹受惊,《魏书·方技传》载“马恶衣香,惊啮文帝膝”;尚书令荀彧特别喜爱熏衣,时人称“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因而有“荀令留香”的典故(《襄阳记》)。到了南北朝时期,据《颜氏家训》记载,贵族子弟已是“无不熏衣剔面”了。
到了清朝,香薰已经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红楼梦》中的有关描写可见一斑:元妃省亲的仪仗中有手提香炉焚香开道;大观园中处处焚着百合之香;宝钗“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得烟火气的”;酒醉的刘姥姥误入贾宝玉卧室,袭人“忙将鼎内贮了三四把百合香”……
魏晋时,男子熏衣之风盛行。
涂傅之香:古人香艳的美妆品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写道:“衣香澡豆,仕人贵胜,皆是所要。”意思是说,“澡豆”是居家必备的基础清洁品,作用相当于肥皂。
《千金翼方》中介绍了一款高级澡豆的配方:“丁香、沉香、青木香、桃花、钟乳粉、真珠、玉屑、蜀水花、木瓜花各三两,奈花、梨花、红莲花、李花、樱桃花、白蜀葵花、旋覆花各四两,麝香一铢。上一十七味,捣诸花,别捣诸香,真珠、玉屑别研作粉,合和大豆末七合,研之千遍,密贮勿泄。常用洗手面作妆,一百日其面如玉,光净润泽……”制作复杂、用料繁多,这样的澡豆,算是奢侈品了。
“朱唇素指匀,粉汗红绵扑。”唐代的美女喜爱扑粉,并且在粉中添加了胭脂。所以,扑过粉后的肌肤微微粉色,淡淡清香,想来实在美丽。
南宋的《事林广记》中介绍了一种香粉:将益母草烧成灰,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加工后,再与石膏粉、滑石粉、蚌粉、胭脂掺在一起,细研成粉,加上一枚熏香用的麝香壳,入器收之而成。此粉能够“去风刺、滑肌肉、消瘢黯、驻姿容”,施粉后有淡红色,所以有个好听的名字:“玉女桃花粉”。
古人用特别的熏笼燃香熏衣。图为明·陈洪绶《斜倚熏笼图》
“香墨弯弯画”,古人将名贵的香掺进画眉墨,画出美丽,画出清香。
明代女子还发明了更多以花为原料的妆粉:秋日玉簪花发蕊,剪去其蒂,蒸熟其种子,制成玉簪粉。《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喜出望外平儿理妆”中,受了委屈的平儿被宝玉劝到怡红院,这位怡红公子忙着献出好香粉,他打开一个宣窑瓷盒子,里面盛着一排十根玉簪花棒儿,宝玉拈了一根递给平儿道:“这不是铅粉,这是紫茉莉花种,研碎了兑上料制的。”平儿倒在掌上看时,果见轻白红香,四样俱美,扑在面上也容易匀净,且能润泽,不像别的粉涩滞。
除了香粉,宋人还通过蒸馏工艺制作了蔷薇露,“此香此味,妙在似花非花,是露非露,有其芬芳而无其气息,是以为佳。”(清人李渔《闲情偶记》)据说,慈禧太后在洗浴后,用这种花露轻轻拍遍全身,而且随季节不同,所有的花露也不同,比如,夏天常用玫瑰花露,冬天常用耐冬花露。
用来滋养头发的桂花油,掺有珍贵名香的画眉墨、口脂(唇膏),用以唇齿生香的香茶饼子(相当于今天的口香糖)……“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古典美人儿对镜梳妆的精致画面,多么赏心悦目,神思向往。
香花香料入馔,吃的不止是美味
讲三个小故事:“牡丹生菜”“酿花饴糖”“花露拌饭”,感受一下古代吃货的雅致情怀。
南宋学者林洪写了一部烹饪学名著《山家清供》,记载了一道“牡丹生菜”:“宪圣喜清俭,不嗜杀,每令后苑进生菜,必采牡丹片和之,或用微面裹,炸之以酥。”是说宋高宗的皇后吴氏,喜素食,更爱花,常常命人采来牡丹花瓣,用面粉裹起来,入油轻炸,做成酥脆的甜点。
明末“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与复社名士冒辟疆的生活也饶有情趣。冒辟疆喜欢吃甜食,董小宛便常常制作酿花饴糖:将半稠的饴糖加上腌好的梅汁,把色艳香怡的各种花朵,放进饴糖中浸渍,不管浸多久,糖中的花朵依然色香不变,花瓣中却饱含糖饴汁液,入口甜香软糯。董小宛还将秋海棠、梅花、野蔷薇、玫瑰、桂花等,加上橙、橘、佛手、香橼的肉或皮,制成香糖,盛在小白瓷碗中,在冒辟疆饮酒之后供他享用。董小宛把琐碎生活过得浪漫别致。
相比之下,明末文学家李渔的花露拌饭,更显巧妙:米饭刚熟的时候,用一杯花露浇到饭上再闷一会,这样,普通的米饭就有了异样的花香。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说,花露用蔷薇、香橼、桂花三种为上,因为与谷物香气相近。不要用香气太浓的花露,花味浓,品不出谷物香,也不算美味。普通的一碗米饭,竟能做出意韵清远,我们不妨也试试。
酿花饴糖
香篆
有灵性的藏香
吴玲艺在西藏书店工作了几年,曾经让她痛苦不堪的过敏性鼻炎不知什么时候,再也没有犯过。究其原因,发现竟是闻了一种香。这个香就是入选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楚布寺藏香。
“被故宫选中的楚布寺藏香已经有八百多年历史,它严格依照楚布寺古法传承秘制,原料少则30种,多则40种。”西藏书店的店长郭芳对楚布寺藏香的工艺非常了解,因为连她自己都不记得去过几次西藏,进过多少次藏香工厂。
“楚布寺藏香的原料取自青藏高原深山密林中千年古柏配以深山峡谷中天然草药,谓之‘纯’;原料全部采用古老水磨和泉水混合低速研磨,保留了原料的本质药性,香味独特而醇厚,淡雅而持久,谓之‘精’;制作工艺特别而讲究,所用泉水经过多道过滤,谓之‘净’;制香所用水源来自楚布寺最洁净的山泉水, 谓之‘洁’。”
郭芳还介绍了几个识香的小窍门。
识香的小窍门
外观:好香表面匀称,不染色、不掉粉、不黏粉,较为细直;
颜色:好香的香灰是灰色的,黑色、白色都不正宗;
手感:好香的香灰用手搓起来很细腻,没有杂质及阻手感;
香味:香味不宜太浓,太浓的香一般都加有香料,闻久了会头疼。
黄庭坚的《香十德》,对香品内在特质高度概括,对后世香文化的研究具有深远影响。
“隐几香一炷,灵台湛空明。”
与苏轼、米芾、蔡襄一起被誉为“宋四家”的黄庭坚极其爱香,自称“香癖”。
黄庭坚58岁时,被贬到广西宜州,住在嘈杂市集的一座破屋里。其《题自书卷后》中云:“焚香而坐,与西邻屠牛之机相直。”(邻居有熏天腥臭的肉摊,我且对之以焚香的寂静清欢。)可以说,黄庭坚与香互为知己。
黄庭坚作品中记载的香方有:《汉宫香诀》《意合香》《意可香》《婴香》等,其中,意和香、意可香、深静香、小宗香最为知名,因与黄庭坚有关,而被称为“黄太史四香”,宋代陈敬《陈氏香谱》中记录有这些香方。
载黄庭坚记载的香方中,有其独特之处:都配有工艺制作说明,比如,香方中会详细说明合香时要特别注意用料、炮制、配伍,甚至更特殊的还要讲究配料、和料、出香等过程中的节气、日期、时辰等。
在古代,许多文人都是制香高手,像王维、李商隐、徐铉、苏轼、陆游等。在如此珍贵有趣的制香品香技艺中,宫廷药香的制作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80后的李时亮是非遗传统药香手工制作技艺第五代传人。他沿袭了家族手工制香的技艺,共计有8大项24小项宫廷秘制工序。李时亮家里传下的经典药香“禅悦”,要根据古法炮制注重顺性,符合大自然的节律变化。在春夏之交制作,切、捣、压、洗、煮、治、揉、晒……一年也就能做出三五百盒,很费工夫。
窗外车水马龙,屋内香气悠然。不管是古人黄庭坚,还是现代人李时亮,香都是他们生活中最好的良伴,对香之感悟,同时也是生命的净化与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