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疝补术和传统疝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分析

2017-09-03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6期
关键词:疝的修补术腹股沟

余 勇

(湖北省英山县妇幼保健院,湖北 黄冈 438700)

腹腔镜疝补术和传统疝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分析

余 勇

(湖北省英山县妇幼保健院,湖北 黄冈 438700)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补术和传统疝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疝60例临床资料,分为研究组(34例)与对照组(26例),研究组实施腹腔镜疝补术方式治疗,对照组则实施传统疝补术方式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状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优于传统疝补术,可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状发生率,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腹腔镜疝补术;传统疝补术;成人腹股沟疝

成人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是由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处突出,通过腹股沟管向下前方斜行,再穿过腹股沟管外环,形成的疝块并可下降至阴囊[1-2]。为此,本文对我院收治的60例成人腹股沟疝临床资料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疝60例临床资料,其中分为研究组(34例)与对照组(26例),研究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45~70岁,平均(58.36±12.50)岁,其中直疝10例,斜疝8例,复发疝7例,双侧疝9例;对照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45~72岁,平均(59.23±12.84)岁,其中直疝8例,斜疝7例,复发疝5例,双侧疝6例;两组性别、年龄与病种等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疝补术方式治疗,即在患者疝气患处切一伤口,将疝气囊切除,突出之组织推回腹腔,接着进行腹壁修补,将富比的开口或薄弱处周围的肌肉拉合一覆盖缺陷处,使用数条线将肌肉缝合固定。研究组实施腹腔镜疝补术方式治疗,即对患者实施气管内插管全麻,切开腹直肌前鞘,并牵开腹直肌,在腹直肌的背侧潜行并分离腹膜前的间隙。放一枚Trocar同时固定。接连全自动的气腹机,压力12 mmHg;用推镜法分离腹膜前的间隙,监视器下脐耻联线的1/3位置放一枚5 mmTrocar,直肌外缘平脐放一枚10 mmTrocar。放腹腔镜继续进行分离显露出耻骨膀胱的间隙、腹壁下血管及疝囊;同时把一枚10×15 cm人工补片放在腹膜前的间隙,用以肌耻骨孔覆盖。

1.3 观察及评估

分析两组手术、疼痛持续及下床活动的时间和住院时间的手术指标情况及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阴囊血肿、尿潴留和神经感觉异常的并发症评价[3-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腹股沟疝患者的手术指标情况

经治疗后,研究组手术指标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手术指标 对照组(n=26) 研究组(n=34)手术时间(min) 85.39±10.65 88.36±10.42a术后疼痛持续时间(h) 19.25±5.64 3.64±5.41a下床活动时间(h) 31.62±8.69 11.96±5.86a住院时间(d) 20.16+5.69 5.12±5.43a

2.2 两组并发症情况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n(%)]

3 讨 论

目前,腹腔镜疝补及传统的疝补术是临床成人腹股沟疝常见手术方案,其中腹腔镜疝补术是一种微创新技术,具有切口小、复发率低和术后恢复快的特点[5]。而传统疝补术是在腹膜外植入网状补片以后进行关闭缝合术,该术比起腹腔镜疝补术治疗时间久,复发率高,切口大,恢复时间慢[6-7]。因此,腹腔镜疝补术在临床治疗上得以广泛应用。

回顾性分析我院研究组实施腹腔镜疝补术方式治疗,对照组则实施传统疝补术方式治疗的临床资料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上的意义。其原因分析为:腹腔镜技术随经济不断的发展,在疝补术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技术设计比较合理,对于腹股沟原本结构起到进一步保护作用,且具创伤小而恢复快优势,使其在手术过程中减少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减少和能快速的下床活动,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而传统疝补术是通过将疝囊组织清醒缝合来达到治疗目的的,所以存在术中出血量大,缝合张力大、组织愈合差,术后部位疼痛严重,恢复慢、创伤大,住院时间长。因此,腹腔镜疝补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疝补术,降低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状发生率。同时,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上的意义,其原因分析为:腹腔镜疝补术是以Bogros间隙作操作空间,耻骨肌孔的全覆盖疝补为原理,特点是具全腹股沟的覆盖,一次性将耻骨肌孔完成覆盖,有效避免患者疝遗漏。所以,较少分离并对机体刺激小、其疼痛比较轻而恢复快,不会对坏腹股沟区各层的结构组织造成损坏,避免腹股沟区的神经损伤,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状发生率[8]。但本研究没有对腹腔镜疝补术和传统疝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远期疗效进行分析,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成人的腹股沟疝患者临床采用腹腔镜疝补术的疗效较明显,可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状发生率,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1] 吴雄辉.两种腹腔镜辅助术式对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J].临床医学,2016,36(4):3-4.

[2] 江雪风.腹腔镜疝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比较[J].吉林医学,2014,35(23):5185-5186.

[3] 严 聪.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8):113.

[4] 张程光,祖艳梅,滕延鹏.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比较[J].甘肃医药,2016,35(2):110-111.

[5] 万新时.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比较[J].吉林医学,2015,36(16):3557-3558.

[6] 陈有志,吴家虎.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与传统手术的对照研究[J].吉林医学,2014,35(3):565-566.

[7] 张小兵,张 丽,唐世龙,等.开放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89例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2):197-198.

[8] 于华杰,滕安宝,查晓光,等.3种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比较[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49(2):267-268.

本文编辑:赵小龙

R656.2+1

B

ISSN.2095-8242.2017.026.4978.02

猜你喜欢

疝的修补术腹股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效果研究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胃镜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分析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