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17-09-03孔瑞娟
孔瑞娟
(西华县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河南 周口 466600)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孔瑞娟
(西华县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河南 周口 466600)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西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预见性护理,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0.82%比71.42%、36.73%比61.22%和4.08%比2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患者,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预见性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内科常见病,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类型,是由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的心肌急性缺血缺氧发生心肌细胞死亡而引起,具有症状明显、病情危急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以静脉溶栓为主,但治疗时可能会出现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并发症[2]。研究发现,在患者溶栓治疗中,应用有效护理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溶栓效果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西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98例,通过分组,探究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西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观察组男23例,女26例;年龄33~75岁,平均(52.3±5.4)岁。对照组男24例,女25例;年龄32~77岁,平均(52±6.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
1.2.1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如:饮食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等。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预见性护理,具体如下。
1.2.2.1心理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定时进行心理疏导工作,15 min/d,倾听患者诉说,并应用宣泄、转移、积极关注等方式疏导其不良情绪。
1.2.2.2仪器准备 备好治疗中需要的有关仪器设备,如:在患者床旁放置心脏起搏器以应对突发心脏骤停事件,提升工作效率。
1.2.2.3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多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及新鲜水果,同时给予患者腹部按摩,促进其胃肠道蠕动,以免用力排便增加心脏负荷。同时告知患者正确排便、排痰方式。
1.2.2.4密切监测病情 溶栓前密切监测患者心电图、生命体征、心肌酶等情况;建立静脉通道前观察皮肤、黏膜有无感染及破损,牙龈有无出血等症状;延长穿刺部位加压时间和静脉药物注射时间。
1.3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等。②采用西华县人民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表,从护理态度、护理质量等方面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共100分,70分以下为不满意,70~89分为满意,90~100分为非常满意,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定性资料以n(%)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0.82%比71.42%、36.73%比61.22%和4.08%比2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2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5.92%比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33,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病,临床多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诱发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4],若救护不及时常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一旦确诊应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静脉溶栓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及时、有效开通阻塞动脉,改善患者预后,但研究发现,如果仅采取溶栓治疗,则治疗并发症相对较高,且溶栓效果较差,如果治疗同时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溶栓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预见性护理措施指的是,在具备整体护理概念、娴熟的救护技术基础上向患者实施提高抢救质量的全程护理,可预见性地发现问题并及早给予相应干预措施[5]。吴春华[6]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表明护理后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较护理前下降,且临床效果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说明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中,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与吴春华[6]研究结论相似。实践过程中,研究者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①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可减轻其消极情绪,提高其对疾病治疗的信心。②给予患者饮食护理,可从饮食上调整其机体状况,防止患者因大便干结用力等原因增加心脏负荷,大大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再发率。③密切监测病情可随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突发情况,以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导致严重后果。④在床旁放置心脏起搏器应对突发状况,提高工作效率。以上预见性护理应用,很大程度缩短溶栓所需时长,可抢救更多濒死心肌,阻止梗死面积扩大,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1] 曾英.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8):1116-1117.
[2] 王跃辉.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行静脉溶栓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医学,2013,39(5):375-376.
[3] 雷金花,占绘华,吴晓云.预见性护理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效果[J].河北医药,2013,35(15):2396-2398.
[4] 范晓华,曹岳蓉,刘洪珍,等.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保护性临时起搏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2):1724-1728.
[5] 曾军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的预见性护理[J].海南医学,2014,25(16):2489-2490.
[6] 吴春华.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109-112.
R 47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7.15.122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