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之“四味”
2017-09-03怀来县沙城第六小学黄永君
怀来县沙城第六小学 黄永君
校本课程之“四味”
怀来县沙城第六小学 黄永君
对学校教育来说,要想获得持续的教育效果,莫过于使教育内容课程化。正因如此,校本课程越来越受到各校青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与学校文化相辅相成的校本课程方兴未艾。开发校本课程自由度很大,特别是德育范畴的,传统文化、体艺美劳、综合实践,无所不包,总有“一款”能着手。于是乎,校本课程的开发难免不够严谨,成果也良莠不齐。作为本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笔者今就校本课程开发谈一些浅见。
酸。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早有晚,在设计方案及实施过程中借鉴他人之长是许多学校都采用的做法。在不同区域、不同校之间交流,互相借鉴、学习无可非议。笔者从“酸”这个角度阐述,想说的是借鉴、学习要有底线,不能成为纯粹的拿来主义。换句话说,复制与模仿要有理、有节、有度。若是简单拿来,机械照抄,唯书唯上不唯实,就会让人觉着满是酸涩。笔者以为一所学校如果觉得兄弟学校的校本课程有可借鉴的价值,那么应该找准切入点,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到在兄弟学校的基础上再创新,再提高,有所超越。如果似邯郸学步——别人的没学好,自己的没弄成或者丢了自家所有,难免酸溜溜的不受用。
苦。真正的校本课程,是具备含金量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开发是需要学校校长、主管校长、主任、开发教师等整个开发团队成员付出艰辛与汗水的。成功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是需要过程的,是个渐近的、不断完善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没有长远打算,想今天种,明天就收,玩“短平快”,那就违背了课程开发规律。国家课程多少年来尚且不断修订,何况我们的校本课程。
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比,开发校本课程在研发团队、经费等方面均不可同日而语,但这不是降低校本课程质量的理由。做校本课程重在研发人员于万千选择中明确方向,找准目标,也贵在苦苦坚持,有夙兴夜寐锲而不舍,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有义无返顾笃定守望,这才会达到“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境界。
因此,从决定开发校本课程那天起就应该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品尝不到汗水的苦咸味,怎么会有收获的快感?
辣。火辣辣的感觉当然不好受。校本教材是校本课程开发成果的重要呈现形式,既然是教材,当然需要规避错误。但实际上校本教材在开发过程中受开发人员水平等多种因素局限,难免出现纰漏。教材被行家或者是一般读者指出科学性、逻辑性,甚至是常识性的错误,不免让开发人员脸上感到火辣辣的。有纰漏不可怕,所谓知耻而后勇,在使用时要勇敢纠正,再版时把漏洞补上。
为了避免辣到嘴里才觉察,校本教材的定稿一定要引起开发人员、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态度上要慎之又慎,操作上要审了又审、校了又校,力争将教材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的差错率降到最低,如果不成熟,宁肯降格为试行稿、讨论稿,甚至是讲义。一定要坚持宁缺毋滥,精益求精的态度,务必使“教材”名副其实。
甜。校本课程是分量相当重的学术成果,让师生受益,让社会、家庭认可,有辐射带动效应。若是填补了某项空白,促成了学校的某一特色,就更是功不可没。因而,学校及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对校本课程开发人员应不吝奖励,让开发人员品尝到甜美的果实,提高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让更多更好的校本课程涌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