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幼林套种山稻管理技术及效益分析
2017-09-03廖云蓉刘昊轩
廖云蓉 ,刘昊轩
(1.江西赣州大余县绿化委员会,江西大余341500;2.江西赣州大余县林盛木业有限责任公司)
油茶幼林套种山稻管理技术及效益分析
廖云蓉1,刘昊轩2
(1.江西赣州大余县绿化委员会,江西大余341500;2.江西赣州大余县林盛木业有限责任公司)
江西省赣州市现有油茶面积243万亩,近年来新造林面积约达60万亩,但长期以来,油茶均是按传统的、单一的纯林栽培模式经营,导致土地利用率不高,林地油茶综合效益不高,严重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正逢我国油茶产业化发展的巨大浪潮,各地也在积极探索通过油茶立体经营栽培模式,充分利用地力,挖掘潜力,使油茶生产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油茶立体经营栽培模式主要包括有套种、间种、养殖等方面。 油茶林通过合理套种、间种、养殖等手段不仅增加套种、间作等产品的收入,还可以耕代抚,抑制杂草灌木的生长,节约管理成本,明显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油茶生长环境,提高经济效益。
山稻属于旱稻的一种概称品类,属于禾本科一年生作物,根系发达,耐干旱,生命力极强,离水性高到不仅不必种于水田还能种活在缺水的山丘地之稻米,史上记载最早大规模种植出现于中国北方山丘地带。我们根据山稻的特点,结合当前油茶林的现状,就油茶幼林套种山稻技术做了部分研究,现介绍如下。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处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油山镇,位于25.41°N,114.72°E,海拔400多m,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季风明显,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期长,水热条件好,年平均气温19.5℃,极端最高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4℃。每平均降雨量1511mm。无霜期天数280天,日照时数年平均1810.7h,植物生长期270天以上。试验地为红壤和黄红壤,土壤厚度大部分在80cm以上,腐殖质一般在8~20cm,肥力中等,pH值5.5~6.5。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套种山稻为山稻5号、18号。
2.2 栽培方法
2.2.1 播种期。栽种时间2016年5月,其栽种方式为穴种,不需育苗移栽, 播种前一次性足量使用每株约0.15kg有机肥作基肥。
2.2.2 播种密度。按照油茶栽植技术要求,每条山带宽2.6m左右,油茶苗周边空地预留0.5m以上即周边1m2空隙,山稻行间距0.3m×0.4m,每亩山地可栽种油茶90株,中间相隔89个空挡,2.6-1=1.6m,可栽种5行山稻5列,预计山稻亩总株数为2225株.
2.2.3 播后管理。种植山稻,无需育苗移栽,在苗高20cm时追加施肥1次0.1kg有机肥。不需要水层,山稻需要水的关键时期为穗孕期、抽穗期,此时无降水,就需要人工浇灌1~2次即可,在山稻栽种期间无需喷洒农药和除草剂。
2.2.4 收割与产量测算
表1 山稻18号测算的结果
表1结果:(1)平均每株总饱满粒数=∑(A1:A10)/10=6124.8粒。(2)平均千粒重=∑(每株千粒重×每株总粒数/1000)/总粒数=27.72g/千粒。(3)产量测算:按照亩平均株数2225株核算,预计产量达200多kg。
表2 山稻5号测算的结果
表2结果:(1)平均每株总饱满粒数=∑(A1:A10)/10=4903粒。(2)平均千粒重=∑(每株千粒重×每株总粒数/1000)/总粒数=26.87g/千粒。(3)产量测算:按照亩平均株数2225株核算,预计产量达150多kg。
3 结果与分析
3.1 经济效益
山稻经培育5个月后 ,亩产200kg,是难得的纯绿色有机大米,下表可以计算出按照今年有机大米的市场行情6.5元/kg,每亩净收益在440元之间 ,无论从产量产值来看,还是从投工投劳所得收益来看,发展油茶林套种山稻均大有可为。
表3 油茶林套种山稻经济效益分析表
3.2 生态效益
油茶林套种山稻能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山区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在山稻栽培过程中,对油茶林土壤的人为活动及各种生态有机物的投入,对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改善油茶生长环境促进油茶花芽分化、开花结果和新梢长枝等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3.3 社会效益
我市山地面积广,油茶产业大。积极发展油茶林下套种,挖掘林地发展潜能,在增加林农经济收入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使林工产业结构调整得到快速持续的发展。
4 讨论和建议
4.1 油茶山套种山稻的可行性分析
在油茶幼苗时期,套种山稻是非常值得推出的一项林下经济技术,油茶山套种山稻,可以增加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减少油茶抚育方面支出,同时对土壤的水土保持方面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4.2 开发油茶山套种油茶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
在省十三五规划期间,非常重视“美丽江西样板”建设并大力推广乡村旅游,在油茶地套种山稻,因山稻栽种时间长,大约在120~150天,全程中有不同的风景,是非常值得推广的乡村旅游的好去处,可以大力开发其旅游经济。
DOI.:10.13268/j.cnki.fbsic.2017.04.023
S794.4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