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胃穿孔手术患者85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017-09-03曹志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9期
关键词:胃穿孔组间发生率

曹志娟

(濮阳惠民医院(濮阳市红十字医院),河南 濮阳 457000)

急性胃穿孔手术患者85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曹志娟

(濮阳惠民医院(濮阳市红十字医院),河南 濮阳 457000)

目的探讨急性胃穿孔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接受胃穿孔手术治疗的170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85例)与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85例)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85例患者在接受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护理效果,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6.4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4.18%,组间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在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7.06%,而对照组则为57.65%,其对比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急性胃穿孔手术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并且在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方面评价更高,可予以大力推广。

急性胃穿孔;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急性胃穿孔是一类消化性溃疡病症,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以及休克等症状[1]。有研究表明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方式在急性胃穿孔患者的日常护理过程中,能够起到较为明显的护理效果,并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本次研究选取了170例在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行胃穿孔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了围手术期护理后取得了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所实施的170例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85例。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均伴随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等症状。其中观察组男47例,女38例;年龄26~46岁,平均年龄(33.2±5.1)岁。对照组男45例,女40例;年龄25~47岁,平均年龄(33.3±5.4)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临床症状表现,组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在护理完成后,严密监测并记录患者的病情恢复程度同时开展好后期随访工作。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2.1 术前护理:①基础护理:在患者行手术治疗前向患者提前告知禁止饮食等事宜,做好相关的检查工作,为肠道减压做好准备工作,依据医嘱将患者的血糖、血压等指标控制于合理的范围内[2]。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当同患者开展积极的沟通交流,针对患者所出现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予以合理的疏导,向患者讲解采取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安全性,可向患者介绍相关的成功治疗案例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1.2.2 术中护理: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应当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心率等变化情况,将各类抢救所需的设备及药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从而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实施抢救处理。确保患者的静脉通路时刻保持畅通,以免患者由于麻醉而使其血压过低无法得到充足的血量补充,并在有需要时及时建立血液输送通道[3]。

1.2.3 术后护理:①体位护理:使患者取平卧,将头偏向一侧,确保患者的呼吸足够畅通。待患者病情趋于稳定之后,便可取半卧位,使得手术切口的张力减小,缓解疼痛感,并加快伤口的愈合。②胃肠减压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胃管作用及留置时间,从而提高护理依从性,并要严格避免患者自行插拔胃管。严密观察并记录胃管引流颜色与性状。确保对胃肠的有效减压处理,能够促使胃部的液体与气体积存状况能够得以有效的缓解,有助于伤口的尽早愈合。③饮食护理:在患者胃管留置期间内要严禁进食,等到肛门可正常排气后方可拔除胃管,刚开始时刻少量饮水,若未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则可给予患者适当的流质食物,在给予患者摄入时应当依据循序渐进、少食多餐的原则;在患者手术治疗2周后可适当进食部分软质食物,并适当补充蛋白质,要严禁摄入含有脂肪类的食物。

1.2.4 出院指导:在患者病愈出院时,需嘱咐其要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在术后的前2个月之内应当以每天5~6次的进食次数为宜,等到3个月以后可逐渐恢复到每日3次的进食次数。日常饮食所摄入的食物应当尽可能的避免辛辣、油腻以及生冷一类的事物,要养成规律性的饮食习惯,并保持以良好的日常作息规律,切忌吸烟、饮酒。

1.3 评价标准。满意:患者的预期结果与术后护理结果完全一致。较满意:患者的预期结果与术后护理结果大致相同。不满意:患者的预期结果与术后护理结果完全不同。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例数] ×100%。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休克及道口愈合程度,统计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将上述统计数据录入到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其中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对比以P<0.05表示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观察组43例患者在接受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9%,且对比其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患者在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其中采取围术期护理措施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对比其组间差异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n(%)]

3 体 会

急性胃穿孔作为一类消化类溃疡病症,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在严重时甚至会发生休克。通过采取科学的饮食方式,适当的缓解压力以及确保良好的作息规律便可有效避免此类病症的病发。临床上在针对急性胃穿孔手术患者实施为手术其护理措施时,可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的积极沟通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及时做好相关的术前检查、实施胃肠准备、保障患者的生命指标处于合理的范围之内等;在术后可通过密切监视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来给予患者必要的体位护理、胃肠减压护理、饮食护理,以及相关的出院指导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对急性胃穿孔手术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并且在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方面评价更高,可予以大力推广。

[1] 刘俊芝.手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15, 44(22):2703-2704.

[2] 王艳侠.老年急性胃穿孔患者的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2):231.

[3] 胡燕.急性胃穿孔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2,9 (18):348-349.

R473.6

B

1671-8194(2017)19-0285-02

猜你喜欢

胃穿孔组间发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对胃溃疡并发胃穿孔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的效果分析
对比分析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效果分析
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