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的词义类型分析
2017-09-03赵珍珍
赵珍珍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00)
“顿”的词义类型分析
赵珍珍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00)
在古代汉语中,“顿”的义项相当丰富,而且词义类型齐全,拥有本义、引申义、假借义。但是,尽管如此,我们至今对“顿”这个词的具体义项的发展、引申路径、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联系仍然缺乏必要的梳理。本文的目的就在于较为全面地梳理“顿”的义项,考察并总结其引申路径和引申方式,同时列举其假借义,全面掌握其词义系统。
“顿”;本义;引申义;假借义;引申方式
1 “顿”的本义
“顿”的意符是“页”,所以,其本义和“页”有关,即与人的头部有关系。顿”在《说文解字》中从属于“頁”部,《说文解字·頁部》:“頁,头也。”頁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像一个突出了头部的人形,上为头和发,下为人的身体,隶变后楷书写作“頁”,如今简化作“页”。
“顿”的声旁是“屯”,《说文·屮部》:“屯,难也。象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难,从屮贯一。一,地也。尾曲。“屯”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像豆类植物发芽时艰难屈曲地拱出地面之形。金文叶瓣变成小点。篆文小点变成一横,并将下边弯曲,隶变之后楷书写作“屯”。“屯”的本义就是指植物艰难拱出地面,艰难拱出,则迟留不进,表滞留之意。
2 “顿”的引申义
“顿”的本义是以头叩地,着眼于“以头叩地”时与地接触的时间,便引申为“暂停”。《文选》:“击不致策,蹈不顿趾。”李善注:“蹈鼓而足趾不顿,言轻且疾也。”从“暂停、停顿”又相似引申为“止宿、屯驻”。《史记》:“今将军欲举倦弊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欲战恐久力不能拔。”此句意谓,如果将军想要发动疲惫的军队,使他们停留在燕国坚固的城池下面,要战恐怕时间过长,力量不足而不能攻克。在这句话中,“顿”是“驻扎”的意思。由“止宿、屯宿”又相因引申为“安放、安置”。如宋·陈允平《唐多令·秋暮有感》:“欲顿闲愁无顿处,都著在两眉峰。”由“止宿、屯驻”相关引申为宿食之所,也指宿食所需之物。如:《古今韵会举要·原韵》引《增韵》:“顿,宿食所也。”由于“暂停、停顿”又向相反方面引申为副词,表情态,“立刻、马上”。《列子·天瑞》:“凡一气不顿进,一形不顿亏,亦不觉其成,不觉其亏。”这句话的意思是指:所有的元气都不是一下子增长,所有的形体都不是一下子亏损,所以我们也就不觉得它在成长,也就不觉得它在亏损。在这句话中,“顿”可译为“一下子”。由“停顿”再虚化引申为“量词,次”,名量用于饭的参数;动量用于吃饭、斥责、劝说、打骂等行为的次数。《古今韵会举要·原韵》引《增韵》:“顿,食一次也。”从“立刻”引申为“顿悟”,佛教语,谓不假时间和阶次,直接悟入真理。
“顿”的本义是以头叩地,从以头叩地,相似引申为以足叩地的行为,即“跺、踏”。《韩非子·初见秦》:“闻战,顿足徒禓”此句意谓,一听说打仗,跺脚赤膊。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以足叩地是宣泄强烈感情的一种方式,由此专指一种因厌恶的感情而带来的行为,又相因引申为“舍弃、废弃”,如《文选·曹植<七启>》:“于是駴钟鸣鼓,收旌弛斾,顿纲纵网。”李善注:“顿犹捨也。”“以足叩地”专指一种因振奋的情绪而带来的行为,又引申为“向下拉”。《荀子·劝学》:“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这句话是说,如果抓住了要领,那么伸出五个手指往下拉就容易了。”在这句话中,“顿”是“向下拉”的意思。着眼于跺、踏后草木可能会造成的一种后果,相因引申为“僵扑、倒下”,汉·曹操《秋胡行》:“牛顿不起,车坠谷间。”这句话是指,牛倒下去,起不来了,车也坠入河谷里。“舍弃、废弃”相因引申为“损坏”,《左传·襄公四年》:“师徒不勤,甲兵不顿。”此句意谓:“将士不辛劳,武器不损坏。”由“僵扑,倒下”相因引申为“疲劳,乏力”,《左传·昭公元年》:“师徒不顿,国家不罢。”杨伯峻注:“顿,疲弊也,挫伤也。”另外,由“僵扑、倒下”相因引申为“昏乱”。《淮南子·要略》:“终身颠顿乎混溟之中,而不知觉悟乎昭明之术。”这句话是指,终身困顿于杂乱昏暗之中,而不知道在光明的道路上醒悟。在这几句话中,”顿”就是“昏乱”的意思。
3 “顿”的假借义
顿,通“钝”,意为“不锋利,不颖悟”。顿,《广韵》都困切,属于端母,慁韵。钝,《广韵》徒困切,属于定母,慁韵。端母和定母都是舌上音,发音部位相同,另外,顿和钝属于同一韵部。两字读音相近,具备语言通假的条件,所以借“顿”来表示“不锋利、不颖悟”的含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莫邪为顿兮,铅刀为铦。”司马贞索隐:“顿,钝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指,莫邪宝剑是不锋利的,而铅刀却是锋利的。在这句话中,“顿”是“不锋利”的意思。《汉书·贾谊传》、《文选·贾谊<吊屈原文>》:“顿”并作“钝”,说明这两个字的词义相同。“顿”假借为古国名,在今河南商水北。后为陈所迫南迁,在今项城西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楚城得臣〕遂取焦夷,城顿而还。”杜预注:“顿国,今汝阴南顿县。”该句话是指楚国得到一个臣子,于是取得焦和夷两地,在顿这个国家建立城墙就回来了。在这句话中,顿是一个国名。
“顿”假借为姓氏。《三国志·魏志·华佗传》:“汉代有顿子献。”在这句话中,“顿”为姓氏,属于假借义。
“顿”又音dú,冒顿,汉初匈奴的单于。《汉书·匈奴传上》:“单于有太子,名曰冒顿。”王先谦补注引宋祁曰:“冒音墨,顿音毒。”该句意为单于有一个太子叫冒顿。在这里,“顿”为名字,属于假借义。
[1]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59-64
[2]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汉语大字典》.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 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0:4360-4361
[3] 陈殿玺.《试探词义引申的途径和方法》.黑龙江:黑龙江大学出版社,1994:73-74
[4] 阮元.《经籍籑诂》.北京:中华书局,1982:765
[5] 谷衍奎.《汉字源字典》.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548
赵珍珍(1992-),女,汉,山东济南,学生,硕士在读,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
H033
:A
:1672-5832(2017)09-0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