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民歌,在保护和传承中惊艳唱响
——“文化抢救在行动”系列报道之十六
2017-09-03曾维明
◎记者 曾维明
【链接】
恩施民歌,在保护和传承中惊艳唱响
——“文化抢救在行动”系列报道之十六
◎记者 曾维明
恩施民歌,土生土长绽放无穷魅力。
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名曲《下里巴人》就盛传于巴山楚水。“伐鼓以祭祀,叫啸以兴哀”的“踏啼之歌”后,巴人歌韵分别以唐宋“竹枝词”、现代“五句子”为载体,逐步凝聚成土家人的哭嫁歌、丧鼓歌、薅草歌、上梁歌、情歌、穿号子等。
我州有识之士从2001年开始致力于恩施民歌的传承与保护,让民歌走出恩施,走向世界。随后,不断涌现出一大批民歌歌手,将恩施民歌唱出恩施,唱响全国,恩施民歌从民间走向了巅峰,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恩施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的进程中,恩施民歌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游客,不仅如此,“他”还将继续绽放。
恩施民歌重新走上舞台
恩施民歌,又称山民歌。
作为扎根于恩施民间的民歌,多年来一直都没有被人们忘记,只不过曾经唱民歌是不被允许的。直到2001年,利川市民宗委举办了一场“龙船调山民歌大赛”,74位农民在舞台上惊艳演唱,这才唤起了人们内心的狂热和我州相关部门的重视。
就是这样一场比赛,赛后专门组织8个部门召开总结会,会上提出了一个观点,对恩施民歌的新觉醒和新认识。这是对民歌的追溯,也是对民歌的反馈,更是对民歌的思念。
这次大赛,让更多人认识了民歌的价值。到底哪些人还能唱恩施民歌?哪里还有恩施民歌的传承?
带着疑问与困惑,我州民宗部门和文体部门联合在全州范围内寻访民间艺术大师。2004年,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会员依托我州各县市乡镇文化站寻找原生态演唱民歌歌手。经过4个多月的寻找,100多名民歌歌手被发现。
这是极具价值的发现,为恩施民歌发扬光大奠定了基础。2004年,我州举办了第一届全州山民歌十佳歌手大赛,有力推动了我州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
这一次,100多名民歌歌手同台竞技,余音绕梁三日不绝。3天的比赛时间,评出4个金奖,对于歌手来说,既是鼓舞也是鞭策。
同年10月,全省首届民族地区民歌决赛在我州举行,恩施民歌走向更高的舞台,恩施民歌的魅力开始展现。
恩施启动民歌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大赛的方式,让民歌逐步回到民间视野。
与此同时,一批民歌歌手崭露头角,逐渐走出恩施,走向全国。
恩施民歌融合旅游绽放魅力
在农村,不经意间听到人们口中的民歌,是那么自然,那么随意,那么亲切,因为这是扎根于恩施民间生活的曲调,耳熟能详,自然能够传唱。
谭学聪就从巴东走了出来,伴随着民歌,跳撒叶儿嗬。2010年6月23日晚,巴东撒叶儿嗬组合在中央电视台青歌赛原生态唱法总决赛中,摘得原生态组金奖。
准确地说,谭学聪的被发现有些奇遇。2003年底,湖北省州词曲作家沿巴东建始一线,到清江流域采风,在巴东的时候,谭学聪跳着撒叶儿嗬的舞蹈,高腔的演唱引起了作家的注意。
从此,谭学聪从恩施唱到湖北,从湖北唱到北京。2010年6月23日,谭学聪荣获第十四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原生态金奖;2009年,他被州委州政府授予“民间艺术大师”称号。谭学聪成功实现了从农民到民间艺术大师的华丽转身。
2006年,第二届全州原生态山民歌歌手大赛举行,65个节目共127人参赛,来自全州各县市田间地头的民歌歌手一展歌喉,上演了一台原汁原味,精彩纷呈的民间文化大戏。一批民歌歌手就这样脱颖而出,这其中包括了李维菊、王月姐王桂姐两姐妹等。
越来越多的恩施歌手走上央视舞台,走向国外,这也意味着恩施民歌的传唱走向了世界,恩施民歌开始风靡城市和乡村。
《龙船调》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六口茶》是一曲恩施土家族、苗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及向往幸福生活的礼赞之歌;《黄四姐》俏皮幽默,韵律和节奏皆优,反映出土家人豪放、粗犷的性格。
事实上,恩施的山山水水都是一首首婉转绕梁的金曲,是恩施的山水滋养了恩施山民的歌喉,一批歌咏劳动、歌咏爱情、歌咏未来的优秀民歌《叭一口》、《大山里的土家娃》、《直尕思得》、《大峡谷》、《恩施玉露茶》、《小溪弯弯》、《土家女儿会》、《哈格咂》等脱颖而出,成为老百姓劳动之余传唱的歌曲。
我州相关部门也致力于恩施民歌的传承与保护,命名“民间艺术大师”,拍摄恩施民歌集锦制作成光碟,留下可视性传承资料。
恩施民歌从田野走向巅峰
5月的土司城,热闹非凡。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欣然而至,看土司文化,也是恩施民俗展演。
谭学聪等表演《撒叶儿嗬》
主持人在舞台上邀请游客参与学习《六口茶》的演唱,6句话6个问答,台下观众也热烈呼应,不到10分钟,台上台下就响起了《六口茶》的合唱。“土家族的情歌还真有意思,6句话就表现的淋漓尽致,最关键是易学易唱。”河南游客对同伴说。
这是文化的宣扬,更是民歌的张扬。
同样,在恩施女儿城土家民俗博物馆内,一个火盆几个姑娘,每天的固定节目就是演唱《陪十姊妹》,歌曲种类繁多,只要你有兴趣,就可尽情体验。
恩施歌手蔡呈说,恩施州是民歌之乡,民歌有高亢激越的咏叹调,有行云流水的宣泄曲,有迂徐舒缓的通俗唱法,也有狂吼疾呼的摇滚乐。“下里巴人”的遗风、“竹枝词”的流韵、“五句子”的格律、优美衬词的烘托,男女对唱的方式,唱白夹杂、歌舞并举的“路数”,洒脱泼辣的抒怀,爱情婚姻的主题等,构成了恩施民歌独特的地域民族特质。
正是恩施民歌的民族特质,让“他”散发出光芒。
眼下,恩施民歌逐渐和旅游融合,不论你是在风景优美的大峡谷回应唱民歌的导游幺妹,还是在土司城和主持人一唱一和的学唱恩施民歌,都能让你感受到这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州文化促进会会长田发刚说,恩施民歌通过10多年的发酵,已经绽放出光彩。当前,需要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传承和保护民歌以及如何让更多的人走进民歌的世界。
恩施民歌的保护与传承重点是对民歌歌手的保护和培养,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需要为之提供更多的舞台和机会,让民歌进校园,让民歌传承变成一种政府行为,比如建立传习馆。只有这样,民歌才能走向市场,融入旅游,继而为旅游发展助力。
(原载恩施日报2017年5月23日A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