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君”字源流考

2017-09-02段颖超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23期
关键词:引申义本义形体

段颖超

摘要:儒家经典《论语》多次提到“君”字。“君”出现频率之高,反映出“君”代表了古代社会权威最重要的文化符号,同时也蕴含着中国人所崇尚的深厚的人格修养。文化的终极目标是人格,因而研究“君”这一对中国人影响最深的的人格标准,对于认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分析“君”字字形、字义的演变以及其所蕴含的政治文化意义,进一步认识古代社会这一最重要的权威文化符号。

关键词:“君”;形体;本义;引申义

关于“君”的研究成果,从政治角度阐释研究的占多数,从文字训诂出发去研究的篇幅较少。张分田《政治文化符号视角的“君”字核心词义解读》,从“君”字构件选择、构型模式、本意设定出发,去阐述“君”这一中国古代社会权威最重要的文化符号。谢俊涛《“群”字源流考辨》分析了“群”“君”二字的源流演变。《说文》:“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古文象君坐形。”手握杖权发号施令。段玉裁注:尹,治也,尹亦声。从尹,表示治理的意思;发号司令,所以从口。因而君是形声兼会意字。尊是声训,段注:羊,祥也。门,闻也。户,护也。

一、“君”字形分析

文字一说起源于图画,一说来源于仓颉造字。《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即使仓颉造字,也不可能是一己功劳。人类发现最早的原始图画遗物是属于旧石器晚期的奥瑞纳-索留特列亚文化,此时的图画是孤立的、不具有情节的叙述性质。一般认为,图画文字最终形成于新石器时代。我们的文字是由图案发展而来的。君,甲骨文作,金文作。金文稍变,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君。从字形上来看,“君”字头上有“尹”。一个人手执杖,下面一个口,象征着统治者的权利和发号施令的特征。后来引申有学问道德都很高之义。《论语》中多次提到“君”字,并提出了做君子应具备的品质。这里的“君”泛指一切有道德、有修养、严于律己、受人尊重的人。写信时为了表示尊重,也会称“某某君”。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颇深,写信常常以君为尊称。

从字形来看,“尹”是一只手执着表示权利的杖,表示有管理百姓的权力,本义是“治理”。章太炎《文史》:“春秋君氏亦作尹氏。《荀子》“君畴”,新序作“尹畴,则君尹一字也。”尹是治民的统称,引申为尊称。君有可能是来源于尹,为了表示更多的意义,因而添加了部首。当然,论据还不够充分。“史”从字形来看,是手拿空容器的象征,意为活干完了,由此有事情已经结束过去的含义。引申指对过去的事情进行记载的官。由此产生官员的含义。《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大史掌建邦之六典,以逆邦国之治”;“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史官掌握有邦国、官府、采邑各级关于治理情况的文书。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说文》)从“父”的字形来看,也是人手持物之象形。从金文的形体看,此物上窄下宽不长,当是石斧之形。甲骨文有从斤从父的斧字。至于究竟所持为何物,文字学家持有不同的观点。从《说文》的释义我们可看出许慎认为“父”字是手持杖。罗振玉认为象手持矩之形;郭沫若认为象手持斧之形。无论是手持什么,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君”字从口,而古人造字时要突出这一字最明显的抽象意义,即“君”是发号施令的人。

二、“君”字义

考查“君”字在古籍中的用例,“君”为统治者的泛称。《论语·颜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除了有具体的指涉对象之外,还可用于抽象意义。《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这里指心为人的精神主宰。《周易·说卦》:“乾为天,为圜,为君。这里指“乾”为天道的主宰。以下为《现代汉语大字典》中“君”的义项:一.古代大夫以上具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仪礼·丧服传》:“君,至尊也。”郑玄注: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二.主宰者。《老子》第七十章:“言有宗,事有君。”王弼注:“君,万物之主也”。三.统治。作动词。《管子·权修》君国不能壹民,而求宗庙社稷之无危,不可得也。”四.封号。如战国有孟尝君、春申君、信陵君。五.敬称。如:下对上。《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六.姓。《正字通·口部》:“君,姓。明有君助”。七.旧指道德高尚的人。《论语·子张》:“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综合以上“君”的义项,可知君指涉范围极广,上至天子、统治者,下至父母良人、平民百姓,均可称为君,甚至可用于一些抽象概念,如人心、天道之上。可以说,这些义项都是君潜在的行为因子,并随着不同的指涉对象而有所改动。笔者在此选取儒家经典《论语》为模本,罗列其中相关的“君”字,并根据它的义项进行分类:

(一)君子“成德之名”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3.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5.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6. 君子不器。7.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8.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9.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10.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11.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12.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13.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4.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15.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16.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17.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二)泛指统治者

1.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2.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3.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4.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邦君:谓一个国中的君主)5.事君数,斯辱矣。

(三)做君子应具备的品质

1.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2.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三、小结

“君”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已不常出现。写信时可称某某君,表示一种尊称。若在口语中出现,也多指道德高尚的人。“事君能致其身”过去成为打倒孔家店的理由,反对者认为这是专制思想,是一种独裁的老教条。但是,通过对“君”义项的分析,以及《论语》中所提到的“君”字。我们得出,“君”的核心意义固然是统治者,这一点《论语》中有所体现。但“君”的引申义还可指道德高尚的人,这一点《论语》中多处提及。因而“事君能致其身”不单指对君主要竭尽全力,还可指更广泛的意义,即对普通人也是如此,答应朋友、亲人的事情就要言而有信。“能致其身”,竭尽自己身、心的力量。也就是说,在社会上做人,要对人、对国家,放弃自我的私心,竭尽全力做好自己承诺的事情。我们在理解“君”这一字时,要综合考虑它的义项,不能被固有的思维模式局限,而导致理解上的偏差。

依据思维的抽象程度,一类词汇可以有专名、相关动词、普遍名词、性质抽象、哲学范畴等不同级别的词义。 “君”正是这样的单字。①“君”有具体意义上的含义,即君主、诸侯、统治者。也有抽象含义上的君,那是理想化的君,即一般的君主规范。在中国古代,又进一步指君道、君德。通过对“君”字形、字义的分析,笔者认为“君”的核心意义是发号施令的统治者。文化的终极成果是人格。中国受儒家文化思想最深,而儒家又提出大量做君子应具備的品质,“君”所承载的人格力量在中国文化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为哲学范畴的“君”是中国最为重要的道德范畴。

注释:

①张分田,政治文化符号视角的“君”字核心词义解读[J].师范大学学报,2008(2):17.

参考文献:

[1]程湘清.古汉语实词释辨[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

[2]郭郛.尔雅注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

[3]申小龙.语言学纲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4]王宏源.字里乾坤汉字形体源流[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年.

[5]张分田.政治文化符号视角的“君”字核心词义解读[J].师范大学学报,2008(2).

猜你喜欢

引申义本义形体
“耐”字原是剃胡须
画说汉字——摆(bai)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韩嚼牙
浅析静物在安格尔绘画中的作用
汉字里的大写数字另有意义
“酉”字初探
“自”的本义是鼻子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