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韩国方言与地方文化的关联性
2017-09-02李相敏
李相敏
摘要:罗常培先生针对文化在语言中的投影从语言文化学角度进行过详细的论述。本文从罗常培先生的理论出发,针对韩国方言与地方文化间的关联性从语言文化学角度进行大略的介绍,由此提出在韩国语教育中韩国方言与地方文化提及的必要性与否。
关键词:韩国语;韩国文化;韩国方言;语言文化学
语言本身是文化的体现,也是文化的载体。构成语言的各個要素在使用过程中都可能隐含语言使用族群自身固有的文化。对此罗常培先生在他的著作《语言与文化》一书中从多个方面进行过论述。一个族群的母语便是方言,方言与地方文化息息相关,所谓普通话亦或韩国的标准语都是国家为社会需要而人为制订的工具语言,虽然普通话(韩国标准语)的源头来自于方言,在发展历程中也融合了各方言中全国普及的词汇,但即便如此其所含有的地方文化与方言相比,既不全面也不准确。所以在学习韩国语及韩国文化时势必要考虑方言提及的必要。本文将从语言文化学角度出发,将韩国方言与其所蕴含的地方文化进行大略的说明,从社会交际及语言使用方面论述方言与地方文化谈及的必要与否。
一、韩国方言
关于韩国方言的划分有着若干观点,最早可以追溯到李克鲁(1932)以音韵和词汇为基础,通过地理历史角度进行的五区划分,即关西方言、湖南方言、岭南方言、关北方言、中部方言,之后小仓进平(1940)经过全国性的语言调查,依据音韵与词汇方面的显著不同将韩国方言分为了庆尚道、全罗道、咸镜道、平安道、京畿道、济州岛等六大方言,这与朝鲜半岛的行政划分基本一致。①不过与仓进平的弟子河野六郎(1945)的分类却不相同,他根据朝鲜半岛的地理划分及音韵现象将全罗道与庆尚道及济州岛共同列为南部方言,京畿道与江原道及忠清道等中部地区列为中部方言,平安道与咸镜道分别为西北方言与东北方言。后期学者们的方言划分大多基于以上三位学者,不过在划分依据上论证颇多。如金亨奎(1958,1962)认可河野六郎的方言划分同时,认为中部方言的范围过大,将中部方言再分为两个方言,即包含有京畿道、忠清道、江原道、黄海道的中部方言与含庆尚道、全罗道、咸镜道、济州岛的庆尚方言。而后从语言学角度韩英顺(1967)根据音韵论与形态论及统辞论将朝鲜半岛方言分为平安道方言、黄海道方言、中部方言、全罗道方言、济州岛方言、庆尚道方言、咸镜道方言、六镇方言。金功七(1981)则以‘音韵、词汇、语法将方言划分东南部方言(庆尚道)、西南部方言(全罗道与部分忠清道)、西部方言(黄海道)、中部方言(京畿道与部分忠清道)、东北部方言(江原道、咸镜道)、西北部方言(平安道)、济州岛方言(济州岛)。李崇宁(1967)通过语言的历时变化作为依据将方言分为六类,即平安道方言(含部分黄海道与江原道接壤部分)、咸镜道方言(含小白山脉西部地区)、全罗道方言(含忠清道论山及金山和小白山脉西部地区)、庆尚道方言、济州岛方言、中部方言(含黄海道部分地区、江原道高城以南、忠清道论山与金山以北、忠清南道)。
从上文可以看出,划分的争议焦点主要在中部地区,而划分的名称多以行政地区命名。目前韩国教科书亦是如此,大体上将朝鲜半岛方言分为庆尚道、全罗道、咸镜道、平安道、京畿道(中部地区)、济州岛等六大方言。
二、方言与地方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方言中含有着丰富的地方文化元素,特别是名词方面更是如此。在韩国全罗道地区对汤类食物通常有两种叫法,例如泥鳅汤可以称之为‘?????(ung gu rak jit guk),又可称之为‘???(chu ed tang),相似的情况还有‘??(bok guk)和‘??(bok tang)、‘???(gae jeong guk)和‘???(bo sin tang)等等。这其中的差异主要在意为汤的结尾词‘guk和‘tang上面,前者为固有词,后者则是汉字词。之所以出现两种称呼上的不同,是由于近代以来很多家用食品的商业化的原因。曾经在家中食用的汤类食品大多用固有词‘guk来命名,随着近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些汤走向了市场。全罗道人对于市场中销售的食品习惯用语汉字词来标记,所以这些汤的名称上就发生了变化②。在全罗道方言中有很多类似的情况,即商品化的食品名词多用汉字词。如果某些食品只有汉字词,如鸭汤的‘???(ou ri tang),参鸡汤‘???(sam ge tang)等,则意味着从古至今都是商品化食品,而非家常餐。
不仅如此在方言方面有些地区的亲族文化与同辈文化也十分有特点。以韩国珍岛地区为例③,通过女性对他人的称呼,不仅可以判断女性是否结婚,还可以知道两人的关系。如女性在婚前对比自己大三至十五岁以上的年长者会称作‘??(o ram),女性朋友称为‘??(seaug mae),在婚后会将称呼分别改为‘???(a jap ssi)、??(seaug nim)。这种称呼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婚前和婚后,也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成三个层级,即同辈、年长、年下。在这样的语言文化下,人们通过称呼的不同确立相互的关系与身份。
在庆尚北道人们在说话时,会通过语言使用上的变化来表现亲密度。一般来说,在敬语体系完善的韩国语话者之间,会遵守敬语体系进行对话。但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为了表达之间的亲密度,会通过简化用语,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将敬语进行简化。如‘爷爷,最近过的安好?(????,? ?? ???????),在表达亲密时会简化成‘????(hal bean gio)这在庆尚北道是一种表达亲近的手段。
这类语言文化现象其实还有很多,由于篇幅无法一一阐述。文化在语言中的体现不仅方便日常生活,也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社交生活。但语言文化现象仅体现在日常人们使用的语言当中,也就是方言。标准话作为人工规范的语言,无法体现一个社会集团所拥有的文化。从上述所列范例充分可以了解方言和地区方言的相关联系。所以若是在一个地区生活,了解方言及地区文化在社会生活及与人交际上会有积极帮助。
三、结论
所谓学习韩国语,便是学习标准话。标准话作为人工规范的语言,在一般交流虽无障碍,但在于韩国人的深入交往及融入某个地区社会生活方面无法提供有效的帮助。所以在韩国语教育中,适当添入方言教育及地区文化教育会对了解韩国和有效掌握韩国语有积极作用。
注释:
①江原道与忠清道被划入京畿道方言中。
②李基甲(2013:25~26)曾在著述中对此进行了分析说明。
③王瀚锡(2010)对珍岛地区文化进行了详细阐述。
参考文献:
[1]王瀚锡.韩国的语言民俗志(全罗南北道篇)[M].首尔大学出版文化院,2010.
[2]李基甲.全罗道的语言与文化[M].知识与教养出版社,2013.
[3]李相圭.『???=爷爷您好』,《方言故事》,太学社,2007.
[4]崔明玉.『韩国语的方言划分』,《方言故事》,太学社,2007.
[5]罗常培.语言与文化(注:胡双宝)[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