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雷利科学鉴定方法的研究
2017-09-02牛梓蓉
牛梓蓉
摘要:19世纪西方艺术鉴定家莫雷利的理论,抛弃前人的主观思想与整体印象的判断,深入到艺术品的细节中进行观察分析,以科学的角度剖析,强调艺术品自身对鉴定产生的重要作用,这种实证意义上的科学方法开辟了艺术鉴定理论的新路径。
关键词:莫雷利;科学鉴定法;艺术品
一、传统艺术鉴赏的不客观性
莫雷利的鉴定方法主要受到当时流行的科学分类法,尤其是居维叶生物比较学方法的影响。他将艺术作品的形式视为艺术精神气质的反映,并列举出三套形式“语言”作为鉴定的依据:一是人物的姿态与动态、衣褶与色彩给人造成的总体印象; 二是一套不总是适用的边缘特征,既艺术家惯用的表情模式;三是由解剖的细节、风景的背景与色彩的和谐等构成。一般而言,画家在作画时总是在最引人注目的人物表情与动态方面着力最多,而像耳垂、鼻孔、拇指球面、指甲等不起眼的部位,则是信手画来,更容易透露出他们的性情和风格手法。这种观点既是美术史经验主义研究的开始,同时也预示了形式主义研究。
这种方法也可称为“艺术形态学”,即是指对一件艺术品的外在形式的理解。再伟大的画家也会无意识的以习惯的行为方式表现,而抓住这部分看似无关紧要的特征,来判断作品的归属。莫雷利认为对艺术品本身的研究,以及与艺术品原物的接触是至关重要的,鉴定家若不能拥有艺术品,至少是亲眼见到过。他对艺术品强烈崇尚与追求的精神,凝聚于他的爱国情怀之中,在他作为众议院的议员清查和编订马尔凯和翁布里亚地区的艺术品目录时,看到大量在战争中被破坏艺术品遗产,呼吁政府制订有效措施保护艺术品,将大量的精力投入艺术品保护和收集上,并将自己毕生所有的艺术品搜集遗赠与贝加莫的博物馆。
二、科学的对待文献证据
由于强调艺术品本身是对鉴赏家惟一的真正记载,所以关于文献证据,莫雷利认为:
“只有在具有科学素养的称职的批评家手中才有价值;在艺术研究的新手或者对这个主题一窍不通的档案保管者手中,它们不仅无用,而且使人误入歧途。”
对于历史学家无疑是最重要的文献证据,莫雷利给予的半否定的态度,固然文献资料有着考证记载的意义,但是从瓦萨里到莫雷利生活的时代,所有的美术史家只用了两种检测手段辅助他们确定艺术品作者:一是总体印象;二则是文献证据。而仅仅依据这些,每一位批评家都认为必须建立一种他自己独特的理论,来看到和再现形式,虽然每个艺术家看到形式的方式各不同,但他们仅从抽象理论中出发,没有经过对艺术作品实际考察,得出的理论也过于表现自己内心的主观意向,用来作为真实性结果,还需深思熟虑。莫雷利提到另一种文献——不断被勤勉和可嘉的探究者从尘埃和遗忘中再次利用的档案中的文献。这些记载是使人了解模糊指点和发现迄今不为人知的艺术家名字的手段。但这些文献有许多被档案保管人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解释,这是传播最严重的错误手段。想要正确的感受艺术品的形式,这绝非易事。但这不是否认“文献证据”没有价值意义。具有科学严谨态度的鉴赏家、批评家,以正确的方式,也就是对艺术品本身的观察判断,防止对画作签名这类“文献”得以错误解释。
三、艺术鉴赏家和美术史家
在《意大利画家》莫雷利以一个意大利绅士与作者莱莫利耶夫(莫雷利意大利名字)的对话的形式,来阐述现代科学鉴定方法。这种新颖的写作方式,使读者认识了解到当时在社会中所认同的方法形式的不科学性,传统的鉴定家将结果建立在对作品主观整体印象和文献证据上,而真正科学的鉴定方法是对艺术品本身的研究。书中不乏举例论证阐明观点。
其中写到了当时德国和巴黎关于艺术鉴赏家和美术史家的论战:艺术鉴赏家谈论美术史家,说他们写他们不理解的东西;美术史家则贬低鉴赏家,只把鉴赏家看做为他们收集材料而丝毫没有艺术生理学知识的奴仆。这位意大利绅士对法国和德国教授们这些草率的看法给予回答:美术史家想要撰写或谈论一个主题的发展,首先应该彻底了解它。在欧洲,美术史教授只从书本中学习美术史,没有接触艺术品本身,这种墨守成规的肤浅涉猎者,导致真正称职的美术史教授寥寥无几。在他认为准备教授别人的人应该首先对实际构成艺术的那些作品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彻底理解他们。只是经过了深入而认真的研究之后一位艺术爱好者才逐渐地、不知不觉地发展为鉴赏家,最后发展为美术史家,不首先当一名艺术鉴赏家,谁也不应冒险进入美术史的领域。其实这里莫雷利表明了自己对艺术品鉴赏的科学态度,乃至一个美术史家需要建立在一个艺术鉴赏家的基础之上,以艺术作品的研究为首要。同时回到上文中提到美术史家对艺术品作者的两种判断方式的局限性和不客观性,这也是艺术史家所要深刻反思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范景中主编.傅新生,李本正翻译.美术史的形状Ⅰ:从瓦萨里到20世纪20年代[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
[2]陈平.西方美术史学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
[3]邢莉.西方艺术鉴定的历史发展和演变[J].艺术百家,2015,6(147):128-135.
[4]張映雪.从施洛塞尔看维也纳学派的历史和传承[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1-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