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后现代主义文论
2017-09-02房鑫
房鑫
摘要:后现代主义是西方20世纪重要的理论形态,并且是西方学术界目前的热点和主流。它深刻影响了西方乃至全球的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本文主要从对其理论的来源分析、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特征以及它对中国学术界的影响三方面来分析后现代文化。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消解中心;无深度;日常生活审美化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二十世纪文论中一股重要的思想潮流,它是在批判和反思西方社会哲学、科技和理性的情况下形成的,并于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80年代达到鼎盛,是西方学术界目前的热点和主流。而所谓后现代主义,即为“现代主义之后”,它反映了对现代主义的质疑和反叛。王岳川教授在其著作中谈到“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体现在哲学上,是‘元话语的失败和中心性、同一性的消失;体现在美学上,则是传统美学趣味和深度的消失,走上没有深度、没有历史感的平面,从而导致‘表征紊乱;体现在文艺上,则表现为精神维度的消逝,本能成为一切,人的消亡使冷漠的纯客观的写作成为后现代的标志”[1]他对后现代发展逻辑进行了梳理和系统归纳,对读者认识后现代提供了重要的思路。本文将从后现代主义产生的理论思想来源、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特征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当代文学界产生的影响三方面来对之进行分析。
一、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分析
任何一种理论思潮的形成在之前都有一些相关的思想的铺垫,都会是有迹可循的。后现代主义理论思潮的形成亦是如此。它的理论源泉可上溯到尼采的一些哲学思想。尼采对由现代性确立的主体中心理性进行质疑。它认为根本就不存在现代性着力强调的恒定不变的主体,认为其是虚构的。同样,他也否认科学真理的永恒性以及它的存在。尼采反对现代性强调的理性,认为那种变化无常、混乱无序、充满激情本能的东西比“理性”更可靠。他的“上帝已死”这句名言意味着一切道德价值都不是本来就存在的而是虚构的。他的这一呼聲一方面打破原有秩序,给人一种新思潮的冲击,开启了思维的发散;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后来虚无主义的泛滥。而尼采的哲学思想无疑为后现代注意的诞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
继尼采之后,海德格尔的有关批判现代性的后现代因子理论取得了很大成就。其中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他对现代技术本质的质疑。他认为要真正理解技术的本质就必须摆脱自柏拉图以来的本质观,寻找另一种本质的理解。他认为技术的本质不是人的动作,也即并不是完全由于人类自己种下后果,也不完全与人类毫无瓜葛,而是“命运”的动作。而人并不是现代技术活动中的“主体”,“命运”才是。他的这一思想反映出具有后现代因子的反主体性的思想,并且反“人类中心主义”以及反理性思想。
而另一位受尼采启发而且于后现代主义理论做出重大贡献的思想家还有米歇尔·福柯。福柯的著名之处在于他丰富的具有独创性的后现代性话语,而他的后现代性话语集中体现在他对现代性的批判中。他对统一的、总体化的理论模式进行了否定,认为它遮蔽了社会领域内的差异性和多元性,导致个性的受压抑,而趋于同一化。并且,他还对现代性之理性进行了批判,他通过对许多精神病人以及正常人的调查研究得出现代理性具有压迫性力量。它通过社会制度、话语等形式对个人进行统治,压抑个人,使之不自由。并且福柯在尼采的“上帝死了”之后提出“人死了”这一惊世骇俗的观点。福柯所指的“人之死”并不是指自然个体的死亡,而是指人的主体性的消失。从这点可以看出,福柯对主体性的解构以及对非理性、疯癫的关注。
二、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特征
后现代主义并不像以前的文化思潮一样有统一的纲领、固定的阶层、鲜明的代表人物等,而是各种流派、观念等的“大杂烩”。但在这些现象中却也有共同之处。著名理论家伊格尔顿提出“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风格,它以一种无深度的、无中心的、无根据的、自我反思的、游戏的、模拟的、多元主义的艺术反映这个时代性变化的某些方面,这种艺术模糊了‘高雅和‘大众文化之间,以及艺术和日常经验之间的界限”[2]下文就是对此的简略分析。
(一)消解中心,具有不确定性、多元性
后现代主义舍弃现代主义的元叙述策略,而推崇无中心、不确定性。后现代主义反映出世界万物处于变动不定中。认为稳定是相对的,即使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其内部仍在变化着。并放弃对终极真理的追求,认为恒定不变的真理是不存在的、虚构的。放弃对事物本质的探寻,而热衷于事物表象的变化。而这种不确定性却正好表达了世界万物的本真状态。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不确定性在文本上表现为:主题的不确定性、意义的不确定性、形象的不确定性、语言的不确定性以及情节的不确定性。而追溯这种不确定性的历史缘由,则可归于二战后人们受战争的威胁,滋生出的没安全感,对一切事物都失去永恒的信任,认为一切都是个未知数。而这种文本的不确定性,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说是多元的。后现代主义反对一切固定不变的模式来统治世界,而主张变革和创新,强调开放性和多元性。主张废除知识等级制度,让其成为一个开放空间。认为任何文本都是开放的,未完成的,依赖于读者的解读,有助于人们思维的发散。新历史主义的“互文性”很好的阐释了这一特性。
(二)平面的、无深度的符号特征
美国当代著名的后现代文论家及马克思主义批评家詹明信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一个消费社会的城市,和商品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他认为“一种崭新的平面而无深度的感觉,是后现代文化第一个、也是最明显的特征”、“表面、缺乏内涵与无深度,这可以说是一切后现代主义最基本的特征”[3]后现代主义艺术放弃作品本身深度模式,不以追求终极真理为主题,并且拒绝挖掘任何意义,不再具有思想性,也不再提供解释,仅仅追求语言快感,达到反文化、反美学的“游戏”平面。对后现代文化的符号逻辑,被鲍德里亚认为后现代主义社会是一个仿真的世界,仿像的技术统治着一切,在后现代文化中,已经没有原本与副本之分。“媒介在依靠符号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不断拼贴意义、制造意义,自觉不自觉地把非真实事件呈现在受众眼前,意义、价值、社会交往均被瓦解”导致文本与作品不同,因而缺乏更深刻内涵,导致艺术真实感的丧失,詹明信称之为“距离感的消失”。endprint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特征
后现代主义的另一特征是对现实无力而转向日常生活琐事,以及热衷于对历史的解构。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中心与权威等级的颠覆和解构的同时,转向了日常生活审美化。韩德信教授认为“西方学者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从其产生的客观基础而论,它是在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质量逐渐提高,人们日益从物质需求过渡的前提下而出现的一种理论对现实的回应。”这说明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在关注人类生存状态这个实践上形成的,也是文学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规律。而以康德为代表的美感距离说认为,美必须是纯粹的、无功利的。这本也有其合理性,但这一古典美学的观点遭到了布尔迪厄的批判。他认为,康德的审美距离说扮演了维护社会等级合理化,拒绝大众的愉悦的角色。布尔迪厄的观点正好契合了后现代主义奉行的对现代主义精英文化认同的颠覆,而走向日常生活审美。日常生活审美化主要指的是审美与现实的功利之间不再有难以逾越的鸿沟,而是互相融为一体现象。它强调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界限的消除,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界限的模糊。要求艺术放下以前高高在上的架子,而与现实生活打成一片。
三、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学术界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引入我国,对中国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其开端为美国著名理论家詹明信于1985年在北京大学作了“关于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一系列的讲座,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后现代理论被相继引入中国,引发了学术界的激烈争论。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就初露后现代主义理论因子。具体表现在以余华、马原、格非等先锋作家的创作上。这些先锋作家们在语言上、叙事结构上以及价值取向上已经初具语言错位、叙事零散、“游戏化”写作的后现代倾向。到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转型,大众文化跃起,市民阶层成为文化消费的主体,使得精英文化收到较大冲击。造成精英文化与市俗文化界线模糊。鲜明的标志是“新写实主义”的兴起。自此可以看出,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已变得逐渐清晰起来。以池莉和方方等为代表的“新写实主义”作家们的作品流露出对现代主义所推崇的理想主义与乌托邦幻想提出质疑,对终极真理和信仰的彻底颠覆和全面否定。作家们以“零度写作”的冷漠态度来对抗现实的冷漠,消解意义,反对超越和提升,并常以反讽、戏谑的笔调来写作,营造语言游戏的审美感受。同时逃离价值判断,注重展现人类的生存状况的原生态环境描写。它模糊了高压文化和通俗文化的界限,追求大众化,目的在于实现众多的普通人对于少数精英阶层的颠覆与瓦解。
后现代主义动摇了西方传统的思维模式,指出其缺陷,也为我国文论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带给理论家们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提供了看待世界的新视角,并且也提升了人们面对当今世界变化不定、文化多元以及探索大自然的不确定的应变能力。还有后现代的一些思想,对我们本土的人文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其中,有时会对我们有益,比如多元、开放的精神,对我们的诸多领域,包括政治民主、文化的多样性、底层研究等等,可以形成非常重要的思想资源。但是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它的消极的一面。后现代主义的放弃理想、崇高、消解意义、享乐至上、游戏人生的态度,多少有些麻痹人的意志。带有颓废色彩,容易走向虚无主义和享乐主义,导致人文精神的消解,道德滑坡等负面现象。因此我们应辩证的看待后现代主义的问题。
四、小结
总之,后现代主义是个很复杂的,难以说清楚的问题。但可以确定的是它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滋生出来的,对现代主义思潮的一种回应。也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由文学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因此,我们不能不加审度就对其进行全盘否定抑或全盘肯定。我们应辩证地看待它的优劣。既要看到其有益的一面,好吸取其精華;又要看到其存在的弊端,摒弃其糟粕,才能更好地为我国当代文学及人民的当代生活做好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9.
[2][英]特里·伊格尔顿.华明译.后现代主义的幻象[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
[3][美]詹明信.张旭东译.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44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