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山海经》中的小说因素
2017-09-02余宁宁
余宁宁
摘要:《山海经》的内容包罗万象,在这部百科全书中实则包含了很多小说因素,本文将从小说形式和内容入手,分析《山海经》中的小说因素,探究其被称为“小说最古者”的原因。
关键词:《山海经》;小说;文本形式;文本内容
对《山海经》的归类历来众说纷纭,书中包含着大量地理、医药、风俗等多方面的内容,此外它还包含着诸多小说因素。
一、形式结构与文本语言
《五藏山经》中对山系的叙述,看似不包含小说因素,但细看其结构,如“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叙述按照空间顺序进行。在《山经》中通常是一座山为起点,通过“又东”“又西”之类的连接词连接起该山系,在描述每一座山时会介绍山中的物产、动植物等,介绍完该山系中所有的山之后,再作小结,使得每一卷结构清晰,充分地展现了叙事的条理性。
《海经》乍一看杂乱无章,甚至出现了一些重复叙述的情节,如“夸父逐日”在《海外北经》已有叙述,而在其后的《大荒北经》中再次出现。这种重复使得故事更加详尽生动,将这两部分的故事合起来看,可以很清楚地把握故事的结构。此外,故事一开头便交代了夸父生活的环境,综上,“夸父逐日”已具备小说的三要素。《海经》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如“刑天舞干戚”等。这些小故事结构清晰,使其在总体上不至于杂乱无章。
从语言上看,首先,《山海经》言简意赅。寥寥数语便将一座山的概况、一个故事叙述清楚。例如,《南山经》“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无草木,多水……则郡县大水。”一小段文字包含了山的位置,名称,物产及山上动物的名称、特点及其预示的吉凶。
其次,《山海经》中采用了类比的技巧,使得许多陌生的动、植物更容易让读者理解。如《西山经》中:“爰有嘉果,其实如桃,其叶如枣”把嘉果的果实枝叶与桃、枣进行类比,读者很容易就能想象嘉果的样子,化抽象为具体,通俗易懂。这些语言虽简短,实则包含着创作者敏锐的观察力,精炼的语言技巧。
二、文本内容的小说性因素
《山海经》中的许多小故事已经具备了小说的基本要素,不论是形象塑造、情节变化、还是环境描写,《山海经》都体现了很高的水准。
首先,从形象上看,《山海经》中的神人形象具有人、兽、神的特征,例如伏羲、女娲便是人首蛇身的复合形象,同时具备神的法力。故事以他们的行动为线索展开,传达故事的主旨,弘扬人物的精神。精卫填海的故事便是围绕精卫展开,通过叙述人物“游东海,溺而不返,化为精卫,衔木填海”的经历串联起整个故事,弘扬了精卫持之以恒的精神。可以说,没有人物就没有办法架构起这样一个精彩的故事。
語言虽然简练,《山海经》对于人物的描写丰富多样,精练传神。涉及到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等。《大荒西经》“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类的外貌描写在《山海经》中并不鲜见;《海外西经》“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操”、“舞”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至于语言描写,《大荒北经》中的“神北行!”便是最典型的例子。
《山海经》不仅完成对人物的塑造,还通过这些形象完成了道德、精神的传达,这其中既蕴含着创作者主观情感,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除了传达美好的精神外,《山海经》还举反例来警示世人。《海内西经》“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杀窫窳……在开题西北”贰负与危杀死了窫窳,受到了天帝的惩罚。这不仅传达了一种“做坏事会受到报应”的观念,又以惩罚之重来警醒人们勿做坏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思想道德的滥觞。
其次,从情节上看,《山海经》中许多故事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大荒北经》中蚩尤作兵伐黄帝一事曲折离奇:蚩尤令应龙攻蚩尤,蚩尤请风伯雨师,两军对垒狂风暴雨;黄帝令魃下凡止雨,诛杀蚩尤;可是魃不复上天,所居之处大旱,叔均言之帝,最终魃被驱逐。这其中叙述了不止一件事情,人物涉及到蚩尤、黄帝、魃、叔均等。两军对垒,天下大旱等冲突激烈,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山海经》的故事引人入胜,情节完整、冲突明显都显示了其包含小说因素的一面。
第三,《山海经》中的地理环境描写比比皆是,这些内容也显示了其小说性的一面。从描写可以看出,昆仑山是帝之下都,有九口井,有开明兽把守,有各种动植物……环境描写给昆仑山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半人半兽的西王母居住于此,勾起了读者对西王母的好奇,这里的环境描写就已经不再只是摹景状物了,而是对人物塑造起到了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山海经》的描写显示出小说的特征。这些小说性的因素也为后世的文学提供借鉴的材料。
参考文献:
[1]袁珂.山海经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4月第一版.
[2]刘新生.《山海经》小说叙述元素分析[J].东岳论丛,2011(5):114-1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