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与死”的悲歌

2017-09-02杜欣遥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23期

杜欣遥

摘要:一群在生与死边缘徘徊的贫苦农民们,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强压之下,身处在水深火热的中国农民,在痛苦与觉醒中奋勇前行,一曲悲壮的农民历史史诗在《生死场》中回荡。

关键词:东北农村;悲凉;贫苦农民

《生死场》主要为我们展现的是“九一八”事件前后东北农村生活图景,描写了王婆、金枝、二里半、赵三等东北农民在“生死场”上的挣扎。作品由对人的生存与死亡的问题转向革命的前途的问题。因此,作品当时被视为抗日文学而受到了左翼文坛的高度肯定。鲁迅称誉《生死场》“力透纸背”地表现出了“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而周扬则将它与萧军的《八月的乡村》等视为“国防文学的提出之作为现实的基础和根据”。

萧红在《生死场》的章节的设置上也是有技巧的,在篇目的的整合上有着季节的变换,有着年轮的更迭,更有着对于小说情节因果的叙述。小说的第一章是麦场,叙述的是二里半找羊;第二章是苗圃,叙述的是金枝和成业的爱恋;第三章是老马走进屠场,叙述的是王婆将自己心疼的老马送去屠宰场,结果自己特别不舍;第四章是青山,叙述的是月英的死和镰刀会的成立,等等一共十七章,通篇来看,小说的结构是一种散空间结构,这是一种通过时间的转换来写作的方式,这种方式看似没有章法,但是在萧红的手里却将其展现得活灵活现,不缺章法,正是散文化所要体现的,也正是萧红小说的精华所在。

《生死场》是一部充满了“悲凉”的小说,小说的内容让我看了之后有种无法表达的同情。在“九、一八”事件前,贫苦的劳动农民在地主的剥削压榨下,心里承受着巨大的生活与心理压力。在第一章中,剛开头就是描写了一只羊的活动,而后紧跟着的是二里半在寻找自己家的羊,召集很多人在找,回到家里麻面婆在做饭,二里半呵斥着她,她却也不由得放下手里的活去找羊,后来二里半觉得羊留着是个祸害,决定放弃,但是麻面婆却不放弃找羊,把饭锅放在一边去找觉得是宝贝的羊,这可见羊对于这样的贫苦农民来说是多么值钱的东西,也可以看出来贫苦农民的生活与心理的压力是很大的。在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贫苦农民们都是面朝黑土,背朝蓝天,充分展现出了农民们的辛勤劳作,为的只是能够摆脱地主们的压榨,而结果却不尽人意,他们有的累弯了腰,有的脚跛了,有的饱受着饥饿的折磨,这样的生活的状态使他们遭受着连猪狗不如的待遇。

《生死场》的女人们也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他们饱受自己丈夫的呵斥,在未结婚之前,男人们把她们放在心上,但是嫁过去之后完全变了一个人。在小说中,萧红把女性的形象塑造成是男人们的奴隶,她们受到男人们的打骂、折磨,她们的心理和肉体上都受尽了折磨,在这样的社会时代里,女人就是扮演着这样的角色。《生死场》中的女主人,王婆第一个丈夫抛弃了她,第二个丈夫死了。她又不得不嫁给了赵三儿这个第三个丈夫。到了她老年的时候,她的儿子是个“红胡子”,被官府抓走枪毙了。王婆由于不能承受儿子的死,服毒自尽,就在一切都准备的妥当,马上就要送上坟场,要钉棺材盖的时候,她醒了过来。文中的赵三也是萧红重点写的对象,他对中国的革命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生死场》的故事仍在继续,这样一群在生与死边缘徘徊的贫苦农民们,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强压之下,有很多人都死在了日本人的手里,在乱坟岗子上,多了好多尸体。在这样的情形下,村子里的男人再也坐不住了,他们准备救国了。在小说的第十三章,有着这样的盟誓“我要中国旗子,我不当亡国奴,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不是亡国奴”。小说中写到。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当时日本人的欺压是如此的愤恨,同时也对于当时的国家的不满,不得不起来救国。就这样人们的热情被激怒,开始离开村子,但是这并没有打消日本人对于消灭中国人的气焰,他们继续在村子里进行扫荡,那些参加“爱国军”的村子里的男人们也逃回来了,有些却死在了外面,没人去救,就这样,村子里的死亡率越来越高,像患有传染病一般地全乡村又在昏迷中挣扎。后来“爱国军”经过,却没人敢跟着去了。小说的结尾是以羊声收尾,我们回看开头,故事也是以羊在嚼树根的声音开始的,这样看来,首尾有着照应,更加体现出了萧红在写小说中的结构并不是没有组织的,小说的结构是很严丝合缝的,这也正是萧红小说成功之处。

小说是以一种悲凉的气氛而结尾,最终我们也可以走进小说去感受到,最终羊的那一声嘶鸣是如此的痛苦。从小说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这幅图景描绘的是黑龙江的某个地方,我们都会不假思索,这个“场”是旧中国地主的天堂,农民的地狱。读着这些人物,感受着他们所遭受的苦痛,我们也不由得唏嘘,一番忧伤涌上心头,这也为萧红将自己坚强背后的敏感,脆弱背后的率真,通过笔尖将她对人生的悲凉、女性的悲剧还有救国的悲哀巧妙的融为一体,这种氛围也充斥着满洲国“死”场的沉重,同时也表现出人们“生”的痛苦。

参考文献:

[1]萧红.生死场[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