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茅盾《春蚕》:于乌镇风俗画卷里窥探农民命运

2017-09-02姚佳慧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23期
关键词:春蚕养蚕风俗

姚佳慧

摘要:本文试从茅盾现实主义短篇佳作《春蚕》写作背景出发,以江南小镇乌镇及其地域风俗为切入点,围绕老通宝一家养蚕的故事线索,在徐徐展开的乌镇风俗画卷中窥探、捕捉资本主义势力冲击下社会发生重大变革之时农民的命运。在自然经济萧条凄惨景象之下,农民注定逃脱不了困顿无奈的悲剧性命运。以小见大,小地方画卷折射了广阔的社会图景。

关键词:乌镇;风俗;养蚕;迷信思想;农民命运

茅盾《春蚕》将一个资本主义势力冲击下的纷繁芜杂的大时代浓缩凝练为一个固守自然经济的江南小镇,以水乡乌镇为典型环境,勾勒了一幅看似平静实则危机四起的现实主义风俗画卷。农村经济萧条衰颓废的同时,以老通宝为代表的小镇中的农民更是挣扎在“丰收成灾”的痛苦深渊中,他们于社会变革下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作者在铺开乌镇风俗画卷的同时,以农民为主要关照、忧患对象,于统一中展现了作品宏大的视野。

作者以乌镇独特的民风民俗串联起全篇,浓郁的地方色彩画卷在作者的讲述中一一铺展开。老通宝面前那“官河”中的水绿油油如锦缎,蜿蜒绵长是乌镇河湖密布、水网交错的特色,岸边成排密密层层的桑树则体现了乌镇种桑的特色。水、树交融,呈现乌镇乡村一片祥和宁静的风貌,体现了乌镇农民历来以蚕桑为副业,“极其自然地表现出江南的地方色彩,又透过富有地方色彩的画面显现那时的社会风貌”(万平近)。而灰白色的空关着的茧厂和“几条短短的战壕”的存在,柴油引擎的小轮船将水面激起泼剌剌的波浪,“轧轧轧的轮机声和洋油臭,飞散在这和平的绿的田野”,则象征着资本主义势力的侵略,严重影响了农民传统的生存方式。老通宝眼前浮现的“老陈老爷捋着胡子摇头的神气”更是则为这个乡村增添了危机与不安,暗示老通宝等农民必然的悲剧命运,进而反映出中国广大农民悲惨生活和不幸命运。

蚕桑业作为江浙一带农村的主要副业,是农民经营田亩以外的主要经济来源。(李丹)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农民视蚕桑为命根子。乌镇养蚕氛围浓厚。《春蚕》围绕老通宝一家“养蚕”这一核心事件,用生动传神的富有生活化的语言将一个个具有浓郁乌镇地方特色的元素缀连起来,绘成一幅瑰丽的乌镇风俗画,亲切自然,贴近实际。茅盾生活在乌镇,因而能娴熟运用各种只有乌镇人才知道的词语,入木三分地刻写出乌镇农民的蚕桑生活,描摹了乌镇特有的养蚕风俗生活画卷,蕴含自然经济下农民从事蚕桑业的命运流变。

作品中所反映的时代,江南乌镇蚕桑商品经济其实已经比较发达,但温润雅致的水乡环境很可能会使人们产生安于现状的心理,封建迷信的愚昧思想还是在老通宝等人身上根深蒂固。譬如,老通宝一家不惜少吃饭而去买“糊箪纸”、“聚宝盆”以求吉祥,把蚕种“贴肉揾在胸前,抱着吃奶的婴孩似的静静儿坐着”以“窝种”,用大蒜头来“卜”蚕花好否,颁布无形的“戒严令”以避免冲了蚕神,根据饭锅上的热气方向以判断揭开“布子”的时机,“收蚕”须得避过“谷雨”那一天。他们怀着虔诚而炽热的心,将这些视为隆重而神圣的仪式,滑稽而荒唐。他们固守着这些过于封建顽固的迷信思想,眼界变得狭隘,难以在资本主义冲击下的社会中立稳脚跟,因而忧患重重。尤其是老通寶对于帝国主义侵略的极端敌视和反抗,将带“洋”字的事物视为“七世仇家”,不懂变通,不愿顺应时代发展,更加剧了蚕桑业的衰落、传统社会的凋敝,由此陷入凄惨命运的深渊。作者通过通过细致描写老通宝一家养蚕活动,对农民寄予深切的关切和同情,是反应传统社会由盛转衰、逐渐式微的真实写照。

在乌镇淳厚质朴的民风中,老通宝等农民勤劳简朴、善良仁厚,对于新思想新变革接受较为缓慢,他们还是用传统的方式养蚕,安于现状,以不变应万变。由老通宝一家风风火火、紧张艰辛的大劳作大奋斗想要脱离困境,赢得春蚕的空前丰收,却酿成“丰收成灾”的后果,买了桑叶又而负债、卖地,落得个“白赔上十五担叶的桑地和三十块钱的债”的不幸结局。事实证明,老通宝的传统经验终究是不够用了。

在乌镇充满泥土气息的静逸明秀的风俗画卷中,一幕幕蚕桑生活图景生趣盎然,水乡风光明朗而别致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但就这一风俗画卷中,也隐藏着不平静的因素,自然经济在资本主义的冲击下生命力衰减,社会经济境况萧条凄惨,农民由于不能及时作出适当的生产生活的调整,陷入愈加困顿窘迫的生活,无奈地上演一幕幕命运悲剧。正如老通宝那样,先是“惴惴不安”,后而希望与现实碰撞,理想破灭之后一切重归虚无。他是时代变革之下大部分农民的典型代表。

作者遵从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站在时代变换社会革新的风口浪尖,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情怀,选取水乡乌镇为叙事背景,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浓墨渲染了江南小镇养蚕的故事,以老通宝的独特视角展示了中国近代农村的衰败史,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赋予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人物之间不断的矛盾冲突之中深刻反映小农经济凋敝、农民丰收成灾的残酷现实,体现鲜明的时代精神,使广阔的社会图景浓缩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年代,保守迷信的小镇里,并由小镇生发、延展得到更深远的内容,充满地方特色。作者始终寄予农民命运密切的关注与深切的同情。

参考文献:

[1]李丹.近代经济视野下的茅盾文学创作——以农村题材小说为例[A].中国近现代史料专题研究[C].2011.

[2]万平近.广阔的社会图景和浓郁的地方色彩的统一——读茅盾三十年代前期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札记.[A].茅盾研究论文选集(下册)[C].1983.

[3]余连祥.稍叶——吴组缃先生不了解的一种蚕乡习俗[J].中国现代研究丛刊,2009年第4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春蚕养蚕风俗
养蚕不易
养蚕记
不同国家母亲节风俗
渔歌子·咏春蚕
嫘祖养蚕的故事
春蚕
跟踪导练(四)4
养蚕记
春蚕
日“高学历风俗娘”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