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提升研究

2017-09-02易芯如

卷宗 2017年22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能力提升高校辅导员

摘 要:随着社会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高校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密切接触的对象之一,在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提升高校辅导心理辅导能力意义重大。虽然在工作中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能力提升面临着诸多困境;但辅导员却也可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身心理辅导能力。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提升

近些年,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恶性案件时有发生。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成为当今社会所关注的对象之一。而高校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亲密接触的对象之一,同时又作为高校心理健康三级网络中的重要一环;在实际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承担着举重若轻,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国家也对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能力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2004年中央16号文件提出,“要重视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01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文件中进一步明确指出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等。

当下,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能力已成为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作为高校辅导员应充分认识到提升自身心理辅导能力的重要性,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克服困难,抓住契机,通过多种渠道积极主动地提升心理辅导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提升其心理调适能力。

1 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提升的意义

无论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是工作实际的需要,实践都表明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通过谈心谈话等一定程度上确能帮助学生调适一般的心理困扰;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帮助学生提升自我心理调适能力。高校辅导员提升自身心理辅导能力:一方面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同时也是对自我的完善,对自身的成长与发展也大有裨益。

2 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提升面临的困境

心理学专业知识欠缺,提升心理辅导能力的支撑乏力。

高校辅导员毕业于各类专业,相当一部分的辅导员没有专业心理学的教育背景,在实际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没有心理学理论支撑,也欠缺谈心谈话的沟通技巧。另一方面,很大比例的辅导员从高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社会经历较少,在面对心理危机事件时处理能力较差;在鉴别学生心理问题性质,以及鉴别心理问题严重程度方面能力不足或不够及时敏锐。此类原因常导致高校辅导员在提升自身心理辅导能力时倍感乏力,或面对学生心理问题常感到手足无措,进而学生心理辅导的效果不佳。

工作繁杂,提升心理辅导能力时精力不足。

高校辅导员除开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也得负责所带班级的奖勤助贷,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培养,以及学校学院布置的其他事务性工作。工作繁杂,而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同样需要耐心与精力;而事后对工作中遇到的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同时补充学习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提升自身心理辅导能力也是极需精力与热情的。面对自身心理辅导能力的提升,高校辅导员或是时常忽略了其重要性,或是时常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处境。辅导员精力是有限的,如何在常规的事务性工作与心理辅导工作之间寻求平衡,尽可能地提升自我心理辅导能力;是高校辅导员面临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

3 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提升的途径

1、抓住机遇,认真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提升心理辅导能力。

随着国家、社会、学校等对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能力的重要性认识的提升,高校辅导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讲座,学习心理辅导的注意事项,关键步骤,谈话方法等。其次,积极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交流会,把实际工作中的疑惑与同事、心理老师进行交流,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实践表明交流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高校辅导员队伍中有一部分具备心理学专业知识;日常工作中与心理学专业的同事交流,也可帮助辅导员提升自身心理辅导能力;另一方面,也可请心理学专业的同事推荐高质量且兼具可读性的心理学书籍进行阅读学习。

值得注意的是,现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也成为时下学习的一种新兴热门方式;高校辅导员无需安排专门的时间去实体课堂学习;而可以选择通过慕课或者其他的网络课程进行专业心理学知识的学习。通过此类方式,帮助节省出精力与时间同时较便捷地进行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积极报考国家心理咨询师,在这一准备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可系统地学习到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心理学知识的储备可为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2、因材施教,合理借助利用各类心理辅导工具提升心理辅导能力。

学生性格千差万别;一部分在遇到心理困惑时,愿意主动与室友,同学或者辅导员进行沟通,此时谈心谈话可能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沟通方式;而另一部分学生遇到心理困惑时,不愿或者不能主动与他人分享,渴望其他更为私密的方式得到疏导,此时助人自助的方式就更为适合。高校辅导员可适时了解时下颇能被年轻一代接受的心理调适方法,比如阅读疗法,音乐治疗,运动等,并利用周末点到班会,主题班会,或者形势与政策课等与学生进行分享交流,帮助学生提升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阅读疗法是指藉由阅读图书或接触其他信息材料,帮助读者纾解负面情绪困扰,进而达到身心平衡之状态。而我国自古也有“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的说法。哲学和心理学类的书籍对于学生进行自我疗愈大有裨益,譬如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的《一生中不可不想的事》可帮助阅读者思考人生;黎巴嫩哲学诗人纪伯伦的《沙与沫》、台湾作家张德芬的《认识全新的自己》对于抚慰从原生家庭中所遭受的创伤不可小觑;美国作家盖瑞·查普曼的《爱的五种语言》可以解答有关亲密关系的一些困惑。而音乐、运动等也被科学证明对于释放生活压力效果明显;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中可借助书籍、音乐、运动等方式或工具帮助学生提升自我心理调适能力,而这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3、承上启下,积极参与在实践中提升心理辅导能力。

高校輔导员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中的重要一环,在实际工作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功能。对下辅导员可挑选责任心强、心理素质强且有一定心理学基础的同学作为班级内的心理委员,平日协助加强对班级学生的关注。同时辅导员要适时接受心理委员的反馈,对于反馈的问题,及时地给予关注、引导;并客观地根据自身现有的心理辅导能力判断是否寻求学校心理咨询室老师的帮助。对上辅导员应积极配合学校专业心理咨询老师的工作。高校工作实践中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在与学生谈心谈话后,其专业知识和咨询经验在帮助其分析诊断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后,必要时心理咨询教师会与高校辅导员进行沟通,以便了解咨询学生更详实具体的信息。此时高校辅导员应积极地参与到心理辅导实践工作,将日常观察、谈话等了解掌握到的学生情况及时地反馈给心理老师,配合心理咨询室老师的心理辅导工作。在实践中提升心理辅导能力。

4 结语

高校辅导员提升心理辅导能力不仅可以更好地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助人自助,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同时对于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辅导员在充分认识到提升心理辅导能力的重要性之后,可抓住机遇,认真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因材施教,合理借助利用各类心理辅导工具;并积极参与学生心理辅导实践。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心理辅导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政.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就心理辅导能力而言[J].才智2016.

2、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 .2004-10-15.

3、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Z]. 2014-3-25.

4、彭文涛. 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能力结构研究[D].兰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10.

作者简介

易芯如(1989-),女,汉族,四川武胜,硕士研究生,现为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会计学院辅导员。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能力提升高校辅导员
匠心优化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浅析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运用
学生写作能力的实用价值及其提升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