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的几点思考

2017-09-02林鑫

财会学习 2017年16期
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事业单位发展

林鑫

摘要: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实施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杜绝贪污腐败行为、促进财政预算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但会计集中核算实行初期也面临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资产管理不完善、工作效率不高。今后事业单位应当积极转变观念,加强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建设,改进资产管理,并实现与核算中心的密切配合,促进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有效落实。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发展

会计集中核算是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事业单位作为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其会计核算工作与公共服务质量密切相关。应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对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规范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完善审计监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会计集中核算制的实施还不够成熟,因而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完善,从而实现会计核算工作的良性循环发展。

一、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的意义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指在保留事业单位资产所有权与使用权、财务权的基础上,以会计委派的方式集中处理各项会计核算业务。这种新型会计核算制度的特点体现在事业单位仅设立报账员,而不再设置会计和出纳岗位,核算中心集中负责会计核算管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作为一种全新的突破,在核算机制上实现了根本性的创新,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杜绝贪污腐败行为、促进财政预算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实施以来,由于事业单位不再设立会计和出纳岗位,而是将各项支出报给核算中心即可,因而极大地减少了中间环节,是工作效率提升的一项有效措施。而且近年来国家为推动公共服务的发展,对事业单位的拨款力度不断加大,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问题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会计集中核算制要求事业单位的各项支出都要经过核算中心的审批,这对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至关重要。

第二,杜绝贪污腐败行为。从以往对事业单位的审计监督结果来看,会计集中核算实施以前,单位内部私自设立小金库、预算外收支、财政资金的不合理使用等问题经常存在,而且带有一定的隐蔽性。会计集中核算制要求相关凭证单独管理,从而有助于审计监督部門对会计信息的检查。因此,统一核算控制了事业单位的弄虚作假行为,在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真实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促进财政预算改革。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行财政体制改革,传统的核算方式下,事业单位独自核算容易忽视财政资金的流向管理,而且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缺乏严格的监督,进而导致财政预算作用的削弱。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则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分散管理的弊端,不仅能够为预算编制提供依据,而且各单位的开支项目必须经过核算中心的审核才能入账,为确保财政资金公平使用、严格预算执行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

二、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面临的问题

会计集中核算制对规范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作为一种新型的核算方式,其实行的初期还面临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第一,对会计集中核算的认识不到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要求事业单位不再设立会计和出纳岗位,而是由核算中心统一管理。这种新型的模式是对传统核算方式的一种突破,因而容易导致事业单位与核算中心对相关工作认识的不到位。一方面,从事业单位来看,管理人员往往认为职能被削弱,对报账员的工作监督不严,而且在与核算中心的配合方面也会存在被动性。另一方面,从核算中心来看,集中核算实施后中心的工作量大幅增加,工作人员每天以应对基础核算工作为主,对相应的监督和服务工作则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

第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不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在我国实行的时间还不长,核算中心对事业单位经费使用主要是以预算为参照,而在实际的资金使用中也会遇到超出预算的情况。如果超预算的资金使用需求是合理的,核算中心可酌情处理。但是此类情况若经常出现,就会关系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些都是现有制度中不完善的地方。另外对于集中核算的责任归属也需要从制度上予以明确,例如一项账目的核对过程中常常经过多个程序,会涉及多人的参与,一旦出现问题,很难找到具体的责任归属。

第三,集中核算与资产管理的脱节。实施会计集中核算以来,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获得了更加有效的监督,核算中心需要对各单位的票据凭证进行严格的审核。但是由于事业单位的资产并没有发生所属权的转移,所以核算中心也会出现对各单位资产管理不清的问题。而事业单位认为资产管理是核算中心的责任,日常工作中疏于资产的维护和保养,国家资产的保值增值势必会受到影响。核算中心很大程度上是以凭证作为核算的依据,对于资产的实际价值评估并不到位。

第四,会计集中核算工作效率不高。实行集中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加强财政监督,其中间环节的减少正是效率提高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在会计集中核算制实行的最初阶段,核算中心也面临工作内容复杂、相应人力匹配不足的问题,这也是工作效率不能有效提高的重要原因。由于核算中心对各个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不完全了解,资金款项的清理速度相对缓慢。加之事业单位与核算中心的沟通交流不到位,也会影响到信息传输的及时性。

三、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的发展建议

针对当前工作中的问题,为促进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推行,事业单位应当积极转变观念,加强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建设,改进内部资产管理,并努力实现与核算中心的工作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第一,积极转变观念。作为一种全新的会计核算方式,集中核算的实施首先需要事业单位在思想上认可和接受。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推行后,更多的是带给事业单位角色上的转变,而不是对管理权限的削弱。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必须树立起全局观念,充分认识到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战略意义,明确事业单位与核算中心的角色分工,进而规范当前的工作。事业单位领导者更要以身作则,积极向各部门员工宣传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与要领,鼓励全员配合集中核算工作。

第二,加强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建设。为保证财政预算的有效执行,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应用过程中应当及时明确相关开支标准,新标准确立后,核算中心必须严格遵循相应的制度标准审批资金,尽量杜绝实际支出超出预算的问题发生。而且为防止权责分配不清的问题,现有法律法规也应进一步完善,尤其是要对相关主体在核算工作中的法律责任予以明确,以确保从基层报账员到核算人员保持严谨的职业操守。此外,事业单位还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并主动接受外部的广泛监督,充分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實性。

第三,改进内部资产管理。会计集中核算只是在事业单位不再设立会计和出纳岗位,但是资产的实际所属权仍归事业单位所有。因此,事业单位也应对内部资产的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善于从实际出发,定期对资产进行维护保养,努力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核算中心应将账面核算与实际资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事业单位资产的盘点与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确保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相符。

第四,实现与核算中心的协调配合。会计集中核算效率的提高需要事业单位与核算中心的共同努力。各单位应当大力推进信息化管理,加强报账人员队伍建设,定期组织报账人员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促进基层会计信息的及时、准确汇报。同时核算中心也应深入到各单位内部,主动与事业单位展开沟通交流,了解会计集中核算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切实发挥监督与服务职能,并给予管理上的指导,积极与各单位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

四、总结

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实行是一项重大的改革,对事业单位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加强监督管理至关重要。同时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会计集中核算也离不开各单位的协调配合以及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事业单位应当对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给予科学的认识,并积极转变观念,加强与核算中心的交流,切实为维护事业单位的资产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冯月琦.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及财务管理问题探析[J].经贸实践,2017(03).

[2]郝立曼.新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6(12).

[3]刘岩.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03).

[4]王晓荣.会计集中核算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控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商论,2016(08).

[5]肖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利弊与措施[J].会计师,2016(24).

(作者单位:山东省足球运动协会 山东省足球运动管理中心)

猜你喜欢

会计集中核算事业单位发展
区域发展篇
气象部门会计集中核算思考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策略
完善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探讨
图说共享发展
石油企业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研究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