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职教现代化发展探究
2017-09-02姜汉荣曹荣
姜汉荣 曹荣
【摘要】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县域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并从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体系构建以及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初步勾勒出县域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美好蓝图。
【关键词】县域职教;发展现状;职业教育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44-0031-04
在我國,全面现代化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而职业教育现代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亦是现代化的应有之意。但由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现代化进程快慢不一。与之相应,职业教育现代化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紧密相连,具有了很强的地域发展背景。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地处苏中,经济社会发展介于苏南发达地区与苏北欠发达地区之间,基础教育水平与质量较高。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职业教育为例,审视县域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现状,厘清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可以为本地区逐步实现较高水平的职业教育现代化提供现实依据。
一、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一)县域职业教育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分析
1.政府政策扶持本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通州职业教育能够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与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制订详细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并适时设置相关机构,对重难点工作进行集中创建与突破,近年来在省市多项创建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效。由于受到政府重视,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经费相对充足,尤其在政府推动下,区域内职业教育正处于发展的上升阶段。
2.学校机制引领职校师生专业成长。教师自我发展意识强烈。各职业学校通过学习培训、专家讲座等形式的引领,教师普遍制订三年发展规划,设计成长阶梯书,名师协议培养,团队协作发展,学校制度激励,形成了校、区、市、省教坛新秀一教学能手一骨干教师一学科带头人一特级教师的多层发展格局,涌现了一批省市名师。学生发展意识整体较好。目前,通州职业教育三年制中专就业班、五年制高职大专班与三年制中专对口高考班三足鼎立,而三年制中专就业班中有70%以上的学生通过成人高考、开放教育等取得大专学历。通州职业教育取得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毕业学生已占到50%以上。
3.紧跟人才需求的专业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就专业建设而言,通州职业教育在“十二五”期间已经建成机电、数控、财会、计算机等多个品牌专业,而以机电专业群发展最为完备,基本满足本地区机电制造行业不同工种的人才需求。艺术设计专业紧跟地区产业发展,家纺设计、建筑施工等为本地区重点支柱产业提供了一定的人才保障,专业生命力旺盛。近年来的生源质量与数量屡创新高,专业发展得到强有力支撑。
(二)县域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度分析
通州区域内人才需求旺盛。非公企业的用人调查除发现普通适用技术人才比例偏低以外,也反映了本区域企业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后续需求的旺盛。从理论上来讲,职业学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本区域企业基本可以吸收且不饱和。与之对应,通州职教为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以通州中专为例,学校每年走上工作岗位的大、中专毕业生稳定在800名以上。近两年,学生本地一次就业率在80%以上,对口就业率也达到了75%,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显而易见的是,县域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度较高。
第一,本地区职业教育得益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通州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的长江三角洲,与上海隔江相望,良好的区位发展优势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推高了人才需求的质量和数量,客观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发展,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撑。
第二,本县域职业教育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与层次,以更好地服务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应该继续扩大办学规模,充分发挥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在功能,进而扩大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职业学校要在内涵建设上下功夫,尤其在政校企合作、中高职衔接等方面要积极有为,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使职业学校成为产品研发与创新的主要基地。
(三)县域职业教育与区域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分析
1.职业教育有力促进了区域社会协调发展。通州区重视教育事业,能够积极筹措资金发展教育,成绩显著,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成效更为明显。通州职业教育培养了一批文化素质较高、专业技能较强和职业道德水平较高的优秀人才,在各行各业的职业生产岗位上、在各自生活的社区中、在家庭生活中为地方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是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文明社区的创建者、幸福家庭的缔造者。
2.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偏低,有待进一步提高。通州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文明城市水平的不断提高,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也让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存、发展理念产生了深刻变化。但人们对于职业教育还存在着很大的偏见,这从历年招生时所需开展的大量工作可见一斑,也可以从生源质量上窥得端倪,加之职业教育本身的不作为、少作为,极大地影响了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的发展及其体系的构建。
3.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的促进办法还不成熟,影响着社会办学的热情和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多年来,地方对职业教育有投入,但略显不足。同时,区域内扶持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政策还没有制定,难以有效促进本地企业及社会民间力量参与职教办学,也影响到了学校的自主发展能力。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职业教育的综合竞争力不强。而职业教育发展不良的后果就是影响本地全民素质与文明程度,进而影响企业生产效率与效益。
4.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布局的不合理深刻影响到职教发展与人才培养。本区域内现有的主体职业学校基本各自为政,通州中专机电、财会、家纺等具有优势,建筑类专业也有一定规模;而通州建校建筑类专业师资力量雄厚,规模较大,具有先发优势;新联农业综合技术学校以农业类专业起步,在农牧渔、化工等专业上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专业有错位,但缺乏引导,布局不合理。在新的历史时期,即使与苏北等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相比,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规划、引导与扶持也已经明显滞后,与本地域经济社会发展更不相称,已然影响到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综合竞争力。
二、现代化视阈下的县域职业教育发展探究
(一)统筹规划,通过整合县域职业教育资源提升职教发展综合竞争力
1.合理调整县域职业教育布局。在通州县域内,区农业综合技术学校原以农业化工类专业为主,由于地理位置较偏,招生规模逐年萎缩。通州中专地处城区,专业结构较为合理,对生源的吸引力较强,办学规模稳定。根据本地产业发展重点,通州职教可以优先发展机电类、建筑类、家纺类及现代农业类专业,合理开发专业群链,推动通州职教抱团发展,提升县域职教综合竞争力,以支持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同时,通州还应该充分重视社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加大各镇社区学校建设力度,形成村、镇、区职业教育新的网络格局,并通过各种学习、培训活动,加大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保障力度。
2.适时提升县域职业教育办学层次。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要良性互动,二者就必须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与层级上相适应、相匹配。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已经表明,职业教育发展最终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与支配,但适宜的职业教育也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一般来说,职业教育结构发展变化的总趋势是由以培养初、中级技术型人才为主向以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过渡。随着我国发展战略的进一步调整和本地区工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一步加快,县域内及周边地区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将会发生新的变化,培养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必将成为教育发展的重点。
3.建立行业有效融合机制。现代经济以新技术为纽带,行业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现今世界的经济生态。如在3D打印技术的支持下,传统建筑业就使用了原先主要运用于机械制造业的数码编程技术,进而提高了整个行业的生产效率。同样,同一行业的生产、服务与管理也出现了不同专业间的融合,如电梯操作早已成为现代物业管理的必备技能,原先的不锈钢加工技术运用到建筑装饰中就需要机电专业的学生掌握更多的美术知识。各行业与职业教育的横向融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布本行业发展趋势,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权威依据;二是制订本行业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并向教育部门提出咨询建议;三是与教育部门联合组织跨行业的职业技能竞赛,提前介入行业精英和从业人员的选拔、培养、储备和使用;四是参与职业技能鉴定与职业教育教学督导活动,形成职业教育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另外,行业办学应该得到国家鼓励,教育部门应该以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协助行业办好职业教育,实现政、商、校、企多方共赢。
4.健全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服务体系。目前,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社会服务机制还未最终形成,缺乏适应职业教育特色的专业设置宏观管理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中等职业学校缺少专业设置所需的决策信息。而信息不对称的结果就是职业学校和用人企业自行其是,造成人才培养的结构性失衡,形成人才资源与职业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敢于创新,以校本化发展构建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体系
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建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能够规范职业教育发展,促进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规范系统。一方面,职业教育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坚持教育公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要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不盲目跟风。
1.建立现代职业学校行政制度。县域职业教育应进一步调整职业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置,明晰部门管理权责和功能。打破行业系统局限,在集团化发展上有所作为,如将拥有建工系统行业办学优势的建筑学校纳入统一规划,合理配置各校专业职能。各职业学校内部应该建立校董会、校务会、家长委员会,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现民主优先、发展优先。
2.建立专业与产业吻合度调研机制。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建立起专业与产业的吻合度调研机制,定期调查、分析研究职校毕业生本地就业及就业吻合度情况,有计划地调整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提高职业教育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对于专业技能要求不高的通用型专业(如一般的电子操作工)以及以提供相关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相关专业,职业学校可以采取社会“订单”培训等途径加以替代;对于发展相对较早的传统骨干专业,可以通过专业课程的延展实现专业的深度、纵向发展,以降低学生的可替代性,增强市场竞争力,如机电一体化专业在经济发达区域可增设电梯维保这一专业方向;对于与主要产业、新兴产业关联度较强的专业(如机器人应用专业等),可以整合学校资源,尽早消除专业设置的“盲点”;对于招生规模过大或用人单位学历要求较高的专业(如会计电算化专业),可以通过减少或稳定招生人数弱化专业的横向发展,以实现专业学生充分就业;对于规模较小或持续萎缩的专业(如电子专业、计算机技术应用专业)可以进行相近专业的整合,以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3.建立校企一体化办学机制。职业教育与企业的有效对接必须是建立在多方合作的共同教育价值观基础之上。这种共同教育价值观主要体现为学校和企业必须将职业教育视为一种有回报的投资,并采取发展与需求双驱动的动力机制,彻底抛弃“校企合作只是职业学校的教学辅助手段”等陈腐观念。学校和企业还必须意识到校企合作不仅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更是一种先进的教育观念,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就现阶段而言,基于共同的教育价值观基础之上的校企一体化办学,其关键在于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的资源整合,主要包括人、财、物及其他有效资源。人,是指身处不同岗位的人的身份认同;财,是指学校与企业在财力上的相互协作;物,则是指企业生产管理与学校实习教学一体化设施设备的整合,归根到底是生产與学习功能的整合。同时,校企一体化办学还可以在其他资源方面实现更深层次的共建共享。学校与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教学与生产管理平台,各自收集有效的大数据,再通过一定的技术分析,最终形成制定、调整教学与生产管理的可靠依据,有效保证了各项决策的合理性。
(三)紧跟时代,深入探索与实践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1.信息化校园建设。《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指出:“到2015年,职业院校配备够用、适用的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设施;90%的职业院校建成运行流畅、功能齐全的校园网,信息技术能够支撑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科研等各项应用;85%的职业院校按标准建成数字校园……”这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各职业学校进行新一轮校园建设与专业规划的背景和应有条件。
2.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核心内容。各地要选择适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专业,引导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县域职业教育应该积极争取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创新现有办学模式,促进产教融合,提升专业技能教学水平。
3.新课程改革。《2013年全省职业教育主要工作》早就指出,“推动中等职业教育‘2.5+0.5、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4.5+0.5人才培养改革,研究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开发各专业大类教学指导方案,组织精品课程、示范教材开发和评选”。要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之下探索新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积极开发具有区域特色与校本意义的地方课程,编写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库,释放课堂活力,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同时,还应切实将已开发课程落实到中职教育的课堂上,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课程改革成果。
4.国际办学交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众多行业走在了其他国家的前面。职业教育领域同样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与其他国家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有利于职业教育国际化,并可以向欠发达地区和国家输出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