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程维度分析语文教材的开发与利用
2017-09-01徐敏
【摘要】从过程维度看,语文教材的开发与利用包括分析、调整、加工、使用、反思与“再生产”六个环节。教材的分析和调整应教学目标为标杆,一以贯之;教材的加工和使用应注意“万变不离其宗”、权衡“深教”与“浅教”、超越与创新;教材使用的反思与“再生产”应注重回顾,并考虑“剩余价值”的作用。本文以闻一多的《死水》为例,通过对其教材开发使用过程的把握,从而探寻如何对语文教材进行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语文教材;开发与利用;过程;死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都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中提及“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教材观变革的影响下,教师应变过去习惯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开发使用。普遍地说,各个学科教材的开发与利用基本可以囊括这几个环节:分析、调整、加工、使用、反思。而语文教材有其特殊性—采用文章篇目编组而成。教材文本的教学资源本身就是多元的,在“一课一得”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的文本还有大量的“剩余价值”。考虑到其“剩余价值”,更应增加“再生产”这一环节。本文试以人教版高一必修一闻一多的《死水》为例,探讨如何对语文教材进行行之有效的开发与利用。
一、分析与调整
要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应首先确定教学内容,包括分析教材与教材内容的调整。
(一)分析教材:通读与研读文本,确定教学目标
分析教材是教师备课的首要环节,也是教学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对教材进行分析,可以通过通读与精读得以实现—通读,整体把握文本,分析编者意图;精读,深入文本内涵,根据分析文本、课程标准、单元目标、学情等确立教学目标。
《死水》是现代著名诗人闻一多的代表作。这首诗很好地体现了新格律诗“三美”的艺术特点;其丰富的意象较为典型,“绝望的死水”有其深刻的象征意义;整首诗歌充满了作者浓厚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因此,教学设计应重点考虑这三个问题。
此外,确定教学目标还需综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对象的学情以及单元目标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诗歌与散文”的学习目标有如下表述:“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死水》是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第一单元的一首诗歌,这个单元主要学习现代诗歌。在单元引言中,其提到“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在学情方面,高一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应利用其优势学习诗歌,感受诗歌情感。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诗歌学习兴趣不浓,阅读能力、分析鉴赏能力及对诗歌整体感知能力都较差。因此,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和能力,做到多朗读、勤思考。由此,可以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如下:
第一课时:
1.通过反复诵读与品味语言,初步理解新格律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艺术特点。
2.通过品味语言与教师点拨,深刻体悟诗人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以及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
第二课时:
1.通过品味语言,深入感受诗中丰富的意象,并进一步理解诗歌中象征的艺术手法。
2.通过品味语言与小组合作讨论,深刻体悟诗人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以及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材内容的调整
在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应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这不仅包括对既有材料的灵活开发与利用,还包括对教材之外的其他教学资源的整合運用。真正做到使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从而解决教材统一性与学生需求多样性之间的矛盾。
教材中《死水》这一课由诗歌文本、注释、研讨与练习三部分组成。而通过对《死水》教学目标的确定,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本课计划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的教材内容有所出入。因此,我们应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死水》是典型的新格律诗,应增加新格律诗的“三美”的相关知识;注释部分对于闻一多的介绍过于简单,不利于学生把握诗歌,需加以补充;要把握“绝望的死水”这一象征意义,则需要补充《死水》的写作背景,从而知人论诗,体悟本诗的情感与主旨。
值得注意的是,对教材进行开发与利用,不仅包括教师对教材的开发,还包括学生的开发。如今,学校、教师已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也可以广泛通过各种渠道学习知识。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对教材开发的作用。例如在《死水》一课中,需补充对诗人闻一多与本诗写作背景的相关知识,这一部分的知识补充,完全可以让学生在预习中完成;在课堂上,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自己查阅到的相关资料。由此,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实现了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目的。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教材分析与增删调整能力是其教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提高此能力,则需要加强自身的文学理论素养与教育教学知识,通过扎扎实实的学习、平时的积淀与广泛涉猎,逐渐成长。
二、加工与使用
教学不是简单地传递、灌输书本知识,而是结合具体教育情景批判性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的过程。在对教材的加工与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万变不离其宗
虽然我们强调对教材进行开发与调整,但这并不意味着脱离教材,天马行空,随意更改教学内容。教材是教育部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地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因此,对教材的加工与使用要做到“万变不离其宗”。
(二)权衡“深教”与“浅教”
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后,我们应考量,这部分教学内容到底是应该“深教”还是“浅教”,从而确定加工与使用的程度。要做到这一点,重点是要确定教学重难点。其他部分可以略讲浅教,甚至让学生课外自主学习。
例如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死水》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诗中丰富的意象,进一步理解诗歌中象征与反讽的艺术手法,并深刻体悟诗歌情感;教学难点是把握“绝望的死水”这一象征意义。由此,可以把握对教材加工与使用的程度—精加工与使用诗歌中有丰富意象的二、三两节,并且恰当把握《死水》的写作背景。
(三)文本超越,敢于创新
现如今,由于校本教材专家性话语的垄断与教师自我的失语症,教师对于教材的开发与利用缺乏创新意识,大多都是墨守成规。而这样随波逐流的教材使用方式,最终只会使教学变成一潭死水,缺乏生机。因此,教师对于教材的加工与使用,应结合教学实际,做到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进行创造性使用,从而探求教材与课堂的最佳接口。
例如在《死水》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本课时知识与技能部分的教学目标为初步理解新格律诗的“三美”的艺术特点),完全可以不拘泥于本首诗,而将同一单元的另一首诗《再別康桥》与该部分的教学融为一课时,即同时学习两首新格律诗“三美”的特点(但需注意,《死水》仍为本次课的教学主体,《再别康桥》只是起对比、补充与拓展的作用)。之后再学习《再别康桥》时,新格律诗“三美”知识点的教学就可以通过复习,一语带过。
三、反思与“再生产”
需要注意的是,授课结束并不代表教材的使用完毕。授课完毕,还需对教材进行反思与“再生产”。
(一)反思总结
由于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并不一致,因此需要对教学进行反思,从而进行再认识、再思考。反思的内容,包括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学内容等。这里主要指的是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即对本次课教材开发与利用的反思。这一反思,可以通过对自己的诘问得以实现: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得当?还有哪些是应该增删调整而未做到的?这一次课的教学内容是否能达到教学目标?”通过诸如此类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剩余价值”与“再生产”
文章的开头,提到了语文教材的“剩余价值”。语文教材采用文章篇目编组而成,教材文本的教学资源是多元的,而在教学中,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事无巨细地讲解每一个知识点。因此,文本还存在着大量的“剩余价值”。
阅读教学需要拓展延伸,但这种拓展延伸必须是“语文”的拓展延伸,“语文”的拓展延伸却有着文本难找的困惑。如果考虑到客观事物的多重性,能多元挖掘开发教材文本的多重内涵,多角度全方位利用教材文本的“剩余价值”,就能找到理想的答案:或学期全盘考虑作内部拓展延伸的搭配,或就现成的单元内部进行拓展延伸。所以,这些“剩余价值”,就是进行教学内容“再生产”的最好材料。可以通过反思,将其整合进教学资源。
还是以《死水》为例,各个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往往有所不同。有的教师在设计该课教案时,将“掌握采用视觉、听觉、嗅觉等知觉进行描写的手法”纳入了教学目标,而笔者在上文中列出的教学目标并没有囊括这一点。那么,若以笔者设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视觉、听觉、嗅觉描写”就成了这次课的“剩余价值”。而对这一知识点进行“再生产”,将其运用到其他有关“视觉、听觉、嗅觉描写”的教学中,它就将成为很好的拓展知识。
教师应从以往被动实施课程、教教材,转变为主动、有意识地用教材教。通过培养开发课程、评价课程、主动选择和创造性地使用新课程教材的能力,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从而真正使教学内容切实可行、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夏中华.教育教材语言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高群,王家伦.论教材文本“剩余价值”的多元开发[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32).
[3]俞红珍.教材的“二次开发”:涵义与本质[J].课程·教 材·教法,2015(12).
作者简介:徐敏,女,1993年生,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