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西高原红景天资源的开发研究进展及前景概述

2017-09-01王小军武紫娟

绿色科技 2017年15期
关键词:红景天应用前景开发利用

王小军+武紫娟

摘要:指出了红景天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天然多年生野生植物,也是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珍稀药食同源植物,在我国川滇藏地区有广泛分布,且种类众多,但其天然资源逐渐衰竭。介绍了其生境及生物学特性,综述了川西高原区红景天的分布状况以及开发利用现状,并对川西高原红景天资源的开发难度进行了分析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红景天;川西高原;开发利用;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S57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5019703

1 引言

红景天(Rhodiola rosea L)为景天科红景天属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药用植物,亦是珍稀的环境适应性药物。红景天全株均可作为药用,但民间多以其根状茎最为常用。作为红景天属植物的主产区,我国有73个种,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华中、华北及东北,尤以云南、四川及西藏等高寒地区种类最多,其中西藏共有32种以及2个变种,而在四川省范围内就分布有22种[1]。在分布区域除少数种生长于海拔2000m左右的高山草地、林下灌丛或沟旁岩石附近外,大部分种生长于高海拔的山地冰川、山梁草地或山谷岩石上,呈较密集生长的片状分布,少见散生[2]。红景天作为一种重要的天然药食同源植物不但在医药和食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开发前景和利用价值,而且在保健医学和其他医学领域等方面也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3]。

2 川西高原红景天生境及资源概况

红景天属植物株高一般15 cm左右,密集成片生长在高寒区,根系较粗壮且呈褐黄色圆锥形,叶片椭圆形,边缘带齿状,花色呈红色或暗红色。由于川西高原区气候垂直分布现象显著,海拔3000~4000 m是寒温带,海拔4000~5000 m是亚寒带,海拔5000 m以上是永久冰雪带,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气候孕育了丰富的天然红景天资源。

据四川省草原研究所调查,川西高原作为全国第二大红景天资源出产区约有12个品种,主要分布于阿坝、甘孜、凉山等3州的低温、缺氧且昼夜温差大的中、高海拔地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其中以阿坝州境内的大花红景天的贮藏量为最多[4]。该地区天然红景天资源储量丰富,而狭叶红景天、大花红景天和云南红景天则为川西高原地区红景天属植物中垂直分布生态幅较广的3个亚种[5],近年来研究较多、开发较为成功的宽瓣红景天就产于该地区。

3 红景天药用价值及有效成分

国内外研究发现,红景天属植物含有几十种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和生物元素,尤其根茎中含有多种醇、酮、微生素以及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红景天属植物具有延缓机体衰老、抗缺氧、抗疲劳等显著功效,主要通过提高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外界环境改变的条件下使机体的生理功能得到迅速调节,起到“适应源”样的作用[6],以抵抗不良环境的影响。由于化学药品的开发成本高,而且毒副作用大,随着中医学的快速发展使得植物天然药物的开发近年来前景广阔。因此开发研究红景天资源在各种医学领域和保健品等方面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4 川西高原红景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4.1 国内外红景天研究历史及开发利用现状

就目前红景天的利用状况而言,红景天主要开发成药物制剂或做药剂配方、化妆品以及保健品。国外对红景天的药用价值研究较早,自20世纪60年代起,前苏联就对红景天开始正式研究,目前美国及东南亚国家在红景天保健品产品研发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红景天作为珍稀药用植物在我国有悠久的使用历史,早在藏医《四部医典》中就记载了红景天的药用功效,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将其记为治疗肺疾等疾病的良药,在1991年卫生部也批准了红景天作为新食品资源来开发利用。目前,对于红景天产品的开发,国内已有不少企业在进行,并取得了明显效果。在药物方面有西藏华西药业、新疆医学院等单位研制的红景天胶囊等系列相关产品;在保健品方面有四川草原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研制的雪山红景天酒,这些产品基木上都属于类药品范畴,但具有保健功效的食品相对较少,多数还处于研究开发阶段,如刘志伟、文连奎等学者分别研制的红景天调配饮料[7,8];苗影志等学者分别研制的多种红景天发酵饮料[9];刘志伟等研制的红景天焙烤食品等[10]。

4.2 川西高原红景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

目前川西高原的红景天资源已逐步得到开发利用,但至今仍处于无组织的混乱采挖状态,资源利用率不高且存在着不少问题。

(1)乱采滥挖使红景天生长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了资源的再生,造成野生资源大规模衰减。近几年,相关产品研发对红景天资源的需求量增加,促使当地农牧民在没有进行任何技术指导培训和合理规划的前提下,大量上山乱采滥挖,扫荡式的采挖导致该区域红景天自然资源和脆弱的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2)乱采滥挖使野生资源浪費较大,利用率不高。无计划一窝蜂式的开发红景天产品,使得红景天原料出现需求量过大的假象,利益促使高原农牧民大肆采挖,由此就出现了采挖多,销售利用少的现象,造成资源大量丢弃、腐烂,损失浪费极大[11]。

(3)红景天原料销路相对狭窄,市场推动力不足。由于川西高原信息闭塞,交通落后,农牧民采挖的红景天主要依靠收购商的走村串户收购,因此采挖的绝大多数红景天自然资源处于闲置状态,管理不善更容易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

(4)对红景天资源的利用相对单一。由于红景天属植物生长环境特殊且人工大规模栽培相对困难,而且利用部位相对单一、利用率较低,这就直接使得野生红景天资源破坏损失严重。

5 川西高原红景天资源开发难度分析

5.1 红景天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矛盾,生长区域各种因素制约其研究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研究表明我国红景天资源约占世界红景天种质资源总量的80%,而四川省川西南高原地区又是我国红景天的主要产区,在川西高原区占相当比例的红景天生长在高寒山区的森林上限以上的土壤中。该生境的生态系统属于冻原植被带的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12],因此大规模采伐难度大且容易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然而,由于其生长区域特殊,资源分布相对分散、交通条件落后、气候相对恶劣等,人们对其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力度还处于相对薄弱阶段,而地区特色种质资源的收集相对较少,系统性的研究更加匮乏。由于红景天资源在开采过程中本身脆弱的原生生态系统难以得到维持和保护,这将导致红景天属植物生物资源的减少和遗传多样性资源的丧失,这是限制川西高原红景天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根本原因[12]。

5.2 天然红景天资源分布分散且人工大规模标准化栽植困难大

相关调查发现,近年来红景天天然资源一直呈濒危状态,部分亚种甚至灭绝。由于其生长环境特殊,绝大多数红景天亚种生长在非常脆弱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且分布分散,过度放牧和人为无计划采挖,使得红景天天然种群数量呈下逐年降趋势,分布格局也受到严重破坏[13]。又由于其种子细小且发芽率低,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因此人工栽培需要较大的技术和资金投入,大规模标准化栽培困难较大。这也是川西高原区红景天资源开发的一个重大难度。

6 川西高原红景天资源开发利用对策及发展前景

6.1 开发利用对策

6.1.1 进行原生态抚育,建立红景天天然种质资源圃

种质资源是植物遗传、进化、生理、生态和分类等学科发展的研究材料,在经济、科学和生态等研究方面有一定的重要性[12]。红景天种质资源则是红景天遗传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而种质资源的构建与利用程度直接影响着未来中药业的发展。因此构建种质资源圃将对红景天的人工栽植以及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6.1.2 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通过人工栽培技术,建立引种驯化群体

现代社会生物技术高速发展,充分利用先进生物技术、积极采取生物工程与各种现代化育种手段相结合技术,进行红景天的种质资源创新工作,加强栽培技术研究,借鉴其他珍贵药用植物的培育方法与成功经验,建立特色规范化种植基地为后续人工大规模栽培打好物质基础。通过人工栽培来弥补天然资源的不足,减少天然资源的采伐压力,使红景天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14]。

6.1.3 加强资源保护意识宣传与采挖技术培训

红景天采伐中主要问题是野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强资源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当地农牧民认识观念。采取措施严厉打击天然红景天资源的滥挖,坚决禁止掠夺式开发,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对其施行轮挖、轮育,以保证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发展绿色药材,走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之路。

6.1.4 合理规划,完善管理

由于川西高原具有明显的气候垂直分布现象,不同类型的生态地区分布的红景天数量和种类不同,因此,应根据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状况等因素对其开发利用进行合理规划。

6.2 发展前景

现代人们则更加注重中医养生与保健,中医药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发展突飞猛进,而红景天作为珍稀药食同源植物,具有独特的保健养生功效,它在药用保健等医学领域局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基于川西高原区丰富的红景天天然资源,开展红景天资源产品开发研究不仅可以提高加工生产企业的综合效益,还将带动当地农牧民再就业,为当地农牧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提供了一定的保障。而且有计划地采挖维持了当地的生态平衡,使天然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为保护红景天的生长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保障,维持了该地区的生态平衡。

7 结语

红景天具有类似中医滋补强壮“扶本固正”的“适应原”样作用,具有性温,无毒无成瘾性,应用广泛等优良性质,国内外对红景天的需求逐渐增大[13]。川西高原红景天种类众多天然资源丰富,但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尚浅,因此为了更加合理可持续开发利用这一宝贵植物资源,则需要我们进行更为深入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在强调红景天资源合理保护的前提下实施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保证红景天天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深度综合开发,做到环境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农牧民收入齐头并进,为推动川西高原区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农牧民脱贫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丹红,孟玉彩,赵 文.红景天植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毒理学杂志,2008(4):76~79.

[2]明海泉,夏光成,张瑞钧,等.红景天研究进展[J].中草药,1988,19(5):37~42.

[3]李 伟,黄勤妮.红景天属植物的研究及应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5(1):55~59.

[4]贾国夫,何正军,冷 静,等.四川阿坝州大花红景天的生境调查与植物群落特点[J].中國野生植物资源,2008(12):16~18.

[5]李 涛,伍 龙,朱小迪,等.川西高原地区红景天属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分布与区系特点[J].华西药学杂志,2012(5):34~36

[6]罗 晓.大花红景天的标准化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6.

[7]刘志伟.红景天保健饮料的研制[J].食品科技,2000(3):47~48.

[8]文连山.葡萄保健果汁饮料研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0,19(4):42~43.

[9]苗影志.高山红景天营养饮料发酵工艺[J].商业科技开发,1995(2):27~28.

[10]刘志伟.红景天保健面包的研制[J].中国粮油学报,2002,17(5):23~27.

[11]戴良先.川西高原红景天产业化开发的思考[J].四川草原,2000(2):61~64.

[12]王 强,阮 晓,方 兰,等.资源植物红景天研究综述[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2,25(4):57~62.

[13]易丽娟,鲁建江,沈梦圆,等.新疆红景天资源的研究利用现状及问题[J].生物学通报,2007(7):16~17.

[14]扎西次仁,索朗白珍,钟 扬.西藏红景天植物资源及其利用[J].西藏大学学报,2006,9(21):81~84.

猜你喜欢

红景天应用前景开发利用
红景天 提升免疫力
东方神药红景天
红景天保健酸奶的生产工艺研究
红景天助康熙平叛乱
单片机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简析住宅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