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贸试验区证券业发展思考与建议

2017-09-01朱元甲刘坤杨利峰

银行家 2017年8期
关键词:证券业证券公司试验区

朱元甲+刘坤+杨利峰

从2013年我国设立首个自贸试验区——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至今,国内自贸试验区总数已达11个。自贸试验区的金融业是支持其发展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开放环境下,证券业更具有自贸试验区经济发展晴雨表的信号作用。

国内证券业概况

股市——融资功能初步发挥。2 0 16年底,沪深A股市值达55.75万亿元,上证综合指数(收盘)3268.94。有效股票账户2.63亿户,较2015年末增长22.55%。累计股票成交金额126.7万亿元,日均交易额5193.7亿元。2016年筹集资金4.79万亿元,其中IPO筹资2712.36亿元,再筹资金额1.78万亿元,债券市场融资2.93万亿元。新三板挂牌企业10163家,总股本5851.55亿股,市值4.05万亿元。2016年全年商品期货交易177.4万亿元,金融期货交易18.22万亿元。

证券公司——要素聚集效应明显。证券公司是证券行业最主要的参与主体,起到核心作用。证券行业的业态围绕证券公司展开,涉及的业务类型有投资银行、证券经纪、财务顾问、固定收益等。证券公司在一级市场的作用主要是财务顾问,二级市场的作用体现为做市商、经纪商、交易商三个方面。目前,国内有证券公司129家,总资产规模为5.79万亿元,净资产总量为1.64万亿元。证券公司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东部省市。广东、上海、北京的证券公司数量位列前三甲,分别是26家、25家和18家,合计占53.49%。11个自贸试验区省市共有证券公司75家,占58.14%。第一批自贸试验区,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共有证券公司56家,占43.41%。总体来看,自贸试验区省市经济实力发达,证券业也发达,证券公司数量云集。金融资源,尤其是人才和上市资源的聚集效应比较明显。

上市公司情况——区域聚集效应明显。截至2016年底,沪深股市上市公司合计3052家,上市股票總数为3134只,总股本55983.266亿股,A股流通股40823.64亿股,B股流通股280.844亿股,H股流通股7080.394亿股。自2006年以来,沪深股市的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长。2013年暂停IPO,出现了短暂的上市公司数量减少。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省份。其中,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山东等六省市上市公司数量占A股上市公司总量的59.36%。上海、广东、福建、天津、浙江、辽宁、湖北、河南、四川、重庆、陕西等11个已经批复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省市,上市公司数量占A股上市公司总量的53.58%。

自贸试验区证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缓慢影响证券市场发展。与全球主要经济体资本市场证券发行的核准制和注册制相比,我国证券发行的行政管制很突出,市场机制作用发挥空间受到行政干预,效率低。很多上市资源被这种审核方式人为地压下去了,造成上市资源的紧缺、新股发行申购热等中国证券市场的独特现象,具体体现为新股发行中签率低、发行价格、市盈率、换手率都偏高等。自贸试验区的证券业面对的是来自国际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竞争。这种竞争是以效率和效益为基础的综合实力竞争。股票发行制度是资本市场的重要效率体现,因此,自贸试验区的证券业有必要实现股票发行制度的突破,提升资本市场效率。

金融混业大势所趋,证券行业发展面临颠覆性变革。在自贸试验区内,证券公司牌照开放加速,混业经营加速,区域内竞争格局面临重构。混业经营大势所趋,证券牌照红利不再,证券公司面临多重竞争压力,行业发展面临颠覆性变革与格局重构。国内多家商业银行通过间接方式持有证券牌照,开展承销、资管、并购、股票质押融资等投行业务,依托其强大的资金实力、网点渠道、客户基础等,对券商客户和业务形成了强势争夺。平安、招商、安邦等金融控股集团全面布局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租赁、基金,形成一站式金融服务链条,牢牢锁住客户。阿里、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加速进军金融业。民营资本结合“互联网+”技术,对金融服务行业更会引起颠覆性效应。牌照资源的开放,引起行业竞争格局的巨变。

国际化加速,国内证券业面临国际资本市场的竞争。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改革,为我国证券公司国际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近几年我国证券公司国际化业务发展加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总体上国际化进程时间较短,大部分海外分支机构都在近10年内成立,多数证券公司的海外分支机构仍处于投入期,海外业务占比并未明显提升,短期内国际业务还难以对公司业绩形成支撑。自贸试验区内,内外资本市场联通,国内证券经营机构和业务面临资本开放下的国际机构的同台竞争。国内证券机构的优势在于内地业务基础和客户资源,目前的国际化业务结构,难以发挥他们的自身优势,无法与成熟的大型国际金融机构展开竞争。

自贸试验区证券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建立市场化的资本市场机制,服务企业融资需求,提供客户化的金融产品。证券市场客户的需求越来越复杂化、多元化、个性化,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任何一条业务线都无法仅靠自身服务来满足客户的所有需求。自贸试验区内证券公司需要打造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客户。以高盛为例,其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各地顶级客户的首选,主要原因就是高盛凭借其布局全面的业务体系、全球化的网络、对各个市场的深刻理解以及高效的全球一体化响应,能够满足全球范围内客户的多样化需求。现阶段,自贸试验区内证券公司业务的综合服务能力不足,证券业的综合服务的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国内证券公司的业务协同比较零散,综合化服务能力较弱。未来,自贸试验区内证券市场应当立足市场化的发展趋势,集中打造综合金融服务业务,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鼓励自贸试验区内证券行业创新发展,大力发展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经纪业务服务广大投资者的服务能力和覆盖面。科技进步推动证券行业的格局重构,改善证券公司业务及运营管理模式的升级。先进的信息技术令中国证券业务从传统的收费型模式向注重专业服务、深化客户关系和利用网络服务等多元化模式转化。越来越多的证券公司将线下业务向线上转移,以简化业务流程、降低服务成本并提升运营效率。此外,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营运模式促使中国证券公司通过收集大量客户数据分析了解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和黏性并获取新客户。证券公司将以金融科技应用创新为突破口,为投资者提供个性化、专属化的产品与服务,不仅满足客户需求,也可以提高投资者回报水平,活跃市场。

利用自贸试验区贸易和资本开放度较高的优势,积极实施证券国际化战略。当前,尽管不少国内证券公司都在加快国际化业务布局,多数证券公司国际化发展时间较短,国际化业务市场格局尚未成熟。证券业在开展国际业务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发挥自身优势,特别是在当前中国企业加快海外投资并购的背景下,在国内客户加大全球资产配置的趋势下,要强化国内业务基础,发挥好服务国内客户的优势,拓展国际业务。沪港通、深港通加速资本市场开放,将极大地提升客户的跨境投资需求,带来更多的经纪、资产管理和研究业务机会。这是国内证券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把握自贸试验区金融、财税、管理政策优势和优惠,平衡创新和风险管理,构筑证券市场生态圈。自贸试验区资本市场面向国际资本市场开放,证券市场面临多层次的竞争。在金融、财税、行政管理方面,政府给予了自贸试验区很多优惠政策,在市场化的环境下,这是非常难得的政策红利。应把握自贸试验区这些政策优势,在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主要内容的金融创新制度框架下,创新证券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拓展国际业务,做大做强证券市场,提升资本市场活力和竞争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创新成果,逐步构建自贸试验区的证券新业态。

(作者单位: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猜你喜欢

证券业证券公司试验区
关于某证券公司IDS项目平台建设浅析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证券公司人岗匹配管理优化研究
中国7个新自贸试验区设立工作进展顺利
商务部表示7个新自贸试验区设立工作进展顺利
互联网金融对证券业影响及对策探究
抑制证券业洗钱风险的难点与对策
国务院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
国务院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
西北民族地区证券业发展的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