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三五”电子政务发展趋势

2017-09-01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课题组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7年23期
关键词:电子政务十三五政务

文|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课题组

当前,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信息化事业在新理念引领、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创新驱动、惠及民生、合作共赢和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电子政务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体系的核心,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方面要先行一步,把握新趋势、提供新支撑、打造新引擎、构建新生态。

电子政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将成为我国网信事业发展的新动力

2014年2月,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体现了最高决策层加强顶层设计意志、保障网络安全和推动信息化发展的决心,是全面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迈出的重要一步,标志着国家在“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信息化领域的统筹协调力度空前,必将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化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对推动我国电子政务组织体制创新势必起到重大推动作用。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从初期“一把手工程”逐步向法治化、制度化、专业化的电子政务治理体系转变,需要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推动中国特色电子政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宏观层面,要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加强电子政务新理念引领和顶层设计,完善电子政务治理主体、治理结构、运行机制、相关制度等重要方面的组织制度安排,推动中国特色电子政务治理体系建设。

微观层面,要强化中央和地方网信领导小组工作机制,推动《电子政务法》立法进程,探索建立专职的、参与决策的、有协调权力的政府总信息师制度;加强信息化工作的统一归口管理和加大管控力度,形成“一把手”挂帅、总信息师具体领导、信息化部门统一组织实施、业务部门全面参与、全体干部群众深度配合的电子政务工作体制机制。要明确电子政务专项预算,确保投资质量。建立电子政务绩效考核制度,作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电子政务将成为服务国家战略和重大改革的新手段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将信息化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加快释放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潜能,加快建设网络强国。电子政务成为国家信息化体系建设中的关键,必须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率先在政府管理、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突破,支撑和服务国家重大改革和国家战略的贯彻落实。

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重大改革,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府管理、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围绕“国家大数据战略”,建设国家大数据中心,率先推动政府大数据对社会公众共享开放和开发应用,全面促进国家大数据发展行动落地,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治理创新。

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坚持国家利益在哪里、信息化就推进到哪里,推动跨境电子政务网络互联、信息互通,促进沿线国家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

PPP合作将构建电子政务社会化运作的新模式

当前,PPP是全新的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广泛应用于民生、交通、生态环保及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有效平衡了政府、社会资本、公众三者之间经济与社会效益,使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增强公众公共服务的获得感。

电子政务PPP模式是电子政务领域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市场化和供给模式创新,社会资本参与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供给,符合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的多方参与、社会共治的方针,有利于破解我国电子政务项目长期由政府直接投资建设与运营管理而导致的部门间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开发、建设水平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有利于发挥企业和社会平台的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力量,加速政府与社会资源深度融合,推动国家信息化发展进程。

一体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新趋势

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为解决地方和部门互联网政务服务中存在的网上服务事项不全、信息共享程度低、可办理率不高、企业和群众办事不便等问题,提供了有效的依据。2017年1月,《“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的出台,为“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标准规范,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

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以人为本,建设跨层级、跨地区、跨部门、跨系统的一站式“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创新政务服务方式,推进政府大数据开放共享,打通各类信息孤岛,推行公开透明服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成果,成为我国电子政务主流趋势。

政府大数据将成为释放数字红利的新引擎

政府部门掌握着全社会绝大多数信息资源,推进政府大数据向社会开放共享,对于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增强政府公信力、引导社会发展、服务公众和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直以来制约政府大数据开放共享的主要矛盾在于数据资产化理念尚未普及和数据确权问题,只有明确政府大数据的责任方及相关权责利、信息资源属性、财务属性,发挥其资本属性和市场机制,推进政府大数据资产化管理、资本化运营和相关体制机制创新,才是破解政府大数据开放共享难题的有效途径,进而为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便捷、丰富的服务,释放数字红利,发挥数据的公共价值。这将成为政府大数据资产创新应用及效能评价的关键。

政府大数据是国家战略性资产。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有利于提高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生产生活的透明度,有效调动社会力量监督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市场监管和社会治理格局。

现代信息技术将成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新支撑

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掀起了“互联网+”时代技术革命新高潮。

人工智能以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为特征,成为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驱动力,可以预计人工智能将广泛应用于政府大数据采集、加工处理、分析挖掘、智能服务等环节。高效采集、有效整合、充分运用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有利于健全政府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工作机制,提高政府服务和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可见,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分析挖掘政府大数据、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新引擎,有助于加强对市场主体的事中事后监管和社会公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为推进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提供基础支撑。

随着“互联网+”深入发展,互联网所创造和承载的价值呈几何级快速增长,如何保证价值在互联网上进行可靠的转移已经成为互联网的核心问题。革命性的区块链技术可以解决这个核心问题,目前区块链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支付、无人驾驶、共享经济等领域以实现价值转移。区块链技术可以为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一种平等互信安全的基础性技术信用机制,使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多元治理主体发挥各自优势、发掘各自需求,推动政府大数据资产共建、共享、共治,实现政府大数据资产公共价值最大化。

标准化将成为倒逼我国电子政务全面升级的新抓手

标准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乃至综合实力的强弱;电子政务标准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高低。

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系统普遍存在网上政务服务内容不规范、服务不便捷,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不互通、数据不共享,线上线下联通不畅,政务服务的规范化程度不够高等“老大难”问题。从根本上破解这些困难,就需要加强全国一体化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和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统一高效的电子政务标准体系、验证机制及实施监督机制,形成以相关法律和法规为依据、以电子政务工程为对象、以标准和有关程序为准则、以第三方标准符合性评价机构为依托的电子政务工程质量评价体系,加强标准实施力度、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

同时,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把标准化理念和方法融入政府治理之中,更好地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以标准全面推动电子政务规划设计、建设运营、政务服务升级,不断提升各地区各部门网上政务服务水平,促进政府管理更加科学、市场监管更加规范、社会治理更加有序,提高政府效能。

猜你喜欢

电子政务十三五政务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政务云上看政情
关于陈某政务公开申请案的启示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
智慧城市时代的电子政务研究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
政务微信,你加了吗?
试论基于Petri网的电子政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