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师范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2017-08-31丁玲徐勤娜
丁玲+徐勤娜
摘 要:师范生是我国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难是师范生热议的话题,也是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影响师范生就业的因素涉及方方面面,本文从事社会、学校、家庭和师范生自身等方面刍议影响师范生就业的基本原因、直接原因、重要因素和根本原因等,为师范生提高就业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师范生;就业;影响因素;就业制度
“师范生”是指在高等学校接受教师教育、获取教师资格证书、具有教育教学能力,将来从事或即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在校大学生。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师范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同时,我国教师资格证制度的变化,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获取教师资格,使是师范生的潜在人数进一步上升,由于师范生就业的特殊性,师范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也严重困扰师范生学习生活。因此,研究影响师范生的就业因素,是社会、高校和师范生热切关注的问题。本文拟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师范生自身四个方面分析其原因
一、社会因素是影响师范生就业的基本原因
影响师范生就业的社会因素众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现行就业制度改变了师范生的就业方式
现行的就业制度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师范生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师范生就业呈现多样化趋势,根据某省2016年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报告看,接收师范生生最多的行业是教育行业,占总就业人数 34.59%;其次是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所占比例为 15.79%。自主创业的占师范类毕业生总数的 2.29‰。从年度报告看师范生毕业生就业形式严峻。其次,教师资格制度的实行,教师待遇的逐步提高,教师职业的“类”铁饭碗及 “逢进必考”的选人用人制度,使得有志做教师的各路人才,齐聚在学校招考的考场里,为能分到这“一笔羹”而不懈努力着、拼搏着,这也无形增加了师范毕业生就业的压力。
2.师范生就业市场不完善,不利于师范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加剧了师范生就业难
从全国的就业市场看,尽管政府、社会、学校重视师范生的就业问题,但是,目前还没有独立的师范生就业机构,师范生就业机构一般隶属于其他的就业机构,因此,其服务手段、服务方式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日益增多的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不能为师范生就业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有些就业机构非公益性机构,把为毕业生服务作为谋生手段,甚至把其作为赚钱的工具,这种市场不完善的配制手段延长了用人机构的转换过程,使得不想从教的师范毕业生,不能尽快的找到理想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范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
二、学校因素是影响师范生就业的直接原因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对师范生进行职前教育,学校教育直接影响着师范生的就业,从学校教育的视角审视师范毕业生就业,学校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就业指导等。
1.不合理的课程设置,影响师范毕业生的就业
从目前,师范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其课程设置过于重视“学科为中心”,忽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能力的训练,其于社会需求相脱节,亦很少涉及师范类专业以外的课程,也鲜少设计就业创业类的课程,从世界和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看,综合课程设计及关注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当今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课程改革的关键点。
2.实践类课程缺少,导致师范生缺乏就业能力
尽管各级各类教师教育都非常重视实践课程的开发,并且规定实践类课程在教师教育课程的比例不能少百分这二十至百分之三十,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仍然存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现象,其规定的实践课程往往成为“文本”上“花瓶”,是为应付检查或给外人看的,因此,学生并没有“享受”到诸多的实践课程带来的快乐,及依此带来的动手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提高。
三、家庭因素是影响师范生就业的重要原因
父母的期望、职业、地位及社交能力、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家庭环境和氛围等家庭因素对师范生的就业具有重大影响。
1.“望子成龙”的职业心理期盼
家长把自己的不能实现的理想寄于孩子身上,希望自己的子女前程似锦,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小有成就,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所以,无论处于什么地位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胜于”自己,因此,这种心理无疑展现在行动上,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就业观念。
2.“高投入高回报”的职业待遇期望
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成本补偿制度,接受高等教育需要较大的投入,有不少家庭投入的资金占家庭经济收入的绝大部分,甚至可让有些家庭背负债务。因此,师范生找一个理想的就业单位对一个家庭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正因为如此,在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父母参与度越来越高,在择业决策中所占的份量也越来越重。有些家长以收入高低衡量单位的好坏,以自己的喜好指导子女的发展前途,给原本艰难的师范生就业平添了诸多困扰,影响了师范生就业。
四、自身因素是影响师范生就业的根本原因
师范生属于高知人才,其就业期望值相对较高,师范生就业中的“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普遍存在,师范生自身能力素质与就业需求不相适应是影响师范生就业的根本原因。
1.能力结构不完善
部分师范生的只注重知识的学习,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解决实际问题,遇到难题手术无策。因此,很多师范生进入职场后,不能很快的融入社会,给人的印象是书生气十足,一味套用理论,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2.择业期望过高
“精英情结”仍在师范生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师范生择业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如:选择热门行业,希望留在条件好的大城市,期望薪酬普遍过高。“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的社会要求很难在他们身上实现,多数毕业生仍将择业放在首位,希望找到一个无论是工作地点、工作报酬还是专业都很对口的工作。
综上,师范生作为我国高校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师范生日益增加,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从社会、学校、家庭、师范生自身等方面,研究影响师范生的就业因素,为探寻促进师范生就业的路径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松.当代社会大学生就业观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
[2]熊卓然.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丁玲(1996—),汉族,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人,临沂大学教育学院2014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
指导教师:
徐勤娜(1974—)漢族,临沂大学中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