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农村消费新观察

2017-08-31扬州大学商学院储海霞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江苏农村经济 2017年8期
关键词:低收入者收入者消费

田 珍/扬州大学商学院 储海霞/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江苏农村消费新观察

田 珍/扬州大学商学院 储海霞/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随着农村改革深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过去同质化的农民在职业和收入等方面日益分化。现有研究大多将农民视为同质性的整体,忽视了农村消费分类,从而可能影响了刺激农村消费政策体系的实施效果。因此,对农村消费的探索研究应基于分层的视角,通过分析农民消费的差异化特征,有针对性地构建驱动江苏农村消费机制。

江苏农民消费层次的基本特征

江苏是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之一,是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缩影。研究江苏农村居民的群体分化和消费层次,不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得出的结论也具有普遍意义和参考价值。根据人均纯收入可把农村人口划分为农村低收入者、中等收入者和高收入者,其中农村中等收入者是指在一定时期同一地域范围内达到中等收入水平的农村居民群体,其下限为当时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其上限为当时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两倍,而收入水平高于农村中等收入者的为农村高收入者,反之为农村低收入者。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和田野调查,发现农村居民消费存在明显的消费层次区别。

(一)消费水平的层次性明显,且差距有扩大趋势。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民由原来高度同质、收入平均的群体逐渐分化为职业多元、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不同群体,首先表现在生活消费支出方面,在数量和质量方面,消费分层现象明显。比较江苏省近十年来不同层次农民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情况,可以发现各收入层次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近年来稳步上升,但其消费支出的层次性非常明显,且农村高收入者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幅较明显,而农村中等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相对来说变化不大,且各收入层次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差距有扩大趋势。

(二)消费结构具有高度相似性,且高收入群体的示范导向作用明显。近年来,江苏农民的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生活总体上已经进入相对宽裕阶段。但不同层次农户的消费结构差异仍然十分明显,农村高收入者和农村中等收入者已经处于宽裕区,而农村低收入者才刚刚迈入小康阶段,开始向追求消费质量转型。

进一步分析近年来不同层次农户的消费结构,可以发现各层次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中比重最高的两项都是住房和食品。这主要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大多对住房有着与生俱来的浓厚情结,住房改善是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后的首选目标。同时,由于农村基础交通通讯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农村低收入者和中等收入者也开始追求出行的方便、交流的信息化和生活的品质,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逐年增长,在生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已经上升到第三位。

(三)消费倾向呈现显著差异,且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倾向逐渐提高。分析近十年来江苏省农村居民家庭的平均消费倾向,发现不同层次农户的平均消费倾向差距非常明显。农村高收入者大部分收入转化为储蓄,而农村低收入者有限的收入都用于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因此,农村低收入者的平均消费倾向最高,农村中等收入者次之,农村高收入者最低。另外,分析2004~2014年《江苏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可以发现,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分析各类消费品的边际消费倾向,可以发现随着收入层次的提高,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逐渐降低,而居住、交通通讯的边际消费倾向逐渐提高。

(四)消费观念逐渐分化,适度积极消费的新观念逐渐兴起。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民逐渐摒弃守钱不花等过度节俭的传统消费观念,但农民仍普遍奉行量入为出,大多通过储蓄来满足消费需求。调查统计显示,关于贷款消费,受调查的586个农民中只有32.3%的人持有赞成态度,但随着收入层次的提高,由于收入预期、风险偏好等方面的原因,农民对贷款消费的接受程度明显提高。而对于日常衣食住行方面的消费偏好,调研中发现,农民大多持有朴素节俭的消费观念。但随着收入层次的提高,农民逐渐摆脱重实用、讲实惠,追求简单物质满足与享受的传统消费观念,开始关注品质、服务、舒适、便捷等元素,且更加重视商品的符号价值。在关于“对名牌看法”的调查中,随着收入层次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认同“名牌不仅质量好,而且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五)消费方式差异不大,新型消费方式不断涌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自给性消费模式已经基本解体,消费基本实现了商品化,但农民对消费服务商品化的接受程度普遍较低。农村低收入者、中等收入者和高收入者对家务劳动社会化的接受率依次为1.7%、19.8%和42.4%。另外,尽管新的消费工具如信用卡、电子支付等不断涌现,但农民对其了解不够,现金支付仍是农民主要的消费方式,个人信用卡普及率低,农村低收入者、中等收入者和高收入者信用卡持有率依次为9.27%、25.52%和55.44%。对网络购物等新兴消费方式,由于其物美价廉、方便快捷越来越受农村消费者青睐,调查显示农民对网络购物的接受程度达到了74.91%。但由于传统消费观念及农村物流配送网络不健全等原因,农村低收入者、中等收入者和高收入者的网上购物使用率仅为15.89%、35.41%和55.44%。

促进江苏农村消费的重要举措

(一)强化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增强农村低收入者消费能力

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加大财政补贴力度。贯彻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充分调动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在短期收入增长潜力有限的情况下,要加快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者补贴的长效机制,保证其即使在通货膨胀、经济下行等情况下消费水平不下降。

增加就业机会,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尤其要重点发展适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代服务业,出台鼓励和支持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相关政策,并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

引导有序流转土地,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通过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建设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等有效措施,加快土地流转,解决土地供求矛盾问题,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围绕准入制度、教育培训、政策扶持等方面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机制,使之成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中坚力量。

(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发农村中等收入者的消费潜力

农村中等收入者是引导农村社会消费的主力军,是低收入群体消费升级的风向标,也是拉动农村消费、稳定农村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农村中等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基本生活水平,且正处于向追求消费质量转型的时期。因此,扩大其消费需求的关键是加强科学调节和引导,改善其心理预期,促进其增加即期和超前消费,培育农村消费增长点。

健全农村社保体系,减少农民后顾之忧。在不断完善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健全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等在内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同时,还应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重要作用,为农民提供医疗、子女教育、意外风险等多种保障,以减少广大农民尤其是农村中等收入者的后顾之忧,激发其消费潜力。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农村消费增长点。研究表明,“家电下乡”“建材下乡”等农村消费补贴政策有效激发了农民的消费潜力,扩大了农村消费。因此,可以结合农村生活消费的热点以及生产性固定资产的购置需求,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实施对交通通讯工具、建筑装潢材料等的消费补贴,培育农村消费增长点,充分激发农民消费潜力。

发展农村消费信贷,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组织,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同时,鼓励金融机构把开展农村消费信贷作为新的增长点,重点引导具有较好收入预期和适度超前消费观念的农村中等收入者,积极推出农村建房、耐用消费品购置等符合农民消费特点的消费信贷品种,不断扩大农村消费信贷覆盖面,激发农村中等收入者的消费潜力。

(三)拓宽消费领域,改善消费环境,释放农村高收入者的现实消费力

农村高收入者是农村消费的领先者,其消费方式、消费偏好、消费行为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也是扩大农村消费不可忽视的力量。农村高收入者大多具有一定的储蓄和金融资产,但他们的消费倾向低。因此,扩大其消费需求的关键是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提高其消费倾向。

拓宽农民消费领域,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引导企业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积极拓展农村高收入者在电子通信产品、教育培训、文化娱乐、旅游休闲、体育健身、家政服务等方面的消费,满足其对高档产品、服务消费和精神消费的需求。

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构建并逐步完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大型流通企业为骨干,以稳定供应链为载体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同时,加强农村消费市场监管,保障农民消费安全,增强农民消费信心。另外,还要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为农村消费结构升级奠定基础。

完善电商平台建设,释放农村消费激情。整合电商、物流、商贸、金融、邮政、快递等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鼓励电商企业加强与万村千乡、邮政便民服务网点、供销社、超市等流通主体的合作,开发面向农村电子商务需求的定制服务,新建或改造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解决农民网络购物“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释放农村消费激情。□

网购近年来逐渐走进农村千家万户 戚善成 摄

猜你喜欢

低收入者收入者消费
税收、转移支付与顶层收入不平等
相对贫困治理的内生动力机制与运行逻辑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大病保险对低收入者公平性问题探索
40年消费流变
社保缴费基数将调整低收入者到手工资有望增加
新消费ABC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障碍及对策探析
中等收入者阶层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