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三线林”森林资源综述及保护性经营对策

2017-08-31陈信旺黄朝法王念奎许雪玲卓立新崔永红方晓敏

林业勘察设计 2017年2期
关键词:用材林迹地区位

陈信旺,周 奇,黄朝法,王念奎,许雪玲,卓立新,林 力,崔永红,方晓敏

(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福建 福州 350003)

综合述评

福建省“三线林”森林资源综述及保护性经营对策

陈信旺*,周 奇,黄朝法,王念奎,许雪玲,卓立新,林 力,崔永红,方晓敏

(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福建 福州 350003)

“三线林”汇聚了福建省最重要的江河及交通干道两侧的林地,对保护水源和交通运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分析表明,福建省“三线林”地区森林植被保存良好。该区域林分中商品林占52.92%,以用材林为主,林权多属集体或个私所有,其中近期可采伐利用的近成过熟林分面积约占70%。“三线林”林地保护等级总体偏低,与该类林地所肩负的使命不相匹配。“三线林”中有相当部分经济林、竹林、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及宜林地等,这些地类人为活动频繁,经营强度较高,并可能对森林景观造成较大影响。在分析“三线林”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若干“三线林”保护性经营建议。

“三线林”;森林资源;保护性经营;景观提升

福建省的“三线林”特指铁路两侧各100 m,公路干线(高速公路、国道)两侧各50 m,大江大河(“六江二溪”干流)两岸各150 m,以及大江大河主要支流(“六江二溪”的一级支流)两岸各50 m范围以内的林地。福建省于2011年对重点区位的林地进行区划界定,共划定重点生态区位14个,林地总面积2 914 180.11 hm2,其中“三线林”面积591 904.74 hm2。“三线林”汇聚了福建省最重要的江河及交通干道两侧的林地,对保护水源和交通运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展示福建省森林生态建设成果的特殊“窗口”。福建省曾有过“路修到哪里,树就砍到哪里”的惨痛教训。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各级政府对“三线林”中的商品林采伐进行了严格限制,但这种限制必然导致林农利益受损,如何破解这些难题,鲜见相关文献报导,本文就此展开探讨。

1 数据来源

分析数据包含2011年福建省区划界定的“三线林”区位图与2013年森林资源建档数据库。将上述两者相叠加,提取相应的小班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其中,河流两侧包括闽江干流、金溪、建溪、沙溪、富屯溪两岸;一级支流包括大樟溪、尤溪、古田溪、西溪、罗口溪等27条。铁路特指国铁。公路干线包括高速公路与国道。为了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三线林”森林资源特征,暂不考虑区位优先级问题,即凡落入上述范围的林地均列入分析范畴。

2 “三线林”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2.1 “三线林”各地类面积

2.1.1 “三线林”分类型面积及比例

福建省现有“三线林”面积591 904.74 hm2,占全省林地面积926.82万hm2的6.39%,占重点生态区位林地总面积的20.31%。其中,江河两岸的“三线林”最多,公路两侧次之,铁路两侧最少(表1)。

表1 “三线林”分类型面积及比例

2.1.2 “三线林”分地类面积及比例

有林地构成了“三线林”的主体,其面积比例高达93.78%(表2),远高于非“三线林”地区,说明福建省“三线林”涉及的区域目前森林植被保存良好。全省“三线林”区位土地总面积949 049.02 hm2,森林覆盖率59.53%,低于全省森林覆盖率。究其原因,是由于“三线林”区位面积包括河流、道路等无法造林的非林地,因此导致森林覆盖率“虚低”。

表2 “三线林”分地类面积及比例

2.1.3 “三线林”中各类有林地面积及比例

“三线林”有林地中,林分面积427 249.47 hm2,占76.97%(表3),构成有林地的主体,但仍有相当部分的经济林与竹林,后两者多属个体所有,经营强度较大,是该区域部分林农赖以生存的“希望林”和“生命林”。

表3 “三线林”中各类有林地面积及比例

综上,从三级地类看,“三线林”中有既有经济林、竹林等有林地,也有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等无立木林地,还有未成林造林地及宜林地等。这些地类人为活动频繁,经营强度较高,并可能对森林景观造成较大影响。

2.2 “三线林”权属

“三线林”按山权分,集体林地占据主导地位,而国有林地和未定权属的林地面积极为有限,两者合计仅占5.04%(表4)。这与福建省属南方重点集体林区相一致。

表4 “三线林”山权权属构成

“三线林”林权面积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集体>个人>国有>联合>其它>未定。其中集体林占49.06 %,居第一位;个人居第二位;国有林居第三位(表5)。

表5 “三线林”林权权属构成

2.3 “三线林”林种结构及生态林等级

“三线林”中生态公益林面积278 657.57 hm2,占47.08%,商品林面积313 247.17 hm2,占52.92%,生态公益林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生态公益林中,国家级占27.94%,地方级占19.14%,国家级比地方级高8.8%。构成国家级生态公益林的主体是国家三级保护生态公益林;而构成地方级生态公益林的主体是地方二级与三级生态公益林。换言之,从事权划分等级看,不管是国家或地方生态公益林,“三线林”均以保护等级较低的生态公益林为主。此外,“三线林”所涉及的商品林以用材林占优,其排序为用材林>经济林>竹林>薪炭林(表6)。

表6 “三线林”生态等级

2.4 “三线林”林分各优势树种组

从“三线林”林分优势树种组看,马尾松所占面积比例最高,达48.55%;杉木居其次;阔叶林与珍贵针叶林相对较少(表7)。

表7 “三线林”林分各优势树种组成

2.5 “三线林”中桉树林面积

“三线林”内现有桉树林以江河两岸分布最多,其次为公路两侧,铁路两侧最少(表8)。

表8 “三线林”中不同类型桉树林分布

2.6 “三线林”林分起源

从“三线林”林分起源看,人工林面积占比为55.98%;天然林面积占比为43.88%,其中天然阔叶林面积74 327.87 hm2,占天然林面积的39.64%;飞播林面积占比为0.14%。总体而言,林分起源以人工林略占优(表9)。

表9 “三线林”林分起源构成

2.7 “三线林”林地保护等级

从“三线林”林地保护等级看,Ⅱ、Ⅲ级各占约30%,Ⅳ级最多,Ⅰ级最少。可见,三线林林地保护等级普遍较低,这与该类林地所肩负的生态使命不相匹配。换言之,若从“三线林”所处区位看,应加大重点保护,但从目前保护等级看,多数不属于重点保护之列。究其原因,是全省林地保护规划在前,生态区位划分在后所致(表10)。

表10 “三线林”林地保护等级

2.8 “三线林”中用材林龄组结构

“三线林”现有用材林中,中幼龄林占29.18%,近成过熟林面积占70.82%。即“三线林”内的用材林分多为近期可采伐利用的近成过熟林。若对“三线林”采伐加以限制,将对部分林农利益造成较大影响(表11)。

表11 “三线林”中用材林龄组结构

2.9 “三线林”用材林林分质量

“三线林”中用材林林分单位面积平均蓄积82.31 m3/hm2,略低于全省用材林同类指标(95.11 m3/hm2)。其中公路两侧用材林单位面积平均蓄积79.60 m3/hm2,江河两岸用材林单位面积平均蓄积82.87 m3/hm2,铁路两侧用材林单位面积平均蓄积88.74 m3/hm2。铁路两侧用材林林分单位面积平均蓄积量略高于前两者。

3 保护性经营策略

3.1 加快造林绿化

“三线林”区域现有无立木林地2 868.33 hm2(其中采伐迹地1 844.17 hm2,火烧迹地1 024.16 hm2),疏林地3 970.74 hm2,宜林地3 872.12 hm2,这些林地应通过造林、林分改造等措施,尽快进行绿化美化。通过实施造林绿化,可望提高森林覆盖率约1.5%。鉴于“三线林”生态地位特殊,建议政府应加大造林补助力度。

3.2 实施景观提升

尽管“三线林”地区森林植被保护较好,但仍存在林相单一,复层异龄林少,季相林少,尚有部分无立木林地,景观效果有待提高等问题。“三线林”是反映我省林业建设成效的特殊“窗口”,该区域人为活动频繁,经济发展基础好,潜力大,保护与建设好“三线林”事关现代林业建设大局,实施该通道景观提升工程意义重大。因此,应通过封山育林、植树造林、树种结构调整等措施,对区域范围——尤其是道路两侧内的林分进行景观提升。可套种枫香、鹅掌楸、山乌桕、泡桐、无患子等彩叶树种,以改善景观效果。

3.3 限制森林采伐

根据《福建省林业厅关于加强和规范“十三五”期间森林采伐管理的通知》,对铁路、公路干线两侧和大江大河及其主要支流两岸范围内的人工重点“三线林”可进行正常抚育采伐,成熟林只能实行蓄积强度不超过40%的更新性择伐。《福建省采伐管理办法》(闽林[2002]4号)第二十三条规定,闽江、九龙江、汀江、晋江、赛江、木兰溪和铁路、国道、省道两侧以及城镇周围一重山等生态区位比较重要的商品林中的人工林,严禁大面积皆伐,只能采取面积不大于3 hm2的小块状或带状皆伐及采伐强度不大于40%的择伐和25%的抚育间伐。这些文件的出台,对“三线林”采伐方式及强度做了明确规定,确保“三线林”得到有效保护,但也将对林农的利益造成较大损失,建议政府应研究制定相应的补偿机制。

3.4 开展木材储备

“三线林”交通及立地条件较好,现有商品林中部分林分长势较佳且单位面积蓄积量较高,符合木材战略储备条件,可列入储备林规划。凡划定为木材战略储备林的林分,除了执行木材战备储备林的有关规定外,还可出台更为优惠的政策。此外,区位内现有桉树18 239.97 hm2,这些林分有相当部分属于全省绿化荒山时,在政府倡导与鼓励下由林农营造的私有林,若长势较好并征得林农同意可优先列为战略储备林。

3.5 开展林地赎买

“三线林”内现有商品林地313 247.17 hm2,其中用材林地222 084.65 hm2。建议在全省范围内选择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市、区)1~2个,开展以用材林为主的商品林地赎买试点工作。通过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将“三线林”区域内的商品林逐步赎买收归国有,并交由所在的省属国有林场管理。通过试点总结出可供复制的经验,再逐步向全省推广。我省国有林场是南方地区生态、保护、科研与经营的典范,通过赎买的方式进一步扩大国有林场面积,对全社会均具有重要意义。

3.6 发展林下经济

“三线林”地区水热条件好,交通便捷,近期可伐森林资源所占的比例高,对该地区森林实行限采,势必对经营该区域林分的林农生计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基于“林上受损林下补”的思路,建议各级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支持发展“三线林”林下经济,以便更有效地保护经营好“三线林”。

3.7 调整保护等级

“三线林”地区保护等级为Ⅲ级、Ⅳ级的林地约占68%,林地保护等级普遍偏低,与其所肩负的生态使命不相匹配。为了消除这种矛盾,建议将Ⅲ级保护林地中的天然林列入生态公益林储备库,其保护等级上调Ⅰ级为Ⅱ级保护,林种相应调整为水源涵养林或护路林;将Ⅳ级保护林地中立地质量等级在Ⅲ级以上(含Ⅲ级)的一般用材林,调整为重点商品林,其林地保护等级相应调整为Ⅲ级。经调整后,林地保护等级将更趋合理。

4 结语

“三线林”位于福建省交通或水源条件极为优越的地区。福建省现有“三线林”面积591 904.74 hm2,占全省林地面积926.82 万hm2的6.39%。有林地构成了“三线林”的主体,其面积比例高达93.78%。目前“三线林”区域森林植被保存良好,森林景观效果较好,说明“三线林”受到较有效的保护。“三线林”山权多属集体所有,林权属国有者仅占10%左右。该区域现有大面积商品林,其比例高达52.92%,并以用材林为主,其中近期可加以采伐利用的近成过熟林分面积约占70%。“三线林”林地保护等级总体上偏低,与该林地所肩负的使命不相匹配。此外,“三线林”区位内现有桉树林面积18 239.97 hm2,主要分布于南亚热带地区。“三线林”中有既有经济林、竹林等有林地,也有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等无立木林地,还有未成林造林地及宜林地等。这些地类人为活动频繁,经营强度较高,并可能对森林景观造成较大影响。

鉴于“三线林”的区位特殊性及该区域林农所面临的种种实际困难,政府应加大收购及赎买力度,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实行造林补偿制度,以缓和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林业部门应围绕造林绿化、景观提升、控制采伐、木材战略储备等制定行动计划,致力于打造青山绿水环绕、山花多彩浪漫的景观通道。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项目“商品林地定级技术与基准地价的研究”(闽林科[2014]2号)。

陈信旺(1962-),男,福建省福清市人,林业教授级高工,园林高工,主要从事森林经理、林业规划设计、森林旅游等领域研究,(E-mail)502781285@qq.com。

S750

A

1004-2180(2017)02-0001-05

猜你喜欢

用材林迹地区位
封二、封三:寒葱岭战迹地 (伏击战) 新考
袁奇峰:广州南CBD,优越区位截留全城商机
新林林业局不同郁闭度下用材林资源分析
汤原县林业局用材林面积特点的思考
郑州:紧抓区位优势 未来发展可期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发30 m分辨率全球火烧迹地数据产品
火烧迹地造林技术
罗山县淮河流域速生杨用材林林分蓄积动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