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肖邦《前奏曲》Op.28中过程性和声语汇的研究

2017-08-31余子恒

北方音乐 2017年14期
关键词:半音前奏曲语汇

余子恒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教育学院,广东 佛山 512000)

肖邦《前奏曲》Op.28中过程性和声语汇的研究

余子恒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教育学院,广东 佛山 512000)

在肖邦《前奏曲》Op.28的和声语言中,过程性和声语汇大量运用,赋予了作品更加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形象,为和声技法在浪漫主义之后的发展奠定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通过对肖邦的钢琴作品《前奏曲》中的过程性和声语汇进行分析与研究,综述了过程性和声语汇的基本概念、类型以过程性和声语汇在音乐作品中所起到的作用。

和声语汇;过程性和声语汇;调性和声;浪漫主义;肖邦

一、过程性和声语汇的概念

过程性和声语汇是指“在和声序进中起次要作用的那些和弦。其特征是:缺乏独立的功能意义(如四六和弦、三四和弦、持续音上方的和弦),”且通常都位于弱拍弱位上。与过程性和声语汇相对应的是支柱性和声语汇,支柱性和声语汇是指那些在和声进行中起到骨干和支柱作用的和声语汇,它有自己独立的功能和意义,经常位于强拍强位上面,支撑着整个作品的和声框架和体现着作品的和声功能逻辑。

例如肖邦《前奏曲》Op.28 No.4(1-12)小节,开始是主功能到最后一小节是属功能,犹如两个支点,起到重要的结构功能。这里只有头尾两个和弦有具体的功能结构,中间都为经过式的滑行是过程性和声语汇。

二、过程性和声语汇的分类

过程性和声语汇虽然不起到骨干的作用,但是为声部进行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流畅性。我们可以按照它的进行模式和外部形态分成三大类:和弦外音式的过程性和声语汇、持续音中的过程性和声语汇以及线性进行。

(一)和弦外音式的过程性和声语汇

和弦外音式的过程性和声语汇是指由外音和弦构成的和声语汇(如经过和弦、辅助和弦、延留和弦和倚音和弦等)。虽然它们只会短暂出现,并且常常被认为是多重和弦外音,但是它们对于和声色彩和声部进行的流畅度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例如第六首,b小调子前奏曲第6-7小节为过程性和声语汇,各个声部都呈和弦外音式的级进进行,没有起到骨架的作用,更多的是填充在两个和弦之间,使内声部之间的进行更加顺滑流畅。

(二)持续音中的过程性和声语汇

持续音是功能的延伸或强调,一般两端都有明确的和弦,它们之间的和弦功能性不强,都在持续音所延伸或者强调的功能控制之下,都为过程性和弦。

例如#F大调前奏曲的(24-28)小节,由第24小节开始,强拍上沉重的主音加延音踏板,和次中音声部中的属音共同构成了主属持续音,是主功能的延伸。里面所出现的和弦都在主属持续音的控制之下,没有相对独立的功能,是持续音中的过程性和声语汇。

(三)线性进行

线性进行是指在和弦进行中,各个声部强调横向运动,弱化纵向上的排列,脱离传统的功能进行的和声进行。按照它的进行模式形态可以分成三大类:自然音进行的过程性和声语汇、半音进行的过程性和声语汇以及隐伏声部线性中的过程性和声语汇。

1.自然音线性进行的过程性和声语汇

下例中,低音声部为上行的自然音级进,与旋律进行方向相反,连续的三连音和跳进式的织体洋溢着喜悦的气息,与本曲的标题《衷心的快乐》相符合。但在和弦结构上,是连续的导七和弦进行,由指向小字二组bb的导七和弦开始,,最后回到主调bE大调上的ii6。这样的导七和弦连续级进进行,在欢乐的背景下又增添了几分不和谐的色彩,使之更为丰富和丰满。

2.半音线性进行的过程性和声语汇

由于进行的音程关系不同,半音线性进行的过程性和声语汇比起自然音线性进行更加流畅,并且更富有特色。

下例中,旋律和低音下行半音进行,旋律由小字二组e到小字一组bb,低音由小字二组的c到小字一组bg,半音向下滑行。从和弦结构上看,虽然能排列出三和弦和七和弦,但是它们既不属于任何调内的和弦,又没有按照传统和声的功能来进行。而是在横向上半音下行,起着过程性的作用。

三、过程性和声语汇在作品中的作用

过程性和声语汇是浪漫时期的调性和声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作品中也有着不同的作用,“过程性和弦虽不起支点的作用,却对声部进行的流畅性作用巨大而不容忽视”。其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功能延伸作用、填充作用和调性过度作用。

(一)过程性和声语汇的功能延伸作用

功能延伸作用是指在过程性和声语汇中,整体都是功能的延续(如辅助和弦、持续音进行等),两端的和弦(包括转位)或者功能是相同的,此时它更多的是起到功能延伸的作用。

例如Op.28 No.15中段的第三乐段(60-63)小节,调性为#c小调,持续音为#G,一直到贯穿。旋律音由第60小节的属功能上的#B开始向上半音滑行,在第62小节到达高点E后,反向回到第63小节的#C长音上。第60-62小节都是属功能的延伸,整整三个小节都在属持续音的控制下,到了第63小节被突然出现的iv挡住了,形成了阻碍进行,进入下属功能。

(二)过程性和声语汇的填充作用

填充作用是指过程性和弦填充在两个不同的功能的支柱性和弦之间(如经过和弦、倚音和弦和延留和弦等),此时它所起到的就是填充的功能。

例如文章前面所引用到的例1中,第2小节的i6和弦是过程性和声语汇的一个支点,第12小节的V7和弦又是另一个支点,这两个主属和弦就像钢索桥的支柱,过程性和声语汇是连接支柱之间的钢索,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合作,共同构成了“钢索桥”,也就是我们所见到,所听到的作品。作品中,由i6开始,和弦中的三个音分别依次半音向下滑行,最后在第12小节停止在V7上。由开始到结尾,都在连音线的笼罩下,使向下的滑行更加流畅,更加完满。

例15同样也是起填充作用的过程性和声语汇。第61小节,bE大调的I和第64小节的V7作为两个顶点,在第62小节开始都是一些没有明确功能或者说是没有功能意义的和弦,所以判定为过程性和声语汇的半音反向进行。第62小节低音由大字组G向上滑行到bB,高音由小字三组g向下滑行到小字二组b,随着音域的收缩,力度也随即渐弱,最后停留在V7上。

(三)过程性和声语汇的调性过渡

当过程性和声语汇出现时,两端的调性不同(经常是关系较远的调),此时它所起的作用就是调性过渡的作用,它能够平滑地连接上不同的调性,线性进行是经常会出现。

例如OP.28 No.8(3-5)小节,第3小节是转调模进,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同时向下半音滑行,从#c小调开始进入b小调在滑行到#f小调的ii级三四和弦。在过程性语和声语汇的使用下,下行的滑行使调性过渡得非常流畅,尤其是#c小调与b小调的过渡,整体下行半音,使两个次近关系调衔接非常平滑,这也是过程性和声语汇中的重要特征。

四、结语

在肖邦《前奏曲中》,过程性和声语汇地大量应用,促进了和声色彩的丰富和调性的频繁转换。调性的频繁转换也使得调性之前的关系变得模糊,尤其是半音的过程性和声语汇的运用。同时让功能关系网发生改变,“和声五度关系的逐渐松弛及中音功能的日益独立,从而导致和声理论上三大功能的重新划分”。在调性模糊和功能削弱的共同作用下,促使了无调性音乐“十二音化”作品的出现。

[1]童忠良.现代乐理教程[M].长沙: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2]童忠良.近现代和声的功能网[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3]桑桐.半音化的历史演进[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4]桑桐.和声的理论与应用(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

[5]保罗·兴德米特,罗忠镕.作曲技法(第一卷)[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6]赵德义,钱仁平,丁冰.新概念共同课和声学教程[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9.

J624.1

A

余子恒(198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作曲技术理论、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半音前奏曲语汇
浅谈半音键竖琴在竖琴启蒙教学与普及推广中的重要地位
徐昌俊手风琴独奏《两首前奏曲》和声研究
明朝琴曲的清商音与含半音五声音阶
用歌剧语汇展示戏剧力量——解读悬疑歌剧《马克若普洛斯档案》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雾》之音乐分析
《荆楚岁时记》饮食类语汇探析
昆曲曲学小讲堂之北曲的半音
论瓦格纳《魏森东克歌曲》伴奏中的半音化音乐语言
向大师致敬
前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