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尝试
2017-08-30马明
马明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场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利用时事情境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巧设矛盾情境抓住内容本质,巧用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理解应用能力,巧设虚拟情境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2009001
如何让枯燥的地理知识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是每一个地理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场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是笔者在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一些尝试。
一、利用时事情境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上课铃声响起时,学生还沉浸在课间的兴奋中,此时,利用新近发生并广为热议的时事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从而尽快将学生引入到教学之中。例如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用这样一个备受关注的时事导入“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措施”可以使学生迅速地从课间状态迅速进入到课堂教学的准备状态。时事情境的设置要与本节课的内容紧密联系,能反映教学内容的要求,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考。
二、巧设矛盾情境抓住内容本质
所谓矛盾情境,是指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学生现在遇到的问题用原有的知识不能解决时的一种心理状态。正是学生以现有知识和经验难以去理解和认识新知识和内容,从而使学生内心产生冲突。创设情境的实质是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动摇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平衡状态,以激起学生急于获取新知识的愿望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有了对学习新知识的渴望和兴趣,才能促使他们积极思维。
例如,在学过“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后,学生发现了太阳辐射和气温在地表都有随纬度变大而减小的规律,学生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太阳辐射强的地区气温也一定会高。在学习“大气的受热过程”的时候,笔者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太阳像一个大火炉,源源不断地为地球输送热量,海拔越高的地方离“火炉”越近,得到的能量越多,温度应该越高。而现实中的雪山冰川却出现在离“火炉”较近的高海拔地区,这是为什么?在这样的矛盾情境中,让学生对自己对于大气热量来源的错误认识进行再认识,增强了学生对“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内容的期待,加深了对“地面是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理解。
三、巧用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理解应用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際,并最终用于实际的生活。在生活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的新知识。例如,在学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时,笔者组织了一次对学生饮食习惯的调查,让大家谈一谈自己在饮食方面的爱好。在主食方面,有的学生是以米饭为主,有的学生是以面食为主,这时候再让大家思考为什么我县会形成米面兼有的饮食结构。学生熟识的情境使学生对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然后通过对我县农业生产的条件进行整理分析,联系全国的情况,得到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既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因素,也包括市场、技术等社会经济因素,在不同的区位因素的影响下会形成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同时也可以根据对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分析对我县农业发展方向进行大胆的建议,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地理知识的能力,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建设家乡的热情。
四、巧设虚拟情境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地理教学内容丰富而复杂,特别是一些抽象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相对较难,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虚拟情境的设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和探究能力。例如,在学习了“大气的受热过程”以后,让学生思考假设如果没有地球大气层的存在,哪些地理现象将会消失。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认识到一些地理现象的产生与大气层的存在具有相关性。这时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若大气层不存在,风雨雷电、蓝天白云、眨眼的星星等还会存在吗?如果地球不再自转,环境又会怎样?这些虚拟情境的设置看似漫无边际,其实是从另外的角度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如果能够深入探究,必然会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既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又不能限制学生只顺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思维,不能将学生限制在教师的思维框架中,要尽量让学生通过思考找到不同的答案,同时,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责任编辑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