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的国情观及其时代价值

2017-08-30张泽一

理论导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时代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

摘要:

国情观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立论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不断深化和拓展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把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习近平的国情观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问题为导向深化改革,把改善民生作为执政的根本目的,具有坚定自信的方向意识、直面问题的责任意识和心系百姓的民生意识三个突出特点。深刻把握习近平的国情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关键词:习近平;国情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8-0068-04

基金项目: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研究”(16JD710070)。

作者简介:张泽一(1973-),男,山东淄博人,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认识国情,最重要的是搞清楚现实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变化。准确把握国情,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发展进入转型期、改革進入“深水区”、国际环境错综复杂的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不断深化和拓展对我国国情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对国情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习近平的国情观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立论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研究习近平的国情观,对于正确理解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一系列政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国情观的基本内涵

国情是一个国家历史和现实的统一,它虽然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比较稳定,但也时时处在发展变化中。总的来看,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现在的具体国情与改革开放以前及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习近平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一方面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最大国情、最大实际”,[1]10另一方面多维度地对当前阶段的国情进行了具体分析,总结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丰富的量变内容中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质的相对稳定性。

首先,辩证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概况,提出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已经完成了两步,第一步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早在1987年就得以实现,第二步人民生活达到小康也在1997年提前实现。回顾历史,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一个历史性跨越,从国际上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位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范围。随着我国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民群众对生活的愿景不断提升。人们期待各项改革全面推进,期盼经济更有活力、生活更有保障、权益得到更好维护、社会更加和谐、生态环境更加美好。

适应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顺应人民的这种愿望期盼,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工作的战略目标。习近平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1]314习近平这一论断明确指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这是当前阶段的主要任务,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时代主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新时期党向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准确把握当代中国实际,科学回答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诸多重大问题。习近平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习近平高度重视农村扶贫问题,一再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3]658习近平的这一论述,精准抓住了现代化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找准了突破口。

其次,把准改革脉搏,深刻剖析了当前阶段改革的特点,做出了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科学论断。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改革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中国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他指出:“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1]101习近平的这一论述明确指出了当前阶段改革的艰巨性。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中国改革获得了巨大成功,中国在国际社会赢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中国的发展还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例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等等。这些问题都属于比较难啃的硬骨头。

习近平说:“改革是一项深刻的革命,涉及重大利益关系调整,涉及各方面体制机制完善。”[1]348可以肯定,改革越往纵深发展,越涉及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甚至涉及到一些影响全局的敏感问题和重大问题,因此,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也必然加大。从长远看,全面深化改革势在必行,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从短期看,改革总会让一部分行业、企业或个人受到影响冲击,甚至要触动一部分人的“奶酪”,所以不可能风平浪静,轻而易举。另外,时至今日,改革的涉及面也越来越广。“现在,同过去相比,中国改革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拓展了。”[1]100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当前,要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不仅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同时还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等。这些改革之间环环相扣,任何一项改革都会涉及到其他多项改革,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的难度可想而知。尽管改革的方向是明确的,目标是清晰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其复杂程度、敏感程度和艰巨程度都是史无前例的。

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然触及更多深层次矛盾,涉及利益关系的深度调整,其复杂性和难度都是空前的。为此,习近平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并强调这种改革不是零打碎敲,也不是碎片化修补,而是各领域联动和集成的全面系统的改革。唯有如此,才能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激发党和国家生机活力。

二、习近平国情观的特点

习近平对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着清醒的认识。与此同时,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中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机遇,根据当前的新情况,研究和解决新问题,立意高远,内涵丰富。习近平的国情观立足当前阶段的客观实际,在全球化视野中审视中国国情,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问题为导向深化改革,把改善民生作为执政的根本目的,具有自己突出的特点。

首先,坚定自信的方向意识。如何看待中国的国情,这不仅是一个认识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尤其是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中国要向何处去、该走什么路的问题,成为人们当下思考的一个重点。对此,习近平旗帜鲜明地强调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他说:“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我们才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赢得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1]7在国情问题上首先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性质和方向,是习近平国情观的一大特色。

方向问题至关重要。中国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习近平说:“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的、有立场的、有原则的。”[4]这里所说的方向、立场、原则,实质上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国际国内环境非常复杂,改革的广泛性、深刻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力量竞相发声,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在这种情况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如此,才能确保改革沿着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方向前进。这就需要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坚定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社会主义,它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具體制度上都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但是,有人却对中国的改革持不同看法,提出了一些不同建议,有的想把中国拉回到老路上,有的想把中国引到邪路上。例如,新左派拒斥市场经济,对传统社会主义持亲和立场;新自由主义主张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贬低马克思主义,否定公有制,否定社会主义。这些错误观点,有些属于思想认识有误区,有些则属于别有用心的歪曲。为了澄清错误观点,正本清源,习近平提出要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他说:“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1]22新左派的观点就是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它们看不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就,只盯着改革开放过程中产生的收入分配差距、贪污腐败等消极问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因此否定改革开放,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说:“近些年来,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有人说是‘资本社会主义,还有人干脆说是‘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这些都是完全错误的。”[5]同样,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把改革开放前的历史妖魔化,否定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历史,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这属于新自由主义的观点。它们虽然肯定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但却竭力把改革开放往西方普世价值和政治制度的方向上靠,认为只有如此才是真正的改革开放。这实际上迎合了西方敌对势力“西化”的图谋。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决不能彼此割裂,更不能根本对立。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为后来的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和发展。正如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有力回应了各种社会思潮的错误观点,拨开了笼罩在中国方向问题上的层层迷雾,深化了对中国国情的认识。

其次,直面问题的责任意识。马克思曾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代表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6]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只有正视问题才能迈出科学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习近平说:“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1]74当下的中国,发展很快,矛盾高发,问题不少。尤其是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许多尖锐问题都集中显现出来。习近平对各领域存在的问题从不回避、从不掩盖,他实事求是地评价经济领域的成就与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市场秩序不规范,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广泛存在;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要素闲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并存;市场竞争不充分,阻碍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等等。对依法治国,他强调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保证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知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制权威;公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党的建设方面,习近平更是毫不留情地批评党内的不正之风:我们必须看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等方面,习近平也都是正视问题。

在习近平的系列讲话中,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他说:“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懂了就努力创造条件去做,不懂的就要抓紧学习研究弄懂,来不得半点含糊。”[1]23习近平客观清醒地分析中国社会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体现了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展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信仰和责任担当。

治国理政就是要直面并破解我国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习近平鲜明的问题意识,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责任、勇气和担当。缺乏责任担当的人,往往回避问题、掩盖问题,即使看到了问题也不愿触及,害怕问题煞风景,冲淡了成绩。只有充满责任担当的人,才敢于直面问题。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7]习近平直面问题,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这是自信而有担当的表现。

最后,心系百姓的民生意识。习近平国情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人民谋福祉。他当选总书记后的首次公开讲话就說:“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4这句话宣示了他带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坚定决心。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中国国情,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社会主义就是要使全体社会成员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当前,中国正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强调的是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的全面进步的小康;另一方面,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覆盖的区域要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提出,实质上是把改善民生上升到顶层设计进行统筹安排。当前,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是发展,但必须改变过去粗放型高速发展的模式,不能再习惯于铺摊子、上项目,单纯追求增长速度。发展必须遵循科学规律,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为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创新发展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绿色发展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开放发展解决的是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回答了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时代课题,集中体现了为民谋福利和共同富裕的发展目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保障。

习近平强调以民生为导向推动改革发展,不仅在顶层设计中对改善民生进行统筹安排,而且在具体的政策制定中确立基本的民生保障机制。习近平说:“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3]236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教育、就业、养老、医疗、住房、食品安全等重大民生问题上都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从解决群众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推动涉及民生的具体政策进行改革和完善。例如,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确保守底线、保基本,消除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求;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让人民群众能够呼吸新鲜的空气,等等。总之,从生活质量到生态环境,习近平积极推动各项民生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将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来。

习近平关注民生,他从整体性和复杂性出发,综合考虑现阶段的中国国情,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样一个“大民生”的发展目标,把人民幸福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联系起来,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仅如此,他还在具体政策上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从生活质量到生态环境,在各个具体领域都拓展着民生工作的内涵与外延,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初衷。

三、习近平国情观的价值与意义

习近平的国情观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进一步丰富,它为中国共产党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理论出发点。学习这一国情观,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首先,明确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成就和问题,指明了现阶段的挑战和机遇,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的历史责任感,激发实干兴邦的建设热情。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和巨大进步。从1978年到2011年,中国经济在长达32年的时间里保持了年均987%的高速增长,尽管从2012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但依然在7%左右,国内生产总值已上升到世界第二位。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到2015年的8865美元,已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上等收入国家,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发展到向全面小康迈进。中国的各项事业都在不断进步,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各项政治制度日益完善,依法治国取得重要进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生机盎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毋庸置疑,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但是,在成就和进步下也掩盖着许多问题和矛盾,必须予以缜密分析和深刻认识。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进程,速度的背后无法回避各种问题。这造成了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很多薄弱环节,如创新能力不强、粗放式发展、环境污染、发展不均衡等。这些薄弱环节就是我们的弱点和短板。习近平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的成就,但对这些问题也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他客观分析了现阶段中国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认为中国所处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在国际上,虽然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改变,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国际局势总体上是对我国有利的。在国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日益成熟,我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明显优势,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总的来说,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应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

习近平对国情的分析,充分展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眼光、气概和认识复杂问题的科学态度,既有对历史的睿智总结,更有对前途的乐观自信。习近平的国情观能够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深入本质,认清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统一认识,团结起来,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富裕而奋斗。

其次,阐明了当前中国的奋斗目标和理想追求,增强了人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习近平围绕这一战略目标考虑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于2014年在江苏调研时第一次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并列,从宏观上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行顶层设计。这四个方面相互支撑,相互联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战略目标处于统领地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目标的战略举措。其中,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目标提供发展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目标的可靠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总抓手,它抓住了治国理政的根本,厘清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内在逻辑,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符合中国的现实需要。

执政以来,习近平不断强调要大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并于2013年底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亲任组长,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几年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各领域标志性、支柱性改革任务基本已经推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下一步深化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也迈出了关键一步。2014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通过,开启了中国法治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面对改革过程中的矛盾风险挑战,必须把依法治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从法治上为解决矛盾和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可以说,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上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就像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有一个坚强有力地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实行八项规定、改进作风入手,不断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查处一个,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党的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能力得到增强。总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三大战略举措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体现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勾绘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图景,鼓舞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斗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

[2]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16.

[3]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献选编(上)[G].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4]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4.

[5]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人民出版社,1982∶289.

[7]李崇富,李建平.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M].人民出版社,2006∶148.

【责任编辑:闫生金】

猜你喜欢

时代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