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经典教学试探

2017-08-30邓华胡根林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国学孩子课堂

邓华+胡根林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发展“中国梦”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最伟大梦想。而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必然是一个历史的选择。我国近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了无数国人智慧的结晶:如何净化自己的心灵,养成正确的为人处世之原则,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这些优秀文化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愈加珍贵,对每一个奋进的中国人都尤为重要。传统文化,尤其是经典文本的教学对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而言,也是一次重大的挑战。

一、何谓国学

“国学”已被大家广泛关注,可“国学”的基本蕴涵是什么,何谓“国学”呢?章太炎先生曾指出:“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①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是广泛流传的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五经”,它是记载着一幕幕中国历史更迭的《资治通鉴》,它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它是参透人生,教人怡然自得的道理禅机……今天我们所指的“国学”,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在历史进程中积淀下来,对当代社会仍具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小学而言,国学的学习也就是经典传统文化的吸纳,从儿童经典的启蒙读物《龙文鞭影》《幼学琼林》《笠翁对韵》,到引导孩子为人处世的《论语》《孟子》《道德经》;从一张张苍劲有力的中国书法,到一幅幅意境深远的山水墨宝;从具有空谷之音的古琴到动人心弦的江南丝竹,这些都可纳入中小学“国学”学习的范畴。

二、国学教育的重要性

(一)经典文化,筑梦之基

中华文化的复兴是中国梦的内在诉求与精神支撑。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国学经典,蕴藏着中华民族富国强民的大智慧和文化创生的根源性经验,是中国人革故鼎新、继往开来的精神宝藏。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太多值得学习与赞颂的经典。读经运动倡导者们提到:“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生存数字化、文化多元化浪潮汹涌发展的当今世界,如果我们不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号召青少年儿童诵读我们传统的文化经典,那么我们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有成为文化上的流浪民族的危险。”②因此,我们应当将优秀的经典文化作为筑梦的基石,让经典的、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新走上文化的最中央,成为新时代社会价值观的引领者,众志成城,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

(二)国学教育,大势所趋

2013年,北京高考改革方案研讨会专家拟在高考中提高语文学科的总分数,将国学经典纳入到高考语文的考核内容。这一惊人的消息释放着一个重要的信号:国家将重视经典传统文化的教育,国学教育,将作为一项教育国策在整个中华大地上普及。这种做法切合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梦”的指导思想。作为学习的重要指向性考试——高考来说,它无疑在引导着数千万教育工作者改变着自己的教育理念,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如何让学生在繁重的学习负担下寻找到人生的真谛,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让孩子在浩渺的文化长河中撷取适合自己的珍宝……国学教育,将成为未来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三)儒雅少年,经典铸就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如今的孩子们普遍于蜜罐中成长,大部分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诚信的缺乏、道德的缺失现象随处可见,这让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心痛不已。虽然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中也不断地进行思想教育,但学生似乎总是缺乏一种内心的精神支撑。在我们的国学经典文化中,有太多教我们为人处世的名篇经典,无论是刚入学的孩子诵读的《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抑或是处于迷茫期时诵读的《论语》《礼记》,都明确地告诉了世人如何做一个正直、刚毅、胸怀宽广的人。有学者提出,“我们的学校教育应承担起向青少年一代传承民族文化传统,阐释民族文化精神,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提升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的使命。学校教育系统应将这些作为重要的教育目的来追求。”③若要培养儒雅少年,我们就应该将经典引入课堂,把学校作为国学经典学习的主阵地,让学生从这些厚重的历史积淀中去汲取丰富的营养,不断完善自我,成为一个真正品学兼优的新世纪少年。

无论从宏观上的中国梦的实现、国学教育的大势所趋,还是微观上个人素养的提升,我们都应当将目光聚集在国学教育上,因此,对国学教学方法的探索,更是迫在眉睫。

三、国学教学方法——国学四驱法

谈到国学,我们大多秉承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作为实施国学教育的原则,但“精华与糟粕”的取舍需要无穷的智慧,这种智慧不仅决定了我们如何理解界定国学内容,还决定了我们如何将传统知识在现代教育理念下进行现代化转换,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国学。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围绕着白话文作基础的汉语教学,少量地涉及到一些古诗词。如今,我们要把目光置于国学经典,将其当作一门基础学科,让学生能在当今教育理念下更好地接受国学经典,并吸纳、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这确实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与总结。笔者认为,“国学四驱法”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国学四驱法”是在国学教学实践过程当中总结出来的能驱动学生有效学习国学的四种方法,具体为:以讀为主,熟读成诵;故事串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前置性学习,开拓学生的思维;海量阅读,拓宽学生视野。

(一)以读为主,熟读成诵

经典的国学教材,无一不是与学生有着巨大历史鸿沟的文言文,要孩子弄懂其中的大意,读是基础。“读”不仅可以理解文章内容,还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国学素养,即“读书一事虽属小道,实可涵养性情,激励气节。”⑦我们常使用的方法为“五读法”,即通过五个层次的读,让学生逐步理解内容。

首先是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拿到一篇国学教材,其中往往有较多的生僻字、通假字等。这时候就需要学生借助工具书或书上本有的注音将文章里的每个读音读正确,在字音正确的基础上,把句子读通顺。在这个环节当中,我们常常会让孩子听课件里的范读或请读得好的同学来带读,帮助孩子正音。第二步,读出节奏。一篇文章,光能读准字音还是不够的,一个停顿的差异往往会造成意思上很大的不同 。这时候,就要求孩子把节奏读正确了。在这个环节当中,我们往往会在课件上划好节奏线,让孩子依葫芦画瓢地在书上也画出节奏线。若是高年级的孩子,则会通过老师范读的方式,让孩子听老师是如何停顿的,仔细揣摩后在书上做好记号。第三步,读懂文章大意。国学教材,文后附有注释以及文章翻译,孩子们一般可自己根据这些辅助文字进行自学,大致弄懂文章大意,不会的再小组内讨论。为了检验孩子们是否弄懂,我们还会让孩子来反馈,以“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或者是“读了文章后,你知道了什么?”让孩子梳理一下文章大意。第四步,读出意境,升华情感。这一个环节可以说是整篇文章教学的难点环节,要想读出意境,必须建立在与作者感同身受、有共鸣的基础上才得已实现,这一点确实是最难的地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们常常会结合文章内容以播放纪录片、动画片、讲故事等方式介绍相关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人物生平,以此来降低难度,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文中人物的命运,以此产生一定的情感再来读文。这一层次的朗读肯定会较前几次的读更加入情入境、深入人心。最后,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完成“五读法”的教学。要夯实学生的国学根基,背诵古文诗词是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叶圣陶先生提出学生的朗读应该是一种享受的过程,要“一遍比一遍读的入调,一遍比一遍亲切体会,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自然而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抱着这种享受的态度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径。”⑤因此,整堂课的教学,都是以读为线索,以读代讲。学生们在反复的诵读当中读懂了文章的大意,读出了人物的情感,将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学到的做人的道理无形之中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既摒弃了支离破碎地分析课文的传统教学模式,也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增加了学生学习国学的信心与兴趣。

(二)故事串讲,趣味盎然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太多的人物与故事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这些宝贵的历史资料正是我们细读经典文化的有力支撑,这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故事正是帮助孩子们打开国学大门的钥匙。单纯地读文章只能是让孩子“知其然”,却不能使孩子“知其所以然”。这生动形象的历史故事恰好就是弄懂其中原由最好的佐证,同时,也是让孩子喜欢上历史,喜欢上经典的最好的方式。在《弟子规》“孝道”学习的内容中,我们给孩子们讲舜孝感动天,汉高祖为母后亲尝汤药以及“卧冰求鲤”的故事;在《论语》“坚贞刚毅”内容的学习中,我们为孩子们讲述了苏武的一生,勾践卧薪尝胆、忍辱复国的故事;在《史记》“范蠡浮海”的篇章中,我们给孩子讲范蠡传奇的一生、从政的辉煌以及经商创造的种种奇迹……在一个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孩子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一个个气势恢宏的场面里,孩子们感受到了历史更迭的无奈与无常。在每一节国学课堂里,我们都尽量地多给孩子讲述相关的故事,激发孩子们学习国学的兴趣。从这一次又一次故事串讲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孩子们越来越渴望上国学课,渴望这样精彩的课堂。

(三)前置性学习,各抒已见

前置性学习,是生本教育中提倡“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要想一堂国学课更能激发孩子们思维的火花,那前置性学习必不可少。国学的前置性学习,不同于以往语文课文的预习,我们不是要求孩子像普通课文的学习一样去读,而是给孩子一个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内容让孩子去搜集资料,这种学习多半是对主人公生平事迹的了解,对主要事件历史背景的把握等等。通过这种学习,孩子们一则可以熟练多种资料收集的能力,二则可以为课堂上精彩的讨论做好准备。国学教学中,我们不会咬文嚼字地去分析每个细节词句的意思,而是从总体上把握中心以及感悟人生的道理。这样的课堂,为学生思想的表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有话可说并说得精彩,就要求学生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这也正是我们在课前让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的目的所在。如在学习《始皇出游》时,我们让学生去查阅秦始皇的资料,课堂上谈谈对秦始皇这个人功过的认识;在《张骞通西域》这一文中,我们让孩子搜集张骞出使西域的始末,然后在课堂上谈感受;在《张良受书》的学习中,让孩子事先搜集好张良的生平,课堂时结合本课所体现的人物品质谈这种品质在他人生中的作用……学生的每一次发言都是有备而来,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所以这样的讨论才会更加的深入,更加的精彩。

(四)海量阅读,拓宽视野

我们不能仅仅为了课内的学习而学习,教育者要做的是通过一系列教学方法点燃孩子们阅读的兴趣,由此及彼,海量阅读。海量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在阅读过程中丰富知识、拓宽视野。我相信通过前面提到的几点做法,孩子们对经典文化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孩子们走向更广阔的经典——《山海经》《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史记》《资治通鉴》等,这些书籍都有儿童版、少儿版,里面的故事精彩绝伦,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一定能够吸引孩子们的目光。孩子们从这些大量的阅读中不仅可以了解我国许多的经典文化,还能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这样的阅读过程不仅是拓宽视野的过程,更是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国学四驱法”卓有成效

通过“国学四驱法”的教学,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国学课堂上,学生眼中闪烁的是对知识的渴望,对文字的痴迷。许多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并与同伴分享所学成果。正是源于对国学经典的热爱,学生渐渐从课堂走向了课外,自觉主动地捧起经典书籍徜徉于书海中……在课内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的基础上,学生不仅夯实了文化基础,也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养。

诚然,国学的教学范畴还有很多,教学方法亦是多样。国学教学不能只有一种模式,也不能拘泥于模式,我们应当探索更多适合孩子们学习的方法来教学,让孩子真正地爱上这数千年绵延不息的优秀文化,从此立下宏愿,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夢而努力!

参考文献

①章太炎讲演,曹聚仁整理.《国学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②郭齐家.《少儿读经与文化传承》.《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③石中英.《学校教育与国家文化安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1期。

④刘露茜,王桐荪.《唐文治教育文选》.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13页。

⑤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作者通联:邓华,新疆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胡根林,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猜你喜欢

国学孩子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垂”改成“掉”,好不好?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