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材中苏轼作品的教学策略初探

2017-08-30陈俐含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黄州诗文苏轼

陈俐含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极其重要的一位旷世奇才,其作品在高中语文教学和高考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经典篇章均被选为高中语文教材必修课文。而这些课文均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创作。被贬在黄州的五年,虽然是苏轼仕途人生的低谷,却造就了其文学创作的高峰,在黄州时期的作品,是苏轼经历宦海沉浮、九死一生的苦痛历练后人生观、世界观的积淀,有着极其强烈的个人感悟和极其深邃的哲理禅思。对于高中生,要想透彻理解苏轼的文章,必须以科学的教育方式,引导他们掌握合理的分析诗文的策略,提高诗文分析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一、由人及文的方法,是准确理解和把握诗文的第一步

文学创作是人类的精神活动之一,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表达的一种方式,要准确理解一篇作品,就必须先了解作者,先解人,再解文。一般而言,理解人,要理解三个方面,一是作者所处的时代。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永远都不可能摆脱时代的束缚。在解读作品时,应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要客观的用当时的历史特征去看待当时的历史人物。比如苏轼所处的时代,正值北宋中期,国家看似繁华,实则羸弱中空,社会矛盾逐渐突显,苏轼作为那一代的大文豪,其作品自有盛世繁华的自信和豪放,也有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抱负。二是作者的文化素养。人的文化素养是造就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人的文化素养各不相同,“三观”自然不同,全面了解一个人,离不开了解这个人的文化修养。苏轼博学多识,一生在文学、艺术甚至美食等方面的造诣都达到了极高的程度,是我国历史上少见的“全能型”文人,其诗、词、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同时苏轼精通儒释道等各家思想,哲学思维丰厚,其作品如《赤壁赋》《题西林壁》等都有所体现,他在被贬黄州后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解脱出来,与其思想是分不开的。三是作者的人生经历。个人思想的形成与变化,除了受时代特点和文化修养影响外,自己的人生遭遇也是其重要因素。比如苏轼自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发动变法,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死结束,在此期间经历了全程,且因上书直言变法弊病遭排挤,自请出京,后在任湖州知州时上书《湖州谢表》,被改革新党诬陷落井下石,遭受牢狱之灾,险而丧命,后被贬黄州。要理解苏轼在黄州的作品,就必须先了解作者的经历。被贬黄州是苏轼人生遭遇的一次重大变故,也可说是其整个人生的一次重大变故,对其个人来说是不幸的,但对文学史来说确是幸运的,因为贬谪,苏轼迎来了他创作的高峰期和高质期,这便是后人常常谈起的“贬谪文学”,理解作者的这种经历对理解他这一时期的整个文学创作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由人及文的方式不是万能的教学模式。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无论遇到什么作品都是先作者简介,然后讲文本,最后说明文章写作背景。这种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其实是一种误读和滥用。长此以往,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毫无新意。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程式化运作,争取灵活运用。在运用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背景的缺乏导致文本解读的困难或歧义。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樯橹灰飞烟灭”一句,有的版本写成“强虏灰飞烟灭”,这两种说法好像都很有道理,但肯定的是当时苏轼只用了其中一种,那么到底哪种用法更符合苏轼的本意呢?这样就需要介绍一下作品的内容背景以及当时作者的写作状态,让学生能从作品内容本身和作者的写作情感角度,做出自己合理的判断。二是背景的介绍利于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例如《赤壁赋》,文中作者有喜有悲有旷,一时让人难以捉摸作者到底在向读者传达什么样的情感,这就需要加入适当的背景陈述,了解了苏轼当时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况,就不难理解他悲喜交加的情感。

二、由此及彼的方法,是增强诗文理解的重要方式

所谓由此及彼,是指学生在学习一篇文章特别是古诗文时,不要仅仅局限于这篇文章本身,要把与这篇文章相关的其他诗文作为对照或补充材料,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对比,有参照,才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一篇文章。作为任何单个文本来讲,都不会也不可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体,它们都与其他文本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读者以前的阅读积累,就会对当前文本产生作用,从而更好的理解该作品。假若以前的作品与该作品处于同一时代,同一时期,甚至是同一作者,那理解起来就更加容易了。这样,就会使我们避免知识的孤陋和自我遮蔽的境地,使我们对作品的鉴赏更加到位,视野更加开阔,思维发散,实现知识的迁移和重新建构,归纳,总结,上升为对一类文本的体悟。

其实每个人在实际阅读过程中,都会不知不觉的或多或少的由一篇文章联想到另一篇文章。比如我们读到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可能就会想起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可能会想起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当然,这种联想和读者的阅读积累和人生阅历有紧密联系,譬如读者没接触过曹操和杨慎的作品,也不会产生上述联想。其实这里面揭示出一个道理就是文本借鉴法可从内和从外两方面来运用,从内就是学生自身阅读文本而产生的联想,这种联想是不可控的,没有共性的,因人而异的;我们常常会将《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和《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进行比较教学,这其实是一种“从外”的运用,因为如果不是教师刻意引导,学生自身很难把两篇作品进行比较学习,相互借鉴,但这种运用是可以掌控的,只要正确引导和讲解,学生都会使用,并且效果也会比学生的自我联想好得多。

三、由象及意的方法,是提升诗文赏析水平的关键环节

“意象”一词,是中國文学特有的一个概念,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刘勰《文心雕龙》中说道:“然后使玄觧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意象,从字面理解,包括“意”和“象”两个部分,“意”是主观成分,“象”是客观成分,意象就是诗人心中的物象。

作为客观世界的“物”是个内涵和外延非常丰富的概念,生活中常见的花鸟鱼虫、江河日月、风霜雨雪等在文人的眼中,都可以作为寄托不同情感的“物”,甚至在特定情况下的一些具有特殊文化符号的历史人物也可作为物象用在文章中,如刘禹锡《乌衣巷》中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王谢”是用历史上的王导、谢安家族来代指声名显赫的世家大族;王昌龄的《出塞》中的“但使龍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飞将”是用汉朝名将李广来代指有军事才能的将军。所以,万事万物在一定情况下都可用为物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万象皆宾客”。对普通人来说,客观事物作为一个具体存在,看到的只是它所呈现的样子,日月就是日月,花草就是花草,但这些普通的物象在诗人眼中却有非凡的生命力,诗人会把自己饱满复杂的感情寄托在这些普通的事物中。因此,所谓意象,就是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意象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是意和象的融合,简言之,意象就是意中之象。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意象教学的意义和作用,通过意象的形式引导学生对诗词进行赏析和创作,在对诗词进行充分理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苏轼本人博学多识,熟读经典,对各种意象的运用信手拈来,因此他的诗文中读者会看到很多意象,这些意象是作者本人真实的精神寄托和情感折射,其中有些意象还反复出现,值得我们仔细研究,需要进行深度挖掘和归纳总结,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全面而深刻地把握苏轼诗文作品。例如在他诗文中经常出现“梦”意象。

在苏轼两千多首诗和356首词中,含有“梦”字的有352首,尤其是涉梦词,占的比例更大。在这些涉梦词中,大部分是在黄州所作。根据龙榆生的《东坡乐府笺》,苏轼在黄州期间作词48首(包括元丰七年苏轼去黄北归所作《西江月》),其中就有11首,占23.4%,如下表所示:

根据赵佳丽、林高跃在《苏轼涉梦词探析》一文中做的分析,“苏轼的涉梦词分为八大类,共有62首,约占其总词数(331首)的18%。其中元丰时期的涉梦词创作最为丰富,约40%的涉梦词在这个时期创作。”苏轼涉梦作品中的梦一般分两类:一是真梦,即记梦之作;二是喻梦,即梦喻之作。

元丰五年七月,苏轼和友人同游赤壁,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般认为,苏轼“人生如梦”有两层含义:一是古今如梦,二是浮生如梦。古今如梦是指就横向而言,古往今来无论发生多少大事都如梦一样,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周郎,也不过是历史;浮生如梦是就纵向而言,跳出人世的角度看自己和他人的历史,犹如一场梦。从初到黄州的“世事一场大梦”的悲凉,再到“梦中了了醉中醒”的觉悟,至此,苏轼形成了“人生如梦”的思想观,这种思想包含了苏轼对大起大落的仕途的悲慨,包含了对人生本质的思考,也是苏轼突破人生困顿境遇的钥匙。既然古今如梦,那自己遭遇的困难、挫折也如同一场梦一样,又何必耿耿于怀?一切都会“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通过直接描写梦境或者以梦为喻体,把人世之事比作梦境,以此来抒发内心的情感。相对于之前其他作家的涉梦诗词而言,苏轼的涉梦诗词无论在题材上还是表达情感上都有很大的革新。在宋代词坛上,晏几道是写涉梦词的第一人,众所周知的是他的《鹧鸪天》,词人以女子的口吻抒发自己的相思之情。然而,苏轼在涉梦词中是以自己的口吻写自己的事情,抒发自己的情感,借我之事抒我之情,主观意识增强。苏轼虽然写“梦”,也说“世事一场大梦”,但不沉溺于梦境,他能“梦中了了醉中醒”,在梦中觉醒。

[作者通联:湖北咸宁市鄂南高中]

猜你喜欢

黄州诗文苏轼
多情最是黄州月
大江东去——苏轼的黄州时期
从善如流
大宋国民偶像苏东坡失意黄州——《黄州寒食帖》
诗文里的元旦韵味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
景徐周麟诗文中的他乡与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