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三种课型改变教学生态
2017-08-30代保明
代保明
语文教学就是“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教语文就是教课文,把一本语文书的一篇篇课文教学完,就是完成了语文教学任务。这似乎是多年来语文教学的生态。这样的语文教学生态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吗?
一、问题的提出
主题型单元文本的“主题”名存实亡。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语文教材,无一例外皆是主题型单元文本结构,串连每个单元文本的皆是各种不同类型的主题。但这个“主题”是悬在半空中的,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几乎不看单元主题,更多地还是立足于单篇文本语文知识、情感、能力,注重的是零碎的语言学习和实践运用。本来,单元主题在教学中是应该被强化的对象,因为主题是单元的线索,是单元文本的“人文性”所在,是单元文本的某种共性所在。但是,由于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整体思维、系统思维、逻辑思维、归类思维等的严重匮乏,教学中过分注重单篇文本零散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的传授和训练,单元“主题”几乎是形同虚设。无论是从“主题”的角度,还是从文本结构、章法、写法、语言等角度,很少有立足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甚至可以说,主题型单元的“主题”教学,几乎是名存实亡。
碎片化教学使得语文课堂事倍功半。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只教单篇文本,再加上文本前后对教学要求的模糊提示,搞得语文教师只能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办事,“想教什么就教什么”。一个文本多个迥异教案的普遍现象,足见语文教学生态的怪异。这样的语文教学生态,一个单元教学下来,这个单元的語文知识、能力、情感和思维等素养,教师自己都很难说出个子丑寅卯,能够对本单元的语言实践运用梳理出系统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由于语文教学中系统思维、联系思维、因果思维、条件思维等的严重匮乏,使得语文教学碎片化,文本学完后剩下的就是一大堆杂乱碎片。这些碎片似散落的珠子,没有一根有效连接这些珍珠的线,珍珠永远都不能变成项链。由于前后文本教学设计中语文知识、能力、情感和思维之间缺少联系,前面学习的知识、能力、思维,后面几乎用不上,则很快就会被学生遗忘。
琐屑化教学使得语文课堂繁冗拖沓。
由于每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过于模糊,教师把握不准教学方向,只有按照自己的想法确定教学目标。可文本又是一个多信息体,如果从字词、句段、篇章等语言运用和文化、文学、文字、文章等角度去阅读,就会有多个角度多个方面的解读结果生成。如果教师认为这些解读结果都重要,都必须让学生学习理解,那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有多繁冗就可想而知。教师们把这些解读结果转化为一个个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让学生逐个学习、理解和运用。于是,语文课堂学生有答不完的问题,头脑被问题冲击得头晕目眩。语文课堂充斥的是孤立的琐屑问题,少有知识和能力之间关系的探究,少有语文知识和能力线索的梳理。学生在语文课上沉溺于问题不能自拔,根本没有消化理解问题的时空。
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这样的语文教学生态要改变也是非常艰难的。几千年形成的生态,要想有所变革,从哪里做起,怎样去做,需要众多语文大家的艰苦探索。美国教育学家格兰特·威斯金说:“现代课程的基本单位是‘问题,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重新组织问题,并通过问题设计来组织课程内容。”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几年前提出了三种课型,想在改变语文教学生态上做点探索。
二、三种课型的尝试
我们所言的三种课型,系指种子课、生长课和果实课。立足单元文本,以单元文本的整合为出发点,侧重语文知识、能力和思维的系统化规整;以单元为单位,注重知识、能力、情感和思维前后之间的关联;注重语言文字运用规律的实践探究,师生共同寻找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和规律。同时,在教学中努力克服单元主题被淡化、教学碎片化及琐屑化的弊端,让教学能见树木,还能见森林。
其一,种子课,仰望文本。
所谓种子课,顾名思义,就是专门为学生播种单元知识、能力、思维、情感态度等的课,就是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仰望单元文本,初步明白即将要学习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思维的课,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喜欢本单元学习的课。这样的课要实现两大基本目标,一是为学生播种清晰的单元学习目标,让单元学习目标能落实到到具体的文本中,二是为学生播种爱学习的种子,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特别是课外自学。
种子课给教师备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是把《语文课程标准》转化为每册教材目标任务的能力,亦即把宏观的《语文课程标准》转变为中观的每册教材的教学目标。二是把每册教材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微观的每个单元教学目标的能力。每册教材都有其必须实现的教学目标,这个中观目标必须细化为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何恰如其分地细化,需要教师的教材把控能力。三是从文本中提炼语文知识、能力、思维、情感及语言文字运用规律等的能力,教师阅读了整个单元文本后,不仅要能够弄清楚整个单元“说了些什么”,更应该弄清楚整个单元文本是“怎样说”的,从而在复杂的信息中梳理出明晰的单元教学内容系统,从每篇中找到由“语文”串联的逻辑联系,从语文知识、能力、思维、情感等方面找到单元内外的关联线索,从语言文字运用方面找到文本之间的关系及系统,最终形成对单元文本的整体认知。
种子课,往往用一个课时,立足宏观,播种目标,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在师生通读单元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单元提示及文本前的学习指导、课后的练习题生成单元学习目标。种子课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仰视文本,是对单元文本的粗读,是对单元教学目标的整合,故而种子课是先让学生看见森林,感受森林的广阔无垠与魅力无穷,从而引发学生想走进森林的强烈愿望。但种子课仍然是一种课型,仍然有它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作业训练等相关内容,仍然是要通过课堂活动来达成教学目标。在设计种子课教学时,在教学环节等诸多方面与单篇文本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把整个单元的四五篇文本作为一个文本来看待而已。
其二,生长课,深耕文本。
所谓生长课,就是在种子课上播下的知识、能力、思维、情感等语文教学内容的种子的茁壮成长,是通过一篇篇文本的学习达成单元教学目标的过程,是在单篇文本教学中紧贴单元教学目标集中训练学生语文思维、能力、技能的课型。这种课型的特征与传统的单篇文本教学方式接近,但又不完全一样。
生长课的主要特征:一是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单篇文本教学看似零散,但都紧紧围绕整个单元的总体教学目标,对整体单元教学目标分解到每篇的具体目标负责。在教学过程中,集中精力进行的工作就是整体单元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不允许教师针对文体的随意旁逸斜出,不允许在单元教学目标之外随意增加另外的教学目标。以避免教学目标的庞杂繁冗,避免课堂教学贪多而目标分散,避免课堂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不能突破。二是强烈的活动意识。生长课更多地是师生共生的教学形态,是学生语文知识的生成,语文能力的增长,语文思维的训练,语文情感的涵养。生长课的常态是学生的活动,是学生课前的自学,课堂的独学、对学和群学,是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创新意识,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个又一个学习活动。这样的课堂,教师仅是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和学习伙伴,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主体活动的充分性是课堂的显著特点。三是强烈的整合意识。生长课尽管也是单篇文本的教学,但它是在种子课统领之下的单篇文本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它必须瞻前顾后,既要考虑到整个单元每个文本的独立个体,又要考虑到单元文本的互为协同关系,还要考虑到整个单元文本构成一个语文知识、能力、思维、情感链的关系。王荣生教授曾说“教学内容的相对集中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因此,单元文本之间的整合是必然,在单篇文本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有兼顾与整合意识,每个单篇文本平均用力的现象是不可取的,围绕单元教学目标对单篇文本进行取舍是常态。正如叶圣陶所言,“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靠老师的善于运用。”①于是,在单篇文本教学中,有的文本可能多教,有的文本可能少教,甚至有的文本还可以不教,皆是因为文本的整合与目标达成的需要。整合之后的外在表现是课时的大幅减少,是课堂教学的厚度增加,是文本之间的联系加强,是学习内容的系统而明晰。
基于生长课的特点,我们在实践探索中,对一个单元中所有单篇文本的教学锁定在2至3课时左右,紧贴目标,删繁就简,充分体现单元教学的整合意识,教学效果非常明显。通常情况下,每一个单篇在进行字词教学之后,关于文本情感、语言运用、写作手法等学习内容就一定紧紧看齐单元总体目标,语文课堂不再繁冗拖沓,不再零散琐屑,突出了重心,也突破了难点,单元主题目标也容易达成。我们一般把單元单篇文本教学处理成两种课。一是精讲课,选择最能代表本单元语文知识、能力、思维和情感的文本,作为精讲篇目,挖掘文中最能代表单元文本的教学内容,提炼归纳本单元的系统而明晰的语文教学知识及能力谱系,学习好这篇“例子”,这也就是王荣生教授所言的定篇教学。在定篇学习中,师生共生该篇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感悟语言学习的规律,实践语言学习的专业活动,最终在活动中生成语文知识、能力、思维和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突出精讲课的“例子”作用,体现叶圣陶先生的教学精髓。二是自学课。这样的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借鉴精讲课的学习方法,迁移精讲课的学习思路和途径,充分体现“学以致用”的特点。这样的课,教师指导学生紧随单元教学目标,带着目标任务,运用精讲课上学习到的方法自疑自探,在学中悟,在学中用,在学中总结,在学中提炼,核心是突出学生的“学”。这样的课就是王荣生教授所讲的例子、样本、用件篇目的教学。如果前面的精讲课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主,那么自学课则完全以学生的“学”为主,两相结合,相得益彰。
其三,果实课,俯瞰文本。
果实课,是学生对单元文本的进一步学习,是对单元知识、能力、思维和情感等的归纳梳理,是收获果实的课型。如果说种子课是教师为学生播下“爱”的种子,生长课是学生与单元文本“谈恋爱”的幸福过程,而果实课就是学生与文本的“结婚生子”。故而,我们所说的果实课与传统的复习课、总结课有很大的区别,它不是对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不是对整个单元所学内容的简单回顾,而是温故知新,即一定要有新的东西产生,有沉甸甸的果实产生,否则,就不能称为果实课。“温故知新”是果实课的最大特点。这就为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种子课、生长课的学习基础之上,整合融通单元文本知识、能力、思维和情感等内容,通过寻找文本之间的关系,建立文本之间的联系,从而生成新的学习结果。这需要教师有深厚的专业素养、扎实的语文教学知识及教学智慧。文本单篇独立,自成系统,要建立单篇文本在“语文”上的联系,而不是主题上的联系,确实需要教师较强的文本研读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提示中指出本单元的文本是科学文艺作品。对初二学生而言,科学文艺作品是个全新的概念,但从今后的学习来看,必须要了解此类概念。诸如,科学文艺作品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细细研读本单元的五篇文章,每篇似乎都是独立的个体,《敬畏生命》是说理性散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报告文学,《旅鼠之谜》是说明性散文,《大雁归来》是抒情性散文,《喂,——出来》是科幻小说。既然它们都是科学文艺作品,那它们是怎样来体现“科学文艺”性的呢?以下是笔者的课例:
生:它们的第一个特点就是科学性。介绍、普及、传播科学知识,是此类文章的一个目的。
生:这五篇文章都以普及生态知识、唤醒民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为目的。因此,文章中有许多的科学知识介绍。
生:第二个特点是“文艺性”。文章有强烈的文学色彩,语言生动形象,情感强烈,与词典上的专业性介绍完全不一样。词典上的介绍多是专业术语,晦涩难懂,没有趣味性。而具有文学性的科普读物,有故事、有情节、有情趣,读者很喜欢。
师:几位同学的发现有见地,能自己找到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并有具体的分析,老师很佩服。我们还可以再作思考,说理性散文是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散文,报告文学是对新闻的生动记叙描写,说明性散文是以说明为主的散文,抒情性散文是兼介绍事物特点又有浓烈感情抒发的散文,科幻小说是以科学幻想为情节的小说。除了这些说法,我们还可以有对科学文艺作品更简洁的概括。
生:我觉得说理性散文就是带有文学性的议论文。
师:你的概括很妙。我们可以顺此思路推理下去。
生:报告文学就是带有文学性的新闻。
师:我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有道理的。
生:说明性散文就是帶有文学性的说明文。
生:抒情散文就是带有文学性的写景、叙事类散文,它要介绍知识,但在介绍知识的同时要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比如《大雁归来》,文章告诉我们大雁的一些知识,但主要是表达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的许多“失去的东西”。
生:科幻小说就是带有文学性的科幻故事。
这样异中求同地阅读分析,学生通过对比、概括、推理所学到的,不仅是编者串连单元的主题,而且还从语文的角度找到了串连单元的线索,学生不仅知道了科学文艺作品这个概念,而且还通过对这五篇文章的分析,找到了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并进行了精要好懂的新概括。经常进行这样的语文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就会增强,鉴赏的结果就会有深度。在单元总结时对学生进行概括推理能力的训练,学生就会有新的收获。
此课例中,关于文艺性说明文的解释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学生探究生成的结论也许不严密,但这个结论是水到渠成的果实,是“温故知新”的最好表达。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收获是满满的。
果实课的第二个特点是“少就是多”。果实课既然要求有新的收获,既然不是所学内容的重复,既然是寻找文本之间的语文联系,那就必须树立“少就是多”的思想。一个单元教学之后,在已收获了语文知识、能力、思维、情感的基础上,通过寻找联系,建立关系,从而产生新的语文知识、能力、思维等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这个结果一旦生成,一定是一个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果实,它也许处在金字塔的顶端,已经涵盖了本单元的所有内容,系单元文本相关知识的升华和结晶,尽管少,但价值连城。比如前述关于文艺说明文的课例,结论仅一个,那就是文艺性说明的特点。可为得出这个结论的探究过程,就是对单元文本的整合、融汇、提炼,是经历阵痛产生新结果的过程。一个结论,牵连并融通了多方面的语文教学内容,激活了师生语言、文学、文艺、文化等方面的积淀,可谓一线串珠,妙不可言。
让语文知识和能力尽量系统化,是果实课的第三个特点。种子课是播种,生长课是生根、发芽、长枝、开花,而果实课就是结出果实。在以单元为单位的教学中,在最后一个课型里,还必须对整个单元所学的语文知识、能力、思维和情感等进行梳理和规整,让散落在单元文本中的诸多有关语文的内容有自己的归宿。通过规整和梳理,借助思维导图,让语文知识、能力和思维等内容建立起科学的系统,从而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成为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实际上,在规整和梳理的过程中,再深入一步,就有新发现的可能。这样的系统建构过程就是知识、能力和思维的生成过程。当然,这样的规整和梳理必须立足单元教学目标,必须以简约为原则,以学生好记好用为原则。
果实课的这三个特征,决定了“俯瞰森林”的课堂形态。而这次“俯瞰森林”迥异于种子课,是俯瞰整个单元,是“一览众山小”的气度。回看森林,是走过之后的回味咀嚼,是对单元文本的再度审视,是从语文的角度对文本的审视批判。因此,果实课收获的绝对不是零散的语文知识、能力和思维,而是对知识、能力与思维的重新建构,是重新建立文本之间、知识之间、能力之间和思维之间的逻辑联系,是一种切实的深度学习。
三、思考
我们语文组经过三年的尝试,已基本掌握了三种课型的特征及操作要领,品尝到了这三种课型带给我们的甜头。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先让学生见森林,再见树木,最后又见森林的教学思路,在避免仅教文本主题及课堂教学碎片化、琐屑化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语文课堂“荒了自己的田,耕了别人的地”的尴尬现象大为减少。语文教学中整体思维、系统思维、归纳思维等思维能力的训练非常普遍,在果实课上对整个单元归纳提炼而出现新收获的惊喜课堂频频出现,注重语言文字实践应用的教学已成常态。
但在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一是用主题来组建单元的教材编排方式,导致有的单元在语文知识、能力、思维及语言运用上难觅联系,有的时候,让文本之间的关系建构劳而无功。二是定篇文章的作用不凸显,一个单元的四五篇文本中,其讲读篇目需要师生的精细研读,需要充分挖掘文本的例子作用,为后面学习做好铺垫。而自读篇目,是学生借助前面定篇学习的方法自学。但有的单元定篇文本所融入的语文知识、能力、思维与后面的例文、样本缺少必要的联系,造成学生学不能用。三是单元学习目标提示与每个单篇文本的学习目标提示相抵牾,语文教师不知如何取舍。
语文教学有效之路在哪里?在深度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三种课型尝试,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回望走过的三年探索之路,我们收获颇丰。前路漫漫,但我们信心满满。
参考文献
①叶圣陶.《叶圣陶集》(第11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06页。
[作者通联:重庆市涪陵区第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