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意见群体”: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关键向度

2017-08-30余九林李淑云王京跃

高教探索 2017年8期
关键词:实证高校策略

余九林+李淑云+王京跃

摘要:意识形态是国家发展之魂,舆情治理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我国高校中出现的“新意见群体”使校园网络舆情态势发生了新变化。通过对广东不同类型高校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充分掌握“新意见群体”的现状与生成特征以及产生动因。基于治理理论,高校除了保障言论自由以及与媒体进行互动传播之外,还要与“新意见群体”形成互动和对话关系。创新网络舆情治理,应该注入“主流价值观”,引导“新意见群体”走出“拟态环境”;加强与“意见领袖”良性互动,引导正确的舆论走向;培养“新意见群体”民主意识,形成舆论倒逼机制。

关键词:高校;新意见群体;舆情治理;实证;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社会转型中,互联网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喉舌和社会变革的倒逼力量。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政治生态和意识形态领域总体形势向好,但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我国媒介生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促使社会舆论的生成机理、运行机制和受众群体的思维走向也发生了变化,颠覆了引导舆论单向度传播的传统模式,致使舆情对社会的能动作用显得更加突出。近年来,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高校学生中出现“新意见群体”,他们关注新闻时事,对“革命与改良”、“人民民主专政”、“共产主义信仰”等传统政治议题呈现出多元化的意见和观点,借助新媒体和名人效应,把学术争论扩散到社会舆论,打破传统媒体和官方对话语权的垄断,甚至在观点极端化、对立化的同时还掺杂情绪化、虚无化倾向,形成舆情的多声部化,使得意识形态引领难度空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公报指出: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特别是要构建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因此,探究与剖析“新意见群体”给高校舆情治理工作带来的挑战,找准高校舆情治理工作的引导策略,才能为“互联网+”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二、研究设计及相关说明

(一)高校“新意见群体”的界定及说明

互联网的崛起,网络群体话语体系的转换也随之产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蓝皮书”《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的《2008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把关注新闻时事,在网上直抒胸臆的网民称为“新意见阶层”。本文采用复旦大学吴海江教授的提法,将研究对象称为“新意见群体”。[1]所谓“新意见群体”指在互联网上关注公共事件,直抒胸臆,独立表达见解和意见的网民。那么,高校“新意见群体”特指这一群体中的在校学生。他们在高校中以虚拟身份认同和政治动员为显著表征,通过网络话语体系,阐述现有体制和制度,从逻辑和价值层面反驳对方言论和观点,具有巨大的舆论能量,正在成为一种介入社会现实、影响他人价值观的重要力量。本研究设定以周为单位,关注公共新闻时事,独立表达见解和意见5次(包括5次)以上的高校学生为“新意见群体”。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笔者以“新意见群体与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编制了调查问卷,调查时间为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调查问卷中涉及的基本概念的界定和对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的采集,使调查和被调查双方对彼此有个初步的了解,便于进一步的信息沟通。第二部分是调研的具体内容,有不定项选择和开放式问题两种题型,其内容包括“新意见群体”关注的重大事件类型、主导因素、未来展望。在开放式问题部分着重了解调查对象对高校舆情治理的看法和评价,给予调查对象充分表達的空间。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43份,有效回收率为95.2%。先通过初步筛查,遴选出符合“新意见群体”要求的有效问卷378份,占33.1%,然后采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相关统计分析。

(三)抽样方法及质量控制

根据调查目标和方案,抽取广东六所不同类型的高校学生进行调查,包括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地方性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院校、公办高职院校、民办高职院校,涉及高校各个层次的在校学生,以求调查的全面性。并且,为了保证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现状,本次调研采取分层抽样的办法,以学历、专业等为参考,分别进行了抽样调查。由于专业、学历等各要素可能在调查过程中出现交叉重叠,为了避免抽样中的重复和混乱,对于不同层次对象的抽样并没有具体数字的限制,而是在问卷发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保持学历、专业之间的平衡。同时,为使调查结果更具真实性和普遍性,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随机选取部分样本进行了个案访谈。

三、高校“新意见群体”的现状分析及产生动因

(一) 高校“新意见群体”的样本分析

根据高校“新意见群体”的基本变量,设定出具体指标,本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统计如表1所示。

高校男女学生同样接受现代教育,处于同一社会环境,具有相同的网络参与权与言论自由,似乎男女学生对网络舆情参与态度与行为应趋于一致。调查结果则显示男女“有别”:男生关注网络公共事件的比例达68.5%,女生则为31.5%,男性学生比女性学生具有更高的对网络公共事件关注度和参与热情。调查结果显示,“新意见群体”在高校中较为常见,而且分布广泛。研究生群体所占的比例高达51.5%,明显高于本科生和专科生,学生干部身份的占到68.3%,党员(含预备)身份的比例达到10.1%,略高于当前学生党员占学生群体的比例。这表明高校“新意见群体”与学历层次、学生身份和政治面貌有密切关系,呈现正相关的态势。高校“新意见群体”中,从事社科科学领域学习的占52.3%,略高于从事自然学科学习的学生,在所在年级的分布上,处于基本持平的状态,说明高校“新意见群体”所学专业与所在年级对其影响不大。

(二) 高校“新意见群体”的生成特征

1.政治参与热情高、效能感强

“公民的政治参与是最普遍的,也是最有效的政治社会化方式。”[2]高校“新意见群体”拥有一定的政治知识和技能,又拥有较高的政治热情和政治社会化水平,他们进行网络参与是培养政治使命感与民族责任感的体现。高校“新意见群体”网络参与的情况统计如表2所示。

调查显示,高校“新意见群体”比较认同独立参与网络讨论,占到61.1%,但也并不排斥共同进行网络参与。随着近些年互联网的深度发展,运用微信、微博进行网络参与的比例达91.2%,逐渐成为高校“新意见群体”进行网络参与的主渠道。一般的“新意见群体”会采取多种途径关注公共事件,综合性网站所占的比例也偏高,占到70.9%。高校“新意见群体”所关注的话题更多地集中在政府改革和社会热点方面,分别达到79.2%和83.4%,表明高校“新意见群体”网络参与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与其政治效能感成正相关的关系。高校“新意见群体”网络参与时长达一年以上的有54.7%,占据半壁江山,说明他们参与的热情度高。从调查可以看出,互联网畅通了高校“新意见群体”参与政治的渠道,激活了他们的政治参与热情,也弥补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政治参与的“空白”。他们通过网络平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网络政治参与中释放出“正能量”,表现出极强的政治效能感,从而为网络民主政治建设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能使高校网络的舆论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2.“非理性表达”特点突出

在互联网平台的催化下,当一件事情发生时,网络舆论往往瞬间聚集膨胀,最后爆发。由于其交互性、快速性,一个极小的消息源都可能导致另一场“舆论风暴”,从而短短几分钟内便可形成规模浩大的舆论声势。互联网上的舆情生态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通过网民群体间迅速任意转发、肆意评论,夹杂其间的私人恩怨和各种不满情绪更容易助长传言的流散,网络舆情这种非理性蔓延,无疑更加考验现代高校的应对智慧。据表2所示,高校“新意见群体”理性参与网络表达的比例虽然高出非理性表达23.4%,但也深度表明,存在非理性表达的人数大量存在。在对高校“新意见群体”进行“是否经常面对纷繁复杂、真假难辨的信息”的统计显示,有82.6%的人认为网络上提供的信息太多太杂,常常会出现选择的困惑,甚至会出现错误的判断。高校舆情理性程度的高低,直接反映舆情的质量、价值,也考验着高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高校“新意见群体”在网络舆情中往往感性与理性、狂热与温和并存,“非理性表达”特点突出。他们在互联网自我中心化的传播特征驱使下,充满了“自恋”特征。自恋式的表达往往会泯灭他们公共角色意识,从而造成“公共人的衰落”,致使他们情绪化表达颇为常见。因此,高校应积极掌握分析舆情内容和导向,“有的放矢”多管齐下,正确引导舆论走向,塑造公信力。

3.思想、价值观多元化明显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各类网络工具更迭衍生,改变着信息传播方式和信息获取渠道,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延展性,覆盖面更广。其信息传播从根本上解构和颠覆了传统的以“传播者为中心”的模式,人们通过各类网络工作实现点对面、面对点、点对点、多点对多点的多元化模式。由于不受空间、时间和地点限制,人们各自经营着自己的“媒体”,各种信息凭借其多元的通信模式、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和极快的速度迅速传播,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念。调查以当前我国重大政治问题为指向,考察高校“新意见群体”思想价值层面的特点(如图1所示)。

调查显示,高校“新意见群体”对一些重大政治问题的认可度较高,但也存在一些价值观念上的差别。高校“新意见群体”基本上都能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四个全面”伟大战略,分别占到93.5%和94.5%,但是对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认同只有77.9%,顯得略微不足,依旧有21%的人对西方政治模式存有幻想,对中美关系的友好走向表示信心不足,只占到61.8%。鉴于近年来我国反腐的成效,87.9%的人坚信中共有能力加强自身建设。调查表明,高校“新意见群体”价值观念存在多元化趋向,容易发展成为舆情引爆点。

此外,对高校“新意见群体”直接关联和间接关联事项的调查显示,84.3%的人关注学校的管理政策,91.3%的人关注学校的热点事件,88.4%的人关注自身群体的共同诉求,71.4%的人关注并非和学生群体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事件。说明高校“新意见群体”的声音能够形成舆情,既有直接的关联度,也有间接的关联度。高校对舆情引爆点在引导上如果不力,往往会成为某种泛化的情绪,从而形成一定的舆论热度。而间接关联的事件,但因“网络部落”效应,也能生成舆情。

(三) 高校“新意见群体”产生的动因分析

按照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的“印象管理”理论,每一个“社会人”其实时时刻刻都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着自我的“印象管理”,正是这种“印象管理”推动了人际间交往互动的有序进行。而“印象管理”的主要手段就是各种情境中的自我“表演”。可以说,高校“新意见群体”是互联网语境中基于“印象管理”的个体“表演”。他们希望获得更多点赞、评论、转发,其实就是自身的“印象建设”。高校“新意见群体”的生成,究其原因,如图2所示。

可见,高校“新意见群体”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是由于某种单一的共同目的。然而,在网络平台上,虽然“新意见群体”是出于不同目的,但他们共同享有“私人订制信息”以及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容易导致“网络言论”真伪难辨、沙泥俱下,某些带有情绪性、极端性甚至煽动性的“网络言论”使网络舆情变得非理性,舆论导向极度不明,往往会发展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态势。

四、治理理论视阈下高校“新意见群体”的引导策略

罗斯扎克曾说:“没有管理的互联网,所呈现出来的也只能是一片丰富的荒凉混乱的自由。”[3]“预防为主、治理为辅”是当前我国舆情治理的基本理念。通常情况下,高校舆情的影响力与非常规性舆情突发事件有着密切的关系。监测、评估、预警和应急构成传统舆情治理机制,但这种治理模式没有充分考察网络舆情与突发事件的动态变化性特征,治理方向显得太过单一,达不到非常明显的效果。因此,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应充分结合“新意见群体”所具有的动态链条式制约这一特性,采取系统性灵活机动的方式才是治理之道。

(一)注入“主流价值观”,引导“新意见群体”走出“拟态环境”

在媒介化社会中,媒体信息对公众意见的形成产生深度影响,其对社会的认知往往是不完整的,但公众又往往会认为为媒体提供的信息就是社会的真实状况。美国新闻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把这一状态称为“拟态环境”。高校“新意见群体”具有“网络部落”的属性,他们以新颖而独到的看法评论社会,表达自己的价值取向,彰显新时期青年群体的社会责任感。但是,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认知价值尚处于不恒定状态,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存在多方面的不确定性,以致他们对社会现实的认知更容易陷入“拟态环境”之中,被不良倾向所误导,给高校舆情的变化发展造成诸多的障碍。2016 年2月1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4]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新意见群体”的主流价值观进行引导,打造网络舆论“统一战线”就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可以做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推进网络治理依法有序地规范运行,构建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环境,通过自媒体平台,使主流价值观在“新意见群体”中得到有效的传递,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让他们的话语表达向主流话语靠近,自觉彰显主流价值观,从根本上走出“拟态环境”,实现从“他我”到“自我”的转变。

(二)加强与“意见领袖”良性互动,引导正确的舆论走向

高校“新意见群体”中,有一部分人在网络圈群中能得到大量学生网友的赞同和认可,他们可能是论坛的版主、专业贴吧的吧主或者是微博名人,一般拥有大量的粉丝团和支持者,享有较高的威望,往往会使很多学生无条件信任或狂热地追随,网络话语中通常称为“意见领袖”。他們被视为学生心中的权威、精神领袖,其言论会对很多学生产生影响,无形之中会引导着高校网络舆情的走向。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在每个社会领域无论人的高低贵贱,只要其是脱离了孤独状态,就会立刻处在某个领袖的领导之下。”因此,保持高校网络舆情积极健康地蓬勃发展,在舆情治理和应急机制上高校有必要采用理性软引导方式,赢得“意见领袖”的支持与帮助。

高校“意见领袖”在校园网络舆情中能够针对热点事件充分表达观点。在舆情引导工作中,高校管理部门 “拉拢”现有的“意见领袖”,使他们在网络舆情中不断释放正能量,对他们的网络行为加以规制和引导,并施展积极影响。首先,高校应充分挖掘颇有信誉度和号召力的老师和学生,利用他们的学识和魅力,将其培育成网络空间新的“意见领袖”,以此来掌握舆情发展的引导权。其次,要加强与 “网络意见领袖”的良性互动,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与帮助。高校定期邀请网络大咖、论坛版主、网站管理员、学术代表等就热点问题进行探讨,邀请学生网民参与互动,听取民声了解民意引导民向,引导舆论向高层次、高水准、科学性、实用性上发展,提高学生网民素质,减少非理性舆情事件发生。[5]再次是主动发挥“意见领袖”正面舆论导向。“意见领袖”与学生网民距离较近,绝大部分是正直理性的,但不可否认也会存在情绪化,其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无疑是把双刃剑。因此,当网络舆情危机发生时,高校应第一时间与“意见领袖”积极沟通,引导舆论领袖在自媒体平台上发布积极正面、理性客观的观点言论,并通过技术手段将其观点在醒目突出位置显示,以达到正面理性舆论引导的目的。

(三)培养“新意见群体”民主意识,形成舆论倒逼机制

美国传播学者罗斯通过引入“公众判断能力”的概念,认为公众对事件的判断能力水平随着社会民主化进程的推进不断提升。通常情况下,网络舆情事件的模糊性会通过多次转载而大大增加并成为热点,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也随之增大。高校舆情运行的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报料(a)—学生转发(b)—形成热点(c)—媒体跟进(d)—公共事件(e)—舆论压力(f)—高校介入(g)—公布真相(h)这一网络舆情发展过程,最终舆情将逐步被攻破和化解(如图3所示)。

可以看出,从互联网平台的报料到形成热点再到成为公共事件,高校舆情影响力随着事件的重要性而不断增大。当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时,高校介入直到公布真相,事件的重要性和模糊性就逐渐减弱。那么,舆论的影响力便随之变小直至真相大白从学生的视野里消失。居心叵测的网络推手通过营销策划编造一些博眼球、赚人气的网络谣言来哗众取宠,为了获取利益而无视法律道德底线,被一些学生不加甄别滥发,最终为了形成舆论热点或头条,不断在网络上曝光、发酵、传播,进入公众视野后引起社会舆论放大效应。可以说,网络推手的引导与“新意见群体”的好奇心共同促使了高校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迸发。因此,高校舆论压力跟“新意见群体”对舆情事件的关注度呈正相关,学生的持续关注会加大对事件真相的深度挖掘,形成越来越强大的舆论压力,最终形成舆论“倒逼机制”。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完善,民主进程不断向前推进,使得社会民众的公民意识渐渐觉醒,主人翁意识和公平正义感不断增强,激发了社会群体积极地运用民主的渠道去解决出现的种种问题。高校“新意见群体”对各种社会问题不断发声,其言论一旦在传统舆论渠道上表达不畅,就会致力于在网络上发泄,给高校舆情带来负面影响。培养“新意见群体”的民主意识,通过融入充分的自由、平等思想,这就颠覆了传统舆论格局,拓宽了“新意见群体”的话语空间,给高校舆情治理疏通了良性互动的言论表达渠道。其实,高校“新意见群体”的言论表达在网络上盛行,他们通过转载、评论表达对事件的疑惑,实质上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集体侦探行为。他们表达一种想弄清楚事实真相的渴求是为了急切想得到相关部门的调查、证实或证伪,希望能通过民主的渠道解决他们心中的疑惑。因此,“以防控为核心,以应对为目的”的传统网络舆论管理理念与方法显得日益捉襟见肘,对于高校网络舆情治理需要跳出传统自由与管制的二元藩篱,注重培养“新意见群体”的民主意识,发挥自身作为舆论引导者作用,提供理性、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

总之,从理论主张来看,“治理”是对传统“统治”和“管理”理念的扬弃,高校舆情治理策略的有效创新,必须强调在高校有关部门的主导之下,实现对“新意见群体”的治理思维体系、话语体系和制度体系的综合“大转型”。

五、结语

总而言之,“多一些治理,少一些统治”是21世纪社会治理的重要特征。世异时移,面对急剧变化着的社会舆论环境和政治生态,舆情治理工作彰显出时代意义。舆情涉及执政党的执政地位的稳固,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这就要求高校对舆情治理不断革新。高校“新意见群体”透析出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对转型时期的中国的诸多问题进行热烈的评论,高校必须充分认识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抢占舆论的主战场,积极寻找治理网络舆情的实效性策略,教育和引导好“新意见群体”的舆论导向。治理理论有助于解决传统的管制痼疾,适应利益多元化发展趋势,由此,针对高校舆情治理工作而言,“从统治走向治理”是今后发展的普遍趋势。但是,任何理论在与现实对接的时候,都要面临不同社会和文化语境的建构,高校舆情治理如何实现由管理向治理的转变,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索。自媒体时代下,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高校“新意见群体”的生成特点和积极作用,对于高校舆情治理达到标本兼治,传播社会正能量,净化和完善好高校网络舆情生态环境,维护高校乃至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海江,杜彦君.互联网时代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基于“自干五”现象的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 (2):34.

[2]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美]西奥多·罗斯扎克.信息崇拜[M].苗华健,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6.

[4]习近平.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2-19.

[5]茅海燕.当代大学生群体政治心理现状透视——一项基于江苏部分高校调查的实证分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2(6):58.

(责任编辑 刘第红)

猜你喜欢

实证高校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O2O电子商务顾客满意度分析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