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南生态文明思想研究述评
2017-08-30刘红晋
刘红晋
[摘 要]方世南教授用三十多年时间致力于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促进和引领了中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发展,其主要贡献包括: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中国化,较早提出了终止不科学的发展观而走向科学发展观的观点,阐述了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语境中的生态权益和生态民主思想,提出了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口均衡型和生态环境健康安全型“四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论述了生态经济学、生态政治学、生态文化学等新兴学科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梳理方世南教授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发展脉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学者对生态问题的见解,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对当代中国绿色发展的重大价值。
[关键词]方世南;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中国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是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紧张而发轫和勃兴的。因工业文明产生的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等问题,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可持续发展之道。在这一寻求过程中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构建的理论学说,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统称为生态文明。在人类的生态文明理论中,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人们认识和接受马克思的生态文明研究成果经历了一些曲折,其中既有否认马克思具有生态思想的观点,也有西方的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其的片面解读和恣意发挥。与之相对应的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中国化相比之于其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思想的中国化起步晚,步履也较缓慢。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方世南教授是国内较早进行跨学科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学者,他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多种知识背景,这使他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也相应具有深厚的学理性、发散性、整合性等特点。另外,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是方世南教授的特长,他坚持了二十多年对中国21世纪示范镇——昆山淀山湖镇的绿色发展研究,推动和促成了德国生态工程协会对中国人工湿地、污水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的工程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在苏州建成了许多世界一流的生态工程。因而,他对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作有着多维度的视角和多方面的学术贡献。通过系统梳理方教授三十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将有助于我们立足国情,理解中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发展脉络。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
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家。无论是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还是实践运作,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因此首先要解决指导思想问题。在有的人看来,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思想主要是西方环境保护主义者和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的话语,马克思主义对此无甚话语权。一些西方学者甚至认为,“马克思只有经济危机理论,没有生态危机理论”,“只有红色马克思,没有绿色马克思”,“唯物史观是经济史观”,等等。方世南教授对西方学者的一些质疑持否定态度。他在其承担的三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时代主题与文明多样性”(2002年,编号:02AKS005)、“马克思环境思想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研究”(2006年,编号:06AKS00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的生态文明思想研究”(2011年,编号:11AKS001)中集中深入地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揭示了马克思恩格斯是红绿交融的理论家和革命家,他们既有红色思想,如主张革命、暴力、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砸碎旧世界等思想,又有绿色思想,如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循环经济、呵护土地、可持续发展等思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社会历史观中的最大成果,它以社会有机体思想、社会全面生产理论、社会整体性解放视野,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紧密地结合起来,显示出马克思恩格斯具有红绿交融迷人光辉的本色①。
方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包含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对不可持续发展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否定,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反思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理论成果。马克思恩格斯以绿色发展保障人民环境权益的思想,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学说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早期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和恩格斯在十八岁写的第一篇文章《伍培河谷来信》(又译作《乌培河谷来信》),都关注了绿色发展和人民环境权益的问题。在马克思的《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都有内容丰富的批判资本主义非绿色发展导致各种异化现象以及要以绿色发展保障人民环境权益的思想。其中包括:以绿色发展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社会有机体通过物质变换新陈代谢而发展的理论,社会全面生产理论,人与自然具有内在统一性的复合系统理论,绿色生产力和绿色科技理论,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合理调节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人的双重属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理论,人的双重特性——“能动性与受动性”理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两大和解”——“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自身的和解”理论,两大主义——“自然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自然主义”理论,“自然解放、社会解放与人的解放有机联系”理论,等等。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从环境权益视角系统地闡述了环境人口理论、环境经济学理论、环境政治学理论、环境教育学理论。这对于我国把握绿色发展真谛,注重人民环境权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口均衡型社会和环境安全保障型社会,保证人们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意义重大②。
方教授在《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4期上发表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系统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一文中指出,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概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系统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都是马克思主义文明系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博大精深,必须认真地加以梳理、总结和传承,以便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推动当代中国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中国在不同时期面临的不同历史任务而各有侧重。当下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宝库中寻找智慧,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中国化,以积极应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生态矛盾,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建设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口均衡型以及生态安全健康保障型社会。
二、提出终止传统发展观,确立科学发展观
针对发展理念偏颇导致生态危机和发展难以持续的态势,方世南在《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年第3期发表了《马克思的环境意识与当代发展观的转换》一文。该文以醒目的标题提出必须终止当代非绿色的发展观,被认为是在学术界较早提出必须终止传统发展观而转换为科学发展观思想的论文。方世南认为,必须终止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一味追求发展速度的不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一思想的提出,是在深入地研究马克思环境思想和批判继承西方马克思学者的观点后提出的。文章首先批驳了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如本·阿格尔(Ben Agger)、鲁道夫·巴赫罗(Rudolf BaheLuo)和威廉·莱斯(William Leiss)等人对马克思缺失生态文明思想的质疑。他们认为,马克思的著作中缺少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思考,因而没有生态文明思想。方世南则认为,马克思的生态和环境意识建立在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科学解答的基础上,马克思阐明了人与自然双向依赖和双重建构的对立统一关系。第一,“自然界的客观性、对人的先在性和制约性决定了人类必须尊重自然和善待自然”,构建了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生命共同体①。第二,马克思指出了自然异化的原因是人类不适当地改造和干预自然以及在私有制条件下出现的劳动异化。人类所面临的自然灾难是不尊重和不善待自然造成的必然结果。第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尊重和善待自然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发展的可持续性。马克思倡导土地的永续利用,并且认为只为了增加财富而不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劳动是有害的、造孽的②。第四,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优美的生态环境构成了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③。
方教授揭示了传统发展观的弊端:一是单一的以“物的现代化”为价值目标的发展;二是片面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三是狭隘地追求速度和一时繁荣的发展。由此导致了见物不见人的发展,只顾当代人的发展而忽视下代人的发展,强调发展数量而忽视发展质量的发展。基于此,方世南认为,马克思的环境意识是借由分析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而形成的具有独立体系的环境哲学,这就批判了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哲学体系的片面理解。然而,在批判的同时,方世南也认可了西方学者在生态和环保方面的积极思想及其作为。西方社会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认识到了工业文明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成立了各种生态和环境保护组织,而同时期的我国尚未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仍停留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阶段。与西方民间环保运动相伴生的是西方学界和思想界的环保理念的发展,如20世纪80年代法国著名学者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出版的《新发展观》和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赫爾曼·戴利(Herman E. Daly)的《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的问世。方世南在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和参考西方环保主义观点的基础上,认为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就应该转换发展观,即从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观进化到与绿色文明相匹配的现代发展观。他认为,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发展观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和非生态”的发展观,主要以追求物的现代化和片面的经济增长为核心④。发展中国家今天产生的种种环境和生态问题,大多是参照西方工业文明早期的发展模式所产生的恶果,而产生这一系列后果的根本原因是极为重视经济增长和商品价值,相对忽视人的发展和生态价值。方教授在这篇文章中并未仅仅止步于哲学和理论批判,而是进一步在制度上进行反思,并从实践的角度给予对策和建议,例如在考核干部指标中加入生态环境建设上的要求:只有环保达标的经济发展才算合格,以此来杜绝仅靠牺牲环境来达到经济指标增长的恶性循环。
三、注重工业化进程中桑蚕产业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在《马克思的环境意识与当代发展观的转换》一文文末,方教授将新发展观总结为追求经济价值、人文价值和生态价值相结合的发展观。在其他文章中,他进一步对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作了深入阐发。方世南关于生态价值的论述,最早见于他在1986年发表在《社会学研究》上的《江苏吴县桑蚕生产调查》一文中,这是现当代研究中最早也是唯一一份基于生态视角的桑蚕生产的调查报告。在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方教授较早地在人文学科领域中采用定量分析法来统计吴县蚕茧产量和计算波动。他发现,吴县蚕茧产量在1972年一度达到峰值,接近3万担;到1984年却下降了一半,仅1.5万担;1985年又继续下降了8%。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在吴县普及面广的生态经济产业,桑蚕产量的波动引发了方教授的关注和思考。他从区域间的差异入手探究蚕茧产量变动的主要原因发现,与1972年相比,1985年产量下降比例最高的两个乡是金山乡(下降80%)和枫桥乡(下降73%),而这两个乡恰恰在吴县乡镇企业产值排名中位居前列。方教授开始从工业文明兴起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来反思桑蚕养殖行业衰退这一普遍现象。工业文明进入乡村之后,带动了乡村工商业和企业的发展,使得农村的各项生产要素资源(如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等)重新配置:由原来的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三产业。除了宏观层面的解读外,方教授继续深入研究,揭示了同属于生态经济的果树、花卉种植等产业之间的生产要素流动。他发现,在东山、石公、堂里等乡,劳动力在第一产业内部主要流向果树种植,而在光福、胥口等乡则主要流向花卉、苗木的培育;而且,原来基础较好、相对富裕的乡镇,劳动力更多地流向收入更高的第二产业,因为1972年蚕茧产量最高的东山乡,到1985年的下降比例远远高于全县平均水平①。
在找出江苏省吴县桑蚕产业波动的原因后,方世南教授进一步指出这里继续发展桑蚕产销业的优势。排在第一的是自然资源优势,即吴县独特的自然条件所具有的生态价值。吴县的地理位置和周围水系的调节形成了雨热同期的气候条件。16℃的年平均气温和5000℃的活动积温形成了上茧率达90%以上的桑蚕高产优质区域,远超过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如江苏省的其他县市当年的蚕茧上茧率均低于吴县。由于其品质优异,方世南建议吴县主要发展桑蚕丝和纺织品的外贸出口,而江苏省其他区域则主要满足国内的加工需要。
总之,方教授对桑蚕业波动的定量分析法,使后来的研究者可尝试在产业发展走势和生态环境变化之间建立联系。不仅如此,从其《江苏吴县桑蚕生产调查》一文中可看到,方教授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前就提出了开放价格浮动和行业竞争的建议。针对桑蚕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方教授提出要协调各部门间的利益分配,实现生产、加工和贸易一体化,建立产、供、销和服务一条龙的经济合作体,进一步凸显吴县桑蚕产业特有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四、揭示生态政治语境中的生态权益与生态民主
方教授的生态民主研究分为两个方面,即主张民众的生态权益和推广政府绿色执政的理念,总结起来就是“为生态权益呐喊,为绿色执政献计”。其中“民众的生态权益”和方教授较早提出的新发展观中的“人文价值”是一以贯之的。他认为,与工业文明的发展观不同,现阶段应倡导追求和践行绿色发展观,重视人的发展和人文关怀,而民众的生态权益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2年第2期的《哲学研究》上,方世南教授发表了题为《生态环境和人的全面发展》一文,论证了生态环境和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即良好的生态环境既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也满足了人们享受自然美的精神需求①。到2011年,通过深入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原著中的生态文明思想,方教授又进一步深化了对“生态权益”的理解。他首先给出了“生态权益”的定义:“生态权益就是人在与自然界发生关系的过程中对于自然环境的基本权利以及行使这些权利所带来的各种利益。如占有、利用以及享受自然环境资源的各项权利以及所带来的各种利益。”②这个定义来源于唯物史观。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和发展的产物,同时具有自然和社会两种属性。
关于人的自然属性,马克思认为人有两个“身体”:一是人的生理之身躯,二是外部自然界。“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另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无论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形式表现出来。在实践层面上,人的普遍性表现为: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③。因此,在与自然界紧密联系中形成的生态权益也就成为人的基本权益,体现其根本利益。与此同时,人又是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中的社会动物,具有社会属性。人因其社会属性所具有的权益,包括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和社会权益。唯物史观通过诠释人的本质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充分论证了人的权益的多样性。在这里,方教授创新性地指出,倘若缺失了对弱者生态权益的保护,那么其他权益也将得不到保障。而保障民众生态权益的责任,显然落在了政府身上。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消除阶级差异和不平等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和价值取向。那么,维护人们生态权益上的公平正义也就成为维护社会公正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上述观点,方教授在生态政治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2005年,他在《政治学研究》上发表了《从生态政治学的视角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文。文章开篇即指出:“生态问题实质上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全球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推动着生态学和政治学的联姻,促使生态政治学的产生和发展。”④运用生态政治学的观点和方法论,才可以解决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和谐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与社会和谐的生态基础,而人与社会的和谐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的有力保证,后者正是生态政治的着力点。执政党和政府必须具有强烈的生态意识,方可制定出符合新发展观的生态政策。具体措施包括:在民眾中进行广泛的生态教育,推广环保理念;鼓励群众参与政策执行和讨论,营造宽松、有活力的生态政治文化;与国际生态环保组织开展广泛的合作,全球共享治理理念、技术和手段①。除了提出这三个方面的政策建议外,方教授在2012年发表的《从生态政治视角把握生态安全的政治意蕴》和《生态矛盾:政府公共管理亟待高度重视的重要矛盾》中,又分别结合“生态安全”和“生态矛盾”的概念,阐述了政府的环保职能和措施。不仅如此,他也倡导民众采取以绿色消费为主要内容的绿色生存方式②。所谓绿色消费,即追求合理的物质享受,避免因奢侈和浪费造成资源的大量开采、森林植被的消耗以及工业和精神污染。方教授用生态视角对人类文明的演变进行色彩标注:从原始社会时期的绿色文明(人与自然相对和谐,生态破坏较少),到农业经济时代的黄色文明(开垦土地造成水土流失),再到工业经济时代的黑色文明(三废排放造成重度污染)。方教授早在2004年就提出了绿色精神文明的概念,其中既包括绿色的生活方式,也包括绿色的制度文明③。我们今天要实现的现代化主要包括人和社会的绿色生态现代化:注重人的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方式,在全社会推动“生态理性人”的成长。综上所述,方世南教授的生态政治学研究是对政府和民众行为视角的有机统一。
五、结语:坚持走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道路
上述成果大多基于方教授坚持走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道路的结果。在其最早的一篇文章《江苏吴县桑蚕生产调查》中,他即将马克思的生态环境理论跟当地的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提出要绿色发展。在其2002年撰写的《马克思的环境意识与现代发展观的转换》一文中,他又提出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将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2005年,方教授在国内率先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政治学问题。2007年,他又较早提出了推进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近年来,方教授在生态文明研究领域继续坚持创新,通过对唯物史观中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生态权益、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和社会权益的梳理,科学地论证了人的生态权益的重要地位。他对生态文明的研究始终注重整体性,在国内率先提出“五位一体”整体权益、“五位一体”整体文明和“五位一体”整体公正理念。方教授较早提出的转换发展观的新理念,对系统梳理和传播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方教授始终坚信,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具有当代价值,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都需要马克思主义生态和环境思想的指导。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很好地挖掘整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导致理论准备不足。某种程度上,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皆滥觞于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但还未真正做到返本开新。结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方教授认为要以生态文明推进社会整体文明的进步。新时期的现代化建设应注重整体性,首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其次要格外注重保护人民群众的五大权益,即注重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和生态权益有机联系的整体权益;最后,生态现代化应突出生态文明背景下人的现代化,注重培养人的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方式,在全社会推动“生态理性人”的成长。我们要融入世界性的绿色潮流,共同应对和解决全球生态环境危机。方教授对这一热点问题提出了以下构想:政治上结合以绿色新政为内容的生态政治学潮流,将生态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确立绿色执政和绿色行政理念。管理体制上结合以制度设计为内容的绿色制度潮流,完善生态资源产权和税费制度,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生态区域合作治理,促进政府与公民多元主体参与,加强奖惩和问责制度。经济上结合以生态现代化为内容的绿色经济发展潮流,要以生态优势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要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综合起来考虑,将生态文明建设视为发展之义、发展之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发展模式由先污染后治理型向生态亲和型转变。文化上结合以生态伦理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化潮流。生态伦理学从伦理学的视角来审视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人类将其道德关怀从社会延伸到自然存在物或自然环境,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为一种道德关系。要倡导绿色文化,建设绿色政府,培育绿色社会组织,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把节能减排变成全民自觉行动,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责任编辑:王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