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化:人类生存样态的文化自觉

2017-08-30赵光辉

鄱阳湖学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生态文化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赵光辉

[摘 要]生态文化是人类生存样态的时代表征,即人类进入生态自觉的标识,也是人类进入文化自觉的标识。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这一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无处不闪耀着人类的生态智慧,而生态文化则是在传承与反思基础上的嬗变,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新阶段、新未来、新希望。作为人类生存方式的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本质和灵魂,在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相倚为强。生态文化基于反思工业文明,反思工具理性与资本逻辑,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内在契合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主流文化呈现,必将引领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

[关键词]生态文化;生态智慧;生态文明;社会主义

文化作为一个范畴存在,其定义多种多样。英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学者爱德华·泰勒(Edward Tylor)认为“整个生活方式的总和”①即是“文化”,美国人类学家普洛格(F. Plog)和贝茨(G. Bates)基于文化产生于人类适应世界的过程,认为“文化是一种适应方式”②。我国著名文化学者梁漱溟认为:“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③勿论中西文化概念之差异,二者间的共通之处是皆承认文化是自觉自为“使人作为人而成为人”的“人化”过程的积淀,是人的生存方式。

一、生态文化:从生态自觉到文化自觉

生態文化是一个既古老又崭新的范畴。从古代到当下,从东方到西方,都有大量的生态思想和实践成就其为一个古老的概念。但是作为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正在形成的新文化模式以及现代生态思潮发展过程中的新名词,生态文化又是一个新范畴。国际上第一次提出“生态文化”这一概念的是环境保护运动罗马俱乐部创始人佩切伊(Aurelio Peccei),他在《21世纪的全球性课题和人类的选择》一文中指出:“人类通过技术圈的入侵、榨取生物圈的结果,破坏了自己明天的生活基础,人类自救的唯一选择就是要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那种文化革命,形成一种新的形式的文化,即生态文化。”④余谋昌是国内最早提出“生态文化”这一概念的学者,他认为:“从狭义理解,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从广义理解,生态文化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⑤随着国内学者研究的深入,正如文化概念的纷繁复杂,对生态文化概念的界定也莫衷一是,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学说有以任永堂为代表的“文化类型说”、郭家骥提出的“适应说”和刘思华提出的“绿色文化说”等。虽然他们从不同方面来界定“生态文化”这一概念,但是“生态文化”作为人类从“生态自觉”到“文化自觉”的产物,是人类存在方式的表征和人类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在这一核心点上几乎没有异议。基于此,杜明娥提出:“生态文化是人类在与自然互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体系,表征人对自然的态度与方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内涵”①。

从哲学层面讲,所谓“自觉”就是自我觉醒、觉知、觉悟,即内在自我发现、外在创新的自我解放意识。生态自觉,“就是通过对生态问题的反省,达到对生态与人类发展关系的深刻领悟与把握,并由此内化为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习惯”②。由此可见,“生态自觉”包含了生态理念的自觉和和实践的自觉对象化两个方面。人类的“生态自觉”,严格来说肇始于对工业文明造成的全球生态危机的反思。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能够肆意地消耗自然资源来满足自身欲望,在极大改善人类生活水平的同时,严重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如大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资源枯竭、物种多样性锐减等。在工业文明发展的短短几百年时间里,地球在人类的蹂躏下变得千疮百孔。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使人类不得不回顾过往,反思自己的行为,由此凸显出“生态自觉”问题。

1997年,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这一影响颇广的命题。所谓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要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③,文化自觉“还是一种深刻的文化思考,一种广阔的文化境界,一种执着的文化追求,一种具有高度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文化理念”④。因此,实现“文化自觉”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也是实现文化转型的首要条件。中外许多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在反思生态危机这一人类发展和进步的现实困境时指出,生态危机的根源是文化危机。例如匈牙利著名哲学家欧文·拉兹洛(Ervin Laszlo)认为:“文化确实是我们时代的一个决定性力量,许多冲突表面上看来是政治性的,实际上包含着根深蒂固的文化根源。就人对自然的破坏而言,在它背后就是西方的主流文化支撑着的观点,人是为了自身的目的才征服并控制自然。”⑤国内第一个提出“生态文化”的学者余谋昌先生则认为:“环境污染本身就是一种落后的文化现象。”⑥生态危机表面上呈现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实质上是人类文化的危机,“只有通过文化价值重构才能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才能克服生态危机,使人类获得新生”⑦。人类要从生态危机中走出来,实现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必须实现文化价值的重建,谋求现有文化模式的转型,这个转型或者重建的过程就是在生态自觉的基础上的文化自觉的过程,就是生态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就是人类生存方式转变的过程。

二、生态文化:生态智慧的传承与嬗变

生态智慧是指理解复杂多变的生态关系并在其中健康生存和发展下去的主体素质。根据人与自然以及人化自然发展的不同阶段,迄今为止人类经历的文明可以划分为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四种。这四种文明形态中,人类的生态智慧闪耀其中。而现代生态文化是人类在实践中生态智慧的传承与嬗变的结果,是人类生态智慧的最优形态。

(一)原始文明:敬畏自然、崇拜自然

原始文明时代,人类以狩猎和采集野果为生,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人是作为“自然人”而存在。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非常弱小,这就形成了人类与自然之间天然的依附关系。同时,由于人类未能掌握相关的自然知识、自然规律,导致人们在自然的威胁面前显得无能为力,这就形成了“敬畏自然”“崇拜自然”的“自然人”的生存方式。与之相适应,人类神话了自然力,并加以顶礼膜拜,形成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始生态智慧。虽然这种原始的生态智慧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盲目性,但是在客观上却保护了自然界。

(二)农业文明:把握自然、保护自然

农业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文明形态的转型,生产工具从青铜器发展为铁器,生产方式从渔猎过渡到了以耕种和驯养,人类对自然的畏惧逐渐减少,开始积极主动地干预自然,对大自然有限的开发、利用、保护,初步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的完全依附关系。由于农业活动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巨大,人类把原始的自然崇拜逐渐演绎为农业文明中对自然规律的把握和对自然的保护为主的生态智慧,形成了“把握自然”“保护自然”的“道德人”的生存方式。例如,儒家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佛教的“众生平等”思想、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都是农业文明中生态智慧的典型代表。

(三)工业文明:征服自然、掠夺自然

在16世纪的西方,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资产阶级掀起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在思想上人文主义取代了神学主义,现世主义取代了天国憧憬。而资产阶级革命则在实践中把人类彻底地解放出来,让人回归到了现实的人自身。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三次科技革命的完成,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了空前提高。以康德“人是自然的立法者”为代表的人类中心主义哲学世界观的确立,使人类开始了对自然界无情的开发、掠夺与挥霍,从此,自然界成为人类征服的对象,这就形成了“征服自然”“掠夺自然”的“经济人”的生存方式。在这种世界观的影响之下,形成了人与自然最深刻的分裂和对立,这就是“人与自然在本质方面发生断裂”,“作为人与自然现实不和谐标志的生态危机,正是这种本质断裂的直接逻辑后果”①。因此,资产阶级在它短短的几百年的阶级统治下,在创造巨大生产力的同时,也引发了前所未有全球性生态危机。

(四)生态文明:和谐相处、协同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人类首部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卡逊女士的《寂静的春天》,到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组织罗马俱乐部给世界的第一份环境报告——《增长的极限》,再到全球环境战略的第一次国际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都标志着环境问题已经作为“矛盾”的形式存在开始走入人类的视野。人们在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理念的过程中,提出了“生态整体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等理论主张。面对日益衰败的、威胁到人类生存状况的自然界,人类终于再次顿悟到马克思的伟大——“自然界是我们的无机身体”。自然界的疯狂报复以及日益严重的水、土、空气污染,让人类开始反思自身的存在方式,开始回顾历史中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智慧,在这种反思与借鉴中逐步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并逐步形成以此为特征的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人类生态智慧的先进形态,是人类的新文化,是人类生存方式的文化自觉与生态转型。在反思和超越“黑色”工业文明中,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建设“绿色”生态文明,开启了“人类社会文明范式的生态转型”②。

三、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的本质与灵魂

生态文明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文明形态,不仅是生态、环境方面取得成果,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发展而取得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形态,其内涵应该包括物质、制度、精神等多个维度。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如果我们把生态文化视为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形成的适应性体系,不仅内含了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还包含了人类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类思维的自身思考,因此生态文化的内涵同样包括物质、制度、精神等几个维度。可见,生态文化就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根”和“魂”。一方面,生态文明必须建立在以生态文化为思想前提的基础上。换言之,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理论先导和文化根基。没有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就是空中楼阁。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就是生态文化的实践过程,这种实践活动能够不断丰富生态文化、推动生态文化的发展。换言之,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是推动生态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实践的思想理论先导。“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①。那么如何把现存世界改造成理想的“生态文明”的世界呢?“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②。也就是说,“生态文明”的世界已经存在于人们的“生态文化”之中了。第一,生态物质文化引领生态物质文明建设。生态物质文化提倡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经济模式,提倡形成资源节约、生态健康的经济发展格局,主张“生态良好、生活发展、生态良好”的经济发展道路。第二,生态制度文化从社会制度方面引领人类确立生态化的发展制度规则,从而推动生态制度文明建设,这种制度建设为生态文明发展提供一种社会制度的保障。正是在生态制度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反复重申,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因素等纳入评价体系,健全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以及相应的法律制度。第三,生态精神文化摒弃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功利性思维模式,倡导和谐相处、协同发展的生态世界觀、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正是基于生态文化对生态文明的引领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把“弘扬生态文化”“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等作为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由此可知,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是生态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③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人类创造了属于人的文化世界,实践是人类文化创造的动力源泉。正如清华大学著名文化哲学学者邹广文所说:“人类的实践活动怎样,就形成怎样的文化世界。”④人类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中,深化了人类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问题的认识,不断推动生态文化向前纵深发展。

四、生态文化:社会主义的内涵与主流

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化,肇始于西方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但首先提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却是社会主义中国,这其中原因何在?生态文化何以可能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和主导文化?

(一)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异化

资本主义在引发了人与自然异化的基础上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物质、精神财富,因此,人与自然的矛盾成为资本主义的痼疾。第一,工具理性与资本现代性下的自然异化。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了巨大提升,但是由于人类自身对科技的盲目推崇,把自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蜕变为工具理性,把自然变成了为了人的目的而存在的工具性的有用物,实现了由“古希腊的有机生命的自然变为西方近代无机机械的物体世界”的转变。资本主义社会对“自然在观念上的‘去魅,体现在实践中就是对自然固有的‘本质的破坏”①。第二,私有制与资本逻辑下人性的退化。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其目的就是占有财富,对财富的占有成了人生唯一的目标。同时,人本身也变成了人格化的资本,这就导致人们疯狂地去征服大自然,获得物质财富,呈现出“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的怪异现象。第三,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实践活动的异化。在资本逻辑、私有制、工具理性的主导下,人们以征服、掠夺、控制等对抗式作用于自然,无视自然规律,造成人类实践活动没有达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导致实践活动的外化、异化。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逻辑和工具理性的主导下,虽然率先产生了反思这种工业文明造成的严重后果的生态文化,但在资本主义痼疾中,由于自然、人以及人的实践活动都已异化,这不仅导致生态文化不可能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导文化,更不可能提出和承担建设人类生态文明这一历史任务。

(二)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的彼此契合

生态文明与资本主义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得到合理解决,二者从根本上是彼此契合的。首先,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社会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基本矛盾的推动下向前发展,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形态。根据马克思提出的社会“五形态”学说,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之后,必然进行生产力和人的素质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而按照文明形态发展规律,人类经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走进更高级的生态文明同样是历史的趋势。二者彼此契合的基础就是生产力和人的素质的高度发展。其次,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的母体胞胎中发展和成长起来的,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和超越。而生态文明则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反思和扬弃基础上的,同样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因此,生态文明本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才有根本的可行性。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态文化,虽然肇始于资本主义社会,但是它只能在社会主义社会才会大放异彩,成为社会的主导文化形态并引导人们进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三)生态文化在《意见》中的地位

2015年9月,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出台,其中七次提到生态文化,从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到弘揚生态文化再到加强生态文化教育,并且高屋建瓴地把生态文化提升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一高度,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这一切无不彰显出生态文化将成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地位。

总之,从我们提出“生态文明”之始,生态文化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主流文化呈现,更是我们在反思生态危机之后生态自觉基础上所实现的文化自觉,必将引导人类进入更高阶段的生态文明新时代。

责任编辑:郑 颖

猜你喜欢

生态文化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新型工业化城市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
林业行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的思考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