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语法教学浅析
2017-08-30张述评
张述评
[摘要]文言文是初中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过程中,需要正确理解常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才能完成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课程目标。学生需要掌握词语的类别和作用、句子成分的划分等基本的语法知识,才能在学习中事半功倍。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语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200080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四学段(七~九年级)“阅读”的要求之一是:“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这个要求,明确了文言文是初中阶段的必学内容之一。那么学好文言文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要学好文言文,需要掌握常见的实词
掌握常见的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一般地,可以把功能作为主要依据,认为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是实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等。在文言实词的学习中,需要特别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古今通假等现象,因为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以上四种现象,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理解的错误,也就实现不了文言文学习目标。
在四类特殊的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由于在小学阶段有现代文的“一词多义”学习作基础,学生到了初中阶段再来学习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应该没有很大的困惑。但是,对初中生来说,“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古今通假”都属于新鲜事物,无可借鉴,学习、理解起来就会感觉复杂、困难得多了。
例如,“居十日,扁鹊复见”一句中的“居”,今义是“居住、住所”,而古义是“停留、过了”;“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一句中的“但”,今义是“表示转折的关联词”,而古义是“只、仅仅”;“尔安敢轻吾射”一句中的“安”,今义是形容词“安静、安全”,而古义是表示疑问的代词“怎么”。这几个“古今异义”的词,古义和今义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如果按照习惯用今义去解释,势必使得句子语意前后不连贯,影响对句子意思的理解。但因为此类词语和“古今通假”一样,并没有可以遵循的规律,大多情况下,还是和小学时的学习方法一样,只能通过增加阅读量的途径来达到积累的目的。
不过,对“词类活用”的现象,还是有比较明显的规律可以归纳并遵循的。
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中的“时”,“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一句中的“西”,“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一句中的“斗”和“蛇”,这四个词语都属于名词直接作状语的用法,当它们处于动词的前面对动词起修饰或限制的作用时,由于现代汉语的名词不能直接修饰或限制动词,所以要先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才能充当动词中心语的状语。
又如,《伤仲永》一文“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一句中的“宾客”常见为名词,这里是“把……当作宾客”的意思,活用为动词;《三峡》一文“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一句中的“湍”原义为“湍急”,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湍急的水流”,是名词。
在初中阶段,诸如此类词类活用的词语不少,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名词活用”“动词活用”“形容词活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不多的几种。如果掌握了基础的语法知识,比如词语分类、句子成分划分等,完全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事半功倍。据统计,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常见文言实词数量为120~180个,如果全部要死记硬背,学生肯定会力有不逮。毕竟,学生在初中阶段需要完成近10个学科的学习任务,而不只是完成语文一个学科的学习任务;即使只是语文一个学科,文言文学习也只不过是语文课程学习目标30多项内容的其中一项。初中阶段作为从感性学习到理性学习的过渡阶段,那种仅仅依靠多读多背来积累知识的效率低下的学习方法,是不是可以逐渐减少使用呢?
二、要学好文言文,需要掌握常见的虚词
那些不能充当句子主要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语就是虚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和文言实词比起来,古代汉语中的文言虚词数量较少,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虚词只有“而、何、乎、乃、其、且、为、焉、也、以、于、则、者、之”等共14个。但文言虚词在古代詩文中的出现频率很高,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全文仅402字,其中虚词就有113字。这些虚词对表达语意、语气、词句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文章的情趣都有重要作用,不可或缺。并且,文言虚词的用法比文言实词更复杂多变,学习和理解起来也就更加困难。
拿最常见的文言虚词“之”来说,如果单纯从词类的角度来区分,大概可分为助词、代词和动词三种。但是,从使用的角度来说,单单助词一种,又可以分为:①结构助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语,如“春冬之时”;②舒缓语气,如“公将鼓之”;③宾语前置,如 “飞何功之有”;④连接主语和谓语,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没有实在的意义,如“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又比如另一个常见的虚词“而”,一般有“表转折”和“表顺接”两种分法。但在“表顺接”一项,还可以细分为:①表顺承的“就、然后”,如“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②表修饰、限制,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的,如“窥镜而自视”;③表承接的“从而、因而、进而”,如“温故而知新”;④表并列的“又、还”,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⑤表假设的“假如、如果”,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⑥通假字,通代词“尔”,意思为“你、你的”,如“而翁知我”……
不用再举更多的例子,我们也能够明白,要是没有词语分类和句子成分划分的语法知识作基础,对以上文言虚词的学习,除了继续坚持死记硬背的笨方法之外,真的再没其他更好的办法了。
三、要学好文言文,需要掌握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常见的文言句式包括“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等四种,每一种又可以分成数种小类型。例如,在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倒装句”,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主谓倒装。例如“卷石底以出”,谓语“卷”前置于主语“石底”之前,其正确语序应为“石底卷而出”,意思是“石底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2.宾语前置。例如“何陋之有”,宾语“何陋”前置于谓语“有”之前,其正确语序应为“有何陋”,意思是“有什么简陋呢”。其中“之”为助词,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的意义。
3.定语后置。例如“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定语“远”后置于名词“江湖”之后,意思是“遥远的江湖”。
4.状语后置。例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介宾结构“于乱世”后置于动词“苟全”之后,其正确语序应为“于乱世苟全性命”,意思是“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都是基于词语类别和句子成分“主、谓、宾、定、状、补”等这些基本的语法知识。如果连基本的句子成分都没掌握,要理解什么叫作“主谓倒装”,那是不可能的。
荀子在《劝学》中说过:“……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语法就是我们“致千里”“绝江河”所足以仗恃的“舆马”和“舟楫”。目标千里,有车马不用而赤足狂奔,要多花几倍的时间和精力?江河百丈,有舟楫不用而坚持游泳横渡,只怕未达对岸便溺死于中流。更何况,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掌握基本的知识,更要教会学生获得知识、运用知识的方法。
那么,为什么现在有部分初中教师会忽视语法教学呢?追根溯源,也许是因为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一场辩论。那场辩论的内容,是语文课程的性质到底是属于“文学性”还是“工具性”。最终,认为语文课程属于“文学性”的一方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其结果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培养文学素养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属性则被丢在一边,鲜有人问津。语法因为属于“工具性”的范畴,不可避免也遭忽视。后来,在2011年及以后各版本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做了这样的定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算是给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属性正了名。然而,不知道是由于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的人不多,抑或大辩论的影響深远,总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包括中考在内的各种检测、考试中,试卷上再难见到有与语法有关的内容出现。受此影响,虽然语文课本后面均附录了语法知识的内容,但一线教师,特别是乡镇学校的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少再对学生进行相对系统、规范的语法教学。
本来,一个学科各学段所学的知识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但是,教育的现状却是小学和初中割裂、初中和高中割裂,形成了各自为战的局面。不少初中的教师认为,既然中考不考语法,教与不教语法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考试成绩都没有影响,那何必白费力气,多此一举?而高中的教师则认为,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进行了语法的学习,如果有不懂,那也是个人理解能力的问题,却没想到是初中教师“偷了懒”。其结果受到伤害的只能是学生。
综上所述,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文言文,进而更好地学习语文这门基础课程,进行语法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责任编辑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