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患者促炎因子及BMP-2的相关性①
2017-08-30刘中柱
王 悦,刘中柱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慢性肾脏病患者促炎因子及BMP-2的相关性①
王 悦,刘中柱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目的:探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各期患者体内炎症因子(IL-6)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水平变化,及炎症因子对BMP-2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肾脏病未进行透析患者70例,收集各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BMP-2、IL-6浓度的变化规律及相应血清肌酐浓度,应用校验后的MDRD公式(要求受试者提供血清肌酐、年龄、性别)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肾脏病患者1~5期(排除透析患者),应用测定血清BMP-2和IL-6水平,各期患者血清BMP-2、IL-6表现为正相关。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中IL-6与BMP-2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可协同参与调节血管钙化。
BMP-2;IL-6;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患者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可合并多种系统疾病,由于该类患者病大多情较为严重,导致患者身体机能每况愈下[1]。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高营养状态下形成的疾病逐年增多,例如糖尿病、高血压病,慢性肾脏病患者逐渐成为一个庞大而固定的社会群体。资料查询记载,CKD患者比健康人群更易发生血管钙化,血管钙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为慢性肾脏病患者最终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血管因素致死已逐渐成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首要死亡因素,而40% ~ 70% 透析患者有显著的冠脉疾病[2]。因此,探究血管钙化的形成机制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从而对CKD患者进行较早的预防及治疗。IL-6、BMP-2为众多关键促血管钙化因素之一,并且处于尤为重要的地位。IL-6、BMP-2是目前研究和应用最普遍的骨形成因子之一,也是骨代谢进展中的关键调控因子。然而在慢性肾脏病(CKD)动脉硬化中内膜钙化和中膜钙化常可并存[3]。白介素是机体内重要的细胞因子之一,主要参与免疫系统调节、炎症反应,活化免疫细胞等过程[4]。BMP-2直接或通过载体可以促进骨形成 ,因此 ,近年来利用组织工程化骨修复骨缺损的研究中BMP-2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5,6],因此本研究课题选择BMP-2作为骨代谢指标,探讨BMP-2与IL-6两者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探究血清BMP-2及IL-6在CKD患者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06~2016-06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选择确诊为慢性肾脏病的非透析患者70例,发病为糖尿病肾病2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9例,多囊肾6例。
1.2 分组
依据MDRD公式计算受试患者eGFR,将患者分为A组:CKD1~2期共18例 、B组:CKD3期14例、C组:CKD4期16例 、D组:CKD5期22例。
1. 3 排除标准
①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严重原发的心血管 、造血系统疾病、肝脏疾病、精神病;②近期未接受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③近期发生过急性心血管事件者 ,服用各类相关治疗药物者;④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⑤急性肾功能可逆性下降的因素;⑥近期内有显性或隐形感染,服用抗生素;⑦无活动性肝炎及恶性肿瘤、妊娠者。
1.4 相关指标收集及检测
1.4.1 样品收集
所有参加者禁食8~12h后,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5mL,将血清标本放置在-70 ℃冰箱冷藏,收集完毕后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Scr) ,利用校验后MDRD公式估算参加受试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参照试剂盒(上海源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说明书,测定血清中BMP-2、促炎因子IL-6水平。
1.4.2 收集临床资料
收集各期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资料(年龄、性别等),临床检查资料(尿素氮、白蛋白、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
1.4.3 血清BMP-2和血清IL-6检测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按照产品说明书操作方法进行,检测单个核细胞上清液中BMP-2和IL-6水平,所有样本设2个复孔。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各组间一般资料相关指标比较
70例慢性肾脏病病例各组间接受测试患者的性别、白蛋白、红细胞计数、年龄等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各组间病程、BMP-2、IL-6指标比较
结果显示:血清IL-6与血清BMP-2在B、C、D组呈正相关;在A组中IL-6与BMP-2无明显相关性。见表1。
表1 各组间IL-6、BMP-2水平比较
3 讨论
综上所述,本研究所得实验结果及分析显示CKD患者血清IL-6水平与BMP-2 呈正相关,提示IL-6可能与骨代谢指标BMP-2 有关。IL-6可能以调节BMP-2 等方式,最终导致血管钙化,直接或间接参与CKD患者的骨代谢过程。目前关于此过程的影响及参与具体机制研究较少,并未明确,若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文献报道,BMP-2的抑制剂对于血管钙化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既往认为CKD患者体内钙磷代谢紊乱,沉积在细胞和组织之间,最终导致血管钙化[7]。随诊年龄增长,血管钙化也成为机体衰老的重要标志。但近年来专家学者研究表示,各种血管钙化因子在分子层面上看,血管钙化的形成过程基本类似于骨发育的过程,具有主动性、可预防性和逆转的高度可调控性等生物学特征。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在炎症因子等因素刺激的条件下,均可转变为能合成和分泌多种骨形成蛋白的成骨细胞样表型 ,从而形成钙结节[8]。骨生成过程可由血管壁炎症细胞因子激活,最终促使血管发生钙化。在动脉血管钙化的启动过程中,炎症与炎性细胞因子尤为重要,并非只有慢性炎症才能引发血管钙化机制,诱发钙化、促进炎症的正反馈循环、钙化的持续,均可因炎症进行[9]。总之,BMP-2与IL-6在CKD患者中对血管钙化的研究具有前瞻性的意义 ,对进一步阐明血管钙化机制及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出现心血管危险因素之前的相关治疗药物治疗,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死亡风险,可指导临床的具体用药 ,希望经过更加深入的研究,最终达到今早预防、改善及治疗CKD患者的血管钙化。
[1]王彬.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综合分析[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13,36(2):111
[2]Kanbay M, Goldsmith D, Uyar ME, et al. Magnesium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J].Challenges Opportunities,2010, 29(3):280-292
[3]New SE,Goettsch C,Aikawa M,et al.Macrophage-derived matrix vesicles:an alternative novel mechanism for microcal cification in atherosclerotic plaques[J].Circ Res,2013,113(1):72-77
[4]刘亮,杨玉红,潘佳秋,等.131I 治疗 Graves 病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进程中IL-6 变化得意义[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4,37(3):93-97
[5]Einhom T A. Clinically applied models of bone regeneration in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J]. Clin Orthop,1999,367:59-67
[6]Sheng JY, Chan- Park M B, He B, et al. Three- dimensional microchannels in biodeg radable polymeric films for control orientation and phenotype of vascylar smooth muscle cells [J].Tissue Eng, 2006, 12(8):2229-2240
[7]Derwall M , Malhotra R ,Lai CS, et al . Inhibition of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signaling reduces vascular calcification and atherosclerosis [J].Arter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12,32(13):613-622
[8]Demer L, Watson KE, Bostrom K.Mechanism of calcification in atherosclerosi s[J] .Circulation, 2005,111(18):2364-2372
[9]郑斌,张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反应状态观察[J].浙江医学,2008,30(4):390-391
佳木斯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编号:YM2016051。
王悦(1990~)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刘中柱(1964~)男,黑龙江嫩江人,学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E-mail:liuzhongzhu75@163.com。
R692
B
1008-0104(2017)04-0070-02
2016-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