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课堂:一位农村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手记
2017-08-30戴士龙
◎ 戴士龙
见证课堂:一位农村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手记
◎ 戴士龙
在工作的农村小学,师生相处融洽。我们在教室里耕耘,也收获幸福与快乐。学生获取身心成长,教师获取专业发展,感悟自己的心历路程,多一些思考。在静静的夜晚,忙完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坐在电脑前轻敲键盘,输入师生相处的日子,感悟平常的满足,反思工作的困惑。
一、点赞写刷马桶的学生作文
作为普通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经常要面对小学生的习作,发现其中一位学生描绘在家刷马桶的经历,叙事过程详细,文字真实、可信,很是出乎意料。依据平日语文成绩,难以证明这篇作文是这位学生写的,于是决定展开调查。这是平常的作文讲评课:
“同学们,在这节课,我们要说说自己在家中做过的什么事情,最让爸爸、妈妈高兴”。走进课堂,并非急于进行作文点评,而是有意或无意地引发学生说话的兴趣,于是从学生身边真实事例说起。果然,学生很快按照预案讲起各自在家做过的事,看着争先恐后的样子,听着滔滔不绝的话语,静静地站在讲台上,心里暗暗归类学生的发言。总体来说,五年级的小学生在家都能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种类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照顾自己,比如收拾常用物品;打扫房间等。二是当好小助手,比如替妈妈刷碗筷、洗小一点的衣服、帮爸爸搬运物品等。对于上述事例,看来学生经常体验。一个学生刚说起来,另一学生就急着补充,甚至质疑,且很激动。之后,故意说起在家刷马桶的事,教室里一下安静许多,还能听到窃笑声。看到上述这样的情况,想到曾经读过的故事,就讲给学生听。大意是某保洁公司的组长,带领员工在客房现场演练,一番讲解之后,就亲自操作起来,很短时间房子整齐、温馨。就在员工暗自佩服组长的保洁时,发生出乎意料的一幕,组长用杯子舀起马桶里的水,举到嘴边直接喝下。匪夷所思的动作惊呆现场的每个人,但组长却坦然自若地说,自己做的保洁就是如此,连马桶都能保证干干净净。组长的敬业精神感染着每位员工,当然也感动了所有客户,员工在组长带领下,生意日益红火,最后成为鼎鼎有名的企业。
在讲解中,能看到学生表情的变化,有的是不信的眼神,有的是抽动着像要呕吐的嘴角,还有的是惊叹的神色。于是直接点名,说班上也有位同学,可以刷出这样的马桶,现在读读这篇作文。在课堂上,平时纪律约束不强的作文同学涨红了脸,透过不自然的动作,能看到自豪的神情。所有学生认真听着,没有一点笑声。读完作文之后,紧接着是同学热烈的掌声。作文讲评开始,首先让作文同学讲述刷马桶过程,讲解让班上师生相信,作文是真实的。接着,再次询问学生,在家有没有刷过马桶,其他学生沉默,看到这样的沉默,很感高兴。于是留出时间,让学生反思自己作为家庭的一员,应该不应该学会刷马桶,甚至将刷马桶作为回报爸妈付出的方式。课堂上沉默没多久,就有学生明确表示,要向作文同学学习,回家也试试刷马桶。
作文讲评课就要结束,课堂上没有面面俱到地阐述其他学生的作文,只是将刷马桶的事情展开讨论,想让年幼孩子慢慢明白,在家劳动没有高低、贵贱,将来走向社会,只要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就一定会成为行业佼佼者,同时也想以农村老师的微薄之力,努力去保护会刷马桶孩子的心灵,让其不会受到歧视与嘲笑,因为目前就业观念尚存偏见。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评价”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语文教师要用心体会上述文字背后的意义,尤其是在祖国复兴之际、脱贫奔小康的路上,如何让作文课堂能与时俱进,引领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需要思考。诸如马桶——这样原本城市人家的物品,现在都已到寻常百姓家,更要观察当前农村还有原来所无的物品,以及由此产生的看法是否和原先价值观冲突,应该怎么帮助学生规避负面影响,这是语文教师不容推脱的责任。
由此,想到数十年前阅读路遥小说《人生》,高中毕业回乡的高加林,因为嫌弃村里井水不干净,就往水井投漂白粉消毒,因而受到村人嘲讽。从小说里也可看出,教育一旦与生活脱轨,将会是怎样的尴尬与无奈。不能否认,现实社会也有同样的窘境,比如存在大学毕业生卖猪肉、糖葫芦等择业事例被人轻看。厕所是单位文明的象征,卫生间的清洁是家庭文明的表现。现在随着国家美好乡村建设政策的落实,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已渐行渐远,农村城镇化方兴未艾。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拥有敏感的心,真正“抓住有价值的典型案例分析,以反映写作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达成育人的目标。
二、为什么六年级学生不如二年级学生回答问题积极
我们农村小学每学期都举行教师公开课,全校几十位教师需要依次展示。尽管不只一次听过同事的课,彼此都很熟悉,可要面向听课教师上课,或多或少地感到与平时的差异。下面,以数学课《买电器》和《反比例》为例,进行详细阐述。
二年级王老师是以常见的洗衣机、冰箱、电视机、电风扇等作为课件导入新课,学生的兴趣马上激发出来。当老师对上述家用电器逐一出示价格,要学生说出任意两件电器的总价格时,学生很快说出答案,看到二年级学生齐刷刷地举着小手,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准确无误地算出结果,真为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之强而高兴。就在暗暗赞叹学生课堂表现时,清晰听到有孩子说,自家洗衣机是2000多元买的,冰箱是3000多元买的,还有的大声说800元钱买不到好电视机。王老师显然听到学生的话语,耐心指导学生看书,又利用“班班通”教学资源,认真指导计算方法,然后在黑板上列出计算横式,写出计算结果。
第一个“加”的教学环节已经完成,于是王老师转入第二个“减”的教学环节。教材中关于“减”的问题是“买一台洗衣机比买一台电视机少花多少元?”。有的学生很快就按照教材中的思路,说出列好的算式,王老师把算式和答案都写在黑板上,并及时表扬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问题解决之后,老师要学生联系实际、再说一说,孩子们迫不及待,真是有话要说,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指着黑板,讲怎么计算,甚至离开座位、走向黑板,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更多学生发言,看着孩子激动的神情,以及孩子遍遍审视所写的算式,王老师内心怀疑自己是否讲错计算方法。台下的听课老师一时也不太明白,学生到底要表达什么,也互相议论起来。几分钟之后,终于知道刚才神情激动的孩子,要说明的是自家电视机比洗衣机多花了钱。
热闹课堂渐渐平静下来,当王老师转入第三个环节“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教学时,教材中出现的“便宜”两字,任王老师怎么解答就是“少”的意思,还是有孩子以为一种家电多于另一种家电的钱数。听课老师都知道二年级数学“加和减中比多和比少”是两个不同环节的教学任务,可能是教材编辑考虑到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因而有意分开。可是,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却发现自家的数学问题,即爸妈平时说话中什么电器比什么电器多花多少元,但老师在课堂上却没有讲解这样的问题,于是就出现上述热闹的场面。王老师数学课堂上孩子们幼稚却执着的表现,让所有听课老师感到孩子的可爱。
第一节课结束之后,所有听课老师走进六年级数学课堂,郑老师激情导入新课,引导学生一起说,“我真棒,我真的很棒”,随后让同桌学生互相对着大声说,“你是最棒的”。全班学生一时热情高涨。
郑老师讲授时间、速度和路程三个数学单位,通过字母表示对应公式,接着以自行车、大巴车和小轿车为话题,指导学生展开讨论,同时在黑板上设计解决问题的表格,把学生的回答填在表格里。应该说,教学反比例的步骤是清晰的,但可能是这样的简洁步骤,太便于学生理解,学生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并不高。郑老师对公开课的课堂冷清气氛不满意,甚至直接说出“六年级学生还不如二年级学生回答问题积极”的语句。
坐在讲台下,看郑老师在黑板前的匆忙身影,以及静静的学生似乎迷惑的眼神,就这样下课铃响,郑老师的作业还没来得及布置。走出教室,说出自己的看法,若老师不写那么多,让学生多动一下手,是不是好些,这样写一堂课、说一堂课,老师太累。郑老师说,自己上课确实很累,总想把学生都教会,把知识点都教到,可学生总不爱发言,有时都不知学生到底会不会。
我们老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总想把学生都教会,但怎么知道学生会不会,这要看学生的反馈。为什么二年级学生在课堂上那么爱质疑,能大胆说出自己身边发现的数学问题?其实,低年级学生在其他科目课堂上也总能发现问题,而六年级学生不能或不愿说出自己的困惑。郑老师“六年级学生还不如二年级学生回答问题积极”并非随口乱说,应该是普遍现象,值得我们教师思考:一、二年级学生课堂上小手如林,是那么爱表达自己的想法,虽然有的语句与学习关系不大,只是问谁拿了自己的橡皮,还有谁在玩玩具等,但天真无邪的话语有时真的让人汗颜,纯洁如玉的心灵让人感动。到了高年级,学生在老师几年“教育”下,反而点着姓名才站起回答问题,是我们老师的教育问题,还是学生年龄发育的固有规律?教师要反思自己的课堂,更要反思课堂之外的教育,该怎么在完成教材教学的同时,真正实现育人、树人目标。学生出现这类问题的根源,是我们老师太过于关注标准答案,以及自己公开课的完美。王老师的数学课堂没有给予“一种电器比另一种多花的钱” 这个问题的解释,尽管下一节课会学习,二年级学生可能只记住这节课老师没有支持他们,到了下一节课又有新的问题发现,也许就此不会举手。
我们感到现在的数学教材是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可对于教材的编辑,我们老师也有问题想问,比如王老师课堂上学生关于电器的价格是否与学生家中购买的电器差额较多?我们面对身边生活的变化,有针对性地编写数学问题,多一些与时俱进的思想,及时调整教材内容,应该会获取更好效果。资料显示,发达地区的数学教材已出现有关股市投资理财的内容,乡村小学数学教材是否也可渗透一下。如果说二年级学生的理解力不足以解决超出千为单位的数字计算,也完全可以拿家用小家电、孩子熟悉的实物举例,说起会不会好些。用学生每天都面对的生活实际和经历,证实反比例关系,应该比教材中更明白。虽然说六年级学生不缺数学抽象能力,但在学生拥有具象思维能力之后,再加以引导效果会更好。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学习评价更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从以上描述中可见,教师的讲授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引路,而不是代替学生思考探究、包办课堂。最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必须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正是由于我们老师有时过于草率的评价,使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才使得中高年级学生发言逐步减少现象发生。所以,我们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要反思自己有没有违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总目标”中,还有要求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语句,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也要仔细分析并领会文字背后的含义。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必须从生活中来,然后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现行使用教材显然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用脱离学生生活的案例去培养数学素养,无疑是空中楼阁。由此就不难发现以上两节数学公开课的不足之处,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六年级的学生不如二年级的学生回答问题积极”。
三、原来也可以这样上数学公开课
多年来,站在语文课教学的讲台上,接触最多的是语文课方面的教学研究,偶尔参加几次数学公开课教学活动,也是和自己印象中的一样,教师例题讲解、学生练习演示,清晰的课堂教学环节、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效果,很让我们语文老师感慨数学课教学真容易。然而前几天,我们学校新来一位数学刘老师,她在五年级数学公开课上带着学生走进生活中的故事,解决故事中的数学,故事引人入胜、学生兴趣盎然。刘老师的数学课改变我的看法,原来数学课也可以像语文一样讲故事。
“桃桃家盖了新房,爸爸给桃桃分配一个独立书房,桃桃高兴极了。妈妈要在几个卧室里铺设地毯,让桃桃帮助计算需要多少平方米地毯。”刘老师一边讲故事,一边出示房间平面图。学生看到刘老师出示的图形,马上发现房间设计的问题,因为图上有三角形、梯形和平行四边形,这是自己家卧室没有的形状。针对学生的疑问,刘老师话题一转,就让学生去测量学校教室的面积,可以看到学生早有准备,马上拿出绳子、尺子等测量工具,对教室、走廊和楼道测量起来。听课的老师也只有随学生走到教室外面,学生测量得很认真,对细小差距都反复测量、验算。学生的答案很快出来,但测量方法却不尽相同,这又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等待刘老师的裁判,此时刘老师指导同学测量不同图形所采用的方法,学生记住割补法、添加法等。课堂没有结束,刘老师继续带领学生前进,来到校园前的花圃,指导学生观察花圃的形状,思考如何测量花圃的面积。学生实地观察、实地测量,刘老师站在学生中间,俨然旁观者,但是积极的参与者。随着兴奋的学生回到教室,刘老师的故事又开始了,学校新建教学楼教室的木门需要油漆,油漆木门的师傅通过计算面积收费,现在学校有16个教室,32扇木门有多少平方米,要知学校木门中间有块玻璃,这是不可能油漆的。学生马上知道一扇木门的油漆不能包含中间的玻璃面积,计算很快有了结果。
一节数学课,从教室内走到教室外,又从教室外走进教室,我不能确定教材是怎么编写的,打开学生的数学书本想找一找答案,出乎意料的是数学书上根本没有这样的故事。于是反思:刘老师的数学公开课创设真实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数学问题当中,在实践活动里认知体验和感知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效果应很明显。可以看出,刘老师只是利用数学教材《组合图形面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88页)的材料,而没有使用教材设计流程去实施教学,甚至超过教材所要求达到的目标。
我们该怎么评价这样的数学公开课?叶圣陶先生针对语文教学,说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的话语,是否可以理解数学教材也不过只是一个例子,老师完全可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依托数学教材的例子,有针对性地拓展教学视野,联系当时、当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数学教学工作,从而更好、更快地达到教学目标。这样想来,刘老师的数学公开课是要给予充分肯定的。
翻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看到“课程基本理念”解读:数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特别是数学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教师还要使学生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第二学段目标:“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对照上述文字,更加坚信刘老师的数学课教学值得提倡,如果老师能在平时数学教学中,探索学校范围内可以利用的数学学习资源,认真加以整合,组织学生去感知和探究,这样的数学教学一定能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数学能力也会得到极大提高。
四、《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之后
作为语文教师,曾多次接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浅水洼里的小鱼》这篇课文,有时自己带着学生学习,有时在公开课上听其他老师讲解,每一次看到成百上千条小鱼被海水送上海滩的浅水洼里,小男孩的做法让人震惊。教学之后,在感叹小男孩身上折射出的“珍爱生命”的品质同时,也为作者留心身边生活写出这样哲理文章而折服。
文章通过先生和小男孩的对话,勾画出小男孩尽力拯救困在浅水洼里小鱼的感人场面。成人对弱小生命的漠视,小男孩倾力挽救小生命的纯真、善良品格,鲜明的对比让人深思。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们老师最关注的是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重要,进一步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可以说,我和我认识的老师都达到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到一年级的班级里顶岗语文教学一段时间,认识班级里两个孩子,让我对这篇课文的教学又有了新的想法。
进入一年级教室的第二天,两位孩子的家长就打招呼,说自己的孩子有些笨,希望老师多一些照顾。当时听到家长这样的话语,很不以为然,甚至对孩子家长有些愤然。孩子刚迈进小学大门,老师的教育还没开始,就急着给孩子下定义、贴标签,真是不负责任的家长。可没有多长时间,发现俩孩子与众不同,不但不知课堂纪律,而且还无视老师存在,老师讲着课堂要求,他们在座位间追逐,还说在打扫卫生,只能停下单独安抚。事件天天在课堂上演,甚至上课不见这俩学生,其他学生都说在厕所玩耍,于是离开教室找寻。好在面对一年级新生时,早有心理准备,以为是不适应一年级学生学习的表现,过一段时间就会好。
时间过得很快,月余过去,班级里几十位孩子很少有这俩散漫,现在知道孩子家长当初并非随口乱说,他们对自家孩子了解清楚。在随后家访中,其中一家长告诉我,他家孩子小时看护不周,导致大脑受伤、住院治疗,那时孩子还小,看不出恢复情况,回到家中,妈妈的教育恨铁不成钢,经常体罚、每天训斥,等家长发现孩子不太正常时,孩子大脑已没恢复的可能。另一孩子的情况也是家庭问题,孩子出生后爸妈有矛盾,关爱和教育缺少,就产生这样的结果。
在校园里,老师经常看到前来接送低年级学生的家长,只是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教室门口,就离开忙事情,唯有这俩孩子家长一直守在校园门口,看着孩子在校园的表现。在很多时候,这俩孩子是被家长在教室外追扯进教室,科任老师默认家长的守护,因为老师在面对几十位孩子时,确实分不出过多精力,单独管理这俩特殊孩子。我们老师感到教育这样孩子的困顿时,抬眼看到家长身心疲惫的样子,心中会不由得生出说不出的酸楚。孩子是快乐的,只是还不懂在这个世界上自己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他们在同龄孩童中幸福玩耍,甚至体会不到来自同伴的嘲笑与疏离。可我们大人却清楚看到,这俩孩子的人生之路将会分外艰难,他们离不开亲人呵护,很难融入社会当中,过正常人的生活。
有问题的孩子是因为有问题的家庭所造成,听到这样的话语,就会想到班级里的孩子,家庭中有些问题对大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当问题影响孩子就会带给他们一生的痛。真想假如可以重新开始,我们大人定会小心、再小心,呵护好弱小生命花朵,耐心等待他们长大成人,经受住风雨,能以健康、快乐心态,面对世间万事、万物,踏上美丽多彩的人生之路。可他们大脑受到伤害,现在作为一年级学生不知上课时间、课堂纪律,没有养成基本卫生习惯,感知不到老师的教导。他们的将来还有很长路要走,今天有老师和家长共同监护,送上学、接回家,喊进教室、指导学习。
岁月沧桑,孩子会慢慢长大,老师和父母也只是孩子人生旅途的同行者,终将有一天会离开。我们大人要思考的问题,是应该怎样把懵懂无知的儿童,健健康康送进属于他们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我们大人不论有多大生活压力,或是精神上有多少痛苦,都无权伤害孩子。看看课文《浅水洼里的小鱼》,“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仍回大海”,就能体会到小男孩重复着几十次、几百次,甚至几千次,做同样的动作,不叫累、不喊苦,一心想救小鱼的爱心,不得不让我们大人肃然起敬。我们大人虽然知道保护好孩子,是法律对成人的强制规范,也是成人的道德自律,但在和问题孩子共同生活的日子里,真的很难拥有课文中孩子救小鱼时的诚心,更难做到课文中孩子救小鱼时的无私与忘我。
我们应给孩子营造安全成长空间,让孩子平安长大。在语文课文教学中,我们老师在关注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功训练中,更要思考文本背后折射的人性善良,教学相长的不单单是教师专业知识的累积,更多的还是教师道德实践能力的提升。《浅水洼里的小鱼》结尾问道:究竟谁在乎呢?小男孩的回答:“这条也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对大海来说,这一条小鱼只是它的亿万分之一,而对一条小鱼,生命是它的百分之百。小鱼在乎,每一个生命不论大小,也同样在乎,它们都值得去珍惜。同样的,在我们课堂上的每个孩子,以及每一个孩子背后的家庭,都需要我们老师在乎。在我们老师眼中,不要仅仅在乎孩子学习成绩优劣,更要在乎如何帮助孩子快乐、健康地学习与生活。
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时常默念“这一位小学生在乎,这一位小学生也在乎,还有这一位、这一位……”这样的句子,把自己想象成为海边救小鱼的孩子,远离一些虚荣与浮躁、拥有一些纯真与善良。我们教学生识字计算,我们教学生做事做人,教师自己首先要做有爱心的好人。
五、有感于“就你一个人在看书”
暑假期间,有机会到城里参加教师培训,于是早早准备赶往培训地点。到报告厅前,时间还早,就找安静台阶坐下,随手翻看语文教学书。夏日清晨里,满是浓郁的树叶清香,林荫道上不时走过行人,知道他们是同行,都是前来参加培训的老师。渐渐地,周围热闹起来,台阶上、花池边都坐满培训者,不时相互打招呼,说笑各自见闻。没有相熟的人,只有低头继续看着手中的书。
“就你一个人在看书”。不经意间,一个声音传来。抬头一看,一张陌生但友善的面孔显现在眼前,“你学习真是认真,大家都在刷屏,拿书看的人,还就你一个人。”能听出说话人语句里的真诚,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我的手机没有申办网络流量,自己对书还是较喜欢一些。”几句对话之后,很快熟悉,看到读的是教学书,还感到佩服,说珍惜时间学习实在难得。因为是同行老师,就攀谈起来,从课堂教学改革,到农村教育均衡发展;从教师专业成长,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以前也有多次外出培训学习机会,或在火车座位上、公园凉亭里、宾馆床灯下,都有读书经历,可今天“就你一个人在看书”这句话,却第一次听到,是原先没有留意,还是没人善意提醒。突然发现自己好像不同于这个时代,火车上低头看手机的人确实很多,在资讯飞速发达的日子,第一时间共享资讯的快乐和悲伤,应是人之常情。可拿出一本书来读,真的是落后时代发展吗?不由怀疑自己在别人眼中是否留下哂笑的表情。只是知道自己作为语文教师,连读自己专业书的兴趣都没有,才是最可怕的,在舒适环境里读一本专业成长的书,难道不是一件快事吗?想到这里,心慢慢平静下来,今后还会静静读书。
从没排斥电脑、手机等现代通讯,甚至因为不能很好使用而怨恨自己的无能。现在会虚心向青年教师学习电脑操作技术,此时能坐在电脑前熟练敲字和发送电子邮件,都得益耐心求教。没有参加过系统电脑培训学习,记忆中有限的信息技术讲座,也是看着报告者展示精彩课件视频,根本不能明白其中一二。作为农村学校的中老年教师,在掌握现代化教育资源先天不足、学校教育不够均衡发展的今天,守住讲台,带领学生畅游书海,未尝不是一件快事。
老师的坚守能否为学生守住读书的净土,知道前景不容乐观。想到前几天读到的《“一半的教育”在家庭》,真是为书中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所折服。他们一家并不富裕,孩子的智力水平也不出众,父母言传身教,平等民主地和孩子交流、沟通,教给孩子读书、思考习惯,促使天资不高的孩子走上人生成功道路。在这样家庭成长的孩子是幸运的,他们有读书的引路人,有读书的好环境,与书同行的日子是那么快乐与幸福。可是,现在家庭要求孩子读书的很多,大人还在读书吗?一台电脑、一部手机,Q Q、微信、网购,被这样信息充斥的家庭,已经没有书香。
书是我们进步的阶梯,电脑、手机也应是我们进步的阶梯。只是我们在前行路上,要多一些思考,怎样才能把生长在阶梯旁的杂草踏在脚下,继续向上。古人有言,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惟一经。可以看出,把读书习惯留给子孙,已经被前人当作真正宝贵财富。时至今日,依然愿意见到,在晨光微曦中,书桌旁孩子读书的身影;仍然愿意回味,灯光如豆床头拥书而眠的深夜。
难忘有书可读的每一天,珍惜可以安静读书的每一个片刻。
[后记]关注自己的课堂,用笔记录。时时告诫自己,我是小学教师,要为讲台下的孩子负责。每天听到的最美声音,是学生那一声声“老师好”的问候:在校园、在街道、在村边,童真的笑脸、稚嫩的童声,还有什么比这更加幸福的工作收获。
(作者: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伍明小学副校长、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严加红]
G 423.06
:C
:1673-9949(2017)07-0043-07